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论高职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教学论文,重心论文,高等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1)02-0001-05

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决定》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但在现实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思维模式等影响,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向普通高等院校看齐,所以从办学模式到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培养目标上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要彻底改变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普通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的现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就要彻底创新,实行教学重心的根本转变。

一、从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要生存、发展、壮大,实行教改是必经之路。怎样改?这就是必须首先抓好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这项先导性工作。

1、转变过窄的专业教育思想,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重视专业教育有没有错?当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传统的重视专业教育,是在强调过窄的专业教育。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过分强调按专业对口培养人才,忽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因而培养的人才道德、文化、心理素质普遍不高,文化功底浅、艺术品位低和艺术修养差。这就是高教专家所说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窄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教育思想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发展基础,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发展要求。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单纯强调知识传播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很难造就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专业的发展应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1]。

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变革。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应和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一致,这就是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强调素质教育,首先要抓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把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好素质教育。所以,开展好素质教育,不只是理工科学生的事,对于文史类、经济类、医学类大学生而言是同等重要的。这是因为现代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出“知识复合型”、“思维复合型”的特点,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科技”一词就是这一现象的具体体现,所以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思想显得尤为必要。

在高职教育的实践中,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淡化传统的文、理、工学科观念,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就要进一步拓展专业口径,扩大服务面,调整人才的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四个统一”,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统一;通识教育(重点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专门教育(重点培养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统一;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统一;文化传递与文化选择、创造的统一。在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大专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把大专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2、以能力为中心,树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思想

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必须以能力为中心,树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思想。所谓创新精神,就是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丰富科学知识的新体系,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

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和性质所决定的。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场所,所以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本身就担负着知识创新的使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充满事业心、责任心的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将担负起推动科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重任。如果所培养的人才只满足于当知识的储蓄罐,不具备创造能力、不具有创新精神是根本不能担负起这样的重任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重任。现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样时代,竞争和创新已成为时代的特征,科技创新已成为保证一个企业(大到国家)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反观我国的情况,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已越来越尖锐。在生产中,很多生产线(包括高技术产业)主要靠引进,技术创新能力非常薄弱,科技的落后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果在高职教育里,教学只满足于给予现成的结论,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强烈的创新精神,这样人才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怎能谈得上推动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我们的国家怎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就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

二、从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转变

高职教育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它所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去向上与现行的本科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即明显地体现出直接为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职业特征,着眼于培养企业第一线操作型和应用型的职业人才[2]。所以,加强实践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于高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教育应从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转变,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全面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的管理、评价等环节,都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普通高等院校,过分强调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没有注重让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实际业务(岗位)部门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走上课堂。这些极力模仿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造成毕业生就业面狭窄,竞争力不强。《决定》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和加强实践能力的教学,为高职的教学管理指明了方向,它既是高职教学管理的归宿,也应成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

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传播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同时,大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操作的有机协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具体教学上:(1)首先必须调整好教学计划,做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应该为1:1,强化实践课的训练,以突出高职教学管理的特色。为此,要做到: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职业技术课的需要,以“必须、够用”为度;职业技术课突出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强调针对性和适应性;职业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训练,应着力培养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上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必须采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模拟操作一体化;(3)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即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学校主要负责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考核,企业负责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与标准考核:(4)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培养目标服务。教学内容要和学生毕业后的需要直接挂钩,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产实践的要求,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并把专业理论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将来重视生产劳动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上,还要善于把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

三、从学科的单一化向学科的综合化、模块化转变

传统的高校教育,是围绕着本学科、本专业来组织课程、安排教学的。高职教育和普通高校一样也存在类似的状况。这样的状况导致学科(专业)过分单一化。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就业结构必将变化频繁,新的产业将不断出现,对就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就业者专业结构不完整,一旦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就业者将会无所适从。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和普通高校不一样的显著特点就是“针对性”,也就是直接针对职业岗位,面向“岗位群”,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科群”设置专业。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再不能只局限于一门学科、一个专业的圈内,而要从学科专业、学校与社会、社会各行业的联系上思考问题,从单一的学科教育向综合化、整体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良好、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所以,从学科单一化向学科综合化、模块化转变,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所谓学科综合化、模块化,就是在学科的设置、构建上,要打破传统的基本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层次课程设置模式,对教学内容按照培养目标进行整合、重组与优化,按“模块”构建高职教育的学科(课程)体系,以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学科的单一化向学科的综合化转变,涉及到三个层次的改革:学科结构综合化改革、专业口径拓宽的改革、课程综合化的改革。三个层次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的,而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要跳出已有单门课程的框架,重新规划一批“系列课程”(模块),从更宽阔的视野突出课程的重点和层次,使课程的内容更加现代化和综合化。

1、文理渗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理工科的学生在加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课程学习的同时,要安排一定量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大力促进理、工、文、经管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文科类学生要适量学习一些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

2、打破传统的基本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强化职业技术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安排,特别突出“动手、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基础理论课上,严格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同时开设交叉学科,充分发挥各院校以及校内各系的力量及优势,联合开设课程。在校内,各系打破各自为战和封闭式的学科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跨学科联合,逐步开设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设置新的交叉学科专业。

3、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总的把握的原则应是:工科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文科专业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所有专业加强计算机和外语教学。

(1)人文社会学科方面,将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史、哲、艺、法、经管知识整合起来,重组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方面,突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根据职业技术课的需要,整合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课程,促使基础课程的渗透、交叉,使学生基本了解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应用。

(3)职业技术基础学科方面:主要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技术,整合一些技术基础内容,重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这些方面主要包括各专业的基础课程。

(4)职业技能学科方面:是面对就业进行的职业技能系列训练课程。这些方面的课程有的是成形的学科,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能后,学生毕业时已是合格的从业人员,达到上岗就能基本履行其岗位职责,承担本职工作。当然,有的是需要老师根据专业的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组织编写教材。

(5)职业技术扩展延伸方面:这方面的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水平。这些课程,主要靠学生选修[2]。

四、从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转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界人士深刻地认识到,单一的专业教育体系(方式、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知识经济时代不相适应,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人文教育薄弱。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素质高,同时人文素质也高的实用型人才。

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思考,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教育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人文素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二是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三是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从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转变,就是要彻底克服专业教育中的不良倾向:“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朱九思语)。在实践中,要通过向综合性学科的转变,大力重视人文教育,开设大量的人文教育课程,如美学、伦理学、古典诗词鉴赏等,以陶冶学生情操,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转变,应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开展:1、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2、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3、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要培养学生懂得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4、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5、以陶冶高尚情操为主要目的的文学、艺术教育。

五、从单一的教学中心向技术传播中心转变

高职教育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养两个部分。长期以来,在办学过程中重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重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忽视了教师、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从学校的管理及功能上看,这是单一的教学中心。对社会而言,单一的教学中心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实用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应成为教学中心,还应成为技术传播中心,对社会,特别是对地方企业而言应有强大的技术辐射力。向技术传播中心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对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地方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产品竞争力不强,同时也面临着加入"WTO"的严峻挑战,高校除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以应付挑战外,自身也要有强大的辐射力。技术辐射力表现在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科研成果能积极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积极地参与经济建设中的科技研究开发与创新活动。高职院校如果不能成为技术传播中心,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向技术传播中心转变,首先要苦练内功。在教学管理上,重心要加以改变。从教育观念上看,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到职业技术教育上来。即从学科中心模式转到能力中心上来,把握高职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做到既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重视职业技能训练;既重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又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既关注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又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及时调整、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使高职教学跟上时代步伐。从教学上看,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考试考核等方面要突出实践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具体而言,从教学内容上看,不要求教师去分析、探讨原理,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要应用的知识上,如结合学校周边大型企业多的实际,教师把学生带到生产现场,边操作边讲授;把学生带到实验室,边实验边讲解,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在教学方式上,大量采取岗位作业、现场练兵;校内仿真模拟实践、实验室操作;工厂顶岗实习、企业技术人员走进讲台等。在考试考核方法上,也应进行改革,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课堂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现场操作、演示评分、作品评分等。采用这样的方式,可储备大量技术传播的“能量”,为日后技术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建立好实习基地,强化实验室的建设。这是高职院校向技术传播中心转变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应尽量与社会联系,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实习工厂,聘请实习基地单位有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强的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请他们结合实际工作的经验、体会和面临的问题来校作学术报告。同时,可邀请实习基地的领导及兼职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活动,进行调研,不定期地和他们座谈,征求意见、研究问题,主动关心实习基地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如与他们联合培训人才,输送优秀的毕业生,联合搞技术攻关。同时,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是技术传播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的培养要有长远眼光,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多年来,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大学分配,教师普遍缺乏相应的实践知识、技能。为了加大自身的辐射力,可采取两条措施:一、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调进一批有实际经验与操作技能的工程师,聘请一批企业的人员来校兼职任教,改变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二、选派部分教师下厂、下基层、下实验室锻炼,选派教师到高校作访问学者、学习等。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高职院校从教学中心向技术传播中心转变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再次,高职院校应坚持走教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与地方企业联姻,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以体现技术传播的直接实现。高职院校大力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职院校大力和有关企业联系,争取有关企业的支持,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产品。科技成果能转化,就能证明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实力,使高职院校的技术传播辐射力大大增强。

从单一的教学中心向技术传播中心转变,对于长期的习惯、传统的教学而言,意味着学校教学管理重点的转移。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上看,这一步必须迈出。

标签:;  ;  ;  ;  ;  ;  ;  ;  ;  ;  

论高职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