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又被称为“差生”、“双差生”、“暂差生”、“学后生”等。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交作业、少写作业、迟到、旷课、逃课、偷窃、撒谎、有生理或心理疾病”等等问题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令老师们头疼不已。因此,关注“问题学生”,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问题”,进而使“丑小鸭”健康地成长,已成为广大教育同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巧于提醒,预防学生“问题”
1.便条告之。每学期的开学报名,每个长假后的第一天上学,几乎都显得有点乱。怎样组织孩子们尽快收心,有条不紊地进入学习状态呢?在放假前就给孩子们一张便条,告之他开学第一天该做什么?并在黑板上书写“请按便条要求去做!”孩子们一进教室,便很自觉地学习、阅读,教师再对学生逐一报到注册,教室内显得安静有序,效果极佳。
2.书中寻理。“问题学生”之所以问题多多,胸无大志。无事可做也是造成问题的原因之一。班主任若能结合“问题学生”的症结,向其推荐或借阅有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树立自信、拾金不昧等方面的书籍,让其在书中徜徉。日久天长,他们就会观有所感,心有所悟。书籍,这一全世界最伟大的老师,便很自然地教给这些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
3.课前静心。候课,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方面,很多年来一直被大多数老师所运用。它的好处除了能使老师有充分的准备,还可以使学生静心,尤其是让“问题学生”尽快静下心来,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4.目光投注。课堂上,常常有“问题学生”旧病复发。东张西望的、摸东动西的、偷吃食物的……老师们如果适时投给他一眼责备的目光或阻止的目光,他们也能暂时收心,转入学习状态。
5.身旁驻足。对于用第4种方法还不能见效的学生,则采取边讲课,边走近该生,在他身旁驻足的同时再讲课,也能收到提醒的效果。
6.耳边细语。有一部分“问题学生”因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便想方设法用穿着时髦衣服、留长发等另类方式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想到这是该生的一种想融入集体的心理需要。怎样走近他,帮其树立自信呢?耳边细语,不失为一个良方。比如,有个尽在班里捣乱的学生留着长发,老师如果趁别人不注意,在其耳边细语:“如果理个发,你会比现在更精神!”结果怎样,大家一试就知晓。
二、长于表扬,化解学生“问题”
1.当众表扬。班会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教育的主阵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适当地当众表扬他们,利用集体的掌声增强他们自信心。
2.表扬家长。通过师长联心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告诉家长:您的孩子最近棒极了!这与您同学校密切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听到孩子进步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关心孩子、配合老师的信心更强了,方法更多了,效果也更好了。
3.表扬光点。班主任经常安排一些文体竞赛等,常常会发现“问题学生”的光点多多。比如跳远像袋鼠,长跑似猎豹,下棋像王昊,修桌凳像鲁班,跳绳轻如燕,等等。他们的各种才能得以展示,并且体验到了成功感和自尊,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4.私下表扬。利用课余时间,以谈心的形式对他们进行鼓励、表扬,使他们在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找到进步的勇气、力量和方向。有个一年能逃学四五次的学生,在一个月内没逃学,而且上课时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我就利用下课时间,叫他去办公室悄悄问:“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你来?”他摇摇头。“猜猜老师将表扬你,还是批评你?”他大胆地说:“表扬。”“怎么表扬?”“你会说我在一步五个台阶地进步!”我说:“不!是一步十个台阶地进步!”这个学生先是一愣,接着脸红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逃过学。
5.写信表扬。由于孩子们年龄还小,因此借捉摸不透的、略显神秘的“他人”之口,给予表扬,也能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例如,我曾以“风儿姐姐”的口吻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同学们的一封信》,信中历数他们的进步和长处。在给“风儿姐姐”的回信中,孩子们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想法,展示了他们的自信。
6.鞠躬表扬。对于挨惯了批评、受惯了歧视、遭受过处分及至体罚的孩子们来说,受到一次表扬简直就像饥饿的人吃到了香甜的面包,久旱的草木享受到了甘霖。找准时机,给孩子们鞠一次躬,效果甚于“面包”和“甘霖”。
7.撒谎表扬。校长在孩子们的眼中是最神圣的人。如果时不时借校长之口表扬孩子们,他们的信心也会大增。如:在孩子们纪律稍有好转时,就说:“校长今天特意表扬我们班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过一段时间,再告诉孩子们:“今天校长去老师办公室检查作业,专门看了***等同学的作业,他翘起大拇指说:‘不简单,不简单!这几个孩子的进步竟然这么快!’”孩子们一听连校长都在表扬他们,学习的劲头要多足有多足。
8.操行表扬。充分利用每年寒暑假填写家长通知单的机会,尽力写出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度过整个假期,便能较为自觉地完成假期作业。
9.奖状表扬。多少年来,教育界的奖状大都发给“三好”生、优秀班干部等等。而“问题学生”何时才能得到一次像模像样的奖状呢?我们不妨尝试给有闪光点的“问题学生”发个奖,或张贴于教室墙壁上,或请其张贴于家里。这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的眼里洋溢着幸福,脚下泛动着兴奋。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孩子们论文; 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老师论文; 作业论文; 校长论文; 也能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