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和江泽民反贫困思想之比较_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和江泽民反贫困思想之比较_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与江泽民反贫困思想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贫困问题不仅中国存在,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挑战性课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及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根据贫穷落后的中国国情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反贫困的重要论断,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学说。

一、关于对消除贫困问题的认识

作为第二、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江泽民都把对消除贫困问题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邓小平: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过去,不论是国外的专家学者,还是国内的研究学者们,多从纯经济或经济与社会相结合的角度理解贫困的实质,很少触及制度因素。而邓小平则明确地提出了制度贫困的新概念。这一问题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有几十处精辟论断。他认为,贫困同社会主义不但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是不相容的。他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1]“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2]后来邓小平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笔者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既是在社会主义认识问题上的拨乱反正,又是对贫困的宣战。因为,这个界定针对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需要,肯定发展生产力的优先地位,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过程。这种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既包含对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和某些剥削现象合理性的承认,同时又针对这种状况与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立,以共同富裕加以限制和消除。这就打破了过去那种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局限于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单纯强调共同富裕对反贫困的思想禁锢。

(二)江泽民:消除贫困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保持稳定的前提,是实现最基本的人权

1.消除贫困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他说:“我们党领导人民搞革命,搞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富起来”,“全党同志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扶贫,过问扶贫,把扶贫作为关心群众疾苦和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处处关心群众,事事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谋福利,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坚持党的宗旨,实践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重大考验。”[4]上述论述充分表明,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牢牢记住党的根本宗旨,并言行一致地去帮助群众摆脱贫困状态。

2.消除贫困是保持稳定的前提。江泽民说:“我国的贫困县,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十分紧要。如果这些地区经济文化长期落后,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局面长期不能得到改变,就会积累起不稳定因素。”“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5]历史与现实的经验证明,贫困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动荡的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如果不能消除贫困,一个国家就难以长期保持社会稳定;没有稳定,根本谈不上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就扶贫论扶贫,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作为一个战略布局,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部署,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来解决。

3.消除贫困是实现最基本的人权。人所共知,人权最本质的内容是生存权。如果人民因贫困得不到温饱,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保障,还能谈得上有何人权!江泽民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我们维护人权最基础、最首要的工作。不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其他一切权利都难以实现。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几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保障,为他们享受其他各项权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发展人权事业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最伟大的成果,也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6]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反贫困的决心不动摇,按照社会主义的长期战略目标,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调整和制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正确处理贫困与发展的矛盾,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把反贫困推向一个新的攻坚阶段。

二、关于反贫困的战略对策

(一)邓小平: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把消除贫困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

1.在改革的进程中消除贫困。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他在剖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停滞不前、社会贫困落后的原因后指出,只有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反贫困工作的开展。他说:“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7]“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8]邓小平认为在中国应该把改革开放作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他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确立了反贫困的战略地位,是反贫困战略的科学概括。邓小平反贫困战略内涵丰富。他说:“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9]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步骤,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表明,反贫困必然是以发展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变革。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对于发展、对于消除贫困的重要性,主张用改革促进反贫困工作的开展。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村进行了多项改革。这些改革举措对于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为反贫困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国家幅员广大,矿藏丰富,但是,底子薄,人口多,面对这样的国情,怎样才能使全国人民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过去无论用提高公有制程度的方法,还是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方法,都失败了。而邓小平找到了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他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亏。”[10]在邓小平看来,富帮穷,先富帮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他认为,富帮穷,先富帮后富是道德上的应当,“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在全国范围内这是一个大局。邓小平把先富视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同时也看到先富的局限性,强调共富是目的。为了实现共富,邓小平提出先富要多交利税,先富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技术转让,在适当时机政策重点由鼓励先富到促进共富的转变等具体措施,解决先富与共富的矛盾。正是由于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个“大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的空前热情,成为我国尽快摆脱贫困强大的历史推动力量。

2.对外开放是反贫困的必要手段。“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11]这是邓小平对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的惨痛教训进行深刻总结所得出的结论。中国的百年近代史,是一部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屈辱史。而我国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行封闭政策,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12]。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遏制的政策,加上十年“文革”的大封闭,致使我国错失了许多次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良机。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后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经济特区为试点,逐渐打开了中国大门,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连续多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总额都列世界第二。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反贫困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发展进程中消除贫困。在反贫困的总体战略上,邓小平从当代中国的现实要求出发,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加快发展上,并把发展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强调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问题,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要目标和主题。他说:“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13]“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得快点”,“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4],“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15]。只有经济发展速度上去了,反贫困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16]

4.消除贫困要控制人口。邓小平一贯坚持控制人口的主张,并把控制人口作为反贫困的一项主要策略。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失控是造成我国农村,甚至城市大面积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从中国未来的发展考虑,邓小平一贯坚持控制人口的主张。邓小平说:中国对人口的增长实行严格的控制,是从我们的利益出发的,这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的人口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世纪末就会达到15亿。他还强调,我们认为实行计划生育可能使中国更快地发达起来,否则,所有的发展成果都将被吃掉。我们对计划生育这个战略决策不能动摇,我们要严肃对待这个问题。邓小平控制人口的思想在我国人口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得我们近20年来全国少增加人口2.5亿,这是一个巨大的成绩。

另外,早在90年代初期,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地区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立刻想到“腾出手来”,解决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问题,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措施,是从一部分地区先富走向全国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二)江泽民: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与阶段,在继承中发展邓小平反贫困战略

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以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理论统一全党认识,坚持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不动摇,又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形势发展的需要,发展邓小平反贫困战略。在江泽民这一辩证思想的指导下,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消除贫困方面又做出了新的历史性贡献。

1.90年代中国反贫困战略开始向纵深发展。针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贫困面逐渐缩小,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那些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地区,扶贫的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为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步伐,1994年,国务院制定并开始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6年,作出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而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这些重大举措,既是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生动实践,又是对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发展。一句话,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是邓小平共同富裕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2.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状况,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状况,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地确定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确定贫困标准和扶持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从解决贫困人口温饱这个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集中扶持,逐步解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开发式扶贫的战略。其实质就是支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在政府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践证明,救济式扶贫可以缓解群众一时的生活困难,但不能使他们彻底摆脱贫困。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开发式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3.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贫困地区不仅经济困难,而且科技教育、卫生医疗等事业也相当落后。消除贫困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实行扶贫开发与智力开发、计划生育、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

4.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主要依靠贫困地区自身的努力改变面貌。解决温饱,摆脱贫困,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但更需要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是脱贫致富的决定因素。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谋求东西部之间的平衡发展。针对东西部差距扩大、贫困人口多集中在中西部的严峻形势,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江泽民1999年6月9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运用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些特殊措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17]不难看出,江泽民同志把缩小广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新时期反贫困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三、邓小平、江泽民反贫困思想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以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消灭贫穷、实现富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是中国实现国强民富的理论指南。首先,指明了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人民不能只满足于温饱或安于小康,更重要的是要为富裕而奋斗。其次,在改革、发展中,在社会经济总量增长的条件下消灭贫困,并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这不仅使富裕的目标切实可行,而且坚定了人民的信心。其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策略,使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崛起,已造就支援西部共同致富的条件和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西部开发战略就是对这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全国人民步入共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二,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远意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应该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为发达的生产力,人民生活更为富裕。然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没有解决贫困问题,这一状况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动摇,以致苏、东欧发生剧变。所以,生产力能否发展、人民生活能否改善,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国发展经济的成就,使人民群众不仅仅在原则上、理论上接受社会主义,更主要的是使人民从亲身所得的实惠中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强调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他们不仅认为社会主义应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上,而且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列宁也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但是他们都没有论述建立在生产力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如何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问题。作为第二、三代领导人的核心,邓小平和江泽民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中探索出在落后国家如何消灭贫困、实现富裕的途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标签:;  ;  ;  ;  ;  ;  ;  ;  ;  ;  ;  ;  ;  ;  ;  ;  

邓小平和江泽民反贫困思想之比较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