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中度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因素论文,动态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4)03—0025—12
一、问题的提出
市场集中度之所以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反映了市场垄断程度。市场集中度涉及企业规模分布,通常被视为市场结构的显著维度,在决定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中起了重要作用。尽管市场集中度不是衡量垄断的唯一标准,它仅作为市场势力的替代性指标,尤其是后芝加哥学派主要把是否存在滥用市场势力行为作为反垄断的标准,司法实践可能也越来越倾向于此,但是垄断的市场结构必然加剧企业滥用市场势力的行为。
市场集中度并不是外生的,因为同样有许多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决定着市场集中度的水平,包括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市场需求等因素。市场集中度实证检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早期的研究有Saving(1961)、Weiss(1963)等[1][2]。随着全球化发展,一个国家市场集中度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因素影响,这主要包括进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数据,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出现相关的实证研究。Chou(1986)对我国台湾地区产业集中度、盈利能力和贸易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降低了市场集中度,进口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外商直接投资对市场集中度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3]。Ratnayake(1999)研究了新西兰109个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发现进口对以表示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及其动态变化都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这种效应在以HHI表示的市场集中度下并不明显,而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提高了以和HHI表示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及其动态变化[4]。此后,Bhattacharya(2002)也对马来西亚制造业市场集中度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同样结论[5]。近些年,也有学者开始对新兴市场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市场集中度决定因素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化因素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Kambhampati(1998)使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1974—1985年印度33个行业市场集中度水平及其变化的决定因素[6]。Bhattaeharya(2002)研究了1986—1996年马来西亚制造业市场集中度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资本密度、广告强度和市场规模等对市场集中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5]。Amess and Roberts(2005)研究发现外资经济比重和国有经济比重等所有制因素对转型经济国家波兰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最小有效规模对市场集中度水平及其变化也存在正向影响[7]。对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和波兰等转型国家市场集中度进行的深入研究,为分析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分析的基础和经验研究的事实。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加速发展,其集中度是否也经历了快速变化和调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打破,产业组织分散化趋势明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化进程加速,工业快速发展,制造业集中度开始逐步提高,一些行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垄断性市场结构。但是,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分散化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当然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偏低有其特殊因素,市场转型与工业化进程并存,集中度动态演进路径及其决定不同于发达国家,市场化因素和非市场化因素交织共同影响着中国制造业集中度水平。因此,进一步研究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水平及其决定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1998—2007
(一)中国制造业集中度的历史考察
中国官方机构从来没有公布过市场集中度数据,而国内可以计算市场集中度的现有的详细微观数据资料并不多。因此,由于缺少详实数据,学术界对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进行系统地研究尚不多见。研究制造业集中度问题需要克服两大困难:一是,必须拥有真实可靠能够涵盖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而且能够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归入到不同行业。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数据相对较少,给制造业集中度测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自从1984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实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其间已经历1994年、2002年和2011年三次大的变更,统计口径的修改对市场集中度的测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在于行业分类的变化导致市场范围发生变化。综观国内现有研究市场集中度的资料主要利用了三大类数据:第一类是工业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①,数据全面、翔实,可靠性高,但时间间隔过长,缺乏连续性,期间行业分类又发生了相对大的变化,不利于纵向比较和判断集中度变化的趋势;第二类是利用《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年鉴》的数据,时间连续完整,但行业分类相对粗糙,使用的是两位数行业分类,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从理论上看,采用两位数大行业进行分类也不科学,市场界定过于宽泛;第三类是利用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数据比较详实丰富。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很难全面准确地考察目前按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细分的行业,而且只能考察某一特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行业之间比较也相对困难。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统计数据的丰富,国内已开始对市场集中度进行相应研究。毛林根(1996)利用1984年中国第二次工业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市场集中度,研究发现中国大规模产业集中度过低,分散竞争是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主题和总体特征[8]。魏后凯(2002)利用1995年中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计算了集中率和HHI,发现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9][10]。郑适、汪洋(2007)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考察了2000—2006年中国主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研究结果表明,冰箱、彩电、微波炉等家用电器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电脑、数码相机等高科技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较高而且相对稳定,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而钢铁、汽车、煤炭等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11]。高国伟、彭秋莲(2009)利用第二次、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年鉴》以及《最新中国大型工业企业》计算了1985年、1995年和2005年工业数据,研究表明85%行业集中率越来越高[12]。总体上看,目前尚缺少对中国制造业集中度水平及其变化进行系统连续地考察和研究。
(二)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动态变化
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HHI、等三种市场集中率指标,对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变化趋势进行了考察。总体上看,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趋势。1998年小于20的产业数为123个,到2007年,产业数已增加到179个,比重也由32.45%上升到47.23%。大于等于80的产业数由1998年的16个下降到2007年的6个,比重也由原来的4.22%下降到1.58%。但是,可以看出1998—2004年制造业集中度在波动中调整,变化幅度不大,基本维持了相对稳定状态。并且,1998—2001年小于20的产业数还略有减少,从123个减少到108个,占产业总数的比重由32.45%下降到28.50%。从变化可以发现,市场集中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是从2005年开始,小于20的产业数从2004年的131个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150个,比重也由34.56%上升到39.58%,大于等于80的产业数从2004年的16个迅速下降到2005年的7个,比重也由4.22%下降到1.85%。和HHI也反映出了同样的趋势,但HHI的趋势更加明显,因为其能反映整个市场所有企业规模变化,这也间接表明市场集中度下降不是大企业数量迅速减少的结果,而是小企业数量增加过快所致。同时,也印证了中国市场比较活跃。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幅回落,市场规模增速放慢,大量中小企业直接退出市场或者被兼并,新企业进入也趋缓,使市场集中度维持在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退出机制渐趋形成,企业资产的存量调整不断优化企业规模结构,也推动了市场集中度的提升。2004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周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新企业进入市场,部分规模不经济的小企业在这种条件下也可能进入市场,加速了产业组织的分散化。
尽管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2007年制造业市场集中度比1995年(魏后凯,2002)仍然要高[9]。如果将其放到更长时间段去考察,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集中度处于不断下降之中,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逆集中化趋势逐步得到抑制,市场集中度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1998—2007年制造业集中度处在1990年以来上升期中暂时波动性下降的短期调整,总体上不能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集中度上升的大趋势。
(三)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结构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曾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将日本394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分为6种类型,即高位寡头垄断I型(H≥3000)、高位寡头垄断II型(1800≤H<3000)、低位寡头垄断I型(1400≤H<1800)、低位寡头垄断II型(1000≤H<1400)、竞争I型(500≤H<1000)、竞争II型(H<500)。本文也以此为标准划分2007年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状况,并且与美国2007年制造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比较。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仍然呈现出高度分散型特点。表4是按照HHI对中国和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进行的分类。2007年,在中国480个制造业四位数行业中,寡占型产业(H≥1000)仅有60个,占全部行业数的12.50%,而在美国435个制造业行业中,寡占型产业有134个,占全部行业数的30.8%。与之相反,在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中,极端分散型产业(H<100)有116个,占全部行业数的24.17%,高度分散型产业(100≤H<200)有106个,占全部行业总数的22.08%,而美国这两种市场结构类型比重分别只占全部行业总数的7.58%和6.67%。在中国制造业中,低集中竞争型产业有66个,占全部行业数的13.75%,美国这一市场结构类型比重为26.67%,远远高于中国。中国仅有分散竞争型市场结构类型的产业数量与美国基本一致,两国此种市场结构产业数分别占全部行业数的27.50%和28.28%。从总体上看,竞争型市场结构是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主体,占到全部行业数的54.95%,寡占型市场结构占到全部行业数的30.8%,分散型市场结构仅占全部行业数的14.25%。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分散型市场结构产业数过多,占产业总数的46.25%,产业组织呈高度分散化特征。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的企业数据。该样本范围涉及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按照当时统计标准规模以上要求企业每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根据具有可比性的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报,当年工业企业销售额为218442.81亿元,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当年全部样本企业的销售额为195600亿元,约占全国的89.5%(聂辉华等,2012)[13]。它是目前除了经济普查数据以外最全面的微观数据。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测算连续的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提供了翔实的微观资料,利用它可以测算等行业集中率指标,也可以测算HHI。但是,不可否认该数据对于研究市场集中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它不包括规模以下非国有企业,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的市场集中度存在一定的偏差。
测度市场集中度涉及行业分类问题,行业分类的调整对制造业集中度动态变化测度的准确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003年以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的是1994年制定的标准,而2003年开始采用2002年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新标准。2002年新的行业分类标准对制造业中的部分四位数行业分类进行了调整,增加、取消和归并了一些行业。为增加样本量,使制造业集中度的时间变化趋势更具有可比性,也为使后面文章中能够更加准确分析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1994)》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02)》行业标准进行匹配,最终保留了379个四位数制造业行业。我们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02)》为基准,确定了以下匹配原则:(1)如果《GB/T 4754-1994》的四位数行业与《GB/T 4754-2002》是一一对应关系,所表示的行业范围基本一致,直接将《GB/T 4754-1994》中的行业代码转换成《GB/T 4754-2002》中的行业代码;(2)如果《GB/T 4754-1994》中的多个四位数行业,在《GB/T 4754-2002》中被归并成一个行业,对《GB/T 4754-1994》的多个行业的企业层面数据进行相应加总,转换成《GB/T 4754-2002》中的行业代码;(3)如果《GB/T 4754-1994》中的四位数行业是单个行业,在《GB/T 4754-2002》中被拆分为多个行业,一般情况下予以删除。
(二)研究模型
传统SCP分析范式认为市场集中度变化是由供给和需求条件决定的,我们主要从进入壁垒、市场需求等因素来构建计量模型。市场上限制竞争的进入壁垒是垄断势力的主要来源,进入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绝对成本壁垒和广告支出。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了企业最小有效规模,运用广告等塑造产品异化行为提高了企业初始进入成本,大量新企业不断进入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等因素也引起了集中度不断变化和调整。当然,在中国特定转型背景下,非市场化因素也影响着中国制造业集中度水平。国有企业通常是与垄断和缺乏竞争的市场结构密切相关,而可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与非国有产权或民营产权结构联系紧密,产权问题对市场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刘小玄,2003)[14]。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国有资本从部分行业退出,原来被国有资本控制的行业逐渐走向竞争。因此,国有企业产权的调整是市场集中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考察了中国特定的转型经济环境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将市场化程度引入到模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深入,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加入WTO之后,贸易自由化趋势明显,外资进入的市场准入门槛也大幅降低,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进入到国内市场,本土企业也从单纯参与国内竞争,面临着来自跨国企业的竞争。因此,也考察了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国际因素。本文使用最小有效规模(MES)、资本密度(K/S)和广告销售比率(ASR)来衡量进入壁垒,使用市场规模(SIZE)衡量市场需求条件,使用外资经济比重(FOR)表示国际因素,使用私营经济比重(PRI)衡量市场转型程度。因此,可以将影响市场集中度模型设定为以下形式:
Amess and Roberts(2005)研究发现在波兰转型经济国家,所有制对集中度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外资经济比重和国有经济比重对集中度的影响是一种U型关系。我们认为在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所有制变化与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之间也可能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因此,将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的平方项引入到市场集中度决定模型,进一步将模型设定为以下形式:
(三)变量定义
衡量市场集中度指标主要包括市场集中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熵指数等指标,本文主要采用市场集中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按照集中率考察市场结构,不能反映市场中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即使两个产业的相同,但如果两个产业的企业规模有差异,其垄断程度也有所不同。赫芬达尔指数兼顾了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优点,对规模较大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比较敏感,对众多小企业市场份额变化反应很小。
最小有效规模(MES)。规模经济是市场集中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所有研究都认为规模经济是市场集中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Comanor and Wilson(1967);Greer(1971);Guth(1971);Porter(1974)使用平均工厂规模代替规模经济[15][16][17][18],Sawyer(1971);Lyons(1980)使用企业平均工厂数量[19][20],Weiss(1963);Strickland and Weiss(1976);Hart and Clarke(1980)等研究发现规模经济对市场集中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21][22]。规模经济主要是由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决定的,涉及工厂水平的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大型设备,实现批量生产,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企业规模经济,是指许多工厂组建成经营实体,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销售成本、采购成本和研发成本,实现协同发展。如果企业扩大规模能够带来平均成本下降,企业会继续扩大生产,直到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或者接近最小值为止,这一规模水平也被称为最小有效规模,即实现了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大规模生产经营所带来经济效益,如果某一特定产业无论存在哪种规模经济形式,大企业都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或者兼并小企业来降低生产成本,直到达到最小有效规模为止。当然,部分企业长期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处在微利或者无利状态,也会被淘汰出市场。二者都会使市场集中度更加趋于集中。测量最小有效规模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佛劳伦斯中位数Ⅰ、佛劳伦斯中位数Ⅱ、佛劳伦斯中位数Ⅲ、生存技术法等。一个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应该集中在最优产出规模附近,描绘中间集中趋势的理想测量通常是均值或者中位数,但产业中企业的规模分布都是非正态的,更多趋向于大企业的分布。基于此,大量实证研究基本上都使用50分位时企业的规模作为最小有效规模,本文也使用该方法测度最小有效规模。
资本密集度(K/S)。一个行业所需要的资本量越大,可能造成的进入壁垒就越高。但并不是所有资产都能决定进入壁垒的程度,关键在于决定进入壁垒程度的是沉没成本,只有总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才可能是沉没成本。从理论上讲,沉没成本一定是固定成本,但并不是所有固定成本都是沉没成本。因此,用固定资产衡量沉没成本并非十分准确,何况以总资产来衡量沉没成本。早期研究大多使用总资产来衡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沉没成本理论研究开始较晚,Demsetz(1968)才指出是沉没成本,而不是规模经济构成进入壁垒[23]。沉没成本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构成进入壁垒的前提。另一方面,由于早期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官方统计,可能缺少固定成本的数据。Ratnayake(1999);Bhattacharya(2002)研究发现人均资本量能显著提高市场集中度[4][5]。
广告销售比率(ASR)。它用来表示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差异化包括物理上的真实差异和消费者心理的主观差异,研发创新是创造物理差异的重要方式,而广告作为企业进行营销的主要方式,是塑造产品主观差异的重要手段。大量研究表明对于许多行业的产品差异化可以代表重要的进入壁垒,能够增加小企业的劣势,特别是进行开发和营销新品牌将导致很大的初始成本。Greer(1971),Mueller and Rogers(1980)研究结果表明广告显著提高了消费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16][24],Bhattacharya(2002)也发现广告密集度对市场集中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5]。
市场规模(SIZE)。它是从需求角度来解释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也有使用市场规模增长率来表示。在最小有效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对一个产业产品的需求越大,这个产业所能容纳的企业数目就会越多,行业集中度会更低。如果产业市场规模增加,给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就会有很多小企业进入该产业,市场集中度降低会更快。以产业规模和产业增长率测度的市场需求对集中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产业规模对集中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Pashigian,1969; Hart and Clarke,1980; Chou,1986; Ratnayake,1999; Bhattacharya,2002)[25][22][3][4][5],而产业增长率对市场集中影响或者为负不显著或者方向不定(Greer,1971; Ornstein et al.,1973; Kambhampati,1998)[16][26][6]。
私营经济比重(PRI)。转型经济国家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有经济比重越高的行业市场集中度就越高,国有企业能够以某种特权形式排斥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特别是民营企业。因此,某一行业非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就意味着行政性进入壁垒越低,大量企业就会进入市场,短期内集中度会下降。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竞争力较差的企业会退出市场,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外资经济比重(FOR)。外资经济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在理论上是模糊的,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如果外商投资采取建立新企业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那就增加了市场中的企业数量,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是,如果外国投资者比国内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则其进入东道国市场可能挤占国内市场份额,迫使部分国内企业退出市场,或者兼并其他企业,会提高市场集中度。以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也是矛盾的,Chou(1986)发现外商投资对台湾地区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3],而Ratnayake(1999)发现外商投资显著提高了新西兰制造业市场集中度[4]。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1998—2007年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
HHI、都是反映市场集中度最重要的指标,但与CRn相比,HHI更能反映市场中企业规模的分布和变化。因此,本文研究结果重点以HHI作为考察集中度的主要指标,作为参考。许多学者研究认为产业之间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产品特性存在很大差异,跨行业研究必须要考虑产业之间差异性,Curry and George(1983)认为相似产业数量占制造业总量的比例较小[27]。因此,为了控制行业之间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差异,本文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方法进行估计。并且,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也表明固定效应估计方法优于混合效应方法和随机效应方法。
从表6可以发现最小有效规模对以HHI、测度的市场集中度都不存在显著影响。这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不一致,大量经验分析证实在这些国家最小有效规模能显著提高市场集中度。尽管规模经济是决定市场集中度最重要的因素,但在中国特殊市场经济环境下并没有发挥作用。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制造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生产技术和市场都在不断变化,制造业市场结构比较分散,企业市场化行为偏低,存在着大量非理性进入。盲目或者错误估计市场境况,使许多进入的企业可能处在最小有效规模之下,在短期内由于企业规模偏小成本较高而退出市场,但同期内企业进入率远远高于市场退出率。
资本密集度对市场集中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资本密度越高,企业进入需要初始资本量就越大,造成沉没成本越大,市场风险越高。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有利于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产能以及劳动生产率增加对潜在进入者也是一种可置信的威胁,使其不敢贸然进入。我们也发现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市场集中度比劳动密集型行业要高,这也说明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是构筑行业进入壁垒的重要手段。
广告是提高市场集中度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市场化行为越来越突出,广告已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2010年,中国广告额已达到2341亿元,广告经营单位达到24.3万户,广告从业人员达到148万人②。广告新技术、新设备也得以广泛应用,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告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制造业企业广泛使用广告进行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
市场规模扩大是导致制造业集中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制造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加之中国大多数制造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和市场都不成熟,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因此,在位大企业短时间内不能完全占领新增市场容量,给潜在进入者提供了市场机会。大量新企业进入,稀释了市场中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使市场集中度下降。
所有制变迁是转型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其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作用,对市场集中度调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表6可以发现,私营经济对以HHI和测度的集中度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也存在负向影响但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随着市场化改革推进,经济快速发展,行政性进入壁垒进一步降低,新建企业迅速增加,使市场集中度快速降低。同样,我们也发现外资经济对HHI和测度的市场集中度也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外资以建立新企业方式进入,增加了国内市场企业数量,降低了市场集中度。
(二)所有制与市场集中度U型关系的进一步检验
当我们将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平方项引入集中度决定模型进行估计时,首先发现最小有效规模、资本密集度、市场规模和广告销售比率等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未发生明显改变,关键是所关注的私营经济比重及其平方项在所有估计方程中都显著,私营经济和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一种U型关系,即私营经济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在临界点以前为负,但越过临界点后这种影响呈现出一种正向关系。同样,研究结果也表明外资经济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也发挥了相同的作用。估算私营经济对以HHI和测度的集中度的负正影响的临界点分别在0.4447和0.4257,也就是说当私营经济比重达到临界点后,它有利于市场集中度提高。外资对以HHI和测度的集中度的负正影响的临界点分别在0.4906和0.5563。很明显,外资经济对市场集中度影响的临界点要高。因此,在中国制造业非国有经济比重与市场集中度之间也存在U型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开始进行战略性改革和重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重新布局,国有企业进一步从下游制造业退出,国有经济比重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迅速下降,行政性壁垒进一步降低,大量私营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使市场集中度下降。但是,少数行业经过激烈竞争,大量企业被兼并或者退出了市场,市场集中度又开始上升。同时,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推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影响进一步深入,逐渐放松外资市场准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跨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它们凭借优越的生产技术、专业知识、专利权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更好地克服进入壁垒,成功在国内建立企业,拥有先进技术的跨国企业比国内企业可能更有效率,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经过长期竞争,从而迫使无效率的小企业退出市场或者被兼并。2007年,480个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私营资本比重超过44.47%的行业已达到331个,占全部行业数的68.96%,外资资本比重超过55.63%的行业也达到了96个,占全部行业数的20%。
五、结论
1998—2001年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处于短暂上升阶段,2004年以后在波动中明显下降,但这并不能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集中度的整体上升态势,2007年制造业集中度水平要高于1995年。中国制造业呈现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与制造业发展特征和经济转型特点直接相关。研究进一步发现规模经济并不能提高市场集中度,究其原因在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非理性和无序化进入。尽管最小有效规模能使大量企业在短期内退出市场,但由于进入壁垒过低以及经营者非理性使得其并不能阻止大量企业进入,高市场进入率和退出率是中国转型过程中微观经济的典型特征。广告对集中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产品差异化行为有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种非线性的U型关系。
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市场过度竞争,不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规模经济显著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是中国产业组织调整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也应该避免市场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市场集中度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绝对禁止盲目地通过设置进入门槛、关停中小企业以及政府主导的强行并购等带有明显行政色彩直接提高市场集中度的非市场化行为。这些行为往往适得其反,起不到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的,也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改善消费者福利。因此,提高市场集中度的产业组织政策应该重点致力于打破体制性壁垒,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进行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等市场化行为,提高规模经济,构筑进入壁垒。具体来说:一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部分行业集中度难以继续提高与行政性进入壁垒过高直接相关。打破国有企业在部分行业的垄断,逐步放松管制,降低进入壁垒,只有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选择,才能真正形成较为稳定、具有较高竞争效率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二是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推进企业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企业最小有效规模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的最根本途径。三是加强对市场集中度的测算和监管。发达国家专门对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及其细分行业的集中度进行测算,并且定期公布结果。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集中度动态变化很快。因此,加强对市场集中度进行有效监管,有利于产业政策制定和有效执行。
我们对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当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数据质量问题。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存在左边断尾问题,该数据仅包括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样本,销售收入5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样本未包含在其中,这使得无论以HHI还是以CRn计算的市场集中度都面临着高估的风险,今后可以使用中国经济普查数据进行比较修正。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匹配也影响了对制造业集中度变化趋势的准确判断,两次行业分类标准衔接删除了将近1/4的样本,而且有些行业代码的匹配也并不是完全精确的对应。其次,变量测度问题。有些变量不能很好的被刻画,如产品差异化等。有些变量由于数据限制根本无法测度,如并购,已有研究表明并购对市场集中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在2000年以后,中国企业并购越来越频繁,而且多发生在制造业,以横向并购为主,可能对制造业市场集中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进出口也是影响市场集中度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深入,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加入WTO之后,贸易自由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全球分工,企业竞争也从单纯的面临国内竞争扩展到了国际市场竞争,应该将市场集中度放到全球市场考察。但是,由于数据库对接问题,四位数行业销售额扣减进口额面临着很大困难。并购和进出口等因素对制造业集中度的影响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第三,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一些因素存在长期的时间效应,但由于数据限制,只能研究相对短时期的集中度变化趋势。
注释:
①工业普查分别在1950、1986、1995年进行了三次。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第28次会议决定将原定于2003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推迟,与原计划在2005年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工业普查和2006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同时将建筑业纳入普查范围,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以后全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
②《广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标签:市场集中度论文; 进入壁垒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 沉没成本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行业集中度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