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几个问题的思考
2018年初,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明确而坚定地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超常规举措,深入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的革命性转变。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贵州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长远大计。2018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村产业革命,全面推行“八要素”,加快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高效特色产业,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历史性突破,去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9%,居全国第一,为我省近6年来最高增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目前国际形势下,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既能带动更多贫困农户稳定脱贫、增收致富,也是对国家的贡献,这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举措,必须坚定不移纵深推进。
为什么要开展农村产业革命
革命一词,出自《周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性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长期以来,贵州农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水稻三大作物,劳动生产率低,脱贫增收速度慢,尤其是玉米有1200万亩,平均每亩收益仅600多元,传统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进程。2017年,我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37万多亩。
2018年初,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孙志刚明确而坚定地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超常规举措,深入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的革命性转变,并提出了产业革命“八要素”,即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基层干部,按“八要素”要求全流程全环节推进,缺什么补什么。持续发起了“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算账”“冬季充电”等专项行动,全年减种玉米785万亩,新增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茶叶等高效经济作物666万亩,平均每亩增收3079元,辐射带动204万农户(其中45.5万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发起“春季攻势”“夏秋决战”,进一步掀起产业革命的热潮。6月28日,在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孙志刚书记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的讲话,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对照“八要素”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会制定出台了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意见及3个配套实施意见。目前,我省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历史性突破,省里确定的12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人”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受到了革命洗礼,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领导发展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明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市场经济的意识、改变命运的斗志、加快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大水网工程是“十二五”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水利部确定的河湖水系连通试点工程。在大水网工程中有许多导流隧洞、溢洪道等受高速水流冲刷的水工建筑物都需要抗冲磨、抗裂性能强的混凝土。掺入有机合成纤维对混凝土进行改性称作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冲磨、抗裂等性能。
回看贵州农村产业发展走过的路,农村产业革命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历史的必然,是农村发展的强烈呼唤。
开展农村产业革命,现在已成为全省各级干部的共识,但这仅仅只是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孙志刚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这场产业革命引向深入,进行更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我们要切实提高环境质量监测意识,要想提高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我们就要明确监测工作内容,更好的落实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确保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进行。不仅如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制,有效提升辐射环境监测的科学合理性。除此之外,我们要充分的掌握好环境监测工作环境,要想获得而更加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相关监测人员就要深入的参与到数据的分析、现场的测试等各项工作当中。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贯彻落实《结果报告审核程序》、《监测工作程序》、结果质量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控制程序》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整个监测过程的监管力度,有效提升辐射环境监测质量。
贵阳市白云区现代高效农业园。(贵州图片库供图)
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有哪些要求
省委对农村产业革命的要求是非常明确、非常具体的,孙志刚书记对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石门桂花村是石门镇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在石门旅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石门桂花村还存在着知名度不高、游客接待量少、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对石门桂花村的旅游发展造成了阻力。为了解决石门桂花村现存的问题,可以从提升管理部门水平,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快对石门桂花村的旅游发展进程。
四要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成效要靠市场去检验,产业的规模化要靠市场去稳定和拓展,农民的增收要靠市场来实现。种养得出、种养得好是本事,卖得出卖得好更是功夫。要加强产销对接工作,切实提高本省农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份额。要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尤其要在农产品采后处理、集配分拣、初级加工、冷链运输等环节取得重点突破,扩大销售半径。要大力培育建设一支农村经纪人队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要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线上销售市场,培育线上品牌,通过电商销售更多优质农产品。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要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确保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更大突破。
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抓什么
要想使贵州发展方式能够来一场革命,现在的做法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更深的研究各种产业究竟应该怎么发展,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革命性的转变,而不是一般小打小闹地转变。
比较其他地方农村产业发展的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是“一场迟来的革命”,是必须进行的革命,是绕不过去的坎。眺望贵州经济社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路,农村产业革命是一场必须要进行到底的革命,现在只是初战告捷,战斗正酣未有穷期。当前,我国发展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贵州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等各方面也面临诸多重大机遇,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关键时期。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我省农业的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后发优势正在加快发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披荆斩棘、克难前进,农村产业革命这道坎一定能够迈过去。
三要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 。今年以来全省着力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土地流转和农田整治,提升产值和经济效益,坝区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下一步,全省坝区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将着力抓好100个样板坝区和500个达标坝区的创建,发挥示范坝区对全省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形成若干以10万亩、几十万亩和10万头(只)、几十万头(只)为片区的种植养殖基地,努力把基地打造成为特色产业功能区。要依托农校对接发展一批,加快建设稳定的供应基地。要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推动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引导帮扶城市中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贵州共建农产品直供基地,推动“黔货出山”。要依托市场需求发展一批,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销售基地,争取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要高标准改造提升一批,大力改善基地道路、水利、供电、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等配套设施,提升标准化水平。
一要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 。经过一年的农村产业革命实践,各地干部群众在实践中解放思想,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低效粗放的发展方式形成的固有观念等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要强化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抓手,加快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要强化科技兴农意识,深入实施“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按产业领域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水平。要强化品牌意识,对已经选择并迅速做大规模的农业产业,要加强农产品文化创意,把产品开发、包装设计、质量标准、品牌策划、市场推广和营销服务结合起来,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要从主要种植低效玉米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 。围绕生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山地多样性,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短平快产业,培育持续成长的长效产业。要着力抓好抓实12个重点产业,采取超常规手段迅速做大。支持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选择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用好森林覆盖率57%、森林面积1.5亿亩的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林禽、林菌、林药、林蜂等林下产业,努力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需要强调的是,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要聚焦“按时打赢”,选择见效快、效益好、带动力强的产业,集中资源要素强力推进,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是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分析的,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教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学改革是每个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需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策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期间,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勤于思考、梳理设计教学内容、摸索适合的教学方法手段;学生要勤学苦练,认真学习每个知识点。对于教学而言,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抱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促进高职人才的培养 [7]。
二要对照“八要素”强弱项补短板 。“八要素”是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孙志刚书记提出来的,得到各方广泛好评,干部群众普遍认同。“八要素”是系统思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系统的思维,不能顾此失彼。每个要素展开都可以理出若干要点,按这个思维方法去思考去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能力。“八要素”是科学方法。要全面把握“八要素”的深刻内涵,坚持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全环节落实。产业选择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选择市场前景好、综合效益高、带动力强的产业。培训农民要针对市场需求标准,把先进的生产理念、技术、经营模式和做法教会农民。技术服务要借鉴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管理发展模式,严格每一个环节的技术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市场标准。资金筹措要用好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加大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协调对接力度,争取各类社会金融资金支持推动产业落地。组织方式要坚持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有效整合生产要素,将生产力最大化、生产方式最优化,提高生产组织化水平。产销对接要瞄准大城市、大市场,做好产品的包装宣传品牌营销,完善产地市场、集配中心、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利益联结要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租金、进园务工薪金、返包定产奖金、项目分红股金等多种形式,吸引农户加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调动农户参与产业革命的积极性。基层党建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产业革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农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带领起来,把基层党组织融入产业链条。
五要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 从实践来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有效提升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也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效果非常好。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形成紧密相联的产业发展共同体,有效防止“垒大户”和“富了老板,穷了老乡”的现象。要以县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县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农村产业革命,带头组建工作专班,统筹整合联动、跨界打通融合,做好产业布局、培训农民、技术服务、对接市场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快县级流通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党委、政府整合资源的作用,把各方人力、财力、物力整合在一起,凝聚强大攻坚合力。
一要大幅度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 。在去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孙志刚书记指出,“要明确行动目标,玉米调减、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等都要有量化目标。要突出工作重点,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打好农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加大产业扶贫推进力度,确保取得实质性战果。”“要通过进一步转变观念,调优粮经种植结构,坚决打好玉米种植调整硬仗,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据测算,种植蔬菜每亩产值约为玉米的10倍,种植食用菌每亩产值约为玉米的46倍,种植中草药每亩产值约为玉米的9倍。把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下来,可为贵州农业结构的大调整提供更大的空间。
六要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积极发展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一系列与农产品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实现农业综合价值最大化。要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农业,以蔬菜、水果等为重点,按照技术、装备、管理、产品高端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动高端设施农业发展。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鼓励发展精深加工,注重新食品原料、食药同源食品开发,推进农产品向功能食品、营养保健、生物医药产品转化。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以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文化传承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业,形成水林田交相辉映、产村景旅互动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如何确保农村产业革命取得突破
三要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 。2019年5月5日,孙志刚书记在全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从这种组织方式的构成来看,一是龙头企业可以发挥连接市场、不断提升竞争力的优势,可以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实现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合作社和农民市场竞争意识。二是合作社可以发挥在组织农民、管理农民方面的优势,可以在与龙头企业对接中维护农民利益,可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三是农民一般应该有三方面收入,即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在合作社的分红收入,没有龙头企业土地难以流转起来,没有合作社农民难以有组织地务工和入股。同时,这种组织方式还可以将合作社使用的财政扶贫资金和龙头企业需要的银行贷款结合起来,比较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使资金使用和产业链发展一致起来。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上,使党建和产业链融合在一起,也使龙头企业面对一个组织化较强的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的个体农民,从而增强合作成功的信心。只有充分调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积极性,让龙头企业有竞争力,合作社有活力,农民可持续脱贫并实现小康,农村产业才能加快发展。
学前儿童年龄一般是3-6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趣味性是吸引儿童参与体育游戏的关键,可增加学前儿童参与活动次数,令学前儿童积极性有所提高。
环索索力过程曲线如图4所示,可看出谷索和马道的安装就位对环索索力的影响很小,而其他各个过程均使索力有较大的增长。环索高程过程曲线如图5所示,可看出其高程随吊索的提升而增长,在第一批吊索就位后,其高程便基本确定,后两批吊索、谷索和脊索的提升就位以及膜和马道的安装等对环索高度的影响都非常小。
一要持续推动思想观念革命性转变 。农村产业革命首先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革命。没有思想革命,就不可能有产业革命。在推动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中,很多问题过去没有碰到过,外地也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靠传统的、常规的办法难以解决,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中央精神和贵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要持续推动发展方式革命性转变 。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不种什么、改种什么,还要在田间管理、收获、包装、分拣、质量可追溯、市场开拓等方面下功夫,这才是现代农业的概念。发展方式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与“革命”联系在一起,要把种植方式、养殖方式、加工方式、科技支撑、现代市场竞争等统筹起来,让农民得利益,这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
黔北麻羊。(贵州图片库供图)
三要持续推动工作作风革命性转变 。农村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这项系统工程,锤炼过硬作风是前提。要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以作风的转变推动产业兴旺。要紧紧扭住抓具体抓深入这个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克星,从每个小环节抓起、从每个小问题解决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结束,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开展,我们要到产业革命伟大实践中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以产业革命的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同时,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具有革命精神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上,推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行政村之间组建联村党组织,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要推动后进村向先进村学习、先进村结对帮扶后进村,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向产业革命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锋模范学习,营造更加浓厚的攻坚氛围,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此外,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也十分必要。可通过“党员帮扶制度”、“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团共建“”等方式丰富工作形式。“党员帮扶制度”可以是高年级学生党员帮扶低年级同学,也可以是成绩好的学生党员帮扶成绩后进的同学,还可以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等等。“党员帮扶”从实践中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党员先锋示范岗”可以从理工科学生专业出发,利用自己专业所学,从社会公益角度为解决校园及周边的社会需求贡献力量。“党团共建”则是利用团学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源,因势利导打造品牌活动,使活动更有意义,也使组织更有向心力。
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就是要发扬革命到底的精神。我们要有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迎着困难问题上,直至产业革命的最终胜利。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交通流通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历史性改善带来的后发优势,有4000万贵州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书写农村产业革命精彩华章,谱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执笔:李 裴 崔云霞 黄吉平 黄森林 责任编辑 /吴文仙 )
标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 产业扶贫论文; 乡村振兴论文; 产业革命论文; 产业振兴论文;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贵州省委书记论文; 工作作风论文;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