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加平[1]2004年在《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大量的营养物质注入水体,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蓝藻是目前已知产生毒素最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最大的藻类。有害藻类水华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水华藻类及其毒素已被列入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检测项目。目前,世界上淡水湖泊蓝藻水华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都呈现迅猛的增长趋势,发生的地点遍布全球各地。其中微囊藻是淡水水体中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产毒蓝藻。国外学者先后报道了多起因微囊藻毒素污染导致人群、家畜、鱼类患病甚至死亡的事件。 微囊藻毒素是具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微囊藻毒素毒性是其能抑制导致蛋白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1和2A(PP1,2A)。微囊藻毒素经口,经腹腔注射,均可引起肝脏病变,引起细胞骨架损伤,肝坏死和肝内出血。也有报道称微囊藻毒素可引起肾毒性,引起肾小球内红细胞的减少,而周围红细胞增多,管径增大。更重要的是微囊藻毒素强促肿瘤物质。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在中国某些地区饮用沟渠中被蓝藻污染的水源的人群中,微囊藻毒素是原发性肝癌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微囊藻毒素还具有基因毒性,Repavich等报道在体外实验中微囊藻毒素导致人类的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最近又有报道微囊藻毒素能引起小鼠肝脏(活体)、体外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幼鼠肾细胞和小鼠的胚胎原纤维原细胞中的DNA的损伤。而且,发现微囊藻毒素LR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可引起人类Rsa细胞K一ras第12密码子的碱基置换突变。目前对微囊藻毒素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主要集中在肝脏受体、毒素的转运原理、毒素作用的分子机理,尤其是在促肿瘤的分子机制等方面。 虽然人们知道微囊藻毒素对生物体有毒性,但迄今为止其在分子水平上的致毒机理仍然不很清楚,并给其在环境中的安全性评价造成困难。因此本课题拟通过研究离体情况下微囊藻毒素致毒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通讯、DNA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活体情况下微囊藻毒素致毒对抗氧化系统酶、DNA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来探讨微囊藻毒素致毒机理。 按照实验设计,大鼠正常细胞BRL一3A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LR进行染毒后进行不同的实验。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测定;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染毒细胞进行FRAP分析,测定GJIC功能;用DEvD一FMK抑制法测定。 aspase一3活性;收集细胞提取蛋白后用蛋白印迹法进行p53、Bcl一2和Bax蛋白表达测定。 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微囊藻毒素LR按O、0.1、1、10和100林眺g体重对雄性SD大鼠经连续7d染毒,染毒方式为灌胃,每天一次。最后一次灌胃1h后,从股动脉采集血液放入事先加入肝素的试管中,立即进行彗星试验。取大鼠肝用液氮速冻后用蛋白印迹法进行p53、Bcl一2和Bax蛋白表达测定,并进行肝soD、cAT和GR的活性测定。 实验结果如下: 1.微囊藻毒素LR可以引起肝细胞BRL一3A的增殖,除1000Iu’n。比外,呈剂量一效应关系。利福平可以降低微囊藻毒素LR诱导的BRL一3A细胞增殖;微囊藻毒素LR和利福平两者间有显着的交互作用。 2.微囊藻毒素LR对BRL一3A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S期细胞的增加,表明微囊藻毒素LR染毒使得细胞变得活跃,细胞增殖加快。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微囊藻毒素LR可以显着地下调BRL一3A细胞GJIC功能,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利福平对微囊藻毒素LR诱导的BRL一3A细胞GJIC功能下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样,在GJIC变化中微囊藻毒素一LR和利福平两者间有显着的交互作用。 4.BRL一3A暴露于微囊藻毒素LR后,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LR都可以引起BRL一3A细胞p53和Bax蛋白表达升高。除了1 onmol/L微囊藻毒素LR作用1h没有显着改变外,各浓度组在不同时间暴露后都可以引起BRL一3A细胞Bcl一2蛋白表达降低。而NRK暴露于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LR后Bax表达情况和BRL一3A是一致的。 5.微囊藻毒素LR在短时间、低浓度即可诱导caspase一3活性升高。随着微囊藻毒素LR浓度的增大,酶活性随之升高,当微囊藻毒素LR的浓度为500nmol/L时酶活性达到了最高峰,并且在浓度低于500lunol几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当微囊藻毒素LR的浓度为I000moUL时,酶活性较500nmof/L浓度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具有显着性。 6.大鼠染毒后淋巴细胞彗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尾长都显着增加,并且随着微囊藻毒素LR暴露浓度的升高,尾长也逐渐升高。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LR的暴露对大鼠肝脏DNA造成了损伤。 7.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LR暴露后,除最低浓度组外,其它浓度组大鼠肝脏p53和Bax的表达显着升高。可以看出,随着微囊藻毒素LR暴露浓度的升高,p53和Bax的表达呈升高趋势。大鼠肝脏Bcl一2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 8.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LR暴露后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除1卜叭g外,其余浓度均导致大鼠肝的
李智[2]2014年在《微囊藻毒素对凡纳滨对虾体液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微囊藻毒素(MCs)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肝毒素,目前已知的异构体超过80余种,其中毒性较强,研究较多的一种便是MC-LR。由于其能够长时间存留在水体中,并能够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类饮水安全和水产养殖行业都提出了挑战。因此,目前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水体中MC-LR的检测和MC-LR细胞毒性等两方面。凡纳滨对虾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水产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常常受到蓝藻水华爆发的影响,水华产生的微囊藻毒素使得对虾大规模死亡,水产行业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已知的研究证明微囊藻毒素可以影响浮萍[1]、大型溞[2]、克氏原螯虾[3]和白鲢[4]等多种水生生物的生理活动,甚至导致死亡。凡纳滨对虾同样作为受到MC直接影响的物种,MC对其造成影响的途径及毒性机理却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qRT-PCR等技术手段试图寻找到MC-LR对凡纳滨对虾体液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情况及其致毒机理。在对健康成虾分别注射MC-LR溶液和等量PBS溶液12h后,采集足量的对虾肝胰腺和血液样品,RNA抽提后得到总RNA样品。将样品进行mRNA纯化,分解成小片段,PCR扩增构建文库等一系列操作之后,通过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进行了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和表达谱分析。在所构建的转录组文库中,共得到转录本30,587条,平均长度为1,402.66bp,GO功能注释后共有7,175条转录本得到了相应的功能注释,可归类到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 CC)和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MF)叁个二级分类中。通过BLAST软件比对COG和KEGG数据库后发现:共有4,588条转录本在COG数据库中得到了相应注释,5,327条转录本在KOG数据库中得到了相应注释,77条转录本在NOG数据库中得到了注释;共有7,955条转录本在KEGG数据库中得到了注释,分别属于311个已知的信号通路中。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在肝胰腺中共有880条差异表达的转录本,包含89个差异表达基因,存在表达差异的基因多为抗氧化酶类基因;血液中共有212条差异表达的转录本,包含21个差异表达基因,存在表达差异的基因多为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相关基因。两种组织间表达差异的基因存在明显的不同。同时在肝胰腺中存在极个别显着富集的KEGG PATHWAY通路基因,可造成凡纳滨对虾体内鞘脂类代谢失调,可能是MC导致凡纳滨对虾免疫系统受损,抗病力下降的新途径,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虾体液免疫主要包括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凝集素等,而抗菌肽作为一种具有广谱性杀菌效力的生物大分子,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目前已知的对虾抗菌肽可大致分为叁类(Penaeidin、Crustin和ALF),MC诱导情况下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及其抗菌性变化情况尚未人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qRT-PCR技术分析了MC-LR注射后凡纳滨对虾体内Penaeidin3、Crustin、ALF等叁种抗菌肽的表达量变化情况,证明了MC-LR诱导下叁种抗菌肽的表达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且变化的趋势各不相同。在MC-LR注射8h后再次对凡纳滨对虾注射鳗弧菌后发现,叁种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量均出现了先下调后上调的变化趋势,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MC-LR注射组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量均略低于对照组,表明MC-LR对其叁种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产生了某种影响,降低了其抗菌肽在抵御外来细菌入侵时的抗菌效力,体液免疫能力受到了影响。
尹建勋[3]2011年在《低剂量微囊藻毒素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其初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水华现象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是一类蓝藻水华产生的具有生物毒性的单环七肽化合物,至今己发现80余种异构体。MC性质稳定,难以降解,现行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将其有效去除。此外,MC还具有生物富集作用,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MC通过饮水或饮食对人体健康构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MC生物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有研究表明,MC的毒性效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的双向毒性,即高剂量的MC能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或凋亡,而低剂量的MC则促进细胞增殖以及肿瘤的形成。由于MC对人群的危害更多地集中于通过饮水或饮食长期低剂量的暴露,且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因此,MC的慢性毒性尤其是潜在的致癌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有关MC的毒性机制研究大多集中于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而其促癌机制的研究国内外并不多见。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MC是肿瘤发生的促进剂而非引发剂,而失控的细胞增殖是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研究MC的促细胞增殖效应对于阐明其促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基于目前MC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选取毒性最强、产生量最大和危害最严重的微囊藻毒素MC-LR,染毒原代大鼠肝脏细胞,从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MC-LR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毒性效应。系统性探讨了MC-LR特异性肝脏毒性的作用特征,在明确MC-LR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的双向毒性及其剂量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MC-LR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可能机制,为阐明MC与肝癌高发之间的关系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探讨MC的促癌分子机制提供研究线索。研究采用胶原酶灌流法建立了原代大鼠肝脏细胞培养模型,通过监测培养液中肝细胞受损特征性酶谱一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以及对肝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的分析,证实分离得到的肝细胞完整性良好且纯度达到近100%。从而建立了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验模型,为后续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指标的测定奠定了基础。通过染毒10-5~10-12 mol/L梯度浓度的MC-LR,观察其在较长染毒时间范围内(24 h-72 h)的毒性作用特征,发现MC-LR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存在剂量依赖性的双向毒性作用,即μM级别的MC-LR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状态恶化、细胞活率显着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而pM~nM级别的MC-LR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效应,表现为细胞活率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增加,DNA合成速率增加。进一步对MC-LR导致的原代大鼠肝脏细胞增殖效应进行研究,发现MAPK家族成员磷酸化状态、细胞内ROS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均与这一效应有关。具体表现为:MAPK家族的磷酸化状态与低剂量(10-9~10-12 mol/L) MC-LR的促细胞增殖效应密切相关,在细胞增殖活跃的时问(48 h以内),ERK1/2的磷酸化活性显着增加,而JNK1/2和p38的磷酸化活性受到了明显的抑制;10-9~10-12mol/L浓度的MC-LR染毒后,细胞内ROS水平出现了温和的变化,低水平ROS对大鼠肝脏细胞反复而温和的刺激与MC-LR促增殖效应的时间区间(48 h以内)存在很大的重迭性,且与细胞周期、MAPK结果相一致。
张榜军[4]2016年在《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的肝毒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体中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导致了蓝藻水华频繁发生,而有毒蓝藻水华的爆发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发现,有毒蓝藻水华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富营养化湖泊、池塘和河流中,引起野生动物和家畜疾病及死亡的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微囊藻毒素(MCs)是淡水水华中最常见、分布最广的毒素。现已发现90余种微囊藻毒素的异构体,其中分布最普遍、含量最多的是MC-LR、MC-RR和MC-YR。本文研究了MC-LR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基因、蛋白表达和生化酶活性影响,其中利用HE染色观察了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分光光度计分析了肝脏功能相关基因、蛋白和酶的活性变化;利用RNA测序技术(RNA-seq)分析了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组织的转录组;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了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相关的蛋白变化。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实验结果:1.MC-LR亚慢性暴露致小鼠肝细胞凋亡急性毒性实验发现,MC-LR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70μg/kg(56.74-75.6μg/kg)。实验采用亚致死剂量的MC-LR(3.75、7.5和15μg/kg)连续腹腔注射暴露小鼠28 d,染毒7、14、21和28 d分别取材检测。结果发现,7.5和15μg/kg MC-LR暴露21和28d明显增加了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活性,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所有MC-LR处理组暴露28 d时也显着升高,说明小鼠肝功能受到损伤。同时,MC-LR暴露28 d还引起了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如7.5和15μg/kg MC-LR处理组引起肝脏炎细胞浸润,而15μg/kg MC-LR处理组还诱导了肝细胞凋亡。为了进一步探讨MC-LR诱导肝细胞凋亡发生机理,本实验又检测了Bcl-2、Bax、cyt c、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结果发现,MC-LR暴露28 d后,Bcl-2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而Bax、cyt c、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含量升高,表明MC-LR导致的肝细胞凋亡可能通过Bax-cyt c-caspase 9-caspase 3的线粒体通路介导。2.亚慢性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及其对Nrf2通路的影响实验还检测了MC-LR(3.75、7.5和15μg/kg)暴露28 d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及其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调控蛋白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处理组Nrf2蛋白含量从MC-LR暴露14 d开始处于持续升高状态,表明MC-LR诱导了Nrf2的表达。MC-LR暴露7 d后显着增加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酶活性,醌氧化还原酶1(NQO1)、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含量也较对照组增加,这些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增加提高了肝脏清除ROS的能力。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尽管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GCLC和HO-1蛋白含量依旧高于对照组,但SOD、CAT、GPx活性和NQO1蛋白含量下降,同时T-AOC也显着下降,表明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7.5和15μg/kg)在MC-LR暴露21 d活性氧(ROS)显着升高,28 d所有处理组均明显升高。同时,7.5和15μg/kg MC-LR暴露28 d也导致了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结果表明,Nrf2调控的抗氧化酶和解毒酶在保护机体免受MC-LR毒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3.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的影响细胞色素P450(CYP)是Ⅰ相代谢酶的主要成员,其中参与外源性化学物质代谢和生物转化的主要是CYP1、CYP2和CYP3 3个家族。本实验用低剂量的MC-LR(2、4、和8μg/kg)连续7 d腹腔注射小鼠染毒,在1、3和7 d取材检测肝脏CYP1A1、CYP2E1和CYP3A11 m RNA、蛋白和酶活水平变化。结果表明,MC-LR显着抑制了小鼠肝脏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但仅2μg/kg MC-LR处理组抑制了小鼠CYP1A1 m RNA表达(1和3 d)。同时,CYP1A1蛋白水平变化和EROD酶活性变化也不一致,表明MC-LR抑制EROD酶活性的机制可能涉及到转录后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MC-LR暴露上调小鼠肝脏CYP3A11 m RNA水平,但降低其蛋白含量。同时,MC-LR在整个暴露时间点和暴露剂量组都明显抑制小鼠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酶活性。MC-LR能显着增加小鼠肝脏CYP2E1 m RNA、蛋白水平和苯胺羟化酶(ANH)酶活性,表明CYP2E1可能参与了MC-LR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而且,MC-LR暴露丙酮诱导CYP2E1高表达小鼠时发现,血清酶ALT、AST活性和肝脏ROS含量和MC-LR处理组相比显着升高,表明CYP2E1可能在代谢MC-LR时诱导产生ROS并与MC-LR的肝毒性及其代谢相关。4.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转录组学分析为深入探讨MC-LR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了以RNA-seq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实验用10和40μg/kg MC-LR暴露小鼠24 h后检测处理组和对照组肝脏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变化,从中找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这些DEGs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10μg/kg处理组有402个基因显着上调、38个基因显着下调;40μg/kg处理组有72个基因显着上调、76个基因显着下调。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发现,10μg/kg MC-LR处理组DEGs显着富集了10个GO terms,其中和免疫相关的有innate immune response(GO:0045087),defense response(GO:0006952)和response to bacterium(GO:0009617)。40μg/kg MC-LR处理组DEGs未发现显着富集的GO terms。KEGG分析发现,10μg/kg 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DEGs参与的生物学通路显着富集了47条,其中和肝脏免疫相关通路有17条;而40μg/kg MC-LR处理组小鼠肝脏DEGs参与的生物学通路显着富集了5条。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肝脏炎症反应可能在MC-LR毒性中起重要作用。5.MC-LR暴露致小鼠肝脏炎症反应及其机理实验用5、10、20和40μg/kg MC-LR连续腹腔注射小鼠染毒7 d,在1、3和7 d时取材检测。实验检测发现,MC-LR暴露小鼠主要诱导了促炎因子IL-6、IL-18和MIF的表达。同时,MC-LR暴露抑制了抑炎因子IL-2表达,促进了IL-4和IL-10的表达。该实验结果表明,MC-LR暴露干扰了小鼠肝脏促炎/抑炎平衡,导致肝脏的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损伤。实验还发现,所有MC-LR处理组均促进Toll样受体6(TLR6)和TLR9的表达,说明TLR6和TLR9在MC-LR所致小鼠肝脏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较高剂量MC-LR(40μg/kg)暴露还显着增加TLR1、TLR2、TLR11和TLR13的表达,说明高剂量的MC-LR急性暴露可能通过诱导/激活大部分TLRs而介导其炎症反应。主要研究结论1.亚慢性MC-LR暴露引起小鼠肝脏损伤,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介导细胞凋亡。2.Nrf2通路在保护机体免受MC-LR毒性中起重要作用。3.CYP2E1可能参与肝脏代谢MC-LR,同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量ROS,对机体造成氧化损伤。4.MC-LR影响小鼠肝脏促炎/抑炎平衡并造成炎症反应,可能通过TLRs介导该炎症反应。
王钧[5]2010年在《微囊藻毒素-LR 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文中认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是由水体中蓝藻类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化合物。199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MC进入肝细胞后,能强烈地抑制蛋白磷酸酶(PP1、PP2A)的活性,这是MC致毒的最重要的分子基础;1996年Pour等报道,巴西一家血液透析中心因使用含MCs污染的水作肾透析液,导致60例病人死亡。从此,因MCs污染所造成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等中毒、死亡的事件陆续有了很多报道。MCs的毒性、毒性机制以及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MCs从被发现以来,肝脏一直是其第一靶器官。近来有发现水产动物器官里,性腺是第2个靶器官,所以MCs可能具有生殖毒性。国内外目前关于MCs引起的生殖毒性研究报道很少,机制也不清楚。目的:本课题组从事MCs毒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MC-LR可引起小鼠睾丸细胞DNA-蛋白质交联,导致生殖损伤。本研究是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以体外分离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为研究对象,使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MC-LR,研究氧化应激在大鼠生殖系统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此探讨氧化应激机制在MCs造成的雄性生殖功能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MCs对哺乳动物生殖毒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分离纯化清洁级未成年雄性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建立体外原代培养模型,用Feulgen染色进行鉴定。MTT法描述生长曲线。以浓度为0~15μg/L的MC-LR对支持细胞染毒24h,确定MC-LR对细胞活性的影响。2、测定MC-LR对细胞内LDH、MDA、SOD、ROS的影响:用不同浓度(0、0.15μg/L、1.5μg/L、15μg/L)MC-LR处理支持细胞,分别在6、12、24h后,提取细胞,用DCFH-DA法测定ROS,比色法测定LDH,TBA法测定MDA,羟胺法测定SOD。3、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a=0.05)结果:1、本次试验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体外生长良好,细胞纯度较高,可以用于体外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MC-LR染毒体外培养第4d的支持细胞24h后,结果发现MC-LR在0~15μg/L浓度范围时,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2、本次研究发现,MC-LR作用于支持细胞后6-24h,各处理组的细胞内剂量、时间依赖性ROS均有所增加,12h和24h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组的细胞内剂量、时间依赖的LDH漏出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不同的染毒时间及各染毒剂量组的细胞中MDA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24h中等剂量和高剂量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C-LR在0~15μg/L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2、MC-LR可以导致体外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增强,但未观察到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杨涛[6]2011年在《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体外培养原代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观察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激素分泌、DNA损伤、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影响,并探讨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无菌条件下分离提取21-25日龄雌性Wista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以0、10、20、30μg/mlMC-LR染毒卵巢颗粒细胞,MTT法分别检测染毒24h、48h、72h的细胞增殖情况,建立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MC-LR染毒模型。2.以0、10、20、30μg/mlMC-LR染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h,荧光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3.染毒条件同前,MTT法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情况,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E2)和孕酮(P)含量。4.染毒条件同前,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DNA损伤情况。5.染毒条件同前,TUNEL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6.染毒条件同前,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大鼠卵巢颗粒细胞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量变化。结果:1. 10、20、30μg/ml MC-LR染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h,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Spearman分析提示MC-LR染毒剂量与细胞增殖呈显着负相关(rs值=-0.767,P=0.000),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因此选定48h作为MC-LR染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最优作用时间,建立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MC-LR染毒模型。2. 10、20、30μg/ml MC-LR染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h,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增高,细胞内ROS含量也随着升高,同时细胞培养液中T-SOD活性随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20μg/ml、30μg/ml染毒组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和细胞内RO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细胞培养液中T-SOD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10、20、30μg/ml MC-LR染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h,20μg/ml和30μg/ml剂量组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E2)、孕酮(P)含量显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10、20、30μg/ml MC-LR染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h,出现拖尾细胞数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提示细胞DNA损伤逐步加重。5. 10、20、30μg/ml MC-LR染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h,随着染毒剂量升高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20μg/ml和30μg/ml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10、20、30μg/ml MC-LR染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h,细胞Bax基因表达上调, Bcl-2基因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20μg/ml和30μg/ml剂量组Bax、Bcl-2基因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体外实验条件下,MC-LR可引起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使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培养液中T-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体外实验条件下,MC-LR具有卵巢颗粒细胞毒性,可明显抑制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使颗粒细胞细胞凋亡率升高,DNA断裂水平增高,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上调和Bcl-2表达下调,分泌雌二醇(E2)和孕酮(P)能力降低,并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不同剂量MC-LR引起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氧化应激与细胞损伤的改变呈现良好的一致性,提示MC-LR通过诱导细胞内氧化应激而导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损伤,引起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DNA损伤。MC-LR引起的细胞氧化应激可能是其造成卵巢颗粒细胞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丰泉[7]2011年在《微囊藻毒素诱导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效应》文中认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是由水华蓝藻产生的一类多肽化合物,现已发现80多种MCs, MC-LR是研究较深入的一种。在关于MCs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中,多涉及生殖器官、精子质量和相关激素,而关于细胞分子水平的机制研究报道尚少。目的本研究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为模型研究MC-LR对生殖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诱导支持细胞的凋亡,同时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ax和bcl-2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从基因及蛋白水平阐述MC-LR对生殖细胞的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1.从未成年雄性SD大鼠睾丸分离纯化睾丸支持细胞,建立原代培养细的胞模型。2.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和中性红(neutral red, NR)实验检测MC-LR对支持细胞活性的影响。3. 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MC-LR诱导的凋亡睾丸支持细胞。4.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检测MC-LR染毒后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 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5. 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剂量MC-LR染毒不同时间对支持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Bax的影响。6. Caspase-3底物切除法检测MC-LR对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改变。结果1.低剂量MC-LR (0.02~1μg/ml)染毒睾丸支持细胞24h和48h后,MTT和NR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活性升高。高剂量MC-LR(10μg/ml和20μg/ml)染毒24h和48h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5)。2. Hoechst荧光染色结果:随着MC-LR剂量的增高诱导的凋亡细胞增多。3. RT-PCR结果:支持细胞暴露MC-LR 24h,10μg/ml剂量组中p53 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1μg/ml剂量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1Oμg/ml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bax mRNA在10μg/ml剂量组细胞中相对表达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48h后各目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暴露24h时的趋势相同,但其10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的变化更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Western blot结果:睾丸支持细胞暴露于MC-LR 24h,与对照相比1μg/ml剂量组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改变不明显。10μg/ml剂量组P53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Bcl-2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MC-LR作用支持细胞48h后,1μg/ml剂量组P53蛋白表达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x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Bcl-2表达量则显着升高(P<0.05)。10μg/ml剂量组P53和Bax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Bcl-2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5. Caspase-3检测结果:支持细胞染毒MC-LR 24h和48h,与对照组相比1μg/ml剂量组细胞中caspase-3活性变化不明显;10μg/ml剂量组细胞中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1.低剂量MC-LR对睾丸支持细胞具有刺激效应,使细胞活性增强;高剂量MC-LR对睾丸支持细胞有抑制效应,使细胞活性降低。2. MC-LR能诱导睾丸支持细胞发生凋亡。3.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 caspase-3在MC-LR诱导睾丸支持细胞的凋亡中起调控作用。
姜锦林[8]2011年在《微囊藻毒素对典型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分子致毒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引发各种衍生物污染,严重时甚至造成重大生态灾害事件,制约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蓝藻水华衍生物中,微囊藻毒素(MCs)以其毒性大、分布广和结构稳定的特点,对水生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产生潜在的危害。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微囊藻毒素在高浓度胁迫下对模式生物的急性毒理效应和致毒机制研究,而对其在低浓度、长期暴露下对典型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较少,因此此类研究难以对实际环境中蓝藻毒素作用于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机理进行阐释,更无法针对蓝藻水华污染开展早期预警。本文重点关注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致毒机理及其在环境浓度下对苦草和鲤鱼的早期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探讨了氧化应激在水华衍生物毒作用机制中的作用,试图阐明蓝藻毒素在低剂量长期暴露下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机理及筛选此过程中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并在太湖蓝藻水华暴露环境中验证了氧化应激指标体系用于湖泊蓝藻水华预警的可行性。此外,通过比较蛋白组学分析,研究了蓝藻水华对鲤鱼的肝脏毒性,为其致毒机理的阐明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MC-LR可以通过苦草幼苗的吸收进入叶片,环境浓度下苦草叶片对其最大吸收值约为13.9 ng g-1DW;MC-LR能诱导苦草叶片O2·-强度显着性上升并引发氧化应激,具体表现在抗氧化系统关键酶和GSH的一系列响应以及发生脂质过氧化,MDA含量与ROS强度显着性正相关(r=0.817,p<0.05);CAT活性和GSH/GSSG比值对低剂量MC-LR (0.1μgL-1)最为敏感,有望成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动力学变化显示GST和GSH对MC-LR暴露时间最为敏感,说明通过GST催化下与GSH的结合是苦草对MC-LR的重要生物解毒过程;10.0-25.0μgL-1 MC-LR能造成Chlα显著下降;而MC-LR在饮用水安全推荐值(1.0μg L-1)作用下即可导致叶片过氧化损伤、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下降,并对叶片产生超显微结构的损伤,因而推测MC-LR在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毒性阈值在0.5-1.0μg L-1之间。2.运用电子顺磁共振自旋捕集技术,获得了MC-LR诱导鲤鱼肝脏·OH产生的直接证据,其超精细结构常数为g=2.0057,aN=13.88 G,aH=2.35 G。腹腔注射亚致死剂量MC-LR研究结果表明,120μg/kg MC-LR作用1h肝脏-OH强度即有显着增强。50μg/kg MC-LR暴露组鲤鱼肝脏MDA含量与·OH强度存在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0.970,p<0.01)。活性氧介导下,肝脏抗氧化防御系统关键酶活、GSH和HSP70含量等发生变化,总体响应以5-12 h最为显着,可以调控机体活性氧含量。MC-LR和活性氧影响下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细胞骨架结构重组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在活性氧介导下,跟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p38和JNKa)被活化,从而促使机体在12-48 h产生细胞凋亡,凋亡率在后期有所下降可能跟Bcl-2基因在暴露后期的显着表达有关。环境浓度MC-LR (0.1-10μg L-1)体表暴露研究结果表明,MC-LR可以被鲤鱼肠道或者鳃上皮细胞吸收,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并累积到各个组织器官中,总体而言肝脏具有最大的MC-LR累积量,但0.1μgL-1MC-LR作用组鳃组织毒素含量超过了同剂量组的肝脏和肠道,这可能与鳃上皮细胞直接吸收或者MC-LR作用下鳃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导致其对MC-LR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有关;环境浓度MC-LR暴露轻度诱导鲤鱼肝脏产生氧化应激,过量ROS可以通过肝脏抗氧化系统和HSP70的诱导而得到调节消除;动态暴露和静态暴露实验发现鲤鱼肝脏·OH和GSH/GSSG比值对暴露时间(0.5d)最为敏感,而·OH、GSSG和PP活性对暴露剂量(0.1μgL-1)较为敏感,具有成为指示蓝藻毒素胁迫的潜在分子标志物的潜力;环境浓度MC-LR对肝脏细胞没有凋亡效应,但能使肝脏PP活性显着下降;肝细胞骨架发生重组,骨架蛋白β-tubulin表达下降,进而造成剂量依赖性的肝脏组织病理学上的变化,如肝实质结构部分溶解、脂质空泡变性和部分细胞坏死;此外,直接接触水体中的MC-LR的鳃组织也出现剂量依赖性的变化,如鳃丝和鳃小片排列变得松散,且味蕾结构出现病变,表明MC-LR能影响鱼类的呼吸效率。3.原位实验(2009.7.11-2009.7.24)表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与水体温度、TP和MC-LR/RR浓度有着显着性相关关系;通过ELISA和]LC-ESI-MS分析,均发现受控实验组鲤鱼不同器官/组织内累积了一定量的MC,累积量大小顺序:肝脏>肠道>鳃>肌肉,野外捕获样品分析也发现太湖肉食性鱼类各组织均检出一定量的MC,显示了MC沿食物链传递的潜在威胁;梅梁湾暴露鲤鱼肝脏产生氧化应激,其强度与环境因子(水体温度和pH值)和蓝藻水华衍生产物污染水平(如藻密度、MC-LR/RR浓度等),以及MC组织内暴露浓度有着密切联系;氧化应激导致的生物大分子过氧化水平与与内源性ROS强度显着性正相关(p<0.05);不同原位点鲤鱼肝脏的GSH和GSSG变化最为敏感,且梅梁湾水域样品GSH/GSSG比值显着低于室内对照和胥口湾的鲤鱼,活性氧、GSH和GSH/GSSG比值对蓝藻水华暴露的敏感性显示其具有成为指示蓝藻水华污染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太湖不同水域原位暴露后鲤鱼肝脏共产生显着差异表达蛋白148个,通过MALDI TOF/TOF质谱成功鉴定其中57个蛋白,分析发现不同的生物学通路参与到蓝藻水华暴露对鲤鱼肝脏的毒性作用中;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蓝藻水华暴露下的重要肝脏毒性机理与微囊藻毒素致毒机理类似;蓝藻水华暴露对鲤鱼肝脏产生氧化应激、线粒体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干扰鲤鱼肝脏相关代谢通路,促进氨基酸代谢和TCA循环,并抑制肝脏糖代谢,而这些效应可能跟微囊藻毒素和氨氮胁迫相关。4.通过对MC-LR与阿特拉津复合污染的初步研究,我们发现MC-LR单一及其和阿特拉津复合作用能诱导鲤鱼肝脏产生一定程度的氧化应激,但生物体的自我修复会将自由基和过氧化损伤水平调节至正常。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MC-LR单一作用和复合污染下显着影响的指标有所不同,复合污染中MC-LR不同浓度对几个指标的影响力大小比较为:MDA> PP>ROS>GSH>SOD>GST>CAT。进一步研究发现,MC-LR单一及其和阿特拉津复合作用可以引起鱼体肝脏和鳃组织比较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复合污染(1μg L-1 MC-LR+5lμg L-1 Atrazine)显着加重肝脏病理变化程度,且诱导肝脏细胞发生显着的细胞凋亡,表明这两种化合物低浓度长期共存下的潜在风险。5.对本文中所有考察的较低污染水平胁迫下ROS强度以及与之联系的受试生物体内MDA水平,分别对其对应的对照组数据作标准化,可以看出蓝藻衍生物胁迫下,生物机体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与ROS强度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与生物种类和处理方式并没有太多联系,因此,生物机体的大分子过氧化是由内源性ROS是直接介导的。上述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蓝藻水华衍生物胁迫下对湖泊典型水生生物的毒作用机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相关敏感生物标志物的实际应用还需结合更多的水质监测和其它特征毒理学变化,蓝藻水华衍生物在环境浓度下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风险,本研究有利于揭示蓝藻水华对水生生物的真实作用机理,为建立湖泊生态安全早期诊断指标体系和相关安全阈值提供科学依据。
陈东妮[9]2012年在《细胞骨架相关的微囊藻毒素毒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我国的许多湖泊、河流频频暴发蓝藻水华。蓝藻水华暴发时,藻类释放大量毒素进入水体,铜绿微囊藻释放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其中含量最高、毒性最大、危害最广的一类毒素。MC主要靶器官是肝脏,是一种确认的肝毒素,可引起肝脏急性出血、肝坏死和原发性肝癌。MC-LR诱导的肝细胞毒性及强促癌性的分子机制已有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MC毒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尤其是细胞骨架系统在MC毒性效应机制中的作用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细胞骨架为研究对象,选择人来源的正常肝细胞系HL7702进行MC-LR的毒性机理研究。用不同浓度的MC-LR染毒处理HL7702细胞24h后,首先检测MC-LR对HL7702细胞的整体毒性效应,包括MC-LR对细胞形态、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骨架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MC-LR处理后骨架蛋白编码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和共价修饰的变化。研究发现MC-LR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引起中间纤维和微丝结构发生明显改变。骨架蛋白K8/18、Vimentin、VASP的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但相关编码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并无显着改变。这些结果提示,细胞骨架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可能与细胞骨架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存在关联。同时Keratin8/18、Vimentin、VASP等蛋白参与多种信号途径,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MC-LR破坏细胞骨架的机理,以及通过哪些骨架相关蛋白及信号途径引起更广泛的毒性效应等问题提供线索。
张琼[10]2012年在《微囊藻毒素MC-LR致小鼠糖代谢紊乱的作用过程和机理》文中提出随着湖泊富营养化情况的不断加剧,蓝藻水华污染日益严重。藻华暴发时铜绿微囊藻等优势藻类释放出大量的微囊藻毒素(MC-LR),危害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也为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微囊藻毒素可以对水生动物、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的肝脏、肾脏、生殖器官等造成损伤,甚至诱导肿瘤的发生,其毒作用性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另外,因为MC-LR对蛋白磷酸酯酶(protein phosphatases1and2A)具有强烈的特异性抑制作用,而蛋白磷酸酯酶在胰岛素信号传导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MC-LR引起胰岛素阻抗,从而影响糖代谢的可能性也值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MC-LR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其在细胞水平上攻击的靶位点,并研究MC-LR的慢性染毒对糖代谢的影响以及并诱导糖尿病的健康风险。本文采用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与免疫电镜技术研究微囊藻毒素LR在小鼠细胞内分布,以含有100μg/L MC-LR的饮用水喂养小鼠3个月后,取其新鲜的肝脏组织,肾脏组织,胰腺以及睾丸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以及免疫胶体金标记。免疫组化结果发现MC-LR在肝脏,肾脏以及睾丸中均有大量分布,在胰脏中没有明显分布;且在肝脏中主要分布在肝窦膜上,肾脏中分布在肾远区小管附近,而在睾丸中则主要分布在间质细胞中,因其分布的位置均存在大量的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类(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s, OATP),推测MC-LR的运送与吸收与之相关。免疫电镜的结果显示,在细胞内部,MC-LR大量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内,表明MC-LR的主要攻击位点在线粒体上,而其产生各种毒性效应的机制来源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氧化应激效应。为探讨MC-LR影响对糖代谢紊乱的作用能力及其诱导糖尿病的健康风险,使用含不同浓度的MC-LR的饮用水喂养小鼠,定期测定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在喂养达3个月时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评价其葡萄糖耐量与胰岛素分泌水平。同时,应用了离体胰岛灌流系统测定了实验组第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并测定了染毒小鼠肝脏中Akt和IRS-2的表达水平。由于藻华暴发通常与水体中的氮含量紧密相关,水中NH4-N浓度可以达到3.81mg L-1。有研究表明人体中的NH3含量过高可能影响肝脏的脂代谢能力,而水体中高浓度的NH4+进入人体,经代谢平衡后可能会引起体内NH3的含量升高,从而引起脂代谢紊乱,因此,在探讨了水体中NH4+-N对小鼠糖尿病的诱导作用。结果发现,从第2个月开始,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已出现明显的分化,MC1μg/L染毒组和NH4Cl染毒组的小鼠,空腹血糖值与对照组相比已有了显着性上升,IPGTT显示MC1μg/L染毒组与NH4Cl0.1mg/L染毒组的小鼠的糖耐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但是胰岛素分泌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离体胰岛灌流实验中,染毒组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均受到抑制,但是NH4Cl染毒组的小鼠胰岛素分泌的基础值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小鼠,其胰岛素分泌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肝脏中Akt和IRS-2表达的测定发现两者较对照组相比,在染毒组小鼠肝脏中的含量显着下降,说明小鼠出现了明显的胰岛素阻抗,表明小鼠糖代谢的异常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受阻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毒性效应研究[D]. 陈加平. 浙江大学. 2004
[2]. 微囊藻毒素对凡纳滨对虾体液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李智. 上海海洋大学. 2014
[3]. 低剂量微囊藻毒素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其初步机制研究[D]. 尹建勋. 复旦大学. 2011
[4]. 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的肝毒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D]. 张榜军. 河南师范大学. 2016
[5]. 微囊藻毒素-LR 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D]. 王钧. 郑州大学. 2010
[6]. 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及机制探讨[D]. 杨涛. 福建医科大学. 2011
[7]. 微囊藻毒素诱导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效应[D]. 张丰泉. 郑州大学. 2011
[8]. 微囊藻毒素对典型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分子致毒机制研究[D]. 姜锦林. 南京大学. 2011
[9]. 细胞骨架相关的微囊藻毒素毒性机理研究[D]. 陈东妮. 宁波大学. 2012
[10]. 微囊藻毒素MC-LR致小鼠糖代谢紊乱的作用过程和机理[D]. 张琼. 南京大学. 2012
标签: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论文; 细胞毒性论文; 人体毒素论文; lr论文; 肝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