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适度增长 货币政策已显成效——1996年1—9月四川省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民经济论文,货币政策论文,成效论文,形势分析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三季度,我省国民经济呈现适度增长的平稳运行态势。1—9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84亿元,增长9.7%。其特点是:农业获得丰收,农民收入增加;工业生产保持较高增速,效益缓慢转好;投资增长,技改投入力度加强;消费市场趋旺,物价涨幅平稳;财政收支情况良好;金融运行平稳,货币政策措施已见成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民负担反弹压力大;企业经营困难,资金较为紧张,效益下滑趋势未根本改变;经济结构还需继续调整。
一、经济运行状况
1.农村经济形势较好,有望再夺丰收,农民收入增加。今年我省连遇严重低温、夏旱、洪涝、大风等灾害袭击,受灾范围宽、程度较重,但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到4669.23万吨,比去年增加86.1万吨。农民收入也较大幅度的提高,据省农调队统计,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74.59元,同比增长25.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7%。
2.工业生产保持较高增速,结构得到调整,效益有所转好,主要产品生产增加。1—9月,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0价)1756.6亿元,同比增长14.49%。工业生产结构有所调整,效益开始好转。一是国有企业产值增幅提高。1—9月,我省国有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0.9%,同比增幅高出3.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3.0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57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1—8月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累计税后留利增长37.9%,较上月上升31.2个百分点;累计亏损额增长60.7%,较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三是轻重工业呈同步增长趋势,分别增长14.04%和14.77%。四是主要产品的生产增加,原煤增长9.74%、发电量增长9.3%、化肥增长14.09%、彩电增长65.55%、水泥增长8.94%、钢的产量与上年同期持平。
3.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基础建设得到加强,技改投入回升较快。今年1—9月,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3.25亿元。从构成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13.57亿元,同比增长23.1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其中7—8月增长36.80%;更新改造投资完成71.87亿元,同比增长5.39%,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39个百分点,其中7—8月增长38.42%,呈较快的回升之势。我省基本建设投向主要用于采掘、能源和邮电通讯等基础产业,1—8月,我省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邮电通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9.7%、71.5%、35.9%。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来源情况较好,渠道增多,1—8月,累计资金来源183.4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集资,分别较上年增长50.9%、40.7%和80.8%。
4.消费市场稳步上升,物价涨幅回落。今年1—9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8.24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低于上年同期14.6个百分点。城市市场好于农村市场,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545.15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483.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9.53%和17.31%。今年4月份取消保值贴补以及5月、7月国家两次调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措施已对市场产生影响,4月份起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呈上升之势,4—9月当月增速分别为17.3%、20.0%、18.2%、18.5%、19.4%和18.2%,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商品销售增幅逐月上升。
在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市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1—9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9.50%,商品零售物价水平上涨8.00%,均比上年同期涨幅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分别上涨9.8%和9.4%,较上年回落12.42个和10.99个百分点;城市和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分别上涨6.4%和9.3%,回落12.19个和11.4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省市场物价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价格相对稳定,各月涨幅波动较小,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8.3%—10.4%之间,商品零售物价涨幅在7.5%—8.8%之间。
5.财政收入情况良好,财政支出适度增长。今年1—9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25.29亿元,同比增长28.24%,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个百分点,在工商企业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全省共组织工商税85.55亿元,同比增长26.02%。地方财政支出166.77亿元,同比增长18.26%,增幅低于上年同期7.54个百分点。
二、金融运行状况
今年以来,中央银行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采取取消保值补贴,降低存贷款利率、贷款规模提前使用、重点企业发行债券等适时适度的调节措施,产生了积极效应。三季度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增势减缓,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重点资金得到保证,现金收支良好,国有银行经营好转。
1.存款总量增势趋缓,结构有所变化。9月末,我省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达3062.59亿元,比年初增加592.85亿元,同比多增107.61亿元,增长24%。其中国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2208.47亿元,比年初增加437.18亿元,同比多增85.71亿元,增长24.68%。
今年1—9月,我省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变化的主要特点,一是企业活期存款增长减慢。9月末企业存款余额778.65亿元,比年初增加140.04亿元,同比多增3.66亿元,增长21.93%,低于上年同期5.5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活期存款增加101.01亿元,增长17.69%,同比下降8.28个百分点。三季度企业活期存款增加24.73亿元,低于前两季度平均增加38.14亿元的水平。活期存款增量占整个企业存款增加额的72.13%,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87个百分点。企业存款的流动性有所下降。二是储蓄存款增量减缓趋势明显,活期储蓄比重上升。9月末城镇储蓄存款余额为1340.67亿元,比年初增加290.65亿元,同比多增68.26亿元,增长27.68%,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10个百分点。剔除8月份“川仪”股票发行增加定期储蓄存款40.5亿元(其中95%为机构转帐划入)因素,一、二、三季度储蓄存款月增额分别为44.54亿元、21.36亿元、16.31亿元。9月份储蓄存款增加13.66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加5.69亿元,占储蓄存款增量的比重仅为41.65%。降低利率,分流储蓄的政策效应明显。三是财政性存款增幅较大,9月末,财政性存款余额为76.44亿元,比年初增长12.06%,而上年同期是下降2.53%,其中主要是地方性财政存款增加10.14亿元,增长幅度达53.06%。
2.贷款增幅略高于上年,各项重点资金需要得到保证。9月末,我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167.0亿元,比年初增加394.63亿元,同比多增80.71亿元,增长14.23%,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21个百分点。9月末国家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2498.59亿元,比年初增加286.18亿元,同比多增71.98亿元,增长12.94%,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08个百分点,其新增额占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的89.18%。
1—9月国家银行贷款变化的主要特点,一是贷款进度三季度有所减缓。一季度月均增加贷款14.01亿元,二季度由于贷款规模提前使用,进度明显加快,月均增加贷款42.98亿元,三季度有所减缓,月均增加贷款38.41亿元。二是切实加强了对农业的投入,今年前三个季度,行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共增加46.27亿元,增长25.98%,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增加了企业短期资金需要,特别对有效益、有销路、有偿还能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了信贷倾斜。1—9月,全省短期贷款新增201.14亿元,增长13.30%,同比多增58.25亿元,增幅高于同期2.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贷款新增81.55亿元,同比多增35.89亿元,增长14.22%,增幅高于同期4.86个百分点,新增额占全部短期贷款增加额的44.55%,较大程度缓解了工业企业的资金需要。在工业贷款增加额中重点企业获得了较大份额,据工行四川省分行监测的2196户重点企业情况表明,1—8月,企业增获短期贷款32.67亿元,占同期全省国家银行工业短期贷款增加额的48.17%。四是加大了对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前三个季度,我省中长期贷款新增74.28亿元,同比多增8.63亿元,增长12.84%,其中开发银行贷款比年初增加55.76亿元,增长44.58%,占中长期贷款新增额的75.07%,占比比同期提高15.87个百分点,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如“二滩水电站”、“攀钢二期工程”、“广元宝珠寺电站”等项目建设资金陆续到位,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今年以来,我省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也得以快速发展。1—9月,我省国家银行共签发银行承兑汇票69.62亿元,收到银行承兑汇票118.77亿元,全省国家银行累计办理商业汇票贴现28.46亿元,人民银行累计办理再贴现21.64亿元。商业汇票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开展,促进了经济效益好,产品有市场的重点企业进一步发展。
3.现金投放回笼良好。今年1—9月,国家银行现金收支品迭,净投放现金7.45亿元,比上年同期少投放27.90亿元,下降78.92%。造成现金投放同比减少的主要因素,一是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的情况有所遏制。1—9月,我省工资性现金支出591.64亿元,比同期增加59.12亿元,同比少增35.62亿元,增长11.10%,增幅比同期低10.54个百分点;二是大春收购推迟,农副产品采购支出168.33亿元,同比仅增长1.82%,增幅低于同期13.56个百分点;三是储蓄存款支出1970.27亿元,同比增长33.15%,增幅低于同期12.62个百分点;四是汇兑支出175.68亿元,同比增长24.15%,增幅低于同期10.26个百分点。
4.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逐季好转,备付金保持合理水平。今年以来,由于各行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控机制,积极开展“四讲一服务”活动,亏损下降,效益逐季提高。1—9月,我省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累计亏损3.07亿元,同比少亏6.89亿元,亏损额不到上年同期的1/3。亏损额逐季减少,一、二、三季度分别为2.30亿元、0.53亿元、0.24亿元。国有商业银行及交行备付金率充分,但呈略降之势,7、8、9月末综合备付金率分别为6.05%、5.28%和5.79%。
三、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偏高,农民负担反弹压力大。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下降,1—8月为3.6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9%。1—9月,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6.5%,增幅虽然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高出商品零售物价涨幅8.5个百分点。1996年我省农民承担的法定内集体提留统筹费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比1995年下降0.39个百分点,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法定外的集资、摊派等负担增加的情况,农民增产不增收和负担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
2.工业生产企业经营效益下降趋势还未能扭转。虽然工业企业效益下滑之势得到节制,但亏损额仍进一步扩大。截止8月末,我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7.44亿元,同比下降18.32%,亏损面达43%,较上年同期扩大6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净亏16.77亿元,而去年同期是盈利8.76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达72.78亿元,同比增长45.8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亏损面高达66%,亏损面比上年同期增长13.79%。分轻、重工业看,亏损面分别为45%和41%,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为35.41亿元、37.37亿元。据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对我省176户亏损企业的典型调查,上半年其累计亏损额达14.4亿元,亏损企业较多的行业是机电仪、纺织、食饮烟、矿业、交通、化学、造纸,这7个行业的亏损企业点占调查企业的82.95%。企业增收不减亏的原因主要是: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增长较快,企业适应市场能力有限、经营管理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仅电、煤、气三项涨价就使我省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高达40亿元以上。同时国内生产资料市场偏淡、消费品市场需求平稳,以及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企业扭亏困难加大。今年1—8月,我省外贸出口额仅为14.33亿美元,同比下降23.8%。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导致许多企业开工不足,降价销售。据长城特殊钢公司反映,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钢材数量同比减少3171吨,平均销价较上年同期下降135/吨,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56亿元,下降16.73%。
3.企业资金占用不合理、周转不畅、紧张的矛盾未根本缓解。8月末,我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达291.59亿元,同比增长21.55%,占存货的比重达39.98%,占比比上年同期增加3.83个百分点。应收帐款净额达481.41亿元,同比增长22.03%,加剧了营运资金的紧张程度。
4.粮棉收购财务挂帐难以消化。近年来,巨额的财务挂帐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收购资金,也使我省近1/3的粮食贷款不能周转,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严重影响了我省经济的发展。1992年末,我省粮食财务挂帐为25.33亿元,其中政策性挂帐23.03亿元,到1995年末,财务挂帐已增至75.23亿元。
四、对货币信贷政策的对策建议
1.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适时适度调节的力度。如果今年物价月环比增幅继续回落,全年物价能控制在7%,建议在四季度再适度放松银根,增加贷款规模,控制投向,加大信贷增量结构调整力度。同时,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改革进度,增加调节的灵活度,以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两个转变”的实现。
2.加大对安居工程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信贷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分散居民手中的游资,减轻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钢铁、建筑、家电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要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如银行提供按揭、购房贷款等,扩大需求,促进其健康发展。
3.继续加大对重点企业和“三有”企业的信贷倾斜。一是要重点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企业的资金需要,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以此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增大支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力度,适当增加“三有”一般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资金供给。三是增大对扭亏有望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扭亏增盈。四是增加对企业的技改贷款投入,积极支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改造,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重点支持企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五是继续落实54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信贷政策,并逐步在大中城市推广,保全银行债权,加大企业兼并破产力度,促使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国有工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4.继续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特别要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建议农业发展银行增加专项贷款,与财政投入配套,搞好今冬明春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的防灾能力,改善生产条件。要继续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5.确保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落实到位。银行、财政、收购企业要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的“约法三章”。在消化历年财务挂帐的问题上,建议财政部门在制定财政预算计划时,将农副产品收购中应拨补的财政挂帐设立冲销专户,由有关部门共同监督使用,保证专户专用,防止拨补资金被挪作它用,逐步冲销历年的财务挂帐。
6.继续加强金融监管。在当前调低利率,银根有所放松的情况下,要强化对全社会金融秩序的监管,防止乱集资现象抬头,以利于“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货币信贷政策措施的落实。
标签:金融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