新疆喀什市第十九小学 陈清华 844000
【摘要】: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意识、审美情感、
课堂教学必然是师生发生交往的活动,要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们往往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即“你?我”关系,即“师生各方不把对方看作一个对象,而是看作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的‘你’”,师生关系是直接的、相互的、亲临在场的,在这个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真是的完整的人在交流、在沟通、在彼此进入,相遇在情感与理性、自觉和感觉、思想和行动、?验和知识等等之中,双方在彼此的理解对话中获得了互识、共享。
一、品词析句,分析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
“浓缩的往往都是精华”,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海上日出》文中对日出过程的描写,对不同情况下,太阳的形状、光亮、色彩、动态及周围事物的状态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细,仪态万象。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词语选择运用都十分恰当,耐人寻味。无限情态尽在眼前。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所表现出令人赞叹的美,继而使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模拟现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时,模拟现场,或者亲临现场,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观潮》一课可以通过播放钱?潮的电视录像,把钱塘?大潮来时那汹涌澎湃、气壮山河的宏伟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概括地介绍圆明园的总体面貌,通过圆明园四十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通过安排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视频信息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的记实图片,让学生在一种至美到至恶的情景中产生强烈震撼,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真正了解到“落后就挨打”的道理,进而将内心的愤?和伤痛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追求。
三、感情朗读,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例如:朗读《草?》一文,可以了解到草?的天很蓝,地很绿,是色彩美;有马牛羊在草?上吃草、嬉戏,是动态美;蒙古族人穿着各色袍子,骑马飞奔几十里外?客,蒙古包内热情待客,以及表演歌舞、摔跤,是草?人特有的传统美。学生可以闭目遐想,自己脑海中所呈现出“美丽草?”的景象。又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通过模仿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听者也感人肺?、催人泪下。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四、启发想象,再现情境,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例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通过想象,再现情境,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落和表达,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在乐趣中教学的,靠潜移默化的训导能力,在感性形式上吸引学生,以情动人,理在其中。
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没有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教育要从诱发学生的情感入手,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的“胸中之情”。教师总是要满腔热情地去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之美去打动学生。
论文作者:陈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圆明园论文; 情境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火烧云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