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袁素珍

长沙市口腔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138例我院牙体牙髓科门诊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就诊时间均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采用回顾式分析法,根据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n=69)和分析组(n=6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分析组患者进行护患沟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分析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分析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费用无意义比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配合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护患沟通;应用效果

牙体牙髓病是在口腔内科临床工作中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以剧烈疼痛为主,对患者的正常进食和睡眠均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患者多伴有焦虑和烦躁的情绪;,且由于对治疗过程不了解,多表现出精神高度紧张,对疼痛敏感度也更高,患者配合度相对较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1]。常规护理模式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重要,使得医患关系较为紧张。本次研究在我院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效果确切,具体进行以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138例我院牙体牙髓科门诊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就诊时间均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采用回顾式分析法,根据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n=69)和分析组(n=69),对照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34:35,年龄均值为(32.61±5.37)岁,分析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32:37,年龄均值为(32.61±5.3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软件分析,可以进行对比(P>0.05)。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本次研究,且患者均为自愿加入,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生理和心理健康,排除不能配合治疗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说明治疗过程,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术后交待注意事项。

分析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具体方法为:(1)首先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并强化对仪态举止的监督。沟通技巧主要包括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和与特殊患者的沟通。(2)语言沟通: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应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并选择合适的交谈环境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保证表述清楚,语速适中,并向患者介绍牙体牙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治疗的重要想,同时说明本院的治疗优势,对存在焦虑和紧张心理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安抚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3)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交流过程中的姿势,仪表,眼神等,尽量使患者感觉真诚,温暖,同时与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造成压迫感;另外在患者表达想法的过程中应保持倾听避免打断患者[2]。(4)特殊患者:针对老人和儿童应多进行鼓励和安抚,拉近护患之间距离有助于提高治疗配合度;同时对于存在其他障碍的患者应通过倾听和眼神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1.3疗效评价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对两组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并调查两组患者对牙体牙髓病的相关知识是否知晓,治疗费用是否存在异议及护理满意度和治疗配合度。其中护理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标准,满分100分,评分在85分以上为满意,以上为不满意。治疗配合度主要由医生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配合,比较配合和不配合,配合和比较配合占总例数之比为总配合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例数和百分比(n和%)为计数资料,当P<0.05时,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分析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格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对比

2.3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对比

分析组患者治疗配合度评价,配合44例,比较配合23例,总配合率为97.10%;对照组患者配合23例,比较配合31例,总配合率为78.26%,分析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常规的护理模式单纯针对围手术期治疗需要进行护理,术前交待治疗过程和费用,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操作,术后交待治疗后注意事项,护理工作围绕治疗疾病进行,缺少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的关注,使得在治疗后期易出现医患矛盾和纠纷,降低患者的就诊体验,可见在护理工作中增加护患沟通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况,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对治疗过程配合度也更高,进行提升治疗效果和医生工作效率。护患沟通技巧主要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语言技巧在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的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善于倾听患者的想法,并引导患者主动进行交流;非语言交流主要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等进行表达,使患者感受到真诚,理解,尊重和关爱,从而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4];同时对于特殊患者应进行针对性护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护患沟通后,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对牙体牙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且多数患者对治疗费用均无异议,护理满意度和对治疗配合度应明显升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与姚娜[5]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通过本次研究可见,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费用细节了解更加清楚,极大的减少了医患矛盾;同时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明显改善,对治疗的配合度明显提高,对护理过程更加满意,应将护患沟通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芦文军.精细化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1):53-54.

[2]裴育.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心理特征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01):26-27.

[3]白新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119-121.

[4]陈静静,刘红瑜,陈红敏,等.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523-1524.

[5]姚娜.护患沟通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91-192.

论文作者:袁素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护患沟通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袁素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