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安全不但对居民安全用电带来直接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是在实际配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的存在为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用电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配电安全的保障与安全管理途径进行分析意义深远。
关键词:配电安全;安全管理;安全意识;配电设备
1目前配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员工素质不高
某些供电所员工文化素质偏低,而且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安全责任和社会责任不相适应,制约着供电安全的健康发展。
1.2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
部分电力安全管理人员,包括供电所负责人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在日常工作中重经营管理,轻安全管理,不注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不能按计划按标准开展巡视和消缺,对季节性安全检查忽悠造假,甚至事故发生后,总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致事故真正原因不能查清,事故教训不能汲取。
1.3配网安全管理的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省公司、供电局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及工作指引,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供电所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原因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部分单位、部门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须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的指导基层班组开展工作。
1.4配网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多数供电所没有制定有关配网安全管理以及承包工程管理、技改大修、技术监督、特殊工种等方面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没有配足有关技术监督专责,没有及时对现场规程进行变化管理。规程制度不全,现场安全监督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出错机率大,事故隐患多。
1.5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网抢修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和无票操作等现象。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有些兄弟单位发生的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执行广东电网公司制定的“四措”,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后果。
1.6安全奖惩力度不够
安全生产中应贯彻重将重罚的原则,奖惩要与安全责任制挂钩,奖惩分明,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安全责任制才会落到实处。多数供电所只把绩效考核重点放在对事故责任者和违章者的追究上,而忽视了奖励的作用,在奖金分配上没有对安全贡献大的实行倾斜政策。追究责任时也未对严重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造成事故者按制度给予重罚,随意性很大,没能形成以制度管人的局面。
2解决配网安全管理问题的主要方案
2.1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部分基层配电运行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电力企业针对这一情况可结合实际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进而更好地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还要对已经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进而使员工的业务能力显著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电力企业的领导也要针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探讨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多方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多种问题与不足,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水平。
2.2 重视配电网的运行管理
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很多电力企业在管理工作中推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此外,电力企业在产品、技术、设备、方案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改进。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对配电网线路和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和改进,进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开展检修管理工作中,电力企业应按照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来保证分段检查的工作质量及效果。工作中所有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检修工作,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从而达到提升检修工作效率和检修人员专业能力的目的。
2.3 完善配电网技术
电力企业在发展中,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络运行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系统可以快速确定故障点,此外还可以对故障点进行有效隔离。维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就可以保证检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用户的停电时间。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还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也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4落实安全责任
责任制能否落实,关键看领导,所以应从领导抓起,建立和明确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第一责任者、行政副职是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各部门、各岗位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目标指标层层分解,制定明确的安全职责,责任到岗到人,并实行下级对上级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每个领导、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有安全职责,实行“一岗双责”,安全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同时加大安全责任考核力度,坚持从严要求、重在防范、分级考核、重奖重罚的原则,把三级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2.5完善管理制度
要做好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首先要扭转安全意识不到位的现象,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自主安全的文化氛围,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将安全工作置于整个供电工作中的首位。同时,针对存在的安全管理水平没有跟上设备更新水平的现象,在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多年以来行之有效的规程、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到任何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2.6根据配电网环境,做好改进工作
由于复杂的配电网环境,会加大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因此,有必要结合配电网的实际环境,进一步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一方面,基于改配电网改进工作过程中,及时成立小组,加强监督、检验、验收等工作的开展,确保配电网施工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需保证用电设施用料的质量,确保用电材料具备良好的绝缘性,加强对带电设施外围的保护,在相关用电及配电位置,需张贴或者悬挂警告标志。
3结束语
在对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对管理方案进行不断的规范和管理,制定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及使命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升配电网运行的质量,从而为用电户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可靠的电能供应,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明俊江.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机电信息,2017,(36):25.
[2]刘义华,覃明吉,宁慧钦.强化电力专变客户安全用电监管[J].通讯世界,2017,(04):140-141.
[3]宋海勇.关于城市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和预防措施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7(04)
论文作者:薛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工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供电所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