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规律初探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规律初探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规律论文,过程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并 提高其实效性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在研究思想政治教 育过程的规律时,对心理规律的研究还不够多。笔者认为,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 心理规律,应首先了解心理规律的概念和内涵,并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矛 盾入手,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

一、心理规律的概念及内涵

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内部稳定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列宁指出:“规律和本 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1](P127)“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 关系”。[1](P128)这就告诉我们:规律是事物内部联系,不是外部联系;是本质的联 系,不是现象的联系;是必然联系,不是偶然联系;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联系,不是混 同于其他事物的联系。

人们对规律的把握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我们试图给心理规律下定义,也仅仅作为 一种进一步研究、理解和把握这种规律的尝试。按照规律的定义,本文试图将心理规律 定义为:心理规律是人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及表 现出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

首先,心理规律是特指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中的规律。心理规律是从人的心理现 象和心理过程中来的,离开了人们的心理现象和过程就无所谓心理规律。心理是自然界 中的人脑的机能,而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 此,心理规律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别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 律。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与心理规律关系最为密切,它既是心理规 律认知过程中最一般的规律,又是指导心理规律研究的理论指南。

其次,心理规律指的是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是心理 规律形成的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 的内部。心理规律是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内部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 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的存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及发展的方向 和趋势。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由于这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存在,事物才有其运动的源泉,规律 的形成才有其客观的根据。

再次,心理规律表现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规律只能存在于物质的运动过程之中, 离开了过程,离开了运动,规律就无从表现,就无所依托,就不复存在。因此,要说明 什么是规律,就必须把“规律”与“运动”联系起来,否则,就无法揭示规律的实质。 心理规律作为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内在联系,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表现出来。 犹如本质要表现为现象一样,心理规律也必然要通过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表现出来,否 则,人们就不能认识和掌握规律。

总之,规律的一般涵义和基本特点,不仅适用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及人类思维规律 ,也适用于心理规律。心理规律与其他规律相似,也有它的根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燕国 材教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2](P31—35)

心理规律的第一层次是心理的根本规律、总规律,或称宏观规律,它包括:(1)心理依 存于主体与客体矛盾的规律;(2)心理依存于先天与后天结合的规律。

心理规律的第二层次可称为中观规律,它表现为两个系列,一是心理与身体(特别是脑 )活动、客观现实、实践活动的关系等外部关系的规律,一是心理的内部关系的规律。 这一层次的心理规律包括:(1)心理对身体活动的依存关系的规律;(2)心理对客观现实 的依存关系的规律;(3)心理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规律;(4)认识与意向矛盾的规律;(5) 认识与认识矛盾的规律;(6)意向与意向矛盾的规律。

心理规律的第三层次是心理的具体规律,也可称微观规律,是以上规律在各种具体心 理现象上的反映,又有纵向、横向之分。这一层次的心理规律包括:(1)心理的纵向发 展规律。这种规律表明:任何心理现象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和形 成的,它反映心理现象内部的纵向层次性。(2)心理的横向联系规律。这种规律表明, 各种心理现象内部的各成分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和联系,它反映心理现象内部的横向联 系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矛盾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必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矛盾 ,找出其基本的心理矛盾,并探究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而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 心理矛盾,首先必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把握客观过程入手,研究这一过程的 矛盾运动中的心理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 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 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思想 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方法(教 育介体)、教育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教育环体)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 的有机系统。[3](P88—89)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过程并非这四个基本因素的简单相加, 而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活动,使各要素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和作用才能实 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的双向活 动过程。从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它包括内化、外化和反馈检验三个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把外在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思想政治品德认 识,再由个体内在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转化为个体外在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然后再作 用于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3](P90)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和重新教育阶段的整个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 育者之间,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之间, 都存在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中的心理矛盾,主要表现在具有心理活动的人——教育 者与受教育者两大方面。

教育者方面的心理矛盾又包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内部的心理矛盾和教 育者与该过程中除自身以外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心理矛盾。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矛盾主要表 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要求与自身主体性之间的心理矛盾。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思 想政治教育者是受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受教育者的。这就意味着,教育者应当作为社会的 化身、国家意志的代言人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所言所行必须同社会 主导价值取向相吻合,为国家的统治阶级服务。而教育者的自身则是与社会相对的个体 ,个体虽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却时时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自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个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要求之间的心理 矛盾,表现为自身认知与认知的矛盾,如认知上是否完全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意向与 意向的矛盾,如情感上是否对促使教育对象转化充满热情;认知与意向的矛盾,如能否 完全从心理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一社会角色;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如能否将认知自 觉地外化为自己的教育言行等。

教育者与教育过程中其他要素的心理矛盾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内容 和方法、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心理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是由思想政治教 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所掌握的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道 德现状的矛盾导致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教育的 客体,又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心理素质水平千差万别,自然 会与教育者发生认知冲突、情感冲突、意志冲突、行为冲突等心理矛盾。教育者正是在 不断面对这些矛盾和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推动着教育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 育内容和方法的心理矛盾,主要表现在教育者是否认同教育内容并如何去选择教育方法 等。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心理矛盾则主要表现为环境的积极影响会促进教育者认知、情 感、意志、行为更接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社会角色,而环境的消极影响则会加剧教育者 主体性与社会角色定位的心理冲突,或加重教育者实施教育的心理压力等。

受教育者方面的心理矛盾也包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矛盾和受 教育者与该过程中除自身以外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心理矛盾。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矛盾主 要表现为教育者所实施的社会对于受教育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主体性之间的心理矛 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者 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受教育者是与社会相对的个体,他们生活在千 差万别的社会存在中,其思想品德状况也会与社会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差距,而每个个体 都会有其主体性的自我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实施的社会要求教育必然会引起受教育者 内心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自身认知与认知的矛盾,如受教育者是否在心理上接 受教育者所实施的社会对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要求;认知与意向的矛盾,如对这种社 会要求受教育者是否有心理需要;意向与意向的矛盾,如对这种要求受教育者将在价值 判断和情感上作怎样的心理选择;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如受教育者是否将其内化为自己 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并外化为行为等。

受教育者与教育过程中其他要素的心理矛盾包括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 内容和方法、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心理矛盾。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自己的思想道德状况并具备了自己的心理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对教育者 、教育内容和方法及教育环境产生心理矛盾,并产生接受或不接受的心理。心理矛盾协 调发展时产生接受心理,反之产生不接受心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心理矛盾表现为受 教育者在认知和情感上是否认同和喜欢教育者的形象、知识结构、经验水平、素质和人 格,是否接受教育者施教的内容、方法和创设的环境等。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和方法的 心理矛盾表现在受教育者是否在心理上认同并选择这些教育内容,并在情感和意志的协 同努力下,自觉地完成教育内容的内化过程,再外化为自己的行为等。受教育者与教育 环境的心理矛盾则表现为与教育内容和方法相符合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受教育者产生接受 心理,而与教育内容和方法不相符合的社会环境则使受教育者产生困惑、怀疑甚至抵制 、逆反等不接受心理。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阶段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矛盾, 不难看出,该过程基本的心理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 和施教内容、方法及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现状和心理水平所形成 的接受心理之间的矛盾;简言之,即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与受教育者主体 的接受心理之间的矛盾。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满着一系列心理矛盾,而各种矛盾的运动和发展都是有其规律 可循的,不论是在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发展方面,还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 理互动的过程中,都有众多的心理规律。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认知方面的规律就 包括需要是认知原驱力的规律、注意规律、认知循序渐进规律、认知图式形成和改造规 律等;情感方面的规律就有情绪情感组织动员心理活动规律、情绪情感影响认知功能规 律等;其他方面的心理规律还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互动规律、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 内化、外化规律、认知情感协调发展规律、知行统一规律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具体规 律,而这些具体规律的实现程度,最终受到教育者的施教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接 受心理规律的制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规律可表述为:思想政治教 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的规律。

这一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育者的施教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 ,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会产生效果;另一方面,教育者施教又不能仅仅是被动地适应 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还应当主动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即主动调节受教育者的接 受心理使其接受教育,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认知、情感、意志、 行为发展变化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效果,以教育者为主导的施 教必须得到受教育者的回应,受教育者只有接受教育者的施教,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并外化为行为,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的人格。因此,教育者的施教就必须适应受教育者 的接受心理。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难度,要求教育者施教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思想 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其他领域中的接受除有共同点之外,也有自己的特点。思想政治教 育的接受是对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起一定的世界 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并外化为行为,最终形成稳定的人格。在 认同律和实用性方面,这种接受与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相比,有更大的难度。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特性,要求教育者施教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 心理。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的同时,必然要把教育者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相 对于教育者来说,受教育者就成为认识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和社会 环境等在教育过程中也始终是受教育者认识的对象。受教育者在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还自始至终地进行着自我教育。受教育者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 能动性、自主性、目的性的主体特性是不容忽视的,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施教要适应 其接受心理,否则,教育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的现状也要求教育者充分考虑并适应其接受心 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经济全球化和大众传 播国际化的迅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渗透进来,对我国的主 流思想、文化形成了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在价值观、道德观念、文化倾向等方面发生 着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时产生着一些消极心态,如逆反、迷惑甚至对抗等一系列 不接受心理。我们应正视这些不接受心理,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去化解它。青年 大学生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问题和事物都持不接受心理,他们在某些问题和事 物上是具有强烈的接受心理的,而且在总体上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仍是主流。 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有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对真理容易接受,对形象化的东西容易接受, 对符合时代特征的榜样容易接受,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容易接受,对通情达理的 教育容易接受,对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的施教容易接受,等等。教育者的施教必须适 应大学生接受心理的这些特点。

当然,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育者的施教不能仅仅是被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 接受心理,还要善于调节并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使之接受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理 论和道德规范。

第一,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要求教育者的施教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教育者施教 之所以不能仅仅是适应还应该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是因为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 程中,教育者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育者,才能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矛盾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计划,协调、配合教育环体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影响 ,有效地达到施教的目的。

第二,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的决定因素,要求教育者的施教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 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接受心理,是由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理论水 平、道德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人的社会化程度决定的。在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前 ,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水平与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有一定差距的,其心理 发展水平和人的社会化程度也与社会要求有差距,否则,就不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了。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正是不断地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现状与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 求之间的矛盾的过程。教育者若只是被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而不进行任何调 节,就不可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不可能促进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理论水 平、道德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实现教育者对 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的超越,才能促使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道德水平和心理发展 水平向积极方向变化发展。

标签:;  ;  ;  ;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规律初探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