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外资战略_投资论文

中国发展外资战略_投资论文

发展我国对外投资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投资论文,策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正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在加快利用外资的同时,在扩大对外投资、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1994年底,我国共批准海外投资企业5642家,中方投资52.4亿美元。

海外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商品出口,带动相关劳务、设施输出,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获取市场信息和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在此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结构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区域投向和产业投向的不合理。首先,在区域结构上,我国目前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其次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余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为13.2亿美元,占非贸易性投资总额的78%,而在其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为3.67亿美元,占22%。这种分布,虽然对开拓和巩固发达国家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发,不利于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次表现在产业结构上,我国对外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投资,忽视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建筑、资源开发等行业为主导行业,而缺乏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主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行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而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在对外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偏多,而生产企业和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这种对外投资的现状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客观上改变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初衷。

(二)对外投资管理人才缺乏

国际投资是一项复杂的跨国经营活动,改革开放10多年来,我国产业经济的从业人员素质有很大提高。但与发展对外投资,从事跨国经营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缺乏风险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弱,质量观念不强烈,过程反复性大;管理人员不足,人员素质整体较低,法律商务知识欠缺,不能适应国外经济法制化要求等人才断节现象。高等院校开设这方面专业的还不多,即使有也是“远水难解近渴”。这样的人才供给现状,导致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管理手段大大落后于国外企业,进而导致管理效能不及国外企业科学、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投资的发展。

(三)宏观管理不得力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管理机制多元化。如我国计委,经委、外贸、财政、中国银行、投资银行等都拥有对外投资管理权限,这就导致管理职能分散、没有权威、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导致各行业和企业之间,甚至在同一地区交叉设点,自我竞争,既耗费了宝贵的资金,又带来不应该有的损失。另一方面,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较完善的涉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对外投资企业的法律地位、性质、产权、证税以及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没能得到明确的解决。第三是政府缺乏对涉外投资企业必要的引导、信息服务和必要的商务保护,在这种底气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明显不能和其它国家公司相抗衡。

(四)对外投资企业仍停留在初级商社的水平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存在一个明显弱点就是各自为政,力量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我国的对外投资企业除美国炼油厂、澳洲铝厂等几个大工程外,规模普遍很小,集约化程度低,每个企业的平均投资不足130万美元,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450万美元。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600百万美元。我国企业规模本来就很小,在国内都难与国际大公司匹敌,到了国外更是“小巫见大巫”。海外企业的竞争是一种财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和较量。没有一定的规模,必然使我们一开始就处于劣势,更何况在市场被分割和占领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去国外投资就显得信心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五)经营一体化水平很低

对外投资企业在经营方面,由于认识的差距导致一体化程度不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计划和海外经营战略,营销策略还仅仅是一些外在文件,基本上不能形成全公司的企业行为和经营活动。有相当部分对外投资企业差不多还处在皮包商和单干户状态。这些企业的经营内容、业务范围和产品结构往往与国内母公司的核心企业没有关联或关联很少。显而易见,这种状况,不可能实现国内生产要素和国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母公司与海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也名存实亡。虽然,个别企业在短期内有盈利,但从本质上看,这不符合国际化商品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

二、治理的对策思路

(一)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对外投资的效能

在选择区域结构上,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对投资成败极为重要。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珀休德等人对英联邦国家调查表明,对外投资主要取决于对一国由市场容量、所在的区域市场、政治和经济的稳定状况以及贸易活动构成的总体吸引力(国际投资引力)的评价。因此在选择投资区域时,要根据我国现阶段具体国力和国情,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投资吸引力大小,进行相应选择。在与我国邻近的东南亚诸国、拉美地区国家和一些北非国家,我方的中档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在这些地区能较快形成规模化生产,当务之急是在现有的投资布点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补充,使之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对我国有长期经贸往来的欧美发达国家,应在巩固如服装、医疗、文体用品、小型机械等我国传统特色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档次,创商誉,相应扩大经营范围,形成产品的系列化和深加工化。其次在产业结构上,这要从最有利于我方、较容易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扬长避短来制定产业投向与发展对策。我国劳动力多,拥有中等适用的技术优势,所以可以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但是,某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化工、金属、冶炼等不应忽视,我国的技术加工工艺已进入成熟阶段,在市场上已有很强的竞争能力,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丰富的国际市场上急需的资源,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投入国际市场竞争,前去投资办厂,形成有机的国际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另外要重视和积极发展以设备材料作为投资创办企业的出口带动型行业、科技开发型行业以及服务贸易型行业方面的投资。

(二)提高人员素质,优化投资管理

实践证明,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外投资企业经营的好与坏,一个关键因素是我方选派管理人员的素质。要选派那些政治素质好,技术业务过硬,年富力强的人员。当然,海外企业可需的人才可在国外招聘,这也是一条好的途径,聘用对海外企业所在地情况熟悉的人员或国内短缺的一些专业人员到企业工作,有助于我国对外投资企业业务活动的开展。但同时也应考虑加快培训对外投资企业自己专业人员的步伐。值得借鉴的是把外商在我国境内投资的中方管理人员和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作为培训的师资力量,通过他们结合实际工作和实际问题的处理,为将来对外投资积蓄力量。

(三)完善宏观调控,加强政府服务功能

政府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待对外投资工作,有关部门对企业发展海外投资,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投资海外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查,诸如企业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等实力,并对投资的产业、行业加以研究和引导,指导企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对外投资。此外,建议成立信息咨询业务部门,提供投资东道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背景、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的准确翔实情况;从事有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市场可行性论证;提供从项目到洽谈、到批准实施的全过程服务等,应加快对外投资企业立法工作的步伐,制订适用的操作办法和操作程序,同时大力开展涉外法律的宣传教育,进一步确立依法经营的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用法律武器为海外投资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四)运用规模经济规律,鼓励多层次参与

企业对外投资的基本目标是寻求发展空间,形成全球性竞争化势。规模经济规律是决定扩大企业规模能否提高盈利水平的基本规律。企业对外投资,走规模经济的道路,才能有利于企业整体优势的强化。近年来,随着集团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开展联合投资已成为我国势在必行的趋势。为了实行主体联合化,讲究集团,规模效益,第一,把海内外分散的企业资本联合起来,形成大的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第二,可把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融合起来,组建银企集团,把贸易与农业、工业组合起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工商银行和中信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国际上信誉较好、资力雄厚的优势,组建生产、金融、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跨国企业。日本和韩国企业就是依靠这种以银行为核心、工厂为基础,贸易商社为先导的超级集团才雄踞于当今国际经济大市场。

(五)吸取外国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对外投资的整体经济利益

首先是国内母体和海外投资企业紧密相连。母公司对分布在各地区的子公司的生产,销售、分配、资金的筹措与运用、人事调动等重大决策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集中统一策,以保证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正确实施;同时海外投资企业也必须接受母公司的领导,遥控。其次是打破国际和国内业务上的界限,把国内外业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球战略出发,组织和协调公司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体制。如凭借其跨国生产和销售的优势,利用所在国家的不同税率水平,通过转移定价,利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合法逃避税收,降低成本,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标签:;  ;  ;  

中国发展外资战略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