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园林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当前人们生存环境是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得到精神环境相互结合,好的环境是一种互相交流的结果,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因此,园林设计需要充分重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保证我国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本文探讨了景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园林景观设计学的出现使这一领域里传统的以审美为基础的理论,让位于对专业知识、社会需求及与自然系统相结合的可持续理念的追求。今天,实践层面的中国景观设计将会在民族与国际语境的碰撞中展开一系列的实验,而中国当代部分景观基于理性的实践和理论已经走到国际景观的前沿并产生了影响,与当前普遍意义上的景观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与不平衡的状态。而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不平衡激发了更多现代意义上的景观作品的出现。
1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过分追求水景,片面注重视觉效果
由于人具有先天的亲水性,所以时下许多的住宅小区的都会加入大面积的水体设计。不错,水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在现代的居住区环境中被不断加以运用,本无可厚非。但是眼下追求水体的大面积、多形态,正逐渐成为一种风气。多数住宅小区设置了大型人工水面、人工湖、人工溪、泳池、跌水、喷泉、涌泉、水景墙等多种形态的水景。虽然,水无疑可以和植物一起共同软化和丰富住宅建筑围合的硬质环境,但不宜过分强调。实践已经证明,追求大面积、多形态人工水体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是冬季的景观尴尬;二是运行成本昂贵;三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四是景观水的水质问题,所有的事物皆不能太“过”,而适得其反。
1.2 绿化配置的错误理解
现下很多小区为追求与居民亲近,种植了很多花果树,为的是让花果成熟的季节能够带给人们从视觉到触觉到味觉的感官刺激。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不适当的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很多时候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危险性,例如小区内的小孩为了爬到高树上摘果子,或是水边的花朵,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很容易会摔伤,刮伤,遇溺,这些伤害甚至是会造成生命危险的。所以,花果树的配置要有恰当的比例,而且是要在安全的区域内,有人看管到的范围内,且高度不宜过高等的安全前提下,才可考虑,并不能任意培植。
1.3 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住宅小区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在景观设计上较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等等。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4 各园林元素与居住楼体风格及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现今的园林景观风格多变,在没有深刻理解各种风格间的区别和没有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之前,某些设计师就会东拼西凑的各种园林景观风格,盲目遵循“什么时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则,造成要素风格不一致。
2景观园林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2.1注重人性化设计
园林景观的设计者是人,人同样也是园林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园林方面,可以减少假山喷泉等人造景观的建造,增加自然景观及绿地的面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布局方面,应按照植被的自然状况进行种植,充分考虑到植被的颜色、花期、高低等因素,这样才能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园林环境,同时园林设计方面需要重视实用性,便于人们休憩、玩耍,行走,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2.2重视水景设置,实现动静合一
园林景观设计自古以来就离不开山与水,山水的结合才能彰显出园林的灵气和生气。因而,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和技术,引入山水结合的设计方式,但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注意水质的选择,尽可能的避免“死水”;其二,以水造景,要注意水源的补给、排泄、净化,形成生态循环。例如,可以建造人工瀑布以创造水位落差,使之产生流动力,既能产生水景又能使之具有自净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美好意境。此外,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应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反对脱离实际毫无价值的单纯人造景观。
2.3注重实用性
园林景观不仅只是美化城市,凸显城市的档次,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的实用性。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价格的攀比,而要考虑材料的实用性,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材料是否适合该园林景观的建设,并且还要考虑该材料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等,将这些因素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不能以贵为美,争取用最少的投资设计出最好的景观。
2.4 结合当地文化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各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特色,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并将不同的特色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不能盲目照搬其它设计师所设计出的景观。好的设计师懂得将各地的特色设计到当地的景观中,不仅能凸显当地城市的档次,还凸显了个性,突破景观设计的局限。
2.5 注意施工问题
施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成功与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师要多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流探讨,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帮助施工工人进行解决,最重要的是设计师很有必要到施工现场亲自指导施工,施工工人按照设计师的要求进行施工比直接施工的效果要好很多倍,这样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失误,避免设计师以及施工单位留下不必要的遗憾。
2.6结合管理、提升效果
园林景观包含设计、建造、养护管理等多个阶段,其中养护管理是保障园林景观“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没有完善的养护管理措施,再好的园林设计方案或工程都难以为继,难以长久发挥出园林景观的功效。同时,如果养护管理不到位,导致园林景观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则更难以体现设计的本意和建设的初衷。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阶段,就应当设计好相应的养护管理方案,以保障园林景观的“生命力”,使之在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在植物选择上应注重植被的成活率。只有所设计植被成活,才能体现园林设计的效果。设计植物时要考虑不同植物在一起种植及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配置,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这些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园林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水平不高,这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较晚有直接关系,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速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必然是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应要有长远的规划目标,以更高标准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系统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凤秀娟. 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 四川水泥. 2016(11)
[2] 孙晓斐. 试论我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弊端和改进措施[J]. 中国林业产业. 2016(12)[3] 刘鹏.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探讨[J]. 信息化建设. 2016(01)
[4]秦熙源.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J]. 大众文艺. 2016(03)
论文作者:宁聪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园林景观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设计师论文; 环境论文; 水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