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胡 江
(宁波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目前我国马拉松赛的文化价值,对马拉松赛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马拉松赛可以有效地展示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也能够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马拉松赛的品牌、参与度和马拉松精神是形成马拉松赛文化价值的构成要素;马拉松赛之所以能够具有文化价值,与其价值生成机制具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从专业比赛到全民参与、从马拉松赛中创造价值、从比赛中寻找突破是马拉松赛文化价值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 马拉松;文化价值;生成机制
近些年来,我国马拉松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有很多的城市每年都在开展马拉松赛。至1981年北京马拉松开展以来,到目前已经将近开展了40年,而近些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才得到了重视和关注,而且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于马拉松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马拉松赛与其说是一场比赛,不如说是城市进行的一场体育盛典。每一个城市都会为举办一场马拉松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赛前安排、场外安排以及赛后的管理工作等。马拉松赛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马拉松赛独有的城市文化。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马拉松赛是一种特殊的城市文化现象[1]。马拉松赛在一座城市的成功举办,能够使人们更加了解这个城市,能够全方位的展示这座城市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生成功能。由于具有独有的健身价值和竞技价值,使马拉松赛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马拉松赛所独有的文化价值也是促使人们参与马拉松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马拉松赛来讲,研究其独有的文化价值,对促进马拉松赛的良性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了马拉松赛的价值内涵、价值构成要素和价值生成机制,以分析目前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为促进我国马拉松赛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由表4可以计算出CNN-1网络训练参数为 4 930,CNN-2网络训练参数为35 900,CNN-1相比较于CNN-2参数减少了86%。两个CNN框架均基于caffe平台构建,训练样本为MSTAR的10类数据,训练过程最大迭代次数为60 000次,训练和测试的训练误差和测试正确率曲线如图4和图5所示。
1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衍生与发展
我国首先于1981年引入马拉松赛,当时举办地点是北京,由于刚刚引入我国,因此参赛人数不多。但是经过近40年的发展,北京马拉松赛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知名的马拉松比赛。同时,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马拉松赛也开始逐渐走出北京,开始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截止到目前,我国多个城市均具有举办马拉松赛的经验,而且举办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全程马拉松赛,还包括半程、10km等,为比赛添加了新的元素。举办马拉松赛为举办城市带来了活力,而城市也因为举办马拉松赛而得到了改变。一旦某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这个城市参与长跑锻炼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城市为马拉松赛准备的也越来越多[2]。举办一场马拉松赛,是整个城市共同参与完成,需要管理部门的参与,志愿者团队的参与,赞助商的参与等等。马拉松赛的举办能够带动整个城市居民的锻炼热情,进而间接地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马拉松赛目前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马拉松赛的举办几乎为每年一次,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文化现象。而对于这种特有城市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可以促进马拉松赛在城市更好地发展,使城市举办马拉松赛并不是“跟风”举办,而是要形成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使马拉松这项运动能够服务于城市,而城市也能够因为马拉松的举办提高其知名度。
2 马拉松赛的价值内涵
2.1展现城市硬实力
所谓的城市硬实力,是指城市所具备的外部条件,如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治安和城市的医疗水平等诸多方面。因为马拉松赛是一个大型的比赛,参与人数众多,因此,对于城市的硬实力是一次考验。一个城市举办一场马拉松赛,不仅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要求多部门的配合才能举办好。对于城市环境来讲,举办马拉松比赛,要求城市环境要好,而且马拉松跑动的路线往往是城市环境优美,能够展现城市风貌的路线。一般来讲,能够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城市环境的治理工作也会相对较好。世界六大马拉松赛,对应的全部是世界知名的大型城市,而我国的城市马拉松赛,也是具有一定实力的省会城市或者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而在城市交通方面,马拉松一般在公路上进行比赛,在有的路段,会封锁交通,引导城市的车辆在其他路段通行,如果一个城市的交通较差,那么很有可能举办一场马拉松赛,就会导致城市的交通瘫痪。因此,要求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交通情况一定要能够有效地控制,赛事对市民的出行影响尽可能的降低,这样才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对于城市治安来讲,要保护参赛者的安全,更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应急预案。由于举办马拉松赛,参赛者人数众多,而观众也众多,则需要更多的安保人员来提供举办期间的治安情况,使马拉松赛能够顺利地进行。对于城市医疗来讲,由于举办马拉松赛属于体能消耗巨大的一项比赛,因此在比赛中,很有可能出现有的运动员昏厥等症状,这就要求医疗人员能够对突发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3]。举办一场马拉松赛,对于城市的经济实力是一次检阅,也是检阅了一个城市对于马拉松的热爱程度。近些年来,我国马拉松赛在很多城市快速开展起来,而且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是,根据近些年举办的马拉松来看,举办马拉松赛一般都是省会城市或者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这就说明了举办马拉松赛,对于城市的硬实力是很好的一次展现。
在GPX IV案中,美国巡回上诉法院支持了国际贸易法院在GPX IV中的判决,但是基于不同的立场。法院认为反补贴法没有授权商务部向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原因是1988年和1994年修订了反补贴法之后,国会认可了在非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报酬不属于“补贴”[5](P745)。这与乔治城钢铁案中所提出的“经济激励措施”或者“利益”是否构成了“赠款”或者“拨款”有异曲同工之处。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2.2展现城市软实力
为了纪念雅典反侵略的胜利,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上即设置了马拉松赛。而如今,不仅奥运会上有马拉松比赛,各个城市之间也相互举办马拉松赛事。如世界比较知名的柏林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等。这些比赛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于马拉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一旦形成一个品牌,那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对于马拉松来讲,也是一样的,马拉松赛形成的品牌,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让人们一提及到这个城市,就会想到这个城市举办过马拉松赛事,对于马拉松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城市也会因马拉松而更加有名气。马拉松赛事不同于其他的比赛,在马拉松赛事上,对于人们没有年龄要求、没有性别要求、也没有运动等级要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样就会吸引大量的人参与到马拉松中来。在较为大型的马拉松赛中,参赛人数往往能够达到几万人,由于参赛人数众多,许多城市都采取了限制报名的政策,即参加马拉松赛,要提前报名和审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马拉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使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马拉松赛事。目前,跨国参赛已经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而对于比较有名的马拉松赛事,都会有丰厚的奖金,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国际比较知名的选手参与马拉松赛。我国的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较晚,但是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人民群众对于马拉松赛事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每年都有大批的人参与到马拉松比赛中去。而对于参与马拉松赛的目的,人们似乎并不是为了竞技而参与,而是认为马拉松赛是一次城市活动,前面带上城市的名字,马拉松赛就会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人们就愿意参与到这种活动中。马拉松赛作为一种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一项体育赛事,人们不仅仅把他当做体育赛事,更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对于马拉松赛形成的品牌价值,对于推动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还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在马拉松赛第一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后,参赛的选手几乎都是经过训练的专业选手,他们参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名次。而现在,参与马拉松赛的不仅仅是专业选手,普通群众也能够参与到马拉松比赛中。而且目前大多数业余选手参与马拉松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取得比赛的名次,而是为了能够享受比赛的过程,不断地突破自我。马拉松赛由专业选手参赛到全民参与的改变,这是马拉松赛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马拉松赛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只要身体健康的人民群众,都可以参加马拉松赛,而且人民群众参与马拉松赛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并不是为了取得较好的名次而参与,而是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目标。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对于全民健身来讲,是对全民健身效果的一次检验,是符合全民健身需要的一场比赛,对于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而且,举办马拉松赛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举办,才能形成一个城市马拉松赛所独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系。而一旦一个城市形成自己所独有的经济与社会的价值体系,就很难打破这种价值体系,而马拉松赛也会被完整的传承下来,对于马拉松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由于每次马拉松赛都会吸引很多的市民参与,而且人民群众为了能够跑完马拉松或者能够突破自己上次的运动成绩,就会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此来让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成绩。马拉松赛的开展与我国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非常的吻合,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民群众参与马拉松赛中。近些年我国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使人民群众能够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享受马拉松赛的过程,享受马拉松赛带给自己的快乐。
2.3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马拉松赛虽然不像奥运会、世界杯、全运会等比赛一样,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巨大。但是目前马拉松赛的确可以称为一项具有影响一个城市的大型赛事。赛事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其影响力的大小,一个赛事的影响力越大,参与的人数也就越多,创造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马拉松赛由于不仅仅有专业运动员的参与,更有普通市民的参与,因此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马拉松赛的举办,对于展现一个城市的实力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此通过举办马拉松赛,可以起到宣传城市名片的作用,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个城市,争取更多的商业性投资等[5]。同时,由于电视台的转播,使马拉松赛的知名度更高,人们对于举办城市的认知度也会越来越高。马拉松赛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参赛人数较多,举办马拉松赛的直接经济效益是会得到较多的赞助。而且举办马拉松赛,参赛选手的衣食住行都要解决,能够直接的带动经济的发展。而间接效益在于推动了人们健身的热情,使人们能够花更多的钱投入到体育器材中,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举办马拉松赛,使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而且人们也越发地了解这个城市,能够促进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纵观马拉松赛的发展历史,发现目前国外的大型马拉松赛事均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的收入来自于赞助商的赞助和出售给媒体的转播权以及马拉松赛事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而由于我国开展马拉松较晚,因此除了个别的马拉松赛能够盈利以外,大部分国内的马拉松赛还不能够盈利。但是,虽然目前我国举办马拉松赛还不能盈利,但是其创造的潜在价值还是巨大的,有利于为以后马拉松赛的发展铺平道路,进而创造更大的收益。
3 马拉松赛价值构成要素
3.1马拉松赛的品牌
所谓城市的软实力,是指这个城市的风俗、历史等能够代表城市的非物质文化。对于一个城市来讲,举办一个大型的比赛,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个城市,比如对城市历史的了解,对城市人文的了解等。通过举办城市马拉松赛,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规模和人文环境等。以世界比较知名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为例,其举办的时间相对固定,为每年的爱国者日,其选取的比赛日期具有一定深层次的意义,通过马拉松赛,能够让人们记得这一天是爱国者日,是极为特殊的一天,也能够让参与者体会到参与马拉松赛的激情,使马拉松赛能够一直的延续下去。目前,举办马拉松赛一般伴随着电视台的转播活动,在对马拉松赛进行转播的同时,会对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名人进行介绍,使观看转播的人们能够通过电视的转播对于这个城市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我国的城市马拉松赛,中央电视台全程转播,由于马拉松赛的比赛时间较长,因此,在转播的同时,会对举办城市进行相关的介绍,而介绍最多的就是当地的旅游景点、人文环境和历史名人等,这样,人们在参与马拉松赛的同时,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城市的人文环境。现在举办的马拉松赛,一般都是以商业比赛的形式展现,通过商业运营的比赛,如果想让比赛盈利,就会想方设法提高比赛的知名度,因此,借助媒体对比赛进行传播,借助国际知名选手对比赛进行宣传等都有利于提升马拉松的知名度。举办马拉松赛,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具有一定的帮助[4],而且举办马拉松赛使市民对于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使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得到增强,对于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作用。举办马拉松赛,还能够对城市的风貌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使城市的影响力也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3.2马拉松赛的参与度
马拉松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种精神,马拉松赛是为了纪念希波战争菲迪皮茨而举办的一场活动。马拉松赛代表了人们对极限突破的挑战,代表了人们自我超越的精神。马拉松赛,全程为42.195km,世界顶级选手也需要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跑完全程,因此,对于选手的耐力、速度等均是一项比较大的考验,对于运动员来讲,马拉松赛代表了其顽强拼搏的精神,代表了人们对于自己极限突破的精神,是挑战自我极限的一种表现。人类自古就有挑战自己极限的传统,而马拉松赛正好符合人们对于自己极限挑战的需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马拉松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了人们勇于挑战,坚忍不拔的精神。在马拉松赛事上,全程马拉松的这种精神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全程马拉松的关注度也是最高的。但是对于普通市民来讲,只要报名成功,能够坚持跑完全程,就是比赛的胜利,获得名次与否对自己并不是特别的重要[6]。对于城市马拉松赛来讲,发展到现阶段,是人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是能够体现全民健身的一种表现方式,马拉松赛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另外的一层含义。而专业人士参与城市马拉松赛,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讲,是激发人们不断进取、勤奋创新的一场比赛;而在大众角度上来讲,马拉松赛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在这场活动中,即存在竞技功能,也存在全民健身功能,是一场不需经过刻苦训练就能够人人参与的大型比赛活动。因此,马拉松赛的包容性是其一个特点,也是马拉松能够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3.3马拉松赛的精神
马拉松赛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类项目,其历史悠久、赛事较多、参与人数多是马拉松赛的特点。在国际马拉松赛中,波士顿马拉松赛、柏林马拉松赛、纽约马拉松赛、伦敦马拉松赛等规模均较大,每年参与比赛的运动员数以万计。在国内马拉松赛中,北京马拉松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参赛规模也是较大,每年参与比赛的运动员也数以万计。但是,我国自引入马拉松赛后,为了扩大马拉松赛的影响力,并不要求每个选手跑完马拉松的全程,可以选择半程马拉松,10km马拉松等。而由于北京马拉松赛在我国举办时间最长,知名度最高,而且参与人数也最多,为了控制参与人数,近些年北京马拉松赛只比赛全程马拉松。因此,马拉松赛的参赛规模是非常庞大的,人们的参与热情也是非常高涨的。我国的马拉松赛,每次举办都能够吸引较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他们不仅能够与专业的马拉松选手进行同台竞技,而且也是他们释放压力、挑战自我的一种方式。目前举办的马拉松赛,除了职业选手为了能够跑出名次获取相应的奖金以外,其他普通群众参与马拉松赛的目的大部分是享受比赛,既不管花费多长时间,只要能够跑完马拉松全程,就是胜利。近些年来,马拉松赛似乎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人人参与全民健身的平台。马拉松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有很多比赛是专门为普通市民量身定做,如亲子跑、情侣跑、迷你马拉松、10km马拉松等。这些比赛能够让绝大多数市民参与其中,对于提升马拉松的知名度无疑是做了最好的宣传。人们之所以如此痴迷于马拉松,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能够亲身参与其中,这也是近些年为什么马拉松能够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所在。
4 马拉松赛的价值生成机制
4.1从专业比赛到全民参与
3.教师开启“雨课堂”弹幕功能,学生在观看小组课前拍摄的情景剧视频时,通过发弹幕的形式,对情景剧中处理投诉的做法以及模拟小组成员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教师要适当引导,从处理投诉的相关技能要点进行评论,不要使用过激言辞,要有礼有节;也不要天马行空,做到有的放矢。设计意图是改变传统课堂学生观看视频时,因无法参与而被动观看造成的关注度不高,通过发弹幕,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调动了学生观看视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1月17日-26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及西藏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25毫米,其中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部分地区有40毫米左右;上述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北方大部降水偏少。
4.2从马拉松赛中创造价值
马拉松赛并不是在每个环节都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有的环节可能还会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开发马拉松赛每个环节的价值就会显得十分的重要,尤其是要把握马拉松赛某个环节的特定价值[7]。马拉松赛与其他大型赛事不同,因为马拉松赛比较单一,因此,在比赛环节中寻找价值就显得较为困难。但是,由于马拉松赛能够让城市市民真真切切地参与比赛,因此,城市居民在某种程度上会为自己能够参与马拉松赛而买单。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马拉松赛不能够带来直接的收益,但是,举办马拉松赛,使人们能够积极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能够有效地拉动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调动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是马拉松赛的独特的价值,是价值链中关键的一环。而且由于城市居民的参与,居民对于马拉松赛具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居民能够在参与一次马拉松赛后,体验参与马拉松给其带来的满足,促使居民能够重新审视马拉松赛。对于举办马拉松赛,城市居民还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去。马拉松赛使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而且使人们对于体育的消费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人们愿意进行一些装备上的花费,来达到自己的健身目的。对于向外界展示城市名片,举办马拉松赛无疑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马拉松赛对于城市的经济、文化、城市形象等是向人们进行全方位展示的一次活动,举办马拉松赛,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的知名度,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举办马拉松赛,不仅仅对于城市当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以后城市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4.3从比赛中寻找突破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健康问题,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疾病,对人体的锻炼有较大的好处。因此,目前我国较多的户外体育锻炼项目逐渐兴起,如广场舞、暴走等项目[8]。然而,对于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们来说,参与一场比赛来检验自己的锻炼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马拉松赛事正好符合这部分人的要求。由于马拉松赛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因此在报名的过程中,只要身体条件符合要求,均可以参与马拉松赛。参与马拉松赛,不需要自己是专业的马拉松选手,任何身体健康的人都可以参加,而且马拉松赛作为一项国际比赛,每次举办马拉松赛,都会邀请国际知名的马拉松选手进行参赛,对于参加马拉松赛的业余选手是一种激励,也能够满足业余选手参与大型赛事的需要。与专业选手同台竞技的运动项目不是很多,而马拉松赛就能够使普通民众参与到与专业选手的同台竞技中,使普通民众的心理得到满足,而专业选手也能够在众多的马拉松赛事中获得突破。目前,我国虽然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参与马拉松赛,并不是都要跑完马拉松全程,而是参与半程马拉松、10km跑、5km跑等的人们居多。所有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业余选手,不管他们参与的是半程马拉松还是全程马拉松,都能够在马拉松赛中得到快乐,能够满足自己参加比赛的需求。马拉松赛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使人们能够在参与马拉松赛中获得心理满足,而且目前马拉松赛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于马拉松的重新认识,对于人们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 小 结
马拉松赛可以有效地展示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也能够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马拉松赛的品牌、参与度和马拉松精神是形成马拉松赛文化价值的构成要素;马拉松赛之所以能够具有文化价值,与其价值生成机制具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从专业比赛到全民参与、从马拉松赛中创造价值、从比赛中寻找突破是马拉松赛文化价值的生成机制。
参考文献
[1] 石春健,魏香明,郑振国.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定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0):18-25.
[2] 梁国力.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问题审视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4):36-40.
[3] 张登峰.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2-14.
[4] 李齐,方春妮.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参赛者服务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5):15-19.
[5] 徐宇丹.中国城市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6(3):108-111.
[6] 马文友.重塑当代武术的文化价值——兼论其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38-42.
[7] 刘旻航,李储涛,赵壮壮.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6):85-89.
[8] 张燕.运动鞋文化价值的多维视角管析[J].体育与科学,2015,36(1):86-90.
Analysis of Cultural Valu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arathon Events in China
HU Jiang
(PE Department,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marathon in China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other methods,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marathon on the cit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rathon can effectively display the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of the city,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loc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athon brand, participation and marathon spirit are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marathon cultural value; the marathon can have cultural value and ha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its value generation mechanism, from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 to national participation. Creating value from marathons and finding breakthroughs in competitions is the mechanism for generating cultural values in marathons.
Key words :marathon; cultural value; generation mechanism
收稿日期: 2019-04-06
作者简介: 胡 江(1978-),男,浙江奉化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文章编号: 1004- 3624( 2019) 05- 0020- 05
中图分类号: G822.8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马拉松论文; 文化价值论文; 生成机制论文; 宁波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