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下的产业驱动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机制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原有要素和资源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业部门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新增的要素和资源也被配置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使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的份额不断增加,不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共同提高。有学者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对1850~2001年德国经济周期进行分析,发现三次产业由于各自生产率的差异,使资源(特别是劳动力)不断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Dietrich & Krüger,2010)。 钱纳里等(Chenery et al,1977,1986)、赛尔奎因(Syrquin,1984)用计量方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构了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变迁的标准模型,为后续分析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思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Fagerberg(2000)、Tim-mar(2000)和Peneder(2003)等尝试用新的方法测度在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学者分析印度1951~2007年时间序列发现,1988年前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而1988年之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显示出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Cortuk & Singh,2011)。该类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达到一定高度时会通过结构效应影响经济增长。 国内不少学者(刘伟、张辉,2008)验证了产业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确认了产业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张军等(2009)系统地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研究工业行业结构调整对要素效率变化起到的主导作用。林毅夫(Justin Yifu Lin,2011)从三个方面对结构经济学进行了思考:首先,经济结构的要素禀赋会从发展的一个阶段上升到另一个阶段;其次,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从低收入的农业经济到高收入的工业经济连续变化中的一个点;最后,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市场都是资源有效分配的基础性机制。干春晖等(2011)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二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些研究确认了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之外的微观行业变化情况,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一、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 基于刘伟等(2008)的研究,产业结构高度指标包括两个部分:比例关系和劳动生产率。本文将比例关系和劳动生产率的乘积作为产业结构高度的测度指标,即产业结构高度H为: 其中,是t时间内产业i的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是t时间内产业i的劳动生产率。一般说来,劳动生产率是一个有量纲的数值,而产业的产值比重则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因此,将劳动生产率标准化为: 其中,是经济体N中标准化的产业i的劳动生产率,是工业化完成时产业i的劳动生产率,是工业化开始时产业i的劳动生产率,是原始的、直接计算的产业i的劳动生产率,其公式为,即产业i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的比值。当H=0时,经济体N开始进入工业化初步阶段,而当H=1时表明经济体N完成了工业化,也就是说经济体N的产业结构高度值越接近1,其距离完成工业化的目标越近。 刘伟等(2008)基于钱纳里(1986)的经济阶段划分标准结构模型,利用2005年数据①通过对产业结构高度的国际比较发现,产业结构高度的演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1,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低于1。从时间维度上,1985年前我国整体产业结构高度小于零,该阶段我国经济总体仍然处于工业化起飞前的准备阶段;1985~1997年我国进入工业化初步阶段,产业结构高度一直稳步推进;1998年后,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1998年前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年均提升约为0.6个百分点,1998年之后年均提升约为3.9个百分点。 本文在原方法的基础上,将产业结构高度的计算延伸到了2014年②。结果显示2005年后,产业结构高度的年均增速达到5%以上,另外,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了钱纳里1986年给定的基准假设(49441万/人)。进一步论证了原文的结论:(1)中国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产业结构高度的提升不断加快;(2)若以不变价增加值计算,第二产业从规模和劳动生产率上,仍然是主导产业。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群演进 对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研究发现(张辉,2009;陈和、隋广军,2010;张辉、任抒杨,2010):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经济,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加速进程中,都受到几大主导产业的推动。本文从投入产出分析出发,界定驱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导产业群。 产业关联效应指标是界定主导产业的关键指标。罗斯托(1988)认为应该选择具有扩散效应(前向、后向和旁侧)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链的各产业中,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1991)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主张不均衡发展战略,提出将产业关联效应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即产业关联基准,发展政策的目标应挑选和集中力量发展那些在技术上相互依赖、产业关联效应强烈的“战略部门”,即主导产业部门。 (一)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中,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等结构系数对于解释经济问题有重要作用:“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列昂惕夫,1936;钟契夫等,1993;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2006)。 目前学术界对于这几个系数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对其中部分系数也展开大量讨论(L.Jones,1976;刘起运,2002;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2007;沈利生,2010)。目前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的界定较为明确(中国统计局,2012;刘起运,2002)。对于影响力和感应度的争议较多,主要有两点:(1)计算过程的经济意义;(2)产业规模的影响(刘起运,2002)。大多数文献中使用的传统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如下(王岳平,2000)。 在经济意义的讨论中,传统的投入产出感应度和影响力计算存在商榷空间:“违背了列项加总原则,经济意义模糊”。B矩阵不适用于行向加总,W矩阵不适用于列项加总。对产业规模权重的讨论,刘起运等认为应以产出比重或者投入比重作为权重,准确衡量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完全作用情况,而用简单算术平均的方法不合理(刘起运,2002;L.Jones,1976)。刘起运(2002)的文章得到投入产出学会的广泛认同。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2007)的研究将其归纳为2个系数,明确了投入产出结构系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本文使用的权重和计算方法与此相同。 1.改进的影响力系数。 其中,表示第j部门最终产品占国民经济最终产品总量的比例,称为“最终产出构成系数”;是第i部门对第j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分子的经济含义是增加i部门一个最终产出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分母的经济含义是各产业增加一个最终产出对国民经济的平均带动力。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第i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越大。 2.改进的感应度系数。 其中,表示第i部门产品的初始投入量占国民经济初始投入总量的比例,称为“初始投入构成系数”;是第i部门对第j部门的完全分配系数。分子的经济含义是增加i部门一个初始投入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分母的经济含义是各产业增加一个综合初始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平均推动力。推动力系数越大,表示第i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 另外一些研究者(刘起运,2002;王巧英,2010;刘品,2011;肖强,2010等)认为,在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中,已经考虑了行业之间的累加效应,因此不能用于列项加总的方法计算影响力系数,否则将带来重复计算。例如,煤炭开采对金属压延的带动,进而产生金属压延对装备制造的带动,因此煤炭开采对装备制造的影响已经包含了部分金属压延对装备制造的影响。这样在计算装备制造业带动力的时候,不应该重复计算煤炭开采——装备制造的完全消耗和金属压延——装备制造的完全消耗,否则将带来重复计算。本文认为,该类重复计算带来的统计上误差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等比例不受其影响,仍然可以作为研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性的理论方法。首先,影响力系数是通过特定产业的影响力与全行业的平均影响力进行比较得出的,分子与分母都进行了相同规模的重复计算,因此该系数具有实际意义。其次,影响力系数计算出的结果衡量的是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的当量,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经济数量,而是用于横向比较的指标。因此,不必拘泥于影响力系数中重复计算问题,只要该指标能准确衡量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可,这也是本研究重点考察的问题。 环向系数表示i产业对国民经济及拉动力和推动力之和。值越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关联度越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也越大。 (二)主导产业选择 本文分析我国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以下为根据1987~201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或延长表计算得到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均大于平均水平的产业。本文假定该类产业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把所有这些主导产业称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群(表2)。③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1987~2012年的主导产业群基本都是隶属第二产业的工业部门。无论在我国工业化起步期还是加速期,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比较传统的重化产业,其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都较高,对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此说明我国工业化进程与世界一般规律是有所差异的(Chenery & Syrquin,1977;陈和、隋广军,2010)④。 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十分重要的纺织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轻工业在工业化加速期已经逐步淡出主导产业群,而金属矿采选业等重化产业的不断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主导产业群重化的特性非常明显。 另外,关注第三产业可以看出,2002年以后有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进入了主导产业群。从2012年的投入产出分析来看,部分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环向系数已经超过2,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带动力较显著。由此,本文观察到:(1)我国的主导产业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且目前重化属性较为显著。(2)第三产业的主导性从2002年开始提高,但尚未超过第二产业。(3)交通、邮政、科研、商务、综合技术等五个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感应度开始明显提升,但影响力仍有限。 三、产业部门间要素流动机制的模拟 本文已经确定了第二产业中工业部门对我国工业化进程和长期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也发现这种推动作用基本源于工业部门6~8个核心的行业。下面将模拟产业部门间要素流动的机制,分析其驱动机制。 根据公式(6)~(13)计算,标准化后三次产业增速当量⑥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受主导产业群的促进而产生的增速方面,第二产业不但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且第二产业受主导产业群的带动作用仍然远远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全社会各类资源仍然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 全行业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同(6)~(13)。但是j的取值变为1~n,该系数扩大以上指标“受主导产业群”的作用为“全行业”的作用,其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由图1和图2可以发现,第二产业无论受主导产业群还是国民经济全行业的带动作用仍然是最高的,但从2002年开始,第二产业受国民经济全行业的带动作用的增速已经开始下滑,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开始攀升。到2012年,三次产业受全行业的带动作用基本一致,增速较为协调。 从上述分析中,本文可以得出以下四点认识。 第一,主导产业群对第一产业的带动力呈下降趋势,但全行业对第一产业的带动力呈上升趋势。由此说明,国民经济的要素从全行业结构的角度而言,开始向第一产业倾斜;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重点是第二产业部门)未对第一产业形成足够的带动作用。 第二,主导产业群对第二产业的带动力持续上升,全行业对第二产业的带动力从2002年以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由此说明,国民经济的要素从全行业结构的角度而言,第二产业的带动力逐步放缓;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增长的引擎。第二产业的产业加速放缓与以上模拟结果一致,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效应,行业内部的技术进步等对第二产业的增长影响较小。 第三,第二产业的环向带动力非常大,也同样说明了第二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相关性很大,对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普遍的相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状况,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会取决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 第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2005年后呈现方向性的变化。首先,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突破了钱纳里(1986)的假设,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的GDP占比(44.6%)已经与第二产业(45.3%)接近;其次,全行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已经开始上升,而主导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增加;最后,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带动力仍然有限,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基于第二产业的需求产生的(结构效应),尚未形成对第二产业的有效推动力。 图1 1987~2012年三次产业受主导产业群影响的增速变化趋势 图2 1987~2012年三次产业全行业增速变化情况 四、驱动机制与增长路径 本文认为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内在驱动机制为:首先,结构效应为主。驱动力来自于第二产业内部的资本要素流动(结构效应),最终需求带来的驱动性较小。第二产业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工业部门的6~8个主导产业。其次,第二产业带动明显。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推动力在持续增强,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最后是创新不足,三次产业普遍创新不足,面临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瓶颈。 图3 驱动机制示意图 基于此,本文认为当前驱动机制中存在三个结构性问题影响我国工业化加速进程,并探讨最优增长路径的三条策略。 (1)主导产业结构未能引导经济增长方向,必须打破主导产业的自循环机制,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当前主导产业仍为重化属性的6~8个工业部门,对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贡献,对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未起到显著作用。为了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加速提升,在要素和资源分配方面,可以考虑调整目前重化的主导产业结构,重点关注对生产率有显著提升,且对第三产业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发服务等。我国第二、三产业之间缺乏联动效应。首先,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关,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也是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其次,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再次,我国第二、三产业之间缺乏联动效应可能是由于我国出口导向战略,使得我国的第二产业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之间联动效应弱化了国内第二、三产业之间应有的投入产出效应。这说明,我国未来应该在保持开放的大政方针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主导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第三产业中交通、邮政、科研、商务、综合技术等来强化对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通过升级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来引致提升国内相应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 (2)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环节有待提升,以增强自身劳动生产率。一方面,提升产业链环节将增加第二产业当前的劳动生产率,加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增强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相关性,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不论是珠三角、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还是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推行,都在强化创新经济和产业链环节的有序升级。 (3)第三产业部门向第二产业部门间的要素流动有待增强。在发展路径上,产业结构转型的第一阶段要提升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阶段要提升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带动力,以此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地,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带动将破解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乏力的困境。 五、结论 按照产业结构高度化测度指标来看,我国在1985年才从整体上越过传统社会阶段,进入钱纳里所界定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在1998年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2008年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1年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与钱纳里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变迁轨迹有所不同的是,我国转轨经济的发展特征使得本应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才显示出对国民经济主导和引领作用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和石油加工等重化产业就已经与该阶段特有的纺织、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轻型主导产业一样,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此外,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在1998年达到0.1之后,即进入工业化加速期的发展特征来看,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起点也早于钱纳里所界定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样看来,由于我国转轨经济发展特征所导致的工业化初期重化产业和轻工业双引擎作用,以致我国整个工业化进程不但在产业结构演变,而且在加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工业化中后期的转型发展上都要比西方历史轨迹来的快速和复杂。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完全环向系数变化轨迹来看,虽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驱动力有了大幅提升,其总指数仍然与第二产业相距甚远,其演化成为国民经济源动力的发展历程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国民经济的源动力无论在工业化初期还是中后期,始终都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而且经过长期发展,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驱动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所依托的第二产业支撑作用基本处于不断强化之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重化产业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第二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所在。不过从2012年来看,随着第三产业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来看,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逐渐显现。 注释: ①数据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计量,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以2005年的数值为准(1美元=7.3元人民币)。 ②为了保证2005~2014年数据与2005年前数据的可比性,采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不变价GDP”数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为2005年数值。 ③本文计算中:(1)最终产出构成系数以最终产品计算,不包含进口部分。假如加入进口部分计算,部分产业将得到负的最终产出构成系数,偏离了指数原本的经济意义。(2)计算得到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后,计算全行业的平均值,该均值并不等于1。文章选取影响力和推动力均大于均值的行业作为主导产业群。 ④根据世界工业化一般产业演变规律,先是轻工业主导,然后才是重工业和重化工业起主导作用,而我国无论是工业化早期还是加速期都是重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起着主导作用。 ⑤在计算式,本文利用两张投入产出表的差额进行计算,遇到行业分类不一致时,利用118行业分类标准等细项重新计算行业最终产出和初始投入的增量。 ⑥按照当年三次产业增速的比例,以全年增速为100%,计算三次产业的增速当量,表征三次产业增速的相对值。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要素驱动论文; 经济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