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直接投资论文,规模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有人(注:宝贡敏:《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思考》,《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12期。)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动因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控制市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动因,因而应建立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标准——下限。笔者认为这种分析和推论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其政策含义也容易引起误解。笔者的观点是:规模经济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确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同的市场结构中,规模经济的性质和程度的差异很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只有少部分产业或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获取规模经济为动因,而大部分产业或企业仍停留在“学习和获取经验”的阶段。因此,应针对不同产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差别性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一、规模、规模经济与对外直接投资
在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企业的规模与规模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首先提出了一个与传统国际资本流动学说不同的理论假设,即“市场的不完全性”。他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有获得各种生产要素的平等机会和权利,此时,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而一国或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由于产品差异、要素或信息的流动限制、规模经济、政府管制而产生),才有可能使企业在国内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加以生产利用。海默分析了四种类型的市场不完全,其中之一便是由规模经济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全。
关于规模经济的早期思想源于马歇尔和史蒂格勒。他们认为由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及专业化分工能够带来节约的经济效应,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和固定投资的不可分割性,生产规模的扩大能带来成本的节约,这就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其直接表现就是众所周知的经验曲线效果——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即使是生产相同类型的产品,由于企业生产规模的不同,其产品成本也不同而表现出“异质”的特性。“异质”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能生产“异质”产品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海默认为,正是因为企业具有了垄断优势,为了充分利用垄断优势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以美国的工业部门结构为研究对象,他发现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工业部门的垄断性越高,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强度越大。在此之前,由于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美国工业的集中度已达到相当程度,产生了诸多巨型和大型企业,正是这些企业构成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然而,如果仅从生产集中的规模经济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是不充分的,因为这种规模经济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来实现,不一定非要通过直接投资。因此,有的学者,如沃尔夫等人则认为,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紧密相关的规模经济优势主要来自于非生产性活动的规模经济性,如集中化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大规模销售网络以及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大规模的资金筹措和统一管理等。大企业由于其规模巨大而有充分利用这些活动的能力,从而建立并拥有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资金和货币优势、企业组织协调优势等等,它们凭借这些优势可以抵消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使其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可能。而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而无力参与国际经营。由此可见,企业规模是决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规模经济都属于内部规模经济。随着对市场结构认识的深入,人们更多地注意到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业而不是企业本身的规模增大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比如成本的降低、技术的进步、管理效率的提高等。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以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为基础,一个企业可能仅仅承担一个零件或一个部件、甚至一道工序的生产,或者仅完成一种职能,而企业又是各自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间共同分享如信息和管理经验之类的资源,同时又相互竞争,促使企业提高效率。此时,产业的规模可能很大,规模经济很明显,而企业的规模却并不那么重要。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以国际市场为基础的规模经济优势比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规模经济优势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外部规模经济明显的产业中,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已成为现实。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5年的统计分析,用跨国化指标(Transnationality index)来衡量,许多中小型企业甚至比大型公司的跨国化程度还要高。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规模经济的性质和程度是不同的,企业规模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也是随之变化的。
二、投资演进阶段、企业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相应的市场结构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有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但是这些企业是怎样开始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呢?虽然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涉及到这个问题,但缺乏深入的分析。
80年代初,英国学者约翰·邓宁研究了1967~1978年间60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从静态角度提出了“投资周期论”。他应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注:该理论由邓宁本人在更早的时期提出,基本思想是一家企业必须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国外区位优势才会对外直接投资。)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本国企业几乎没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外国的区位优势又不能加以利用,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很少甚至没有,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主要靠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贸易。第二阶段,本国企业在利用外资和技术以及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利用自身的生产要素创造某些优势,并开始利用这些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阶段是本国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阶段,因为此时的企业已具有很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同时也善于发现和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投资周期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性,从宏观上构建了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演进模型。但是,由于他在分析中只使用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个单一指标反映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并据此来判断企业整体所具有的优势状态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其结论很难说是全面、正确的。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但其对外直接投资却已初具规模。
“投资周期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忽视了对市场结构的分析。不同国家的市场结构是不平衡的,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也会存在一些相对较为先进的部门和产业,其中一些企业可能会拥有特定优势和条件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同时,由于比较优势原理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中的某些企业或行业相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不具有优势,而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或更低的国家来说却具有了比较优势,因而对这些国家的投资也是可能的。二是缺乏对企业综合优势形成的动态分析,忽略了企业综合优势的形成过程。在邓宁等人看来,企业的综合优势要么天生具有,要么随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在某一时刻突然具有(忽略了其形成过程),然后企业的自然选择就是利用这些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然而,实际上任何企业的综合优势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一家原本没有优势的企业通过参与各种市场活动而逐步培养自己的优势,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不仅能使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而且同样能使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建立和加强自身的综合优势。目前,不少没有任何优势的企业同样开展了对外直接投资,而一些企业对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对外投资项目仍然追加投资的现象对此是最好的说明。除了邓宁之外,其他不少西方学者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对外直接投资演进的阶段性问题,有人提出了四阶段论,也有人提出了五阶段论,然而这些理论也都忽视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对外直接投资过程划分成两个典型的阶段,即利用直接投资学习和积累经验阶段和通过直接投资充分利用企业优势阶段。在上述第一个阶段中,企业的目的是熟悉和适应国际经营环境,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方法、管理技巧等,从而积累国际经营的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综合经营优势。相应地,这一阶段的投资动机可能有多种多样,如为了感受当地市场环境及变化的“窗口型”投资,为了跟踪先进技术水平的“跟踪型”投资,等等。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投资带有学习性,因而其对外投资规模较小。在后一阶段中,企业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其优势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此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就在于追求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在投资动机的具体表现上,可能是为了开拓市场,或是为了寻求廉价的生产要素,也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本国的闲置资源等。很明显这一阶段中的企业会大规模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一般而言,企业在正确的经营战略指导下,在恰当的组织管理的基础上,能顺利地从第一阶段演进到第二阶段,否则企业将永远处于第一阶段而最终失败。
三、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选择
上述关于规模经济和投资阶段的讨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结构和企业优势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结构普遍表现出以原子型竞争结构为主的特征,但也有部分产业具有不同程度的垄断竞争特征,而寡头垄断的部分很少、甚至没有。以我国的工业市场结构为例,据一项实证研究(注:盛斌:《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贸易政策》,《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如果以卖方集中度低于10%,厂家众多,无明显规模经济,产品同构程度高而又自由进入的行业为完全竞争;以卖方集中度介于10~50%之间,厂家数目相对较少,存在明显规模经济,产品有一定或较大差异为垄断竞争;以卖方集中度超过50%为寡头垄断竞争,则我国制造业23个部门中有12个部门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11个部门为低程度的垄断竞争结构,而不存在寡头垄断的产业。与此相对应,我国制造业的规模经济也呈现出二元特征。在烟草等11个产业中,产业集中度较高,并已具有了最低的规模经济效应,而在机械等12个产业中,产业集中度低,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其次,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效益明显不足。但同时也存在着少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其规模经济也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样以我国企业为例,下表是1993年我国制造业的大企业与同类发达国家大企业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同类国际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经营规模很小。但是,在其它市场经济历史较长一些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中也存在着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韩国的三星财团1990年的销售额为351.89亿美元,名列当年《幸福》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第20位。其它如墨西哥石油公司、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土耳其考克控股公司、巴西石油公司等销售额也都在50亿美元以上,在全球500强中榜上有名。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或企业大多是在进口替代战略下经过长期的保护而成长起来的,其机制、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发育不完善,企业经营效率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企业经营优势需要进一步的培育和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特征,决定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性质和规模。因此,必须在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其对外投资的战略和政策。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其市场结构和企业条件的制约,不具备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产业发展已呈现出了不平衡性,其中有少部分产业中的企业已具备了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结合自己的产业政策,针对不同产业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对外投资战略和政策,不再强调实施统一的对外投资战略和政策。而不同产业的对外投资战略和政策的抉择标准就是其市场结构的性质和企业所处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演进阶段。
2.由于规模经济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在判断市场结构的性质时,应特别注意其规模经济的程度。如前所述,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产业已具有了初步的规模经济基础,对这部分产业应引导其主导企业以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为动因,鼓励其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对于内部规模经济要求较高且内部经济已较为突出的产业,应重点引导其主导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巩固和加强规模经济优势,特别是通过国际多样化发展,提高其非生产性规模经济的优势,逐步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一体化的程度。对于外部规模经济明显的产业,则应着力改善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引导企业形成合理分工与协作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具有专业生产优势的企业(包括大、中、小各种类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于没有任何规模经济优势的企业,也同样应该鼓励其对外直接投资。
3.把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充分利用优势”阶段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有意义。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由于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优势明显的垄断企业为对象,因而忽略了对“学习”阶段的分析。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产业和企业规模小、规模经济不足,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综合竞争力较差,按照传统的理论解释这些产业和企业是不可能对外直接投资的。然而实际上,这些产业和企业仍然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只不过这种投资具有“学习”性质。对这种投资的引导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区位应是国外具有较强综合优势和先进经验的产业,通过学习,以求尽快提高本国企业的综合优势和竞争力。二是投资规模应当适度,投资目标应十分明确。投资机制应有约束,应坚决避免盲目、分散的投资。三是可通过建立和完善投资服务体系,为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尽量缩短“学习”过程,减少“学习”成本,并顺利地过渡到利用企业优势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