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中心小学 444100
摘 要:如今,探究学习成了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提得最响亮的一个词,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学习掌握知识的科学技能。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不断追求立新方法的问题。本文以自己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农村小学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探究体会:激发兴趣、实际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学习。
关键词:科学探究 激发兴趣 学会探究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课程应提供给学生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然而,在我们农村尤其是小学家长都只注重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的成绩,因此孩子们也觉得上科学不重要也不愿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农村这些孩子们爱上科学进行探究获得知识呢?
前年,我有幸参加了宜昌教研室进行的“科学课如何进行作业评价”的课题研究。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明白科学这门学科在小学里的重要性,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科学课作业评价的重要性。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一点粗浅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并发现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学生不仅喜爱,而且又能激发学生乐学激情,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又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强大动力。作为农村不被重视的科学教师若每节课都激发孩子的思维,如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石头,将会激起层层涟漪。例如:三年级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在上这课时我采用两种方法教学,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方法一:我害怕孩子们不懂就一步步地将空气的特点直接告诉他们,然后再按照我设计的方法指导学生一步步做实验,学生在我的牵引下得出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结果。
方法二:我先让学生猜:杯中装一张卫生纸,再将这个装有卫生纸的杯子直着放入水中,这张纸会湿吗?(会)再让学生实际观察我的演示,发现并提出问题(杯中的纸没有湿,这是为什么?),然后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设计实验、去记录分析、去总结发现。待学生充分活动后再带领学生归纳,学生很快得出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实验结果。
两种方法对比不难发现,它们都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但第二种方法不但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个个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探究知识的乐趣,并爱上科学这门学科。课后许多同学还意犹未尽,不断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见解;我也通过这丰富的课堂教学,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二、启发鼓励,使学生勤于探究
其实,除培养学生兴趣外,指导学生自行探究知识,还要激起学生自觉求学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知识都是建立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学生学习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达到知识的应用性。
例如:在上“噪音的危害与防治”这课时,我将提前录好的动听的音乐和刺耳的声音播放给学生听,并配以激情的发问:“你们喜欢听哪种声音?为什么不喜欢听后面的噪音?它对我们有什么危害?想找出防止噪音的方法吗?”学生反应强烈纷纷回家在书籍和网络上查找资料、问家长,再来学校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实验探究。很快,同学们不仅牢固掌握了噪音的危害与防治方法,同学们还提出了在家防治噪音的合理化建议呢!
三、方法引领,使学生学会探究
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要会自主学习,并有发现和创造性,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精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留下契机。再就是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分析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一些特殊的学习方法,如: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自我评价等。
总之,科学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课,是和语文数学英语一样重要的一门学科。然而指导学生自行探究知识是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行之有效的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乐趣,得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能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使自己更好地生存。所以作为一名农村的科学教师一定要让家长转变忽视科学课的观点,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农村学生进行真正的探究学习。
论文作者:陈远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6月总第1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方法论文; 农村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噪音论文; 《教育学》2016年6月总第1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