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人病态的消费心理_消费心理论文

论当代中国人病态的消费心理_消费心理论文

论当代中国人的病态消费心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态论文,当代论文,消费心理论文,中国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的某些畸形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试图探讨这些行为的深层根源,并将其归结为以深植于潜意识中的贫穷情结、个体安全感的缺失及理性的偏失为主要特点的病态消费心理;历史传统渊源、传播媒介的误导及现存消费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滋生病态消费心理的外部因素。

自70年代末我国奉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以来,已先后掀起了两次消费浪潮。时下,范围更广、力度更强的第三次消费浪潮已初露端倪,到本世纪末浪潮主峰来临之际,我国的经济面貌将得以根本改观,人们的生活方式亦随之完成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蜕变。消费浪潮的勃兴,既是中国人日渐富裕起来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最强大的原动力。

然而,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在这健康的浪潮之下亦存在着各种光怪陆离的畸形消费行为。这些扭曲了的行为不惟使那些消费者自身陷于消费的误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还对厂商产生一种消费倾向的误导,甚至还可能导致若干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犯罪率上升、社会关系紧张和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降低。因此,如果从战略高度来审视畸形消费行为的话,即可发现它与一个健康的社会、健康的经济以及个体的健康生活是高度不相容的,社会有责任、也有必要以适当的手段、适当的形式对畸形消费行为进行“干预”。

为使这种“干预”更为行之有效,必先对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条件有一明确无误的判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任一行为都是其内在心理品质与心理倾向的显现,畸形的消费行为正是其病态消费心理的折光反映。有鉴于此,本文在对畸形消费现象作一扼要综述之后,将深入探讨当代中国人畸形消费行为的深层心理根源及其导致这些心理现象产生的外部情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对策性建议。

一、畸形消费现象综述

我们对病态消费心理所作的界定是:通过消费行为企图满足非正常的、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并且事实上也是难以藉此而实现某种心理需求为目的的一种心理倾向与行为意向。就目前中国消费者的现状而言,这种心理倾向与行为意向所派生的畸形消费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炫耀型消费

这种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其目的已不在于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以及正常的精神需要,而是把消费作为一种标志、一种象征——自身富有的标志与象征。在这里,他们所购买、所使用的消费品已经被异化了,他们的消费行为也已经被异化了。他们的消费已与实际需要无关。譬如,温州地区有些妇女两手戴上十个金戒指,最多的全身佩戴的黄金达一市斤以上。还有一家,共三口人,却盖了一幢七层楼房,在每个房间里都摆了一套彩电、录相机和钢琴……

2.攀比型消费

这种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着重考虑的并不是自身需要什么而购买什么、有能力购买什么而购买什么,支配着、制约着他们的消费行为的唯一因素是他们的外部小环境,即周围的其他人买了什么、有了什么,他们也必须买什么、有什么。如有人不惜举债而把婚事办得十分铺张,有人一边吃着最简陋的伙食一边去买价格极昂贵的名牌时装……

3.人情型消费

这是人们在过度社会化之后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之一。由于他们对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再加之他们的自尊需要与外部评价的联系又特别密切。所以当社会上刮起人情风时,他们便不顾一切地卷入其中。如今,自己节衣缩食甚至去借债而了却人情“债”的现象并非鲜见,并且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4.愚昧型消费

愚昧型消费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钱财用到满足某种虚幻的寄托上,而不是去满足正常的、现实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并且还可能产生若干社会负效应。目前,这种愚昧型消费的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白色消费,即与迷信活动有关的消费。如大办丧事,建坟墓、摆道场、扎冥品……更有甚者则是集体兴建菩萨庙。此外,如暴饮暴食、买“聪明药”亦应归之于愚昧型消费一类。这种畸形消费形态在文化层次较低的社会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5.恶习型消费

恶习型消费就是把钱财用到那些完全无益于身心,并将直接产生若干社会公害的项目上去。最典型的表现形态有二:一是赌,二是嫖。目前,赌博风气之盛是建国以来空前的,而早已灭绝了的嫖娼现象现在又死灰复燃,它们已成为许多犯罪现象的直接动因,成为造成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就现状言,当代中国人的畸形消费行为可概括为三大特点:其一,就其趋势来看,似正处于上升期;其二,尽管某些社会舆论在谴责这些现象,但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这些行为似还受到不同程度的鼓励与怂恿;其三,这些行为似有向青少年蔓延的趋势。

二、病态消费心理剖析

根据我们的研究,当代中国人的畸形消费行为是由下述心理因素所滋生、所诱发的。

1.深植于潜意识中的贫穷情结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结(complex)是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吸附许多经验,使当事人的思想行为及情绪易受这种情结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1〕根据上述定义, 我们可以对“情结”作出这样的理解:情结是人格结构中更小的同时也是占据更核心地位的人格;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动机、兴趣指向及其外显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情结潜隐于无意识中,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又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制约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正由于情结潜隐于无意识中,它在外显之时每每以“变式”的形态出现。正像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的那样,具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高度的优越感,并以此来自我陶醉。当然,这么做的结果只能使自卑情结进一步加深,并引发恶性循环。

情结是如何产生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经典性解释是由于童年期的创伤性事件。在我们看来,这一解释偏于狭窄。应当说,某种长期的生活体验或是个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可能使人们产生某种情结。当代中国人畸形消费行为的重要心理根源之一就是其深植于潜意识中的贫穷情结在作祟。

自近代史以来,贫穷落后这个词似乎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国人大家都是贫,中国人所谓的贫富不均,不过在贫的阶级中,分出大贫与小贫。解放后中国人的翻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政治上的根本翻身而非经济上根本的翻身。多少年来,贫穷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中国人心理世界的上空,进而在无意识中形成了贫穷情结。虽然社会或个体常以“安贫乐道”来自慰,但除了将这贫穷情结压抑得更深之外,并没有真正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70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真正开启了中国人通向富裕的闸门。中国人,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率先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并且这部分人正是往日的相对更贫穷者。他们富裕了,但贫穷情结并没有随着富裕程度的日渐增高而自行消失,恰恰相反,富裕(当然也包括各种环境的宽松)使他们中的有些人压抑了多年的贫穷情结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变式——挥霍式畸形消费行为表现出来了。按照荣格心理学的解释,那就是一种过度补偿现象。所谓过度补偿,系指一种核心情结,被另一种暂时拥有更高心理能量值的情结所掩盖。而这种情结之所以拥有更高的心理值,是因为这种人故意把他的“心理能”从“真正的”情结转移到另一种“伪装的”情结上。由此观之,在其挥金如土的外显消费行为表现中,却深深地渗透了潜意识中对贫穷的高度恐惧,或者说是通过这一形式使郁结于潜意识中多年的贫穷情结的心理能量得以尽情地释放。要之,他们并非有意暴殄天物,只是这种恐惧感在新形势下的自然流露,并且,受潜意识的驱使,想通过一种超乎常规的消费方式来证明自己已永远与贫穷告别,已不再有对贫穷的恐惧感。

2.个体安全感的缺失

安全感(safety feeling)系指与恐惧感相对应,在摆脱危险情境或受到保护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安全感对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曾指出求安全是人类的四大愿望之一。现代人对自身安全感的追求显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突出。因为,现代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高速度、快节奏、机会众多、竞争激烈。生活于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一方面把握世界的客观需要更为强烈、更为迫切;另一方面把握世界的难度也更为加大。事实证明,只有具有安全感的人,才能体验到这个世界具有可把握性以及自己具有把握世界的能力;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于是,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不管在力度上有什么样的差异,现代人无一不在寻觅与追求自身的安全感。并且,同其它任何需要一样,安全感愈是缺失的人,追求的力度也就愈大。

对安全感的追求大约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通过自身价值的提高与成就的获得而体验到一种内在的安全感;二是借助于一些外部手段或方式(即“包装”)而获得某种外在的“安全感”。我们认为,前一种形态可以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内心宁静,即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后一种形态则如饮鸩止渴,在获得表面安全感的同时,内心则更为空虚而恐慌。不难发现,这种以“包装”为主要手段的追求安全感的方式,物化为具体行为之时,每每就是那些畸形的消费行为。

畸形的消费行为之所以成为满足某些人外在安全感的最重要、最常见的方式乃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这种消费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可以为自己获得某种“包装”或曰“面具”,换言之,金钱买来了某种象征。西方消费心理学家早就发现,那些价格极为昂贵的名牌轿车和名牌服装的最狂热的追求者,往往并不是那些豪门巨富,而是那些尚未跻身于但又急欲进入富翁行列的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富有,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为了表明自己已不再与贫穷的人们为伍,他们常常以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代价去满足一种虚幻的安全感。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仅仅表现在那些已经接近富有的人们身上,在低收入的人群中,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中颇为盛行的“攀比性消费”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表现。众所周知,攀比性消费最大的特征就是并非自己需要购买什么而购买什么。显然,这种购买行为并非直接指向正常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而是试图经由外在包装而使自己获得具有某种能力、某种地位的安全感。当这种心态与中国人爱面子的民族心理特性纠合在一起之后,其外显行为的力度则更为强烈了。

其二,这种畸形消费行为本身似乎也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安全感(尽管是虚幻的安全感)。前面曾经说过,在现代社会中,安全感与自身把握世界的能力密切相关,那些在生活与事业中蒙受挫折,对自己把握世界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又对此不甘心的人,常常试图通过疯狂的购物行为来证明自己还存在这种能力。因为,在购物过程中,只要他们具有足够的金钱,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支配一切,而不会有任何挫折,在购物的那一瞬间,甚至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顶峰体验”。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那些内心空虚,在生活中体验不到任何成就感的阔太太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疯狂地购物了。

3.理性的偏失

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是人类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是富于理性的。如果人们失却了理性,或者是理性产生偏差,那么出现种种畸形的、怪异的、不为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以认定,畸形消费行为的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心理根源之一就是这些行为的发出者认知上出现偏差或是整个理性的丧失所致。经分析可知,这种认知的偏差与理性的丧失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误将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现象视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有些人认为,消费行为本身及其结果——物质性享受,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并且,快乐的程度与消费量及其物质的丰富程度呈正比例关系。诚然,在消费问题上的窘迫与物质的匮缺当然会给生活在现实世界尤其是商品社会中的人们带来不可避免的烦恼,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水平越高,物质越丰富就越快乐。人是一个高度非线型的复杂系统,任一心理状态的出现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从单一因素出发的简单推论都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那些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美国学者艾伦·德宁指出:“生活在90年代的人比本世纪初他们的曾祖父辈们的生活富裕三倍半,但他们并不感到快活了三倍半。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人的幸福的关系并不紧密相关。更糟糕的是,人类满足的两个主要因素——社会关系与休闲——似乎在奔忙致富中逐渐衰弱了。因此,消费社会中的许多人感到,他们富庶的世界不知怎么有些空虚。因为他们为消费主义的文化所蒙蔽,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质上是社会的、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需要,自然是徒劳的。”〔2〕要之, 幸福与快乐离不开消费,但消费并不能直接导致幸福与快乐的获得,更不能决定它们的程度。

其二,误将消费量作为人生竞争的一个指标。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是“优胜劣汰”,于是竞争就自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这种竞争以经济为中心,辐射到一切活动之中,并渗透到爱情、社会关系与游戏之中。”〔3〕为了显示自身的优越,也为了让世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许多人则在各个层面上以各种手段与他人一比高低。作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现象之一、也是在经济社会中人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方式之一的消费,便被某些人作为一种最直观、最具可比性的竞争指标而予以疯狂地追求。显然,他们是把人的竞争与人的拥有物的比较混为一谈了。一位知名度很高的明星说得好:金钱并不能准确地说明谁是强者。一辆“奔驰”多少钱?一辆“宝马”多少钱?这只是汽车与汽车的相比,而不是人与人的相比。由此观之,以消费量为指标的竞争是病态的竞争。实质上,在现代社会中,人生竞争的最根本的指标,或曰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不是看你消耗了多少社会财富,而是看你创造了多少社会财富,尤其是自身的潜能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发挥。以蛀虫式的消耗作为人生竞争的指标,这不仅无益于社会,无法获得强者的成就感,并且其行为本身就是对自身人格的一种侮辱。此外,疯狂地、全身心地投入于这种病态竞争的人们在心理上陷于一种十分可悲的状态——觉醒睡梦状态。这种状态的典型表现是:“总是把自己和他所遭遇的事情包括他自己的情感视同一体,结果成了这些事件的奴隶。他存在于一种醒觉睡眠之中,在这种状态中,发生的事情像机器似地把他卷进来,又把他抛出去。他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严重地歪曲了他的知觉,甚至包括对他自己的知觉,以至他生活在一种觉醒睡梦中。”〔4〕

其三,误将高水平消费与挥霍混为一谈。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高水平的消费又必然联系在一起。这是正常的、也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我们要对高水平消费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高水平消费的真实内涵是消费结构更趋合理,消费层次有所提高,消费种类更为增多,消费数量趋于增加。譬如,饮食不再是单纯求饱,而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考虑;衣着中求美、求个性化的倾向更为突出、家务劳动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文化消费、教育消费、温情消费、旅游消费的消费量不断扩大……不言而喻,在高水平消费中,人们所耗费的金钱数额肯定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这绝不意味着与挥霍浪费是同一概念。我们认为,高水平消费与挥霍浪费的本质区别不是所耗费的金钱数量是多少,而是看它们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否满足了正当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以及是否与自己的经济收入相匹配。进而言之,某些对金钱而言是低消耗行为(如大吃大喝、白色消费、人情消费)实际上却是挥霍浪费行为,某些对金钱而言是高消耗的行为(如购房、买车)倒是一种正当的高水平消费。那些出现畸形消费行为的人,往往误以为高水平消费就是任凭自己的一时豪兴花掉手中的钱(时下还有人给这种行为赋予了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名词——“潇洒”),而对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不闻不问。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极简单的行为公式:人们都向往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与高水平消费密切相关——高水平消费就是任意花钱。

三、原因与对策

科学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换言之,人类的任一心理现象都能在客观现实中、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响源,病态消费心理当然也不例外。根据我们的研究,诱发当代中国人的病态消费心理生成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历史传统渊源

从总体上看,中华民族一直有着勤俭节约的美德。但糜费之风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曾有一定的市场。有时,这两种风气在不同的阶层中并存;有时,某一种风气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上风。总之,任何人也无法否定在我们的民族消费心理中,在我们的民族消费习惯中,存在着以糜费而自豪的心理定势。并且,这种心理定势以文化的形态流传下来。翻看中国的古代典籍触目可见,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彰扬寄生性消费和挥霍的倾向。如“千金一掷无吝啬”、“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一些无度的浪费、挥霍等畸形消费行为经由文人们的艺术化手法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行为。再则,中国人素以“礼仪之邦”而自豪,送礼的习俗由来已久,并作为一种个体或家族“面子”的象征。这种观念深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中,一旦经济条件具备了可能性,人情消费就蔓延开来了。作为生活在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当代中国人,不可能不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地、或多或少地受到熏陶、受到感染,进而在其深层心理世界中打下烙印,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外显在行为上。所以我们说,当代中国人的病态消费心理及其畸形消费行为可以在民族心理的载体——传统文化中找到它的历史渊源。

2.传播媒介的误导

现代人对传播媒介的依赖或者说传播媒介对现代人控制、影响的程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比拟的。人们知道什么而不知道什么、形成这样的观念而不是那样的观念、崇尚什么、追求什么而鄙视什么、做出这样的行为而不是那样的行为……从中都不难看到传播媒介影响力的痕迹。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传播媒介对现代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有着一种隐形的然而却是有力的控制与导向作用。当代中国人病态消费心理及其畸形消费行为的生成与诱发,不能不说与传播媒介的误导有着若明若暗的联系。近年来某些传媒,尤其是年轻一些小报,常以报道“新富豪”的消费神话来制造阅读热点以招徕读者,什么难倒酒店老板的“豪门宴”,一掷万金点歌星,总统套房当成自己舅舅家住,一套衣服几十万元……所有这些都不可能不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以及思想境界不高、文化档次偏低的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与诱惑力。于是,本应为社会所唾弃的、对本人也不利的畸形消费行为及隐藏于其后的病态消费心理被披上炫目而华丽的时装,成为某些人竞相仿效的“行为偶像”。

基于上述分析与研究,本着对当代中国人病态消费心理及其畸形消费行为进行有效“干预”的目的,这里试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

其一,现代化绝非高科技与金钱的简单融合,现代化首先应该是人的现代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为此,社会应高度重视重铸一代能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的新人的工作,要使人们的心理有一个根本的转型。社会要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相适应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及相应的强化机制。重树一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健康向上的、非神化的楷模人物,使之成为人们乐于仿效的榜样。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系统工程,但其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将是不可估量的。

其二,国家应像开展环境教育、人口教育那样开展消费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中)。这种消费教育可从两个维度上展开,一是正确消费观的教育;二是消费技术的教育。此举的意义不仅有益于广大消费者,还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其三,可设立准官方性质的、具有高度权威性的、不带任何商业性目的消费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表消费趋势评估报告、预测报告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消费的指导性意见。以尽量减少由于理性的偏失而导致的畸形消费行为。

其四,政府应对某些畸形消费行为(如白色消费、恶习型消费、炫耀型消费)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予以直接的、有力的干预,如课以重税、绳之以法等。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也是对其病态消费心理行之有效的负强化。

其五,传播媒介应意识到并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要对那些畸形的消费行为津津乐道地大事喧哗。我们应该告诉受众的是,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消费、根据自己的特点消费、根据自己的个性消费、尤应遵循合理性的原则来消费。我们更应该告诉受众,曾一度以糜费而自豪的西方消费者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世界流行的消费四大新趋势是“卓越机能、基本回归、成本意识、口碑相传”。夸富斗豪的消费方式已沦为人们的笑柄。

本文系江苏省教委资助科研项目“当代中国消费者透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美〕艾伦·德宁:《高消费——不快活的追求》, 参见1993年6月28日《参考消息》。

〔3〕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4〕布恩等:《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标签:;  ;  ;  ;  

论当代中国人病态的消费心理_消费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