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廖明财

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廖明财

广州京粤湾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1458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要想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整体形象,做好城市园林绿化至关重要。园林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以及多样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整体效果的重要环节,其与园林工程养护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文就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当前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靠的解决措施,为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园林工程的景观设计效果,构建起绿色、生态、环保的园林文化,促进园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针对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应用的探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原则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应坚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1.1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确保我国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确保人类能够长远发展的主要途径,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同样应坚持这一原则。工艺的应用,不应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需能够在分析我国以及不城市生物与生态特点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植物种类,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提高园林工程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1.2整体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中,势必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尤其注重生态方面的预防和保护。从整体出发,与园林周围环境相结合,达到自然和谐的目的。同时也要从特殊性着手,不仅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还要结合特色,利用新工艺,规划别具一格的园林设计。整体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从而提高园林新工艺的水平。

1.3因地制宜

不同植物生长对土壤的微生物含量以及酸碱度的需求不同,在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该问题的重视,植物的选择,应确保与城市以及施工当地土壤类型相符合,在施工前,需加强对当地地质以及水文情况的考察,合理规划施工方案,有针对性的选择植物,在提高园林美观性的基础上,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

2.园林施工中新工艺运行的技术难点

任何一项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相应的问题,园林施工过程中,相关设计和施工人员就要针对其技术难点进行集中的关注,并建立有效的应对预案,才能更好地应用相应的施工新工艺[2]。第一,园林施工新工艺的项目管理。在对施工工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新工艺不仅能有效地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要求,也能提升整体工艺的生态特征,具有非常强的项目优势,但是,毕竟相应的研究更多的基于理论和相应的施工设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实况融合,不仅基础设计的施工需要亟待发展,对应的项目管理机制也需要进行有效的项目贴合,才能真正满足新工艺的发展需求。技术人员如何制定有效的项目管控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运行更加符合新工艺发展的管理机制,才能给予新工艺运行更多的动力。第二,园林施工新工艺的人才管理。由于新工艺在基础工艺流程方面是全新的,是融合了许多新元素的项目,因此,对相应的施工人员的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保证相关操作和设计人员具备相应的新工艺专业知识,并能结合相应的知识建构有效的实践理论以及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建立必要的项目施工行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相应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以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匮乏,导致整体新工艺运行结构中出现了人才链条的脱节,也是园林工程项目的运行难点,需要相关人员给予必要的控制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应用难点的解决措施

3.1优化园林施工资源配置

园林施工新工艺需遵循其一定的原则性,在使用上要讲求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以此为根本,对林地、湿地及土地等,要实现最大限度的应用,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同时还需保证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满足优化配置的要求,实现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要减少草坪的种植比例,若草坪作用不大,则可以选择种植灌木、花卉等植被。对于城市隔离带、行道树池及道路分车带均可以种植乔木形成林荫道。另外,要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利用植物缠绕攀爬的特点,进行高层建筑、墙体、桥体的绿化。在园林灌溉中要应用高效节水技术,传统的漫灌要转变为滴管或喷灌,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满足植物用水的需求,做到均匀灌溉、节约用水。

3.2发展施工测量技术

在实际的项目运行工程中,相关研究人员要集中运行相应的施工测量技术,对整体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勘察以及测算,保证相应的测量结果准确度以及可靠性,才能整体建立高效优质的施工项目。相关施工人员要对施工工具进行集中管理,保证相应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并且按照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集中有效的项目运作,对相应的测量项目建立多次测量机制,以保证项目的运行结果真实准确。同时及时对偏差数据进行整合和纠正,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效性数据参数,并结合实际的项目运行方案推进后续的施工进度。对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入,不仅要对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优化升级,也要保证相应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素质得到长足的进步。

3.3水资源回收工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在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园林工艺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园林工程中,植被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植被的生长又需要大量的水源灌溉,如果在水资源较贫乏的城市,就会给园林工程带来极大的困难。这时就需要更好地解决水资源的回收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满足园林的水资源需求。水资源回收对技术要求较高,但通过修建设施,收集储存自然降水,然后利用特殊工艺处理净化雨水,最后将雨水传输到需要的各个地方。既具有环保效益,也促进了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4优化合成土木材料

园林施工的新工艺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合成土木材料的过程。在实际项目应用过程中,合成土木材料主要包括透水软管以及三维垫网。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透水软管项目,基本的透水软管是由管壁和支撑弹簧线等原材料构成的,管壁要求具有一定的过滤和透水性,通常都是利用其毛细管渗透机理进行相应的技术操作。再透过纤维系统后,就会有效吸收土石中存在的水分,在水量达到饱和的状态后,饱和后的水分会自然地流入到透水软管内部,有效地实现项目排水目的。新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针对的就是传统工艺的问题,而合成土木材料中的透水软管结构就是为了更好地处理软土层结构,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还存在着管理以及技术选择不合理的现象,但只要提高相关单位的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其园林建设的预见性、强化其对园林内在规律的认识,就能提高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效益,增强自身园林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实现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的优化有助于人们幸福指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元玉.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研究[J].四川建材,2016,42(02):258-259.

[2]顾春花.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6(17):170-171.

[3]黄中祥.关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5(02):240.

论文作者:廖明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廖明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