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维方式教育的实践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思维模式的视角_心理健康论文

青少年思维方式教育的实践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思维模式的视角_心理健康论文

青少年思维方式教育的实践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方式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方式论文,视角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青少年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7)06-0025-05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多向度整合的基本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行为层面:一是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患而进行的一般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某些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而进行的专门的咨询、辅导和矫治活动。从内因角度看,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可以从思维方式中找到根源的。心理咨询中针对个体进行的劝导,在很大程度上是启发对方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处理危机、化解冲突、寻求平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含着思维方式教育,思维方式教育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着重开发的内容。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主客观世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是体现一定思维方法和一定思维内容的思维模式。人们认识上的正确与错误,以及认识的深度、广度、灵活性、辩证性等,都与思维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思维方式包括价值标准、思维视野、思维方法、思想观念等因素[1]。因此,在看待世界、处理问题、做出判断和抉择中具有综合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方式也就是人们处世态度和处世方法的综合。它所涉及的不是单纯的个体心理问题,但又与个体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同时又与价值观念有关。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可能存在思维方式的“不合情理”;思维方式不科学,也可能导致某些心理障碍;个体的思维方式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排除其价值观念存在着偏差。这样,当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如果仅仅“就心理论心理”,就很容易忽略导致心理问题的深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作用,这样的教育难免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学校的课程教育、家庭教育、同伴关系、社会实践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环境因素。青少年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时期,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在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完成的。学校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他们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青少年时期在学校接受的课程教育,从中学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地理、历史等基础课程教育,到大学阶段接受的更加深入、系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各门课程教学的知识内容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也培养了他们的形式运算的认知结构和辩证思维。在青少年时期,“亲子冲突”和“亲子亲和”并存,青少年与同龄人的互动增多,并在这种并存和互动中开始学习以一定的思维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青少年初期同伴关系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同伴导向,并且与父母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父母—同伴互动的影响模式,而“楷模”本身就是心理发展及思维发展方向的一种参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外部世界的运行规则也在不断地引导、校正着他们的认知,或者强化着原有的认知。

上述情况说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本身是多原因的,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面也应该是多向度的。同时,在诸多的因素中,每一个因素都会给思维方式带来影响,因而,思维方式教育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枢纽。正因为如此,在思维方式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概括地说,这种整合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在主体内在素质的层面上,实现思维方式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整合;二是在外部影响因素的层面上,实现思维方式教育与课程教育、家庭教育、同伴关系、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

二、思维方式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整合

(一)思维方式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从狭义上说,思维方式教育本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看,思维方式教育似乎也不应完全从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而应该是心理学、思维科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和多元统一。因此,当我们谈论思维方式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问题时,不仅意味着思维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还原”与“归位”,同时也是指在综合诸多学科意义上的独立的“这一个”,以及在“独立”意义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融合与渗透。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思维方式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指在分析和矫正诸如认知、情感、人格、人际和亲子关系、行为等心理问题时,不能忽略思维方式在其中的作用。认知发展水平标志着青少年社会化的程度,其检验的标准便是形式运算的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何用理性思维驾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左右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情感日益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的人生课题;人格障碍(如消极攻击型人格、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反社会人格等)通常与认知和思维发展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人际或亲子关系的冲突通常也包含着大量青少年与他人或父母之间的认知冲突;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同伴因素、个性特征及社会经济地位等,在问题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中,其社会认知和道德发展与正常青少年存在较大差异,教育便是要努力缩小这些差距。上述方面足以使我们认识到思维因素及思维方式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研究和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思维方式的因素,给思维方式以应有的地位。比如,将思维方式教育的内容以专门的章节补充进中学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中;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充分注意对象的思维方式问题,在心理疏导的同时进行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在心理问题矫治过程中注意发现和矫正对方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启发和诱导对象逐渐养成合理的思维方式,以达到“功能自治”的境界等。

其次,作为具有独立地位的教育方式,思维方式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指以“这一个”的身份介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形成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共同发生作用的“三套马车”,弥补心理健康教育“方剂单一”的缺陷。这种整合应该有以下不同的三个层面:

一是思维作用对象的层面。正确认识社会、他人和自我,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基本方面,同时这几个方面又是互为联系的。如果思维作用的对象仅仅是外部世界,或者仅仅是内部世界,换句话说,如果只能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而不能正确认识内部世界,或者倒过来,都容易产生认知主客体关系的错位和心理世界的失衡。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引导青少年将思维同时指向三个基本的认知客体,特别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认识和调整主观世界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这一基本目的必然要求我们以“思维”为基点,打通各种教育材料、教育环境和教育手段之间的联系渠道。在现时期特别应重视教育青少年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指向自我”,通过思维“内省”的方式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或自我解决心理问题。这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实现个体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自己解放自己,即人的自我意识的成长与成熟,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情感体验、自我心理与行为控制,并实现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2]要把打开心理之锁的钥匙交给青少年,而不是像目前有些心理健康教育那样把青少年和教育者看成是“锁”和“钥匙”的关系。

二是心理问题源的层面。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如升学就业压力、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紧张、亲人去世、父母离异、人格障碍、性格缺陷等,其中,升学与就业等来自外部的压力占据多数。在教育策略和方法上,一方面要引导青少年学会用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挫折、压力、紧张、变故;另一方面,还应拿出实际的办法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就业技能,从根源上解除他们的忧虑,稳定他们的情绪。

三是社会力量的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是不容置疑的,通过专业人员给予专业的分析、辅导与治疗,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但是不能不承认,专业性毕竟是道门槛,一纸专业资格证书把许多非专业的社会力量拒在门外,只剩下专业人员在“孤军作战”,各种力量的整合受到许多限制。此外,专业人员人数上的有限性以及现实中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认识(即认为只有有了心理问题才去咨询),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问题干预”上,预防的功能较弱,受教育面相对狭小,场所也仅仅限于课堂教学或心理咨询室,面对众多的问题源,专业人员难免疲于应对。再则,专业人员在没有解决好自身的“专”与“博”的关系之前,也往往只能从心理教育方面开出“单方”,而不是针对多因的“复方”。思维方式教育的融入,使得各学科的教师、学校的其他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参与进来,从不同的方面以思维开导的形式共同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思维方式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

价值标准和观念因素都是影响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价值标准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价值标准预设着思维的目标,思维目标不同,思维的内容及思维方式也就有所不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持有的价值标准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和选择,这种评价和选择经过多次的重复,其思维方式就会逐渐定型,影响着今后的评价和选择。而观念因素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一个人持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反过来,一定的思维方式又会产生或强化着与之相应的观念。例如,持有不同的荣辱观,就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这种选择在反复进行后未遇到人们的指责或帮助,便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或称处事原则。在这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下,以往的观念被主体进一步认同。价值标准和观念都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它们的改变会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反过来,思维方式的改变也会给价值观念带来变化。因此,思维方式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应该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之间良性促进。

青少年期是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意味着他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评判、选择事物,特别是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和正确评价自我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观教育对青少年当前及今后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的价值观教育忽略了其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政治说教色彩较浓,并且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多不搭界,极少从思维方式与青少年切身利益的角度去分析、引导,这是在青少年教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重新予以整合的一个重要课题。

思维方式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要求我们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多从思维判断上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怎样评判某一事物或行为的价值,为什么会产生错误的观念,怎样识别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观念会给青少年自身和社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等。

三、思维方式教育与课程教育、家庭教育、同伴关系、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

(一)课程之间科学思维方式的整合

学校的课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以中学课程教育为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形式运算、系统联系、动态发展、空间变换、线性推导等思维方式以及精确思维、模糊思维、模型思维等思维方法。在诸如历史、政治、语文等课程教育中,更是不乏辩证、系统、历史唯物、立体综合等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互相渗透、互相支撑,从不同侧面塑造着青少年的思维。所以,以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为基本目的,不难归纳出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及知识背景的思维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应包括思维的基本规律、科学思维方法及其运用、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及实践意义。在大学阶段,这些教学内容可以形成一门单独的课程,而中学阶段则可作为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材中的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课程内容中涉及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抽取”出来,引导和点拨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方式来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自身。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思维方式的整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中最为关键、最为困难的就是如何让父母的言行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常言道:子女是父母的影子,这其中除了生物遗传因素外,作为“人”,更多地包含了父母在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上给子女带来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维方式简单、僵化、偏执,生活在家庭中的子女难免受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思维方式教育,有必要延伸到孩子的父母那里——对父母的教育其实也是为了孩子。实践中可利用家长会、家访、座谈等机会,劝说家长在言行上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减少孩子在思维方式形成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也可在校内、班内举办一些反映和评价家庭成员思维方式的主题作文比赛或演讲比赛,利用亲子沟通的情景促进思维方式的互相监督与共同转变。

(三)个体思维方式教育与同伴榜样的整合

个体在进入青少年期后,便开始疏远成人而热衷于同伴交往,因此,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和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因素。皮亚杰认为,同伴关系具有认知发展的功能,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个体得以检验自己的思想、体验冲突、协商不同的社会观点[3]。同伴还能够为青少年个体提供各种类型的榜样模式。相关研究表明,同伴间的一致性水平很高,这便是“同伴导向”,同伴导向使青少年产生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可以在同伴群体中获得友谊、满足归属感,但其负面影响便是使青少年产生思维上的依赖性,削弱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应该在尊重青少年个性及同伴归属感的基础上,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此外,青少年的同伴榜样大多是在同伴群体内部产生的,借助外力(如老师或学校的扶持、举荐)而形成的榜样往往难以得到同伴成员的认可,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树立榜样时不能忽略同伴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应多研究他们的思维品质、人格特征和处世方式,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帮助,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的优点,同时对他们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错误的决断及时给予分析和矫正,以引导和带动整个同伴群体的思维方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社会实践方式的多向度整合

社会实践本身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当今学校教育受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显然无法涉及诸多领域,只能在有限的领域内选择可行的方式。但是“有限的”并不等于单向度的。“文革”前的中学和大学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学军,涉及了主要社会领域的实践活动,其实践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那个时代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教育主张。学生在工农业劳动和军事训练中向工人、农民、军人广泛学习,深入交流,了解社会,检验所学的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寻找自己与工农群众的思想差距,使自己的心态和思维方式贴近工农群众。这种边动手边动脑的“点面结合”的社会实践的思路值得借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新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方式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及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与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相关课程教育配套的综合社会实践方案;制订多点多面的社会实践规划,即在“面”的选择上,要突出行业和社会阶层的多样化;在“点”的确定上,力求能够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抗压”力和耐挫力。学校的社会实践要形成制度,定期定点实施,不能搞“弹性制”,教育行政部门对此要给予严格监督。总之,在社会实践的方式上,教育者要率先打破思维禁锢,探索构建立体化的社会实践方式模型,走出“参观式”或“放羊式”的单一狭小的圈子。

收稿日期:2007-08-10

标签:;  ;  ;  ;  ;  ;  ;  ;  ;  ;  ;  ;  

青少年思维方式教育的实践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思维模式的视角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