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论文_李世莲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论文_李世莲

李世莲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4500)

【摘要】 目的:对产科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治疗措施。结果:21例宫缩乏力,9例胎盘植入,5例胎盘粘连,4例产妇凝血功能异常,3例软产道损伤;有效40例,有效率为95.2%;无效2例,无效率为4.8%;其中,38例患者保留子宫,占90.5%。结论:宫缩乏力、例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以及产妇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为导致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根据出血性休克原因应用补充血容量、止血、子宫切除术以及纠正酸中毒等方法,进而大大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92-02

产后出血为产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病率约为3%。产后出血患者主要特征以产道急性大量出血或者少量持续出血为主,如严重会诱发休克。有研究指出[1],产妇出血严重程度和出血量、出血速度、产妇机体耐受度等方面之间有紧密联系。本组研究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的治疗措施,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产科收治的42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2例出血性休克患者均满足出血性休克相关诊断治疗标准[2]。其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34岁,平均年龄(26.5±2.6)岁;34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2例产前出血,40例产后出血;产妇失血量:15例740~1150mL,20例1150~1750mL,7例1750~3500mL;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四肢冰凉、面色苍白、呼吸变快、意识模糊、脉搏变快以及血压降低等症状。

1.2 方法

对患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治疗措施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对患者的血液、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取患者平卧位,抬高下肢,进行吸氧处理,并建立2条静脉通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对患者进行纠正治疗,为使血容量和血流灌注量维持正常,要恢复脏器功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如患者失血性休克,则要为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液和血容量,坚持从快到慢、从晶体到胶体的原则为患者补充血容量;如患者失血量不多,则可为其输入1000~2000mL晶体平衡溶液,使血压恢复正常;及时补充晶体溶液,能够暂时性纠正休克,使血压值恢复正常,但维持时间较短;如患者失血量大,则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浆或者血液,起到维持血压稳定、扩充血容量以及纠正血性休克的作用。再次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适当应用兴奋α、β受体药物与血管活性药物补充血容量,能够有效改善冠脉供血缺乏、完善心脏功能;另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能够增加血流灌注量,改善微循环,稳定细胞膜系统,促进细胞吸收营养、氧气等物质;对休克患者静脉滴注10~20mg地塞米松,能够显著改善微循环。最后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类型采取对症疗法,如为胎盘粘连患者,则进行抗休克和人工剥离胎盘术治疗;如为异位妊娠患者,则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治疗后患者无出血;无效:治疗后,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

2.结果

2.1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

出血原因:21例宫缩乏力(主要包括2例巨大儿,11例瘢痕子宫,3例羊水过多,2例双胎,2例产程过长,1例梗阻性难产),占50.0%;9例胎盘植入,占21.4%;5例胎盘粘连,占11.9%;4例产妇凝血功能异常,占9.5%;3例软产道损伤,占7.2%。

2.2 治疗效果

经过抢救治疗后,42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中,有效40例,有效率为95.2%;无效2例,无效率为4.8%;其中,38例患者保留子宫,占90.5%。

3.讨论

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主要由某类疾病相关并发症或者创伤引起,进而导致出现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组织灌溉不足以及细胞缺氧等情况。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会短时间内流失大量血液,并使机体血容量大大减少,导致患者出现循环性衰竭症状。如不能有效、恰当处理,会导致患者出现机体酸中毒、意识障碍,进而给产妇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研究指出,产后出血为导致产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文献研究指出[3],在产后出血因素中,子宫收缩为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约占70%;其次为胎盘因素与产道裂伤,分别占20%与10%。对产后出血进行诊断的关键因素为准确评估失血量,如出血量测量不准确,则可能耽误抢救时机,提高出血性休克发生率。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给氧、控制体位、补充血容量、止血、应用利尿、心血管药物以及预防感染等处理措施。具体急救措施如下:①尽量取患者平卧位,进行输氧和保暖处理,应用宫缩剂、止血带或者药物进行止血处理;②及时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出血原因、部位,选择最佳止血方法;及时调整输液品种和输液量,按照先多后少、先糖后盐、先快后慢以及总入量大于出量的补充原则;③对患者体征进行检测,依据患者休克程度,应用监护仪对患者的尿量、血压、血细胞以及脉搏等指标进行检测;如患者尿量少或者无尿,则可采取放置尿管、应用利尿剂的方法;④救治过程中采取抗感染措施,大大降低感染率和并发症率。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产妇凝血功能异常、胎盘因素以及软产道损伤等因素为导致发生出血性休克的常见原因,采取措施处理时,要根据出血性休克原因应用补充血容量、止血、子宫切除术以及纠正酸中毒等疗法,进而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乔文艳.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12-113.

[2]陈文娟.产科出血性休克主要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66-67.

[3]马秀莲.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1):141-142.

论文作者:李世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1

标签:;  ;  ;  ;  ;  ;  ;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论文_李世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