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与企业改革_国企论文

当前经济形势与企业改革_国企论文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改革情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企业改革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企业和企业改革的形势

当前优势企业和困难企业的差距在明显地拉大,一批国有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逐渐壮大的同时,一批企业陷入了困境,有的甚至难以自拔。现在在亏损企业工作的职工大约有2000万,全国不能按时领到足额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大约有1000万,不能及时领到退休金的职工大约有200多万,因此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反应相当强烈。面对这样一个形势到底应怎么看?我认为在我们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在我们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这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在这些困难企业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是最近一年半年发生的,而是旧体制深层次问题多年积累所形成的。那么为什么这个问题过去表现不明显而今天表现这么突出?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原因是过去我们在搞好国有企业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承包制。承包制的做法在我们经济改革过程中功不可没,但是承包制的作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掩盖了一部分企业的矛盾,就是说,通过一对一的讨价还价,来签订协议,国家对困难企业就要多让一点,减税让利的力度就大一点。企业竞争力的差距,通过减税让利拉平了,一部分企业的矛盾就被掩盖了。另一个原因,和计划经济长期并行的,我们一直是短缺经济,是卖方市场。一般来说,只要你能拿出产品来,就会有买主,有了买主,企业还可以维持。但最近几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长期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几乎一夜之间失去了市场。显然,这些企业的矛盾、问题就充分暴露了。

在困难企业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都有哪些?

第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政策和体制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政企不分。长期以来,从体制上说,就是政府在努力地办企业、认真地管企业。但与此同时,又把大量的本应是社会管理的职能交给了企业。

政府直接管企业所带来的后果,是企业可以依赖政府,包括它还不了的债,也得由政府负责,因为是政府决定的嘛,我还有什么责任。这就造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企业办社会的结果,就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在一些地方,职工离开了企业就找不到他的社会依托,形不成人员流动的机制。

另外就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企业的资产是国家所有,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因此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可以以所有者的身份自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进行干涉,但是又不承担这种干预的后果,出了问题企业还要兜着。在这种体制之下,在国有企业之内,有经营者(厂长、经理),有劳动者(职工),但是没有所有者的代表,因此,凡是需要由所有者作决定的事都要交给政府的部门。所以,实际上是政府的各个部门在分兵把口行使企业董事会的职能。

再有,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有生无死。这样就把早已丧失竞争力的企业一直留到了今天,把积累的问题越留越多。如全国国有的工业企业有大约7万家,处在亏损状态的约有3万家或更多一些。在亏损企业中,有1.2万家是亏损名单中的常客,但是它死无葬身之地,没有让它被淘汰出局的机制。这样就把多年的问题一直积累到今天。

第二个深层次的问题,是结构问题。

我们的经济结构的基础是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多年以来,大量的重复投资,使我们在某些同类同档次的产品上集中投资,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它的矛盾表现并不明显。到今天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个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而当这一矛盾一旦暴露出来之后,我们几乎没有回天之力。另外,据有关方面估计,现在彩电生产线的开动率大约是50%,电冰箱生产线的开动率是40%,洗衣机是30%。另外,也有人作过估计,全国大约有50%各类产品的生产线开动率不是60%。在这种的结构下,要想把每个企业都搞好、搞活,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深层次的问题,是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滞后。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走向市场过程中,依然还有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跟不上形势。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起点上,全国各类企业中,优势就在国有企业身上,其他各类企业和国有企业是无法相比的。全国人民几十年的积累,绝大部分都在国有企业之中。但是为什么随着市场作用不断强化,而国有企业或者说一部分国有企业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呢?为什么过去多年来国有企业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没有转化成市场条件下的新产品的优势?为什么多年积累的管理优势没有变成质优价廉的优势?为什么多年来积累的人才优势,没有转变成企业家优势?很重要的一点是机制转变没能跟上。表现是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和职工,仍然对政府抱有依赖心理,抱有幻想。比如在黑龙江一个矿务局,他们讲了他们认识变化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这个矿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大家从上到下就等。他们说,过去我们对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现在我们有困难,国家难道就不管我们?等了三年五年,没有结果,接着就是发牢骚,但问题没有解决。最后,他们看到再继续依赖下去,已经没有什么出路了,下决心自己干,最后解决了问题。

第四个深层次的矛盾,就是长期积累的一些包袱。

第一,是人员多。

我们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高就业,在企业中不讲劳动效率,有大量的冗员。一般来说,如果把企业的人员减少1/3,绝大多数企业可以照干不误,而且可能干得更好。1/3是什么概念?全国的国有企业职工大约有7600万,1/3就是2500万,如果一年一人要增加5000元成本(这无论如何是不够的,我们权且按5000元估计),每年就是1250亿,比我们国有企业全年实现的利润总额还要高!而且在企业中,人多是管理松驰、搞不好管理的重要因素。

第二,是债务重。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是大约75%-80%。据国资部门统计,大约有30%的国有企业的负债率接近或超过100%。不仅负债率高,而且资产质量差。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很低,技术陈旧、产品老化、装备可能是面临被淘汰的。靠这样的资产,获得销售收入还掉利息后还要想盈利,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搞不好就是亏损。

第三,企业承担了大量社会职能。

企业承担大量社会职能对企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增加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扰乱了企业的目标。给企业设定多个相互矛盾的目标,都要让它去实现,搞得企业不知所措。比如,厂长、经理从经营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他当然要追求利润、提高效率,但是当他以一个小社会的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他就有责任保一方平安。要保职工的生活福利每年都有所提高,保职工的就医,保职工的离退休,而且还要保职工子女的入托、上学、就业等等。往往来自职工的现实的压力就冲淡了厂长、经理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如果我们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对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都是含糊其辞的话,企业怎么能搞好?

矛盾暴露了,恰恰为我们解决矛盾创造了条件。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方针已经确定了;方向就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针就是去年江总书记在上海总结的八条方针。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也已经陆续出台。全国上下对加速企业改革正逐渐形成共识。社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过去一个企业破产可以轰动全国,去年在全国各试点城市共破产企业1000多家,总的看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范围的不安定。所以,加速企业改革,加速结构调整的最有利的形势已经到来。当前的企业的形势就是一种分化、重组、调整的历史阶段。如果把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好,该淘汰的企业顺利地淘汰掉,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迅速扩张,把有些生产能力过剩的调整过来,我们整个的经济就会走上一个新的阶段。

2 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

如何顺利地走上市场,是所有国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表现在三个方面:

1.国有企业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个转变影响最大的,不是三资企业、不是乡镇企业,而是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过去是和计划体制捆绑在一起的。

为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们的税收体制变了。这对国有企业意味着结束了税收减免。原来靠减免税过日子的企业很可能就过不下去了。

为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们的价格在逐渐放开,价格放开意味着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比较优势要发生急剧的变化。比如原油价格逐渐放开,向国际价格靠拢,这样使采油和石油加工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来,利润主要表现在原油加工,现在又换回到采油。这就要求涉及企业竞争力的各个要素必须要重新组合。

为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营体制转变,我们的金融体制在改革,汇率并轨了。这在宏观上看很成功,但对一些企业来讲,感到无法承受。许多企业都在讲,当初我们技术改造使用的外汇,现在汇率并轨了,我们还了相当于原来几倍的钱,反倒欠的比原来还多。要求国家给予豁免。就在有些企业在大叫由于汇率并轨而造成汇兑损失的时候,也有的企业在这中间得了利。“春兰”在去年年初时候,找了5个高层次的金融专家研究汇率的变化。当他们发现日元要升值的时候,他们把全部的外汇存款转向日元,三个月时间,一个多亿就赚到了手。

为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我们的利率开始随着市场而浮动。一些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当他们知道利率要变化的当天晚上就召开董事会,研究某一项贷款如何处理、某一处投资应做如何调整,连夜作出安排。而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无动于衷,认为汇率的涨、降是国家的事。

为了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们对那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要实施转产,或被兼并。我想,所谓向市场经济转变,正是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一项一项来推进的。它不是理论上的,不是抽象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每项改革措施影响最大的恰恰是国有企业,而不是别人。所以我们国有企业要研究这些宏观形势对自己的影响,因为这里面充满了对国有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2.国有企业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我们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和计划经济并行的短缺经济已经成为过去,绝大多数行业、绝大多数产品都表现为供需平衡或者供过于求,供过于求的形势还在发展。据商业部门的统计(统计了660多种产品),属于比较紧俏的产品有5.5%,94.5%的产品供需平衡,或供过于求,而属于紧俏的相当一部分还是农副产品。

这个变化是历史性的,对于国有企业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国有企业长期在短缺经济下生存,形成了一套靠速度拉动,实现经济增长的一套逻辑。低水平重复已经搞了多年。在那种情况下,对经济的制约是短缺。当供需关系一旦变化,供需双方的地位变了,由买主求卖主,变成买主可以选择卖主。买主一旦拥有了选择权,会充分利用这个权力,我们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就落选了。现在的一些亏损企业和困难企业,一般来讲,不是缺乏生产能力,而是缺订单。

3.国有企业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过去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高关税保护,实际上是把国内市场留给了国有企业。随着我国对外出口的增加,根据对等的原则就要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去年4月1日进口产品的关税水平由35.9%降到23%,而且进口关税总水平还要下降。

改革开放初期,进入国内市场的主要是一些港台的中小企业,他们采取两头在外的做法,对于我们沿海开发区、特区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几年,一大批实力强大的国际性跨国公司跃跃欲试进入中国市场。据有关方面统计,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进入中国市场的有230家。这些大型的跨国公司是战略性的经营机构,有足够的技术、经济实力,一般来说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是从战略上考虑的,而不简单是为了近期利益,他们有能力在中国放长线钓大鱼。比如大家熟悉的可口可乐,在短短几年之内,在中国大陆建了140个点。中国原有的8大碳酸饮料现在听到的已经不多了。另外比如麦当劳。中国的餐饮文化也很发达,但在北京到处招牌最高、最亮的就是麦当劳,不仅中午12点热热闹闹,晚上12点还车水马龙。

我们的企业长期固守在国内市场,甚至固守在一个地区的市场,缺乏国际竞争的策略,有些企业由于受到了地方的保护,认为本地市场就是自己的市场、中国市场就是自己的市场。

这个概念早已经落后了。商品是没有国界的。我的产品要打出去,别人的产品也可能打进来,而这一点,我们很多国有企业缺乏认识。

在国有企业都面临着进入市场的问题的时候,面临着这三个方面的挑战。这里面也充满了机会。这个挑战归结起来就是市场的挑战。我们的企业都要重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市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特殊重要的地位。办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市场,企业成败都在市场。现在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走向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已经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竞争已经摆在面前。

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

1994年之前的改革,从宏观管理体制看,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大的框架之内所做的改进。而1994年开始,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使我们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体制的框架。1994年之前的探索,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以企业所属的不同所有制的性质,轮番地调整政策。比如,国有企业缺乏活力,采取减税让利,简改放权;为把外资引向国内,给三资企业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乡镇企业要发展,我们给乡镇一些实惠,使它能够起步,有发展;城镇集体企业要发展,就给他们一些特殊的条件,如此等等。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1993年之后,这种改革的体制条件已经不存在了。第二个特点是以单个企业为对象,一厂一策,比较突出的就是承包制。但是在1994年以后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侧重点已不是搞好某一个企业,而转向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经过探索,现在应该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江总书记把它总结为八条方针,从操作的角度来看,有这么几个方面是我们在做的;

1.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们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塑造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

我们要发展市场经济,就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既坚持国家所有,又使每一个企业成为各自独立的主体,使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比较理想的选择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政企分开的一种组织手段,是理顺产权关系的一个具体途径,也是使企业转换机制,使管理科学化的一条途径。现代企业制度一下子触及这么多深层次问题,所以现代企业制度不是一下子可以建立起来的,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还在试点阶段,但是方向没有问题。

2.以搞好国有企业为出发点,搞好结构调整。

上海市在这方面走在前面。上海市在这几年的结构调整当中,消耗的企业大约有800家,下岗的职工有100万人,现在产业工人每年净减少10万人,通过再就业工程,又再上岗了80万,也就是说在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的同时,劳动力结构也在进行调整。上海的工人阶级很了不起,承受能力很强。去年全国试点城市中破产的国有企业将近1100家,被兼并的企业有1200家。

3.搞好大企业、救活小企业(抓大放小)

国务院已经决定,要重点联系1000家国有企业,不要把30多万国有企业都抱在怀里,那样搞不好也搞不活,只抓关键的少数。把这一部分抓好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会有问题。在这基础上,对大量的小企业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放开。就是三中全会决定所讲到的,可以承包、租赁、出让,也可以搞股份合作制。需要掌握的一点是,不要把国有资产无偿地量化给个人,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对小企业来讲,要加强职工的参与和监督。

我们着眼于从总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而不在于搞好每一个企业,这是我们观念上的一次解放。

4.推进企业的“三改一加强”。

“三改一加强”的意义不在于并行地做四件事:改革、改组、改造、管理。“三改一加强”的要点在于对国有企业采取综合措施,不要单打一。我们在这方面有经验教训。比如,有的国有企业有困难,想以技术改造为契机改变被动的局面,又开始争项目,项目争到手又出现新的问题。究其原因,一般来说有这么两类问题;一类是机制没有转换,认为技术改造是国家出钱我来花钱,当然多多益善,可行性报告就走样了,最后卡在了市场。另一类项目本身就是重复的、低水平的投资,显然没有出路。所以我认为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结构调整,在调整中应该以产权为纽带,有条件的最好实现股权多元化,按照《公司法》以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以新的机制下进行技术改造,再加上严格管理,容易产生好的效果。

5.推动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1994年以后,在企业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其中花的力气最大的就是推进企业的兼并和破产。采取这种极端措施有三个目的:一是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破产对所有者意味着全军覆没,原来投入企业的钱要交给其他人瓜分;对经营者意味着名声扫地,谁也不敢再聘请你去经营;破产对债权人意味着债权要打一个大的折扣;破产对职工意味着承受失业的痛苦。这种机制促使直接与企业相关的四个方面都要兢兢业业搞好企业。第二个目的,就是作为优势企业扩张的手段。国外大的企业几乎都是靠兼并、收购来实现迅速扩张。第三个目的是消化企业的不良债务。现在兼并破产的有关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可以说基本上是可以操作的,但其中还有许多的政策问题,所以目前仍然只是在试点城市进行。

6.分流富余人员,分离办社会的职能。

7.增资减债。

上海总结的经验是六个“一块”,也就是说用多种途径、多种办法来增加资本金、减少债务。从国家来看,也给了一些政策,比如说可以增提折旧,有一部分试点城市企业利润的所得税也可以作为资本金注入等等。

8.推进配套改革。

现在企业自身的改革和社会的改革已经关联到一起,难以区分。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等。政府机构的改革,从中央看已经有所动作,在试点城市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总的原则是按照中央五中全会所讲的原则。另外的配套改革还有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9.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

今年我们推行主要是两项大的措施。一项是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要进行一次普遍的考核。另一项工作是搞企业领导人员工商管理培训。现在的企业领导人员绝大多数是出身于工程技术人员,有工程技术的背景对搞好企业非常重要,但现在要走上市场,还缺乏工商管理知识。在未来的三五年内要对企业的领导人员普遍地进行一遍培训。

搞活国有企业主要的政策措施就是上面列的这些内容。现在的这些做法都是在推动企业走向市场。其重点不在于再去吃偏饭,重要的是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 关于企业管理的问题

需澄清似是而非的概念

当前国有企业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改造传统的管理,真正建立起走向市场的企业管理?这其中涉及许多具体的问题。在管理问题当中还要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比如现在通常所讲的“要划小核算单位”,好象这是个方向。划小核算单位的目的是什么?“划小”要小到什么程度?“划小核算单位”和规模经营是什么关系?“划小核算单位”和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又是什么关系?再比如现在一讲市场机制,很多人就讲“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内部”。这句话对不对?怎样理解?“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与企业的计划管理是什么关系?与强化企业整体竞争优势又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含混不清。

另外,对企业来说,搞“两头在外”和“伸展两翼”是什么关系?“两头在外”就是产品的技术开发、销售在外商手里,这在沿海地区开发初期是这样做的,也有过好处。而对于大企业来说能不能这么干?大企业的着重点在哪里?我想大企业的着重点恰恰相反,是要“伸展两翼”,也就是说一是市场营销,二是技术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间的生产部分很重要,但是真正代表大企业实力的重要方面在于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如果我们的大企业要进入世界500强,没有自己的专有技术、知名产品,怎么能立足于世界强者之林?在加工工业,对大企业来说,别人能做的,就可以不做。可以用别人的投资、别人的设备为自己服务。我们多年大而全、小而全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就是不仅在产品市场上是短缺,而且在生产能力上也明显地表现为短缺。因此每个企业都想掌握相当大的生产能力。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相当一部分行业来说,不仅产品市场已是买方市场,而且生产能力也转向了买方市场,因此只要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只要有好的新产品,自己就只需要制造核心的、别人所不能替代的,其他的部分可以委托出去,用别人的设施、别人的资金来完成你要做的事情,赚大钱的显然是你自己。

什么样的大企业才算真正强大的企业

另外还有一些含糊不清的东西,比如要搞企业集团,把企业规模搞大。现在各地政府都十分急迫地促进,这是个好现象。但其中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防止误导。企业搞大,什么叫大?企业搞强,什么叫强?是不是把几个企业并在一起,销售收入多了,这个企业就算大了?我看不能这么认为。这么看太简单了。我们现在到地方去,发现各地政府领导都很关切这个问题,“到××年要组织若干个销售收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企业集团”。还有的提出要使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这些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叫“世界500强”?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会看得很清楚,关键问题是要有自己的专有技术、知名产品,自己的技术专利。如果技术上靠别人,即使达到了世界500强,人家要整垮你,容易得很。现在我们确实有这个危机。真正的高技术靠谁?就是要靠那些大企业。世界500强不是靠那些销售收入而成为500强,恰恰是因为他拥有自己的专有技术和知名产品才有了那么多的销售收入,这个问题不能本末倒置。我最近接触了韩国三星的一位总裁,三星是韩国排在前10位的大企业,去年的销售收入是870亿美元。他说在韩国只有像他们这样的大企业,才有实力搞得了微电子研究,反过来因为它搞了这些高技术,就带动了后面一大批企业。他们的做法就是他走在最前面,搞很大的投资开发新的技术,然后把其他一般企业可以做的东西转移出去,这叫“脱壳”,就象蚕一样,脱一回壳就能长大一些。因此,现在大家都在搞大企业的同时,要扎扎实实地把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管理工作搞上去。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誉经济

对中国企业来说,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信誉的问题。现在由于国有企业资金都比较短缺,所以大家都热衷于拓宽融资渠道。大型企业要求组建财务公司,许多企业要求股票上市。这从发展趋势来说是对的,但是有些企业一方面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又不注意维护自己的市场信誉,特别是金融信誉。借的钱不想还,利息不想付。这是很致命的。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如果信誉非常好,人家会争着给你贷款,一旦信誉下降,就会完了。现在这种机制已经形成了。有些国有企业,一旦企业经营状态变差,很多企业第一招就是银行的利息不还,接着就是银行停止贷款,企业就无法正常周转,企业就要停工、半停工,然后就是债权人来逼债,这时企业靠自己的力量再想翻身,已经不可能了。因此企业在拓宽融资渠道时,相关联的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市场信誉。现在很多股票上市的企业,最注意的是把钱拿到手,拿到手之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股东扔在一边,把股民扔在一边,这怎么能行呢?另外,向社会披露信息,有真有假,谎报军情怎么行呢?这些都是降低自己信誉的做法。有人说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但同时也是一种信誉的经济。

本文是陈清泰同志7月13日在中国企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本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未经本人审阅。

(摄影/阎殿清)

标签:;  ;  ;  ;  ;  ;  ;  ;  ;  

当前经济形势与企业改革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