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龙山街道卫生院 山东烟台 26512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正规西医药治疗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期限,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疗效对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药在治疗冠心病上见效快,但是稳定性较差,患者对西药依赖性较强。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见效较慢,但是后期疗效较好,且中医药稳定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冠心病;辩证;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125-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资料和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2±5.6)岁,病程5个月~8.5年,平均病程(4.8±2.7)年;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4±4.9)岁;病程6个月~7.9年,平均病程(5.2±3.1)年。两组从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法,具体方法为:对冠心病治疗运用硝酸甘油和消心痛。心肌缺血缓解期治疗主要是运用硝酸酯、钙通道阻滞剂、血小板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稳定心绞痛必须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缓解后观察10~14天,出院后仍继续治疗3~6个月;控制患者高血压,降低血脂,限制饮酒,低脂低盐饮食,停止吸烟。适当体力和体育活动,心绞痛发作时应休息民。对频发心绞痛或卧位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卧床休息,一般患者不需要卧床休息,适当活动。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疗法,具体如下:
1.2.1中医辩证分析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正常与否与寒热关系密切。血遇寒则凝,遇热则通。冠心病为寒气客于心脉,脉络卷缩绌急,血气不得流通所致。芳香温通即针对此而设。使气血流通,疼痛缓解。适用于冠心病寒凝血脉,特别是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发作可收到快速止痛的效果;调整脾胃法: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胸阳痹阻的根本健脾胃,补中气,提高机体运化痰湿的能力,使气血充足,心脉得养为冠心病的治本之法。
1.2.2 养心定志汤治冠心病 功能主治: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主治冠心病。处方组成:太子参15克,茯神(茯苓)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丹参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麦门冬10克,川芎1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胸闷憋气,胸阳痹阻较甚者,加瓜萎、薤白;心痛剧烈,痛引肩、背,气血瘀滞重者,加三七、金铃子;心烦易怒,心慌汗出,心肝失调者,加小麦、大枣;若高血压性心脏病,亦可用此方去龙骨,加决明子、川牛膝、杜仲;肺源性心脏病,可加银杏、天冬、生地、杏仁,去川芎等。
1.2.3针灸疗法 至阳:部位: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方法:俯卧位,全身放松,医者先轻轻揉按穴区1分钟左右,使局部发热。常规消毒,用28号1.5寸毫针,针尖略向上斜刺0.8~1.2寸深,用捻转手法使之得气。捻转时采用小幅度、快频率,其限度在1/2转,其频率为每分钟140次,尽量使针感向胸前扩散,如此方法持续3分钟。然后留针30~4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心俞:(部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方法:俯卧位,常规消毒,用30号1.5寸毫针,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0.8~1.2寸深,用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再行刮针柄法;持续操作2~3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与深度,不宜直刺太深,以防发生气胸。
1.2.4益气活血法 选取党参、五味子、石菖蒲、薤白、红花、川芎、香附各10g,丹参30g,生黄芪、茯苓、元胡各2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观察指标
根据疗效可分为显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可比性(P<0.05),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冠心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使用的西医药物在治疗效果上并不理想,主要在于控制病情,一旦停止用药,病情就会发作。本文针对冠心病的中医疗法展开探究,以传统的中药理疗和针灸手段对病情进行缓释疏导。冠心病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饮食规律和生活中日积月累形成的许多不好习惯所致。中医治疗主要采取为保守治疗,通过扩展患者心肌收缩力,可有效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并且无副作用。
中医针灸具有活血化瘀、抗栓通脉的功效,而中药通过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的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缩短其血液中红细胞电泳的时间,从而抑制其血小板的聚集。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不反弹等有利因素,值得广大中医学人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霞,董立.浅谈中医辨证施治冠心病[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7):671.
[2]宋安华,关文强.中医辨证施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1):149-150.
[3]韩运才.中医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预防及治疗[J].内江科技,2005,15(2):51-52.
论文作者:刘丰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疗效论文; 心绞痛论文; 心脏病论文; 心肌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