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CT导向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毛瑜瑜

20例CT导向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毛瑜瑜

毛瑜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浙江 杭州 31000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45-02

胰腺癌是一种极凶险的恶性肿瘤,致死率极高,早期难以发现,近来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胰腺癌根治方法是手术,但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无法行行根治手术。胰腺癌预后效果不佳,所以对此类患者的其他代替治疗研究颇多。随着近年来TPS(计算机定位系统)的不断开展创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技术在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较为满意。 CT导向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副作用少、近期疗效明显等优点。近距离体内照射,可避免胰腺周围组织和器官受到高剂量的放射性损伤,最大限度的保护胰腺周围重要器官。[1]碘125粒子衰变所产生的γ射线穿透力及能量都较弱,不会威胁到实施手术医生及患者周围人群的安全。2012年7月-2014年12月年我院肝胆外科共有20例经CT导向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质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3例,高中及以上1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B超、CT、MRI检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胰腺腺癌。患者均未发生转移癌病灶。

1.2 治疗方法

先经CT仔细扫描肿瘤个数,再将所得数据依次输入TPS进行设计并制定计划,包括穿刺针深度、位置及置入粒子的个数。医生确定好肿瘤大小、边界、周围组织关系及植入粒子的位置后, 在患者腹部皮肤上根据情况开若干直径小于1mm的切口,穿刺针间距为1~1.5cm,深度为针尖距肿瘤深方边缘0.5cm左右。此次20例胰腺癌患者平均植入粒子20~30粒。[2]

1.3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治疗,未发生腹腔出血、胰瘘、感染等并发症。1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无明显变化。顽固性腰背部疼痛平均3-7天明显缓解。一周后复查CT显示粒子未移位或游走丢失。[3]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常规护理 患者完善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一般术前三天开始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禁饮、抑酸等胃肠道准备,同时应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同时应当应用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及生长抑素等药物。

2.1.2心理护理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的严重并发症,胰腺癌具有亲神经特性,晚期疼痛尤为突出。癌痛控制已成为患者的第一需要和构成胰腺癌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NRS):从0~10数字,表示从无痛到最剧烈疼痛,由患者自己指出一个数字,以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该方法简单易懂,可以反映较轻微的疼痛变化和动态反映疼痛的疗效反应。研究发现癌痛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高于不伴有癌痛患者,疼痛的心理效应可影响冲动的传递过程、疼痛的反应过程、镇痛的效应以及疼痛的原发因素,显著加重疼痛程度。所以,护士应根据患者进行个体化分析,首先采取非药物无创伤性的措施,例如放慢节律的呼吸、擦背按摩、利用枕头和毛毯支撑疼痛部位等。护士还应教会患者学会分散注意力等缓解疼痛方法,增加患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对这门新技术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患者都没听说过,对未来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有很多疑虑。患者容易出现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耐心细致的术前健康指导,使他们了解这门技术的意义、原理、治疗效果、注意事项及以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简单介绍成功病例,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4]

2.1.3专科护理 胰腺癌通过恶性生长会破坏胰岛组织,释放肿瘤细胞因子参与继发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对于血糖升高的患者,应当遵医嘱使用降血糖药物来控制血糖,同时应避免使用葡萄糖来作为静滴载体。晚期的胰腺癌患者往往伴有黄疸、消瘦、厌食、腹痛等症状,体质较弱,手术耐受差,对此类患者应当使用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的药物、退黄药物及适当使用静脉营养支持药物。总之,对于术前有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均要有相应的处理方可进行植入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一般卧床休息24小时,平卧位3小时,常规禁食禁饮24小时,术后还应当监测血淀粉酶,如伴有胰腺炎症状,禁食时间延长。护士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2.2.2并发症的护理 胰腺癌粒子植入时,如果粒子的位置不当或移位,会造成胰瘘、胰腺炎、胃肠道出现穿孔、肺栓塞等并发症。所以护士应当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术后体征变化,记录出入量,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感染及营养支持药物,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

2.2.3放射性安全护理 病房应尽量安排一人一室,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行护理及治疗时,应当与患者保持的距离为一米以上,如术后需近距离治疗及护理时(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0.5米),应当在患者的放射源部位覆盖含铅防护布或者是医护人员穿防护衣自我保护。同时医护人员做好患者陪护家属宣教。

3.讨论

CT导向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因其具备微创、痛苦少、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现在在临床治疗中受到大力推广。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疾病及碘125粒子治疗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可促进患者顺利恢复。

【参考文献】

[1] 魏林,周运生.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J].社区胰腺杂志.2003.12.30:27-28.

[2] 孟祥惠.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术前、术中护理体会[J].

2013年河南省肿瘤护理新进展及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论文集2013.8.15.

[3] 朱永强.CT 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4.30:283-286.

[4] 李晓辉.1 2 5 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9.20:520-521.

论文作者:毛瑜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20例CT导向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毛瑜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