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土木工程是建筑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木工程施工实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专业、多工种的交叉作业。伴随建筑业的快速崛起,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分别从土木工程混凝土的选材、制配、养护与运输等方面,探讨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材料,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今,混凝土材料不断进步和完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它作为主体材料的地位,相对而言,人们对它的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手段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创新。
1控制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材质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及其变化情况,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整个施工过程。例如混凝土原料中的水,它只能是基本的水原料,不能使用工业废水、污水和海水等。混凝土的质量也会因为水泥的强度和骨料的含水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水泥的质量要求,水泥作为混凝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确保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而且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对于工程施工也带来了一定的有利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在混凝土工程中经常会使用由一些硅酸盐材料所形成的通用水泥。它在混凝土水泥中使用非常频繁。因此,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水泥,并且对水泥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根据施工的各个过程选择强度合适的水泥。为了确保水泥的质量,在储藏时,要保持库房的干燥,防止水泥出现遇水变潮的现象。在施工现场,应该按照水泥的特性、用途和来源情况等,来对水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存。(二)对于骨料的选择要求,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混凝土中的骨料需要按照施工要求,来选择强度等比较合适的骨料。天然骨料和人工骨料作为常见的两种类型,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被使用,有时也会将这两种骨料结合在一起使用。骨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砂石,它对于维护骨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的体积的大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的影响,后,导致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料,按照混凝土的结构和对骨料的要求,来选择强度、含水量合适的骨料。后将骨料中的几种原材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搅拌,直到其满足使用的条件和要求。
2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配制材料
配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①骨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制中,粗细骨料决定了强度,只有科学的使用时,才会变得稳定。粗骨料应连续分选,细骨料应为中砂,以便制备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②外加剂使用。混凝土施工材料外加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使用时,记住确保始终如一的质量和性能。建议使用缓凝剂,减水剂等。使用粉煤灰和矿渣粉作为杂质以确保材料制备的稳定性;③保证水泥含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保证安全性,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标准前提下,有必要进行科学试验,以增加骨料和骨料的含量,从而显着减少单一混凝土水泥的用量,保证整体材料的强度与黏结度;④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最为主要的材料,进行选择使用时,一定要严格精准。尽量使用水化过程热度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在各种水泥材料中,最好的就属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热硅酸盐水泥、低热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几种。混凝土的溢水量的大小与使用的水量有关。耗水量大,水的溢出量就越大,并且还与温度有一定关系。水完全溢出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它还与水泥的组成和细度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凝土运输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步骤中,运输与泵送技术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施工人员需要同时考虑到运送路程与泵送时间,同时结合周边情况来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比强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对混凝土运输带来直接影响的即为运输路程与运输方式,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预先对整个运输方案做好模拟实验,从多个方案中确定出优的运输路线与运输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属于途中混凝土的转移次数,并且与施工现场的管理者做好对接,保证混凝土可以在初凝之前顺利进入到施工场地。
2.3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施工应从混凝土坡脚、混凝土坡中部以及混凝土坡顶等三处进行三道振捣。在保证三道振捣的位置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配合保证混凝土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预期效果。在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需要对振捣棒插入的深度以及振捣时间进行严格把控,振捣棒的移动间距应控制在40cm左右,其深度应当保持在下方混凝土50mm以上。
2.4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模板进行检查,将模板上的物质清除干净,并且处理好模板之间的缝隙。还需确定混凝土的预埋件位置合适,保护层的厚度符合一定的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进行不间断的浇筑工作,防止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凝固的现象,影响其质量问题。在浇筑程序完成以后,需要确保钢筋表面的洁净和混凝土的均匀性,确保混凝土覆盖在整个模板空间上。而且,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不应选择在大风、多雨雪的恶劣天气条件下来进行,这样的天气情况,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也会对混凝土中水分的含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5养护与测温
混凝土浇筑成形后要加强测温工作,现在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在混凝土内埋设测温线,测点的埋设要根据结构物特点结合规范要求进行埋设,建议通过中心区域的两个相交的垂直部分选择典型的温度测量值。每个测量点的温度测量线通常为3,至少为2,电子温度计JDC-2通常用于测量温度。为专业人员进行温度测量工作,进行连续测量的转换和记录的形成,绘制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曲线。浇筑完成初期观测频度较频繁,随着内外温差的降低适当减少观测次数。根据测温数据结果分析结合混凝土专项方案要求来采取混凝土养护措施。主要从两方面进行:①外部做好保温工作,主要是通过浇水覆盖棉被、草帘等措施,既要保证表面的湿润的同时防止温度散热过快。②加快内部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发,主要是通过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通过通水循环的方式带走内部过多的热量,已经实现了降低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的效果(必须浇注预埋的冷却水管以防止水管腐蚀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
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技术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种类,只有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把关并不断进行更新,才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为了推进土木工程施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混凝土施工经验,并结合现代化技术不断革新混凝土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07-108.
[2]高中爱.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素分析[J].科研,2014(3):149-150.
[3]刘涛.关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研,2015(44):00008-00008.
[4]宋增旺.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8):150-150.
论文作者:郭吉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水泥论文; 测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