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 安徽 合肥 236000)
【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肺癌患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拟行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开放式肺癌根治术,观察组则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免疫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以上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指标水平与术后第1天相比略有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的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观察组的CD4+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两组CD8+T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更小,且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更好。
【关键词】肺癌;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163-02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消耗性疾病之一,高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第一位,居女性肿瘤的第二位[1]。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中后期肿瘤体积增大后可引起咳嗽、胸闷、咯血等症状[2]。传统临床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开放式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其对身体免疫功能打击较大,患者难于恢复,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这种术式已渐渐被胸腔镜手术取代。虽然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胸腔镜手术已经体现出了其显著的优越性,但在微观角度上其对术后人体免疫功能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肺癌患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的90例例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肺癌;②为I期或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③患者了解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分泌、心血管、血液系统疾病;②合并重要脏官严重功能障碍;③不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者。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为(52.60±8.12)岁。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为(51.94±7.29)岁。两组一般资料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于患侧行后外切口,若切除肺上叶或中叶,选取第五肋间进胸,若切除肺下叶,则于第6肋间进入胸腔,做一长度为25~30cm,由外至内离断胸壁各层肌肉,以肋骨撑开器扩开胸廓,于直视下完成手术。
观察组:采用主操作孔、副操作孔、腔镜孔的常规三切口设计。主操作孔以腋前线为纵轴,上中肺叶切除于第3肋间,下肺叶切除在第4肋间,作一长3cm切口;副操作孔于腋后线第9肋间,作一长2cm的切口;腔镜孔于腋中线第7肋间,作一长约1.5cm的切口。不使用肋骨撑开器,术者在二维电视画面显示下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细胞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 (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术后第1天相比略有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的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观察组的CD4+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两组CD8+T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排名首位的恶性肿瘤,具有症状隐匿的特点,常常难于诊断及发现,这是导致其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3]。现今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了以往创伤较大的开放性手术,但二者对术后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尚未有明确比较,本研究拟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据本研究表一所示,术前两组患者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时以上指标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指标水平与术后第1天相略有升高。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的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d,观察组的CD4+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两组CD8+T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该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皆有发生免疫抑制,而在术后第5天,随者机体的自我恢复,免疫抑制有所缓解,组间对比;而组间的免疫抑制差别要在术后第5天才逐渐有所显示,术后5天时,显示出胸腔镜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速度较开放性手术快,CD8+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由于,该种细胞反应机制作用较慢。
综上所述,胸腔镜手术较开放式手术,对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臧瑜,于虹,李妍,等.肺癌患者症状群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316-320.
[2]吸烟与肺癌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肿瘤,2016,25(9):734-741.
[3]王爱贞,王光,郑兰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指标及应急激素对比[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2):92-95.
论文作者:朱小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术后论文; 肺癌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两组论文; 比值论文; 细胞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