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理论论文,政治论文,单位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学理研究最主要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1989 年奥努弗的建构主义著作《我们创造的世界》和克拉托奇维尔研究规范的著作《规则、 规范和决策》问世。(注:Nicholas Greenwood Onuf,World of our Making,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89.John Ruggie认为,虽然在奥努弗之前有 许多社会建构主义研究,但是,在国际关系领域系统的开创性研究是奥努弗的著作。参 见John Ruggie,“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in Peter J.Katzenstein,Robert O.Keohane,and Stephen D.Krasner,eds.,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Cambridge,Massachussetts:The MIT Press,1999,p.222。Friedrich Kratochwil,Rules,Norms,and Decisions,Ca 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之后,这一超越理性主义的研究方向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 世纪90年代中期,理性主义主导国际关系学理研究的局面被全面打破。1999年,卡赞斯 坦、基欧汉、克莱斯纳三人联袂主编的《国际组织》专集《世界政治研究中的探索与争 鸣》和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问世,确立了国际政治社会理论作为西方主流国 际政治理论的学术地位,也形成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争鸣态势 。正如卡赞斯坦等三位学者所言:“我们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论战的一些焦点发生 了转移。受到经济学和文化学的猛烈冲击,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的论战成为更加重 要的学理论争焦点。”(注:Katzenstein,Keohane and Krasner,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p.43.)
一 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国际政治的社会学倾向是一直存在的。二战以来,以哈斯为代表的新功能主义,以霍 夫曼和阿隆为首的法国学派,以怀特和布尔为代表的英国学派,都反映出从社会角度研 究国际关系的努力。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始出现国际政治的“建构主义 转向”。(注:Jeffery T.Checkel,“The Constructivist Tur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World Politics,Vol.50,1998,pp.324-348.)原因是90年代之前, 国际关系学的重心在美国,主要学理营养来自微观经济学,从社会角度研究国际关系的 成果没有在美国形成主导学术流派。当时,国际关系学界的主流理论继承行为主义革命 以来的理论发展道路,关注点在于理论的简约和严谨,所以对社会学视角以及较难测量 的非物质性概念不予重视,虽然批判学派和后现代学派早已开始侵蚀理性主义的理论大 厦,但是,这些理论最多只是处于边缘状态,受到注意,甚至得到借鉴,但却无法进入 主流。冷战的结束为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 面对冷战的结束这一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没有表现出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米 尔斯海默的《退向未来》是冷战结束后现实主义最大胆的宣言,但也只是预测在未来的 某一时刻,国际关系会回归现实主义描述的状态。(注:John J.Mearsheimer,“Back to the Future:Instability in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9,1990,pp.5-49.)不过,这个未来似乎比较遥远。自由主义的学者似乎 开始注意非理性主义范畴内的概念,虽然对于他们来说观念因素仍然是一个与物质因素 并列的变量,但转而注重观念的作用已经得到明确的显现。(注:Judith Goldstein and Robert O.Keohane,eds.,Ideas and Foreign Policy:Beliefs,Institutions,and Political Change,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pp.3-30.)此 后,社会建构主义的温和形式或曰常规建构主义终于跻身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行列, 并且成为时下西方最具活力的理论流派。(注:Ruggie将国际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分为 三类:新古典建构主义(Hohn Ruggie,Friedrich Kratochiwil)、自然建构主义(Alexander Wendt)、后现代建构主义(Richard Asheley,David Campbell,R.B.J.Walker )。我在这里所说的常规建构主义可以包括前两种,尤其是温特建构主义,但不包括后 现代建构主义。参见Ruggie,“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pp.240-242。 )于是,出现了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之说。
所谓转向,大致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观念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理性主义理 论更多地强调物质因素,比如新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结构就被明确地定义为国际体系中 主要国家物质实力的分布。(注:Kenneth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Reading,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1979.)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强调的是观念的 重要作用。建构主义将国际关系的世界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物质层面 的存在是基本的条件,没有物质层面的存在,也就没有研究对象的存在。但是,建构主 义更加强调物质层面的存在怎样产生意义、怎样形成观念,这就进入了第二个层面,也 就是理念的层面。物质存在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在人赋予其意义的时候,它才 产生了意义。观念是社会现象,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存在有意义的观念和观念结构。( 注:有人趋于将社会建构主义机械地界定为唯心主义、将理性主义界定为唯物主义。这 种将任何理论以唯物/唯心两分法加以界定的方式是哲学思考简单化和习惯思维定式的 表现。参见黄南森:《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载《新华文摘》2000 年第3期,第25~34页。)所以,对“那在(out there)”的承认和对机械那在意义的否 认就成为常规建构主义的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学转向中的第一表现。
第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既然物质存在的意义取决于人,那么,人是怎样赋予物质 存在意义的呢?答案是社会实践,也就是主体间的互动。作为行动者的主体之间的相互 实践活动使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因素产生了意义。美国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极端 关注是因为这两个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互动确定了它们相对于对方的基本身份,这种相 互敌对身份不仅使武器问题如此敏感,也使其他任何问题,包括双方的意图这类非物质 性问题,都易于成为敏感问题。社会事实或社会互动建构起来的观念事实,如无政府性 ,其本身是会具有多种意义的,哪种意义产生作用,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国际社 会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社会实践产生社会意义,建构身份关系,模塑行为体利益 ,这是社会学转向的第二表现。
第三,文化的重要意义。文化涉及行动者对于他们自己、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 处的环境或世界所持有的共同的知识,也就是共有观念。共有观念产生于行动者的私有 观念,即行动者在相互实践活动之前独自持有的观念。私有观念的互动会形成共有观念 ,一旦共有观念形成,就不能再还原到私有观念。这种不能还原至私有观念的共有观念 就是文化,比如国际规范和伦理。奴隶制、种族隔离甚至战争,这些曾经被视为正常合 理甚至光荣的东西,现在或是被摒弃,或是被削弱。温特的三种文化——霍布斯文化、 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就是三种他所认为的国际政治的基本文化模式,由国际社会中 行动者的相互行动所造就,成为共有观念之后,反过来塑造行动者的身份,并通过身份 政治(politics of identity,也可用“认同政治”)影响其利益和行为。(注: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p.139-192,246-312.)
这些发展的先导实际上还是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而发生的理念的转变,亦即 哲学层面的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在国际关系领域的表现,从根本上说是主体的存在 这一本体论问题。从启蒙运动开始西方逐渐建立了主体性哲学体系,笛卡尔的先验自我 (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精神活动的主体性(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都是 主体性哲学的重要表述。主体性哲学的本质是理性,理性的核心是对人的主体作用的肯 定,表现是现代性。但是,这种肯定是在主客二元对立前提下的主体论,主体性体现在 主体对客体的构造与征服关系上面。这种存在是主体的孤独存在,是对立于客体的存在 。哲学的主体论转向强调了主体间性,强调了主体的存在是诸多主体之间的共存,体现 在主体间相互活动之中。孤独存在变为社会存在,征服关系变为交往关系。(注:参见Jurgen Habermas,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heory:The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Cambridge:Polity Press,1981;Elizabeth Long,“Engaging Soci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in Long,ed.From Sociology to Cultural Studies,pp.1-32;Jim McGuigan,ed.Cultural Methodologies,London:Sage,1997,pp.66-70。)行动者之间的 共同存 在和相互交往是社会的根本特征,行动者在社会中的互动必然产生共有观念, 亦即文化。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也正是表现了这样的理念。从更广泛的学术角度 来看,新史学的式微、新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多有异曲同工之义。
二 社会学转向中的文化问题
国际关系学的社会学转向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所以社会学转向的内在动力是文化的 回归。虽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仍然具有影响力,但其“最复杂的整体”这一文 化概念几乎具有无所不包的内涵,(注:[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 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所以格尔茨较狭义的定义在文化回归 的今天似乎更有实际的意义。格尔茨认为,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之 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 展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注: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109页。)根据这一定义 ,文化是人群的共有的意义系统,是人自己编织的意义网络,是人所创造的社会生活方 式和社会精神。它具有历史性、系统性和主体间性。对人的身份认同、利益认识因而也 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与温特定义的观念结构/文化—共同和集体知识 —基本上是相似的。(注:Wendt,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157.)如果将 世界看做社会性存在,将国际关系和跨国关系视为社会关系,那么,文化研究必然成为 世界政治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将世界政治行为体行为,尤其是战争/冲突与和平/ 合作行为,作为世界政治研究的核心议程,那么,文化作为群体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 式、抽象和实际行为的方式、标准化的认知取向、对行为进行规范性调控的机制,(注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5页。)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世界政治学需要文化理 论。
冷战后国际政治领域关于文化的主流研究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文化冲突说, 典型的代表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强调文明/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冲突。(注:Samuel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lizations,”Foreign Affairs,Summer 1993,pp.22-49.关于亨廷顿对文明冲突的详细阐述,参见Samuel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 Order,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96。)但是,文明冲突论实际上并非文化研究,也不是从社会角度观察国际政治问题。虽然他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和西方文明的非普世性,但他只不过是以文明的概念替代了意识形态的概念,以文明的单位替代了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单位。在文明冲突理论之中,文化只是一种物化的存在:有中心,有边界。在这种意义上,文明只不过是国家形态的变异。文明的界限换去国家的界限,界限分明的文明之间注定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在这种所谓的文化研究中,被忘却的恰恰是文化研究的核心——人。人完全被淹没在文明的大海里,人的能动作用不复存在,文明冲突的宿命性导致了人的失能甚至消失。对文化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人的研究,失去了人,也就无所谓文化或文明。进而,亨廷顿明显的主客二分的思维(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对抗)是典型的主体性本体论,从根本上忽略了文化研究的主体间性这一核心内容。亨廷顿所犯的是格尔茨所讨论的一种文化研究的谬误:“把文化想像成是一种独立自足的、有着自身的力量和目的的‘超有机体’的实在,即将文化实体化。”(注: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第13页。)尽管他的文明冲突论反映了冷战后世界政治中的重要现象,但是,他的理论不是文化理论。
第二类是社会建构主义。这是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的主流。无论是主流建构主义, 还是后现代建构主义,都强调了社会实践性和观念的共有意义。不过,西方学者所说的 社会学转向主要是指常规建构主义理论。常规建构主义在反思主义本体论和理性主义认 识论之间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并沿着这一中间道路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温特为理论代 表,以卡赞斯坦、芬尼莫尔、江忆恩等一批学者为结合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的建构主义研 究群,遍布美国主要高校,研究内容主要是国际政治中的文化形态,研究方法也仍然是 以经验方式为主。常规建构主义以其中间道路跻身于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主流,后现代建 构主义仍然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常规建构主义包含了重要的文化因素,但建构主义理论之所以不能等同于世界政治的 文化理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建构主义依托的是社会学,是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伯格和勒克曼的社会建构说。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人类的社 会组织。正如赛德曼所说的那样,社会学是“局部的研究活动,其概念设计和主题观念 都是针对局部而不是整体的社会内容的语言……。”(注:Steve Seidman,“Relativizing Sociology:The Challenge of Cultural Studies,”in Long,ed.,From Sociology to Cultural Studies,p.37.)从这一角度讲,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化理论 。尤其是在思考世界政治这一领域的时候,社会学以单一社会或亚社会为研究中心的局 限就越发明显。第二,如果在世界政治领域使用文化的概念,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法律、规范、机制、制度、信念、意识形态等具体文化形态。(注:Wendt,Thoe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160.)到目前为止,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集中在机制研究和 规范研究上面。机制研究更多的是理性主义学者的贡献,所以对机制的讨论也更多地是 从新功利主义视角而不是从文化视角对国际机制进行工具性分析。(注:参见Robert Kehane,After Hegemony,Priceton,N.J.:Prin 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Stephen 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建构主义的经验性研究成果则主要集中在国际规范对国家身份和利益形成的作用方 面,亦即对文化功能的研究。(注:参见Peter Katzenstein,Cultural Norms and National Security:Police and Military in Postwar Japan,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Martha Finnemore,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第三,由于前两个原因,建 构主义还没有意识到要将世界政治文化范畴的内容进行统合性理论研究并使之理论化, 成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范式。虽然近几年来建构主义对于具体文化形态的研究领域越 来越广阔,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深刻,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严谨,但是,世界政治领域的 建构主义距离以整体主义方法论对世界文化进行系统性的理论集成依然遥远。要建立世 界政治的文化理论,则需要超越建构主义。
从1992年温特的论文《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论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发表以来 ,建构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思想交锋日趋激烈,到了1999年卡赞斯坦、基欧汉和克莱斯纳 主编的论文集问世和温特理论著作的出版,建构主义如日中天,建构主义研究成果不计 其数。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建构主义已经融入主流国际政治理论的行列,温特为其著 作取名《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以对抗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名著《国际政治理论》, 这一目标在国际政治学理领域已经 基本实现。但在同时,建构主义思想锋刃的锐利性却开始出现逐渐钝化的迹象,更多的 常规科学研究深挖细寻常规建构主义的各种理论命题,开始一一论证,这无疑是科学发 展的需要,但同时,思想锐气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常规建构主义理论中文化营养的 不足。因此,我希望结合对温特常规建构主义理论的批判和超越,提出建立世界政治文 化理论的几点思考。
三 建立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文化的形成。文化理论不能 等同于社会理论,行动者之间的交往可以有社会性而没有文化内涵,比如温特所举的西 班牙人和克兹特人的初次相遇就是一例。(注: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158.)从社会行动到文化行动之间的过程就是文化形成的过 程,也就是从私有观念到共有观念的发展过程。第二,促进文化形成的动力,亦即下面 要讨论的文化力。这是文化理论的动力部分,是文化理论的核心,缺此则无文化可言。 第三,文化的功能,即文化对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的影响。目前, 大部分涉及国际关系的文化研究采用的是文化功能主义模式,即首先理清文化中的基本 特征,然后讨论这些基本特征对国家行为的影响。文化功能模式是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但它至多是文化理论的一个方面。
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世界政治文化理论体系,要建立这样的理论体系也绝 非易事。关于文化功能已经有许多阐述,所以我在这里只希望根据以上预设的文化理论 框架中的前两个问题提出三个重点考虑的概念,即:文化结构、文化单位和文化力。我 的基本假定是:文化的形成势必包含文化结构和文化单位这两个因素,文化单位之间的 互动通过文化力的推进形成文化结构和改变文化结构,文化结构通过文化力的作用影响 文化环境中的行动者。
1.文化结构
这里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世界这个大的空间概念中是否存在一个体系层面的 主导文化结构呢?温特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所设定的霍布斯、洛克和康德文化都是世界 体系层次的理想类型主导文化,并且预设了一种进化式的发展过程,即从霍布斯文化发 展到洛克文化,最后达到康德文化。他还逐步走向了一种单向建构关系,即国际体系的 主导文化结构塑造了国家的身份,确定了国家的角色,因而也就界定了国家的利益。( 注:这与后现代国际政治理论的认识论和去中心论是截然不同的。参见David Campbell ,Writing Security: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4。)如果要建立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前提是存在世界空间范畴的文化结构。所以,世界政治文化理论假定存在世界体系层 次的文化结构是合理的。
其二,假定存在体系层面的主导文化结构,那么单位文化结构也是同时存在的。进而 ,如果承认国家是世界体系的基本和主导单位,国家作为世界政治的主导行为体,其身 份是自身文化结构建构的还是世界体系文化建构的?温特的建构主义体系理论强调后者 ,江忆恩的战略文化理论强调前者。(注:Alastair I.Johnston,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显然各有道理。但如果体系文化结构和单位文化结构都会发 生作用,什么条件促使前者或后者发生作用就成为需要梳理清楚的问题。
其三,如果我们承认两种文化结构是共同存在的,那么体系文化结构与单位文化结构 之间的关系、单位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常规建构主义理论虽然承认世界文化的 多样性,但却没有解释这一问题,似乎也没有考虑过这一问题。可以设想一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整体的存在不是个体的消亡,个体是整体的部分和缩约。也可 以采取本体论平等的概念对不同单位文化结构加以诠释。但是,建构主义的世界主导文 化结构显然不是如此。建构主义设定国家层面的观念是私有观念,国际体系层面的观念 是共有观念,这在以国际体系为分析层次的研究设计中无可厚非,但需要澄清的是世界 性共有观念与世界文化单位的共有观念这两种观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所以,文化结构是文化理论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科尔曼在对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有 过一个观点,即,社会科学各分支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之间的 联系十分薄弱,未能解决微观到宏观或宏观到微观的转变问题。(注:James Coleman,The Asymmetric Society,Sycracuse:Syc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82.)这可以被称 为缺失的中观理论。如果要建立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中观理论作为沟通宏观和微观的 渠道显然不能缺失。
2.文化单位
如果存在主导性体系文化,什么是世界政治的文化的基本单位?国际关系学界在国际关 系的基本单位这一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罗斯诺总结说这是国家中心论和多元单位论之 争。(注:James N.Rosenau,Along the Domestic Foreign Fronti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p.55-77.)新现实主义坚持国家是国际政治的研究 单位,跨国主义理论和各种新自由主义理论则将非国家行为体包括在研究重点之内。( 注:参见Stephen Krasner,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S.Nye,“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25,1971,pp.329-352。)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虽不是文化理论,但却提出了一个不同于 现实主义和跨国主义的文化单位:文明(儒教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所以 ,我们有着多种可能的文化单位,包括:次国家行为体、国家、跨国行为体、文明。
到目前为止,主流体系理论都将国家定为研究单位。常规建构主义在建构其自身的体 系理论大厦过程中,终于回归到国家,将国家确定为中心行动者及观念体系的主导行动 者。如果仅仅希望研究单向的国际体系结构(无论是文化的还是物质的)对国家的影响, 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解体之前,这样预设的确是最简约的方式。但如果将国家定为世界 文化的基本单位,则排斥了其他文化单位,而在某些条件下,正是这些其他文化单位, 比如非政府组织和超国家组织,在建构世界文化体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采 用多元文化单位的方式,又怎样进行理论建构、达到理论所要求的简约和严谨呢?这是 一个两难境地,但却是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
3.文化力
文化力涉及世界政治的文化内容,私有观念是否能够上升到共有观念,主要取决于文 化力。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普遍道德、国际制度、国际规范、战略文化以及民主政体和 市场经济等等都可以作为世界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成为共识的?必然 有某种力量的推进。在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中,我们可以将文化力定义为:使某些私有 知识成为共有知识,成为世界主导文化的基本内容,形成世界文化的结构框架,并推动 主导文化传播和扩散的力量。所以,文化力研究是文化理论的核心。
什么构成了文化力?有人说是权力。权力又有软硬之分:硬权力是强制性权力,它可以 帮助推进文化观念,如二战后日本的“刺刀下的民主”。软权力根据奈的定义是同化性 权力,国家具有的让其他国家心甘情愿地去做自己希望它做的事情。奈定义的软权力是 靠对其他行为体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产生作用的。软权力也可以推进文化的传播,如现在 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自由贸易制度。但是如果将软权力定义为对其他行为体价值观念的 影响,那么并非只有国家才可以垄断这种权力。(注:Joseph S.Nye,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p.8-11.)
国际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他们没有称其为文化力,但是根 据他们对其功能的表述,应该是类似的动力因素。温特提出了一种元理论陈述,认为微 观层面上的私有知识可以通过行动者的社会性互动,依据各种不同的路径,形成宏观层 面上的共有知识,亦即文化。由于存在多种路径,微观层面上的知识可能产生多种形态 的宏观层面共识,并且一旦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则不能再行还原为原来的私有知识,于 是便形成了宏观层面上的观念结构(文化)。(注:Wendt,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p.139-190.)温特从元理论角度解释了文化力问题,将这一动力的源泉定位 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但是他没有说明为什么在存在多种路径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使 私有观念通过某种路径而没有通过另外的路径,是什么力量使私有观念成为体系层面的 某一种共识而没有成为另外一种共识。费尼莫尔和斯克金柯提出了一种经验理论层面的 陈述。她们在讨论国际规范形成的时候,借用了一个规范的“生命周期”的说法,认为 国际规范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有着三个阶段:兴起阶段、普及阶 段、内化阶段。规范兴起阶段主要靠规范倡导者的宣传鼓动和规范倡导机构的促进并得 到国家的支持,将规范推至临界点;规范普及阶段主要是广大行动者对规范的接受,一 旦规范超越了临界点,就会迅速扩展;规范内化阶段是行动者对规范的内化,使之成为 自我身份和认同的一部分。(注:Martha Finnemore and Kathryn Sikkink,“International Norm Dynamics and the Political Change,”in Katzenstein,Krasner,and Keohane,eds.,The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pp.254-265.)费尼莫尔和斯克金柯虽然讨论的是规范形成的动力,但 由于规范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所以,也可以看做对文化力的一种解释。她们的解释是可 以操作的,但是,对规范动力的阐述只是在第一阶段最为突出。在第二阶段,则更像是 一种通常的社会化过程(效仿)和无理智从众心理(随潮流)相结合的结果。而在第三阶段 ,则被描述成一种似为必然的惯性。所以,这一生命周期在后两个阶段越来越失去了活 力。并且,如果说文化的推进在于对成功行动者文化的模仿,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入主中 国的少数民族虽然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而自己却被中华文化所同化?(注:Ibid.,p.266.)
文化力的研究是文化理论的关键。问题很多,比如,文化只有靠权力才能推进吗?文化 力与权力是什么关系?再如,什么力量使微观层面上的观念通过某些畅通路径成为宏观 层面上的文化结构?又是什么力量(可称之为文化阻力或反向文化力)阻断了微观层面观 念的上升?什么力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结构,使其核心观念分崩离析?又如,文化力是国 家的垄断物吗?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得以广泛接受的观念,有些是国际组织,有些是由非 政府力量,有些则是个人首先提出和倡导的,在其提出和倡导之时,既无硬权力强行推 进,也无软权力诱惑引导,更不是国家首先发起,而最后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世界文化 中的重要内容,其推动力到底在何处?如果文化力不等同于国家权力,那么国家是否应 该是世界政治文化理论的惟一基本单位呢?个人在世界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又是什 么?
本文提出的这些问题显然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建立世界政治文化理论是一项浩大的 工程,但世界政治是需要文化理论的,因为世界范畴内的文化内容很可能是引导世界前 进的主要因素。现在,人们还没有从理论建构角度讨论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而中国又 以其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著称于世界。所以,如果我们就此做出努力,应该是有意义的 。
标签:国际政治论文; 建构主义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文化的解释论文; 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