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点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难点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划不计划,市场不市场”。这是有人对尚处于过渡阶段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种直观评说。面对这种处于转轨阶段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其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出现思想观念和行为上的某些矛盾冲突或偏颇也不足为怪。要紧的是,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引导有方、工作得力,保证改革逐步推进、目标分步实施,多在转换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就业新制度、创造工作新经验上下功夫,特别是要透过一些现象探究问题的实质,在较深层次上探讨与求索。笔者经参加’95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交流及重点计划洽谈会,加上在此前后对有关人士的访谈,深感有些问题值得深思。
重点计划:几多欢喜几多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大转轨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必须来一个相应的变革和转轨,即改革完全由国家包办的计划分配制度,逐步转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进而走向毕业生就业市场,自主择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一样,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健全,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出于不同情况和各自目的,多少人对这个过程看不清楚或把握不准,导致了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混乱。早在改革方案刚出台的几年前,一些有门路的人就认为:如今已是市场经济了,毕业生就业国家可以不管了,可以自由择业了;一些农村的人认为,国家不包当干部了,还上大学干什么;而一些习惯于坐等国家派干部和技术人员去的用人单位也觉得无所适从:我们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国家培养的人才不派来怎么行!人们很快就发现,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趋动,大学生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令人羡慕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防、军工以及科研、教学单位已不再令他们眼热,而那些经济效益好的公司和带“外”字号的企业却被各路人才挤破了门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在过渡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则成了国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从1991年起,国家每年都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来制定保证部分重点单位需求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即重点计划),并组织落实。
承担重点计划任务的,主要是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和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在每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始之前,各地、各部委都要向国家教委上报重点需求信息,经国家教委审核筛选,确定一批重点保证的单位,并制订出重点计划,按一定比例下达给有关高校。1995年,被确认的重点单位达446家,其中又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胜利油田、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9家单位为“重中之重”。今年确定的重点计划为6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高校3500余名,中央部委院校2500余名。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有关人士说,虽然毕业生就业不再以指令性计划进行,上述重点计划也以指导性计划下达,但各有关高校非常顾全大局,每年都能较好地落实计划,完成任务,有的还能超额完成。有位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高校领导说,对每年国家教委下达的重点计划,我们几乎是想尽办法、全力以赴去完成的。许多高校为鼓励毕业生到重点计划单位、特别是条件较艰苦的重点单位去就业,除了要做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给予一定的荣誉外,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内地有些高校给的一次性奖励金为5000~10000元,广东地区高校则达到10000~30000元不等。要知道这笔钱是各高校在本来十分紧缺的经费中挤出来的,表现出了这些高校高度的责任感和为国分忧的精神。
重点计划的受益者,自然是那些被列入重点计划的重点保护单位,特别是那些“重中之重”单位。这些单位或因新项目要上马,急需人才;或因地理位置不佳,工作亟需而要不到人。重点计划能使其人才来源有所保证,于是,力争“重点”榜上有名,成了一些用人单位和企业追求的热点。作为今年“重中之重”的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人事干部说,本公司目前是亚洲最大的化纤工业基地,规模在世界排列第四,产量占全国1/2,现在二期工程的投资达145亿元,三期工程也在筹划中,急需大批人才,但因公司在不起眼的小城市,人才来源受限,我们很高兴今年被列为“重中之重”单位,使我们有可能进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厂,是全国最大的铁道机车生产基地,也因缺乏地理优势等原因,近年来进毕业生不太顺心,今年被列为“重中之重”后,自然也较欣慰,盼望能要到较称心的毕业生。
就冲着这么多的用人单位想挤进重点计划保护行列,以及进入重点计划单位表现出的欣喜心情,也足以说明在转轨过渡时期国家把重点计划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根据中国当前国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这么认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重点;如果不是受到保证重点的制约,则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步子还可以加速,手脚可再放开一些,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发育也可以快些。然而,步子慢了就会出现保证重点的重点计划与社会大市场经济体制的步调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实际上在重点计划执行中,也已出现了某些新矛盾和隐忧。
一些承担重点计划任务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碰到了很大困难。其一,由于某些国有大企业、大单位改革力度不够,人事制度不活,待遇不高,加上地理位置无优势,对毕业生缺乏吸引力,使落实重点计划的动员工作很难做;其二,按理说,学校本来是培养人和输送人才的,不应该由学校出钱设奖来保重点计划的落实,可还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对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高校来说,多一个重点计划名额,就是多一份经济负担,确实难以承受;其三,有的学生碍于老师的面子,表面上愿意接受学校的重点计划任务派遣,但并不准备真的到单位去报到,使重点计划难以完全兑现。
高校有关人士对什么是“重点”和怎样保重点也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说,从原则上讲,重点应是那些对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具有关键作用的单位。实际上,重点的不一定艰苦,艰苦的不一定是重点。所以有的学校已不简单地提“到艰苦的地方去”,而是强调到更能发挥作用,对党和人民能作更大贡献的地方去。有的认为,理想的就业工作,应做到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满意,而实际上,实行重点计划也有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研究。有位高校负责人曾尖锐地指出,有些单位用人制度没有很好改革,人浮于事,效益很差,原有的毕业生并没能好好发挥应有的作用,新分去的毕业生往往无事可做,成天看报、打杂,闲得发慌,有事业心的毕业生当然不愿去和不安心。如果让这样的单位进入重点计划保护之列,不啻是在保护落后,不利于改革的深化。为了让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事业有成,这位负责人提出,能否在保重点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学校在具体做法上灵活些,比如根据学校了解的情况和历届毕业生的反映,对那些不能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单位,学校有权提出调整计划的意见,然后报教委批准执行。
对用人单位来说,最令他们担心的是,在现今社会环境下,计划分来的毕业生能否保持较高的到位率?到位了是否留得住、能留多久?据有的高校的跟踪调查,九十年代以来分到国家重点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在一年后“跳槽”的竟有近半数的人。一是到位率令人忧,二是到位后不久就挪位,这实际上等于使重点计划的权威性发生了动摇,使今后重点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带来更大难度。同时,随着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招生实行收费、并轨后,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愿望将更加强烈,就业工作中的重点计划,作为过渡性的一种措施,将会逐步淡化、缩小范围,直至不复存在。所以,对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来说,过多过长时间地依赖重点计划要毕业生,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有害的。对此,人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严正忠告:必须关注优秀人才的流向
近年来,我国一流高校毕业生流向是一种什么状况?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十分清楚。每年本科生毕业时,相当一部分考研究生,相当一部分出国,相当一部分流入外资企业;研究生毕业后,也有相当一部分出国或流入外企。
在“洽谈会”期间,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善璐,在与一汽、吉化等10多家国家重点单位人事干部座谈时发出强烈呼吁:我们现在不能再不重视这样的问题了:外国老板如此得心应手、轻而易举地把中国高校的优秀人才拿去了,再过三年五年,中国的优秀人才究竟在为谁培养的问题将更加尖锐。他希望中国的企业界能更多地关心中国高校人才的培养,中国的企业家能更多地关心一下未来企业的最佳人才结构。
对学校的观点,企业表示认同。企业何尝不想得到优秀人才?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一位人事干部说,我们引进人才并不十分强调专业对口,看重的是人才的素质。象北大这样的著名学府,其毕业生总体素质好,即使在学校属二流三流的,在我们看来也是优秀的。只要北大、清华这类高校的毕业生愿意来,我们都是十分欢迎的,而且不会让他们屈才、埋没其才华的;难办的是近年来我们很难要得到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不少人士叹息:如果象北大、清华这样一流学校的毕业生,不能遍及国内一流企业和重大、尖端项目单位,那是一种缺憾。一流学校毕业生要求一流就业,一流企业呼唤一流人才,这一无可非议的合理要求,在很多情况下却难以实现;即使在学校和企业都有较高积极性的情况下,还有关键的一环,即毕业生是否也有这样的积极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毕业生就业意向相当关键。这球似乎踢到毕业生这边来了。但有的毕业生有话:不是我们一味追求享受、怕艰苦,我们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国家的前途是有责任心的,是重将来事业发展前途的,关键是我们的一些实际困难由谁来帮助解决,国家和单位真正爱才,就应尽可能地减少我们的后顾之忧。客观地说,纵然毕业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如果把板子完全打在学生身上也是有失公道的。
看来,要真正解决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合理流向的问题,亟需国家、单位、学校和毕业生都形成正确的认识,工作多管齐下,各方密切配合。国家方面,亟待决策机关拿出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引导,要有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只靠教育行政部门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作为用人单位,要紧的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内部环境,采取各种能吸引人才的措施办法。至于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出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都较好的毕业生,引导他们就业时以国家利益为重、事业为重,兼顾个人实际。
勿庸讳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讲政策导向,不可忘记讲经济手段的有效性。有人曾这样提出问题:远洋轮上的工作十分辛苦,且长期与家人分离,为什么有些毕业生还愿意去?原因之一是有较高待遇、丰厚的经济收入。国外的一些特殊工种,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在于工资几倍于其它行业。对这种行之有效的、理论上也能接受的政策措施,为什么不能在我国得到借鉴和推行?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在待遇上没有较大优惠,确实难以吸引人才。仅仅依靠政治思想觉悟,在广大层面上是难以行通的。对于不分行业、岗位和地区,大学毕业起点工资只有一个标准的做法,不少高校教师和毕业生表示难以理解。
当然,高教界更欢迎的还是有远见的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优秀适用人才。北大的朱善璐副书记说:“北大的毕业生就业并不困难,我们担心的是优秀人才被一些资本家要去了。现在有些外国老板舍得花钱在著名大学设奖学金,以高薪来吸引优秀人才。这实际上已构成了对国家重点单位选择人的传统观念和方式的挑战。中国的企业界也应有勇气、有远见与著名的大学联手培养优秀人才。何谓“联手”?说白了,就是要舍得智力投资。或在高校委托培养人才,或拨专款设定向奖学金等,这实在是明智之举。为适应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形势的需要,国家也将出台新的举措:在高校招生时,就以提供国家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把今后到极少数国家必保的重点单位的学生确定下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作为企业,如果舍不得投资,是享受不了这份待遇的。
与优秀人才外流相类似,毕业生不愿到我国西部地区就业的问题日趋严重,东西部的差距在拉大。在毕业生信息交流会上,人们都可看到西部与东部冷热的强烈反差。宁夏、青海的同志说,开这样的会,我们纯粹是陪衬,不仅内地高校的毕业生要不到,连来自宁夏、青海生源的内地高校毕业生都很难要回去。青海铝厂的一位人事干部说,1995年我们计划进110名毕业生,两天洽谈会,只签了7份协议,且都是本地生源,最后能不能落实还说不准。其实,该厂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直属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是国家一级企业,还是青海省的利税大户,条件相当好。这么一个企业,就因为地理位置,使其求才甚难,如果厂址在内地,恐怕挤都很难挤进去。现在,一些西部单位寄希望于国家下达强令性计划,要求来自西部生源的内地高校毕业生统统回去。这一条在计划经济时期曾实行过而不能完全兑现的规定,拿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来执行,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在人才流向问题上,东西部人在观念上的差距也是相当大的。在西部人士还指望靠国家指令性计划调配毕业生的时候,广东人却说,都什么年代了,还想靠计划统管过日子,也太不识时务了;人才愿到东南沿海来,就让他们来好了,什么时候东部地区饱和了,你不干预也会自然回流。这话听起来让人难以接受,但却是大实话。广东的企业招聘人才,就敢打出“高薪养勤”的口号,而西部仍然是“渴望人才,欢迎你来”之类。看来,西部要想吸引人才,首先是领导和用人部门在观念上要来一次大转变,并且拿出符合实际、确有实效的办法和措施来。
也有一些高校人士谈到,西部和艰苦行业想要吸引人才,不能不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用好往届分去的毕业生,这本身是一种无声的宣传;如果怠慢往届毕业生,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很好发挥,老孔雀纷纷东南飞,你要新孔雀往西飞,怎么可能呢?
新的困惑:专科生何以就业难
1995年是我国历史上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总数达89.5万人,比去年增加38%以上。由于毕业生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矛盾同时并存。工科、财经、外语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社会需求仍居高不下,有些专业的供需比高达1:20以上;而文理、管理类的部分专业社会需求相对较少。从层次结构看,社会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普遍趋旺,对接受专科生的积极性却明显下滑。而今年毕业生中增加的主要部分又恰恰是专科生,使专科生的比例达到毕业生总数的1/3。如何缓解专科毕业生中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已成了各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工作的一大难点和重点,甚至成为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焦点。
令人迷惑难解的是,这种就业信息,究竟是一种什么信号?因为积极发展专科教育,一直是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调整、优化科类和层次结构的重要措施,直至今日,乃至到本世纪末,专科教育仍是高教规模发展的重点之一。还有,普通高校招生结构也在发生较大变化,专科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到1994年,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例已倒了过来,专科生达到53%。我国的成人高教,基本上又以专科为主。如果把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校加在一起,现在专科在学学生已达300万,而本科生约160万。正在加快专科教育发展步伐的时候,传来了专科毕业生就业受冷落的信息,能不令人作冷静的分析、沉思吗?!
仔细分析普通高校培养的专科毕业生就业信息,可以发现,并非所有专科都遭冷遇,一些应用性强、专业紧俏的工科类专科生,其社会需求量仍然很大。东风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拟引进10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专科生约占20%以上。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对锻压、铸造等专业的专科生非常欢迎。北京二轻工业总公司的一位人士说,我们非常需要工民建专业的毕业生,这类专业的学生无论本科、专科,多多益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对办学条件要求不高而布点过多的长线专业,如文秘、财会等专科毕业生,却无情地受到冷落。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今年增加的相当一部分长线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正是1992和1993年一些地方不顾国家三令五申、招生计划被一再突破而扩招、超招来的。当时学生盲目上热门专业,学校也盲目赶浪潮,到如今,只好自食其果。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在教育体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情况下,必须保持并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规划;同时也提出一个新问题,在扩大学校招生和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持层次、专业结构的合适比例?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当然有责任根据社会供需信息和实际需要,及时地实事求是地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和办好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坚决压缩和调整长线专业,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盲目发展。至于如何在社会和市场都会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掌握社会需求而调整招生比例,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摸索的。
从社会需求看,专科毕业生是否真的过剩了呢?恐怕不能下这样的结论。除了上面提到的专科专业结构问题外,还有社会对专科生的认识问题和如何真正办出专科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不知从何时起,有些企业在用人上产生了“就高不就低”的心理。有些岗位明明专科毕业生可以胜任,却宁让本科生来顶岗。这似乎不近情理,但企业有自己的理儿。他们觉得现在的专科生全面素质有欠缺,使用起来不如本科生顺手。从教育内部来说,也确实存在问题。有些本科院校培养的专科生,基础理论教学搞得很强,但因学制只有两年,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实践训练,专科特色体现不够;有些为满足在职人员或子弟对学历的要求而办的大专班,由于入学时起点不高,加上在一些教学条件和环节上也存在种种不足,全面质量不能很好保证,有一部分成人教育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也损坏了专科的声誉;又有一部分专科生为了将来能晋升高级职称,一心想着“专升本”,到工作岗位后难以专心致志地工作。如此等等,难怪一些企业感到专科生不适用、不稳定,不如要本科生、一步到位。
从毕业生就业工作来看,要拓宽专科生的就业门路,应特别高度重视专科生的就业面向问题。国家确定高等教育扩大规模的重点之一是高等专科教育,其重要依据是广大农村、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需要大批这方面的人才。正是这些广泛的领域,专科毕业生自愿去就业的还不多。这里既有中小企业和农村等用人单位对专科生的正确认识问题,更有专科毕业生能否眼光向下、真诚地到这些单位去建功立业的问题。教育部门也应当从招生、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把专科教育的服务面向真正转移到广大农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这方面来。
由此看来,社会上适合和需要专科毕业生的岗位很多,只是由于各种教育内外部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专科生虚假过剩现象。一方面是需要专科生发挥作用的地方和部门得不到或不愿要专科生;另一方面是大量专科生就业受到冷落。面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我们还不能因此而改变发展和办好专科教育的基本思路,而必须深入调查、认真探讨、科学决策,从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创造条件,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全面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