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贡献、历史局限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正确处理论文,启示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人民内部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 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的重要讲 话,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课题作了不懈地开拓和艰辛地探索。本文拟就这一著作的理论 贡献、历史局限性及启示作一初步探讨。
一、理论贡献
1.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首次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但马克 思主义创始人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问题 未作出过明确的论述。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之下,对抗消失了,矛盾仍将存在 着”的观点,但由于他早逝而没有来得及具体研究。斯大林晚年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 矛盾。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大量存在着人民内 部矛盾的现实,敢言先人之未言,明确而具体地指出了:“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 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中基 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就在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而填补了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空白。不仅为邓小平的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理 论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矛盾是社 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不断地发现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将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这始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2.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理论
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怎样处理 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就我国的 情况来说,“一部分是敌我矛盾,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其后,毛泽东在《正 处》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总题目。… …在这里,也要说到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重点是讨论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接着, 毛泽东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律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我 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样, 人民内部矛盾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十分紧 迫的指导意义,即它解决了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的问题,而且也为我 党作出工作重点战略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们今天的建设事业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主攻方向。历史证明,什么时候 偏离这个认识和判断,就会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 矛盾来处理。“文革”中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在党内和人民内部实行“残酷的斗争、无 情的打击”,严重破坏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几乎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给国家和人 民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历史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决果断地否定“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国家政治、社会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这是历史的经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当大规模的阶级 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敌我矛盾成为次要矛盾之后,人民内部矛盾就会大量地显露出来,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时代突出的重要政治课题。
3.提出了两类矛盾的学说尤其是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大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好,也有发展到 对抗性的一面。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 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和自我教育的方法。要 防止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防止人民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化,同时促进敌我矛盾向人 民内部矛盾转化。毛泽东强调,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不易分清,容 易混淆,而国内外的敌人往往“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挑拨离间,兴风作浪,企图实现他 们的阴谋”。毛泽东的两类矛盾学说及互相转化学说,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础。40年来,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探索上越来越成熟、稳健,驾驭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为什么 在国际风云变幻、国际“和平演变”势力猖狂肆虐和社会主义处于低谷的情况下,中国 社会主义事业却能够充满生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这在很大程度 上要归功于毛泽东的《正处》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所奠定的政治思想基础。所以 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盛赞《正处》“完全是在积极地提出新的思想和政策”、“这篇讲 话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影响可能比赫鲁晓夫的秘密演说来得大”。
4.提出了“六条标准”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艺术界和科学界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问题时,阐明了党 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为“双百”方针作了补充和说明,提出了在政治 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六条标准。毛泽东这样说:百花齐放就是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 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 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团结和国际和平力量的团结。毛泽东 还提出:“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可见,这“六条 标准”实际上孕育了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精髓,是四项基本原 则的雏形。邓小平在阐述四项基本原则时明确肯定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 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
二、历史局限及历史启示
毋庸置疑,毛泽东的这篇著作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备、不够准确的地方,并且在 之后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1.《正处》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正处》一文虽然讲到了我国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结 束,而且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 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自然 界开战”。它确实内在地包含着近似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是什么的基本思想,但却又 回避了“主要矛盾”这个概念,没有正面地、明确地提出何谓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并作出理论上的概括,这正是《正处》这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一个缺憾。致使毛泽 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理论大打折扣,在1957年10月9日中共八届三中全会结 束时,毛泽东作了《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断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 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的道路,毫无疑问,这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提 法改变了,人民内部矛盾也就不可能继续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后,毛泽东越来 越关注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已成为毛泽东心目是的“主要矛盾”和“纲”,成为晚年毛 泽东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由此看出,由于理论上对主要矛盾问题含糊不清或干脆避而不 谈,势必要影响到对由主要矛盾决定着的其他矛盾特别是社会主要任务的正确确定,而 在实践中混淆两类矛盾的事情也就难免了。因此,科学判断主要矛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前提。
2.没有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
毛泽东曾经说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 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方法。”“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整个人民内 部继续推广和更好地运用这个方法,要求所有的厂、合作社、商店、学校、机关、团体 ,总之,六亿人口,都采用这个方法解决他们内部的矛盾。”此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 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内部多种矛盾的总称,它的内容和形式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 有经济、政治上的利益矛盾,又有思想认识上的是非矛盾,既有阶级、群众的矛盾,又 有纯粹个人矛盾。刘少奇在《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讲话中指出:“人民内部矛 盾还特别表现在分配问题上面。不是讲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吗?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的矛盾表现在什么地方?我看是大量地表现在分配问题上。”“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激 化起来——几乎全部是为了经济性质的切身问题。”由此看来,从根本上来说,客观的 现实矛盾最终只能用客观的物质力量来解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只能是 处理其中几个层次或方面的矛盾,充其量也只是一定程度上处理大量经常性的矛盾现象 的方法,但不具备最终解决矛盾的力量。它实际上是以主观良好愿望即精神道德力量为 主导,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矛盾双方的觉悟程度。即使能够解决一时的 思想矛盾,使人们的思想认识达到统一,但无法从根本上缩小人们在实际利益关系上的 差别与距离。差别就是矛盾。可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不能够从根本上 处理和调节人民内部的所有矛盾内容。人民内部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基于差别与不 同而构成复杂多样矛盾状态的客观实际,决定了解决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最终途径和 根本方略应该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消除人民内部矛盾的诸多阶级、阶层、利益 群体间的差别。而这一点,毛泽东却未能予以明确地揭示。
3.《正处》未提出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甚至忽视法律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 大作用
用民主的方法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原则、总方法是毛泽东在《正处》中提倡和 强调的。他曾经非常称赞社会主义民主,他认为,我们的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 可能有的最广大的民主。“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制度,首先是农民向着反动阶级、反动 派和反抗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实行专政”。在这里毛泽东更多的是从国 家制度方面强调这一问题的。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毛泽东更强调的是集中,即 把集中作为处理调节人民内部矛盾的又一重要举措。他认为“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起 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 对纪律而言”。在毛泽东看来,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是为了进行各方面工作的时候 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而不是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争论问题。在 这里,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实际上是矛盾的一方处于主动者、团结者、批评者的位置 ,而另一方则居于被动者、被批评者的位置。如此状态,显然有悖于矛盾解决过程中矛 盾双方互相影响、渗透和转化这一矛盾内在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既然把“民主”作 为达到“集中”的手段,就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可以这样用,也可以那样用。以致于 后来毛泽东为了解决领导与群众的矛盾也即为了反对官僚主义采取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 动的“大民主”的方法,其形式是“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其结果不 仅没有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前进反而是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肆意践踏。由此可看,民主在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否认,关键是把它当作目的还是手段。能否处 理好民主与法制的关系问题,历史证明,只有把民主既看作是手段又看作是目的,是手 段和目的的辩证统一,最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和程序化,才能防止随意把 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才能真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还忽视法律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过程中的作用。毛泽东在1958年8月政治局扩大 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好,但我们有我们的一套,还是马青天 那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要靠养成习 惯。民法、刑法那样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清。韩非子是讲法 治,后来儒家是讲人治的。我们各种规章制度,大多数,90%是司法局搞的,我们基本 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显然,毛 泽东在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略方面,更倾向于“人治”而不是法治。“文革”的 历史充分证明,毛泽东重“人治”轻法治的结果不仅没有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矛盾,反 而造成“文革”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他说得好:“为了保 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这好 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依法办事 ,可以大大减少矛盾,依法办事,也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今后我们更应该进一步发扬 民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
标签:人民内部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矛盾处理论文; 毛泽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