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理论与组织行为研究的情境化: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情境论文,框架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理解、预测和管理。①随着研究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研究方法的日趋丰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现有组织行为研究的局限性,认为不应该简单地在一个被人为简化的情境下探讨众多变量间的关系,并提出对研究层次及情境的关注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统计学技术的发展,多层次分析方法使这一思路的实证操作(例如多层次实证研究)更加便利,然而却仍然缺乏能够整合不同层次变量的理论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这样的“大理论”已成为组织行为研究发展的瓶颈。有学者(如Whetten)提出可以从社会学领域寻找理论基础,却没有进一步对可能有效的理论及其运用进行探讨。②循着这一思路对帕森斯的行动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它能够发挥组织行为研究中的理论整合功能。本文首先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提出组织行为研究中需要“大理论”,随后对行动理论的核心概念、整体框架以及对组织行为研究的启示进行分析,并以领导研究为例,分析行动理论在多层次研究中的整合作用。 一、组织行为学为何需要“大理论” 众所皆知,组织行为学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借用了许多概念与理论。借用的形式有两种:水平(横向)借用和垂直(纵向)借用。水平借用是指将运用在其它情境下的概念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的领域(比如社会学领域的社会交换理论,经济学领域的市场视角等);垂直借用指的是将其它层次的概念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中(比如在个体层次的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组织学习、组织决策和组织认同等概念)。③这两种理论借用为组织行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灵感,同时也使得组织行为与相关领域的关联更加密切,对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水平借用是将一个原本用于其它领域的术语或理论引用到组织行为研究中,而垂直借用则是将原本用于另外一个研究层次的术语或理论运用到组织行为的研究中,因此阐明研究情境和层次的作用尤其重要,然而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④ 很多关于组织理论发展方法论的探讨都强调了研究层次与情境的重要性。早在1956年帕森斯就在《管理科学季刊》(ASQ)首刊上提出了组织研究应该聚焦到三个方面: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对所嵌入的广泛的社会系统的影响以及组织内部的结构和流程,⑤其中前两个方面都涉及研究情境。Heath和Sitkin在当时盛行的组织行为研究(OB)重行为(“Big-B”)的研究风潮下,呼吁对情境的重视(“Big -O”),并且提出了评判一个研究是否是以组织为中心的两个标准,即是否关注组织层级和情境在研究中的重要性。⑥Mowday和Sutton也曾经强调组织情境在组织行为研究中的作用,认为一方面组织情境对个体/群体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群体也会对组织产生影响,因此个体、群体和组织之间的互动应该受到重视。⑦Johns将情境定义为“和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一样,影响到组织行为的产生过程及结果的机会和限制条件”,⑧情境变量对组织行为可能产生主效应或者交互效应的影响。所有这些阐述都充分显示了情境和层次对组织行为理论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OB理论中却没有一个能够囊括不同层次的变量并清楚地阐述这些变量之间互动关系的“大理论”,因而迫切需要这样一个“大理论”,以便“可以对具体的知识进行编码并界定其范围和关系,缓解不同学科间的分割带来的研究不便”。⑨ 借助于大理论可以对具体知识进行编码处理,可以清楚地发现并界定社会科学领域中不同学科的边界。因为大理论不局限于社会科学中的某一具体内容,所以用它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有助于控制理论发展及实证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在跨文化研究中,研究情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比如,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东方文化就使中国这一研究情境与西方情境有很大的区别。然而现有的组织行为学研究大多直接将基于西方情境下开发的理论用于解释中国情境下的组织行为,这样的处理有时候是不合适的。⑩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学发展在研究问题的选择、理论的发展、量表的开发和选择等方面都应该结合中国情境进行才能使研究结果真正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11)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将社会文化层次的影响有机地融入组织行为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当前很多研究均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情境条件,或者将情境条件作为一个常量进行控制,力图在一个简化的情形下对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验证。庆幸地是这一情形正逐步得到改善。2000-2003年发表在美国管理学会期刊(AMJ)上的文章中仅有三四篇对情境因素的作用进行了探讨,(12)而2006-2007年间该杂志有25%的研究采用了考虑情境因素的多层次分析方法。(13)同时,情境研究的比例也逐年在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情境因素的作用,从而衍生出对情境化研究理论基础的需求。然而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一般的理论在具体的研究中很难对不同层次、不同作用的各种情境因素进行完整、清晰的梳理,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框架来对不同层次因素及其作用模式进行整合。张志学归纳了影响组织心理的多层次因素,并且提出可以通过构建一致的多层次或者跨层次理论模型来开展跨层次研究,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跨层次直接效应模型、跨层次调节作用模型和蛙池模型三种类型,这一研究对中国背景下开展情境化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法论指导,然而作者并没有进一步提出如何在理论方面对跨层次模型进行整合。(14)Whetten认为将组织视作社会行动者进行分析,是解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15)Stern和Barley也曾经提出帕森斯的行动理论为组织内分层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16)在对行动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分析之后,我们认为行动理论以价值规范为核心,通过单位行动、行动系统、模式变量及功能范式构建的理论框架为组织内多层次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整合工具。 二、行动理论的核心理论体系 行动理论是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核心和基础。按照帕森斯的观点,“社会学所研究的,乃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以“行动”为核心和起点,帕森斯通过单位行动、行动系统、模式变量及功能范式4个核心概念框架,对社会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其整体理论框架能够很好地整合具有多层次复杂结构及功能的社会行动。 单位行动由行动者、目标、情境和规范性取向和手段5个核心要素构成。其中,行动者-手段-目标概括了行动的主体、方法和目标/结果这一核心过程,这一过程中三个要素的选择和确定受到情境和规范性取向的影响。规范性取向是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及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标准,而情境是指行动过程中为其创造条件或者带来障碍的环境因素。一系列行动的互动便构成了行动系统。帕森斯将行动系统划分为4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层次:生物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及文化系统。生物有机体系统是指行动者的生物特性,其功能在于不断满足生存的需要;人格系统由单个行动者的行动取向和动机组织而成的系统,其基本分析单位是需要和动机;社会系统是为了解决多个行动者互动中产生的问题的制度化结构,其基本分析单位是行动者的角色;文化系统由社会的价值观、信念系统和认识论等构成,对人格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 模式变量分析框架是对行动中所面临的价值取向的概括。帕森斯和希尔斯在对行动系统的基本特征(17)进行范畴化后提出,行动者在情感、利益、评判、地位和义务5个方面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选择结果的组合便构成了行动系统的基本特征。情感变项:情感性-情感无涉性,是指互动中所涉及感情因素的多寡;利益变项: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是指行动者在互动情景中优先考虑的是自我利益还是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评判变项: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是指互动中规范性标准的适用范围,前者指行动者在与任何其他人的互动中都遵循同样的标准,而后者则意味着行动者因人而异地改变标准;地位变项:成就表现-身份先赋,是指在互动中如何评价对方,前者着眼于对方的先天品质及其身份情境,而后者主要根据对方的表现和成就;义务变项:具体特定-广泛弥散,是指互动中个体行动者投入的范围以及决定权利义务关系宽窄的具体程度,前者指互动双方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后者则没有具体限定,互动过程可牵涉到互动者的全部人格与生活。 功能范式是行动系统自身及系统间互动的动力。帕森斯认为行动系统的存在离不开以下4个功能的满足:适应(Adaptation)、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和模式维持(Latency Modern Maintenance),并将其简称AGIL框架。AGIL框架概况了生物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及文化系统分别运作过程中所包含的基本功能,每个类型的行动系统都是通过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来发挥作用的。帕森斯还提出,不同层次的行动系统其主导的功能也有所不同:生物有机体系统为满足适应性功能需求提供基本的能量;人格系统决定着行动者的动机、欲望和目标,为系统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聚合和调节个体行动者的目标以满足整体目标的实现;社会系统是由各个行动者通过制度化关系连接而成,主要为了满足行动系统的整合需求;文化系统保存和发展遵循一定的价值规范,为整个行动系统提供基本的模式,实现模式维持的功能。 帕森斯及其同事以价值规范为核心,以社会活动的基本元素“行动”为分析单位,对不同层次行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特征及运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行动理论对于组织行为研究将能发挥的最大作用在于它能够囊括影响组织行为的多层次因素,并通过一套清晰的理论模式对多层次因素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整合,为组织行为研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大理论”,从而解决当前组织行为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接下来以领导研究为例,从三个方面对行动理论的理论整合作用进行分析。 三、行动理论对组织行为研究的理论整合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见,组织行为研究正是聚焦于组织中影响个人、团队及组织行为的各种因素,其内容和结构符合行动理论的框架,因此行动理论为整合组织行为研究中多层次的变量及情境化提供了理论工具。具体说来,行动理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在组织行为研究中“大理论”的整合作用: 首先,行动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体分析的理论框架。 帕森斯将行动理论界定为“大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对具体的知识进行编码并界定其范围和关系,因此可以缓解不同学科间分割带来的研究不便。(18)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内人的行为,它显然从属于“行动”的范畴,通过识别行动者、目标、情境及规范性取向,可以将个体行动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整合起来(见图1)。借助于“角色”和“价值规范”等基本概念可以对不同层次间的互动原理进行梳理,从而为多层次因素的影响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梳理组织行为的主体、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关键的影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人格系统和社会系统均可被视作行动者,也就是说单位行动框架不仅适用于个体行为过程的分析,也适用于团队、群体和组织行为过程的分析。下文以领导研究为例,展示行为理论如何能用于组织行为研究。 领导显然属于行动的范畴,因此可以将单位行动框架作为领导过程分析的基础。这一框架中“行动者-手段-目标”这三个要素表征了行动的主体、过程以及结果。行动者的内涵既包含作为生物有机体的行动者个体及其需求与个体特征,即领导者,也涵盖了行动主体作为“领导者”这一社会角色及与之相关的角色需求及个体特征。行动者所在的研究层次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组织的,例如领导者与相关的行动者(如其他高管团队成员、各级管理者等)互动形成的社会系统。 图1 基于行动理论的领导过程 结合AGIL框架可以发现不同层次的行动者目标的侧重也会不同。领导者的行动者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一方面是个体基本需求(如经济利益、生理需求等)的满足;另一方面是与“角色期望”相关的需求的满足,后者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和多层次性:一方面体现在对领导者个人当领导的最终目的、所在的团队及群体的整体目标的追求(如团队绩效、部门绩效、组织绩效等);另一方面也包括领导者作为公民或国民对国家、地区、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如社会责任等),这一多层次的目标也可以用于概括社会系统的行动者的目标。手段这一要素表征的是领导者为了实现目标所采用的方式,包括领导者在组织管理各个环节上所做的努力(例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建设等)、领导风格以及领导过程中与其他个体的互动等。 “行动者-手段-目标”三个要素受到情境和规范性取向的调节。其中情境因素对上述三个要素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某些情境因素是行动者不能控制、无法改变的,这构成了行动的条件,领导者需要去适应这些条件以完成行动过程;而某些情境要素是行动者可以控制的,这些便成为可选择的手段。情境要素具有清晰的层次性,个体层次的情境因素包括领导者的直接下属、同事及直接上司等组织内的和家人、朋友等组织外的对其领导过程起到显著影响的个体;社会层次的要素包括组织内各个层级的管理团队(如中层经理、高管团队等)和其它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群体,以及领导者在组织外的社会网络。除此之外,文化系统层次的历史背景、法律、经济、文化特征等因素也对“行动者-手段-目标”产生调节作用。规范性取向的调节作用也具有很强的层次性。一方面,行动者-手段-目标受到个体需求结构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另一方面,领导者的行动也受到领导者所处的群体(如组织或亚组织)文化以及所处的文化系统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运用行动理论框架,就能够以单位行动为基础,通过用人格、社会及文化这三大不同系统及其互动关系来领导过程复杂的各种关系,并认清这些关系对领导者、领导者手段的选择及目标的确定整个领导过程的影响。 其次,行动理论分析不同层次行动系统的价值体系。 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科学的核心概念,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涉及这个概念。没有学者会否定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态度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一致的定义,加之测量的困难,至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清楚地阐述价值观究竟如何影响行为或态度。帕森斯在1937年就明确指出了要想真正了解人为什么会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动,必须从价值观去找答案。(19) 行动理论认为行动系统内及系统间互动的根本就是价值规范的作用过程,并通过5个维度的模式变量范式(图2)对价值系统的根本特征进行归纳,这构成了后续价值观内容和结构研究的基础。(20)在对行动系统的论述中清楚地阐述了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中价值观的形式和特征,提出随着研究对象由个体层次向社会层次的转变,价值观的作用形式也从动机取向为主向价值观取向为主相应转变,这一方面为价值观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于组织行为领域为不同层次主体(例如个体、群体/组织、社会等层次)的行动策略及过程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图2 基于模式变量范式的价值观体系(Parsons & Shils,1951) 第三,行动理论对不同层次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 行动理论将价值体系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通过单位行动框架对社会现象的本质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个体、社会和文化三个系统的互动机制,指出价值观无论在个体的行动过程、还是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甚至社会系统的演变过程中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个体行动者是嵌入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其行为除了受到自身需求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外,还受到所处的环境因素(分为群体或组织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基于行动理论的结构可以对这一过程中多层次因素的作用模式进行清晰地梳理。 仍然以领导研究为例,图3的嵌套模型很好地阐释了不同层次间的作用机制。(21)人格系统运作的基本动力是需要、动机、情感、信念和技能,这是个体层次分析的基本逻辑。社会系统的基本分析单位是角色,个体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了稳定的角色预期进而形成稳定的社会系统,角色成为联系人格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纽带。作为两类具体的系统,人格系统和社会系统均包含心理(如动机取向)、社会(如互动系统的特征)和文化(如文化传统因素)的层次。文化系统一方面作为情境因素对具体的行动系统产生影响(即单位行动结构中的“情境”),同时也会内化成为个体行动者的价值取向或制度化为社会系统的系统文化(即单位行动结构中的“规范性取向”),对其行动进行调节。(22) 图3 基于嵌套系统的领导研究模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心理特征,而这些行为和心理现象从属于某一特定层次的行动系统,在对特定群体或个体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其所处的不同层级的群体/组织及其与这些群体/组织在互动中产生的相互影响。行动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整体分析的框架。帕森斯一方面关注基于行动者互动、制度化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关注不同行动系统的能动力量,形成了包容结构分析与动态整合的宏大理论体系。行动理论通过单位行动分析、不同行动系统间互动及价值规范在行动系统构建及整合中的作用三条核心逻辑,为组织领域研究框架的整合及内部运作机制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行动理论作为一个大理论,对于研究理论分析框架的确定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和启示作用,但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研究仍然需要借鉴大量的具体理论来进行具体的关系分析与推理,宏大理论与具体理论的相互结合,方能为情境化组织行为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所有的社会科学都遵循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微观和宏观之间存在动态的相互影响,由于任何社会现象的这一复杂性,我们在研究中应该对这种互动进行探索。随机参数模型技术的广泛推广,为我们提供了跨层次研究的技术条件,但这些统计技术仅仅是我们进行理论检验的工具,其效果受所验证的理论的限制。”(23)对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来说,如何为不同层次间各种因素的互动提供理论的支持和发展,是研究价值得以发挥的关键。 以“行动”为核心和起点,帕森斯对社会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其整体理论框架能够很好地整合具有多层次复杂结构及功能的社会行动,为情境化和多层次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仅从其核心理论概念的角度进行总结,并试图探讨这一理论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启示,可以说仅仅是对这一宏大理论的冰山一角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①F.Lutha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9th Edition),Mcgraw-Hill College Publisher,2001. ②(15)D.A.Whetten,"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Context and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Organizations",Management Organization Review,2009,5(1):29-55. ③D.A.Whetten,T.Felin,et al.,"The Practice of Theory Borrowing in Organizational Studies:Current Issu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35:537. ④⑧G.Johns,"The Essential Impact of Context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2):386-408. ⑤T.Parsons,"Suggestions for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56,1(1):63-85. ⑥C.Heath and S.B.Sitkin,"Big-B versus Big-O:What Is Organizational abou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1,22:43-58. ⑦R.T.Mowday and R.Sutt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Linki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o Organizational Context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4,44:195-229. ⑨T.Parsons and E.A.Shil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3. ⑩A.S.Tsui,"Contextualization in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6,2(1):1-13. (11)徐淑英,张志学.管理问题与理论建立:开展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2011,17(4):1-7. (12)(23)P.Bamberger,"Beyond Contextualization:Using Context Theories to Narrow the Micro-macro Gap in Management Research",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51(5):839-846. (13)M.A.Hitt,P.W.Beamish,et al.,"Building Theoretical an Empirical Bridges across Levels:Multilevel Research in Manage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50(6):1385-1399. (14)张志学.组织心理学研究的情境化及多层次理论[J].心理学报,2010,42(1):10-21. (16)R.N.Stern and S.R.Barley,"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Systems:Organization Theory's Neglected Mandat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146-162. (17)体现到具体的行动系统上,便是指人格系统中的取向模式、社会系统中的规范要求和文化系统中的价值模式。 (18)(22)T.Parsons and E.A.Shil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19)韩永进.帕森斯社会理论范式对社会与技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106(1):24-29. (20)S.H.Schwartz and W.Bilsky,"Toward a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Human Valu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3(3):550-562; N.T.Feather."Value,Valence,and Choice:The Influence of Values on the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and Choice of Alternativ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8(6):1135-1151. (21)李艳霞,富萍萍,于广涛.帕森斯行动理论及其对领导研究的启示[J].管理学家,2015(2):94-98.标签:帕森斯论文; 领导行为理论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