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治疗常见肛肠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宏

辽宁沈阳市肛肠医院 辽宁,沈阳110002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无痛治疗常见肛肠病围手术期特殊护理措施对其术后恢复疗效的观察。方法:将160例常见肛肠病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80例和观察组(特殊护理干预组)80例,对患者的术前心理评估,术后切口疼痛、排尿、排便情况和术后换药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特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术前心理状态,术后切口疼痛、排尿、排便情况和术后换药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结论:无痛治疗常见肛肠病围手期特殊护理干预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同时降低了术后疼痛、排尿及排便、换药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术后康复过程,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无痛治疗,肛肠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肛肠病为常见病其包括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疾病,因其部位的特殊性。延误治疗导致的病情加重,手术治疗是常规的治疗手段,术后无痛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明显给患者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常见肛肠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制订的《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的诊断分类标准,其中痔病72例,肛瘘40例,肛裂21例,肛周脓肿27例,男90例,女70例;年龄18~69岁,病程1天至-22年。两组患者均行骶管麻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常规护理措施:

(1)入院时要做到态度热情周到的护理,消除对住院病人对医院环境带来的不适感。(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前对患者耐心解释,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其对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3)全面术前检查,认真做好评估,做好术前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4)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术部出血情况,给予相关知识及饮食指导。(5)为患者提供术后更好的康复做好护理指导和宣教工作。

1.2.2特殊护理措施:

(1)入院时护理工作:做好无痛治疗方面的宣教护理工作,发放关于肛肠疾病无痛治疗知识宣传册及心理评估表(SAS或SDS),给患者细心讲解并答疑,对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疼痛、出血、尿潴留等原因进行分析,尽量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使其对并发症的出现有心理准备,一旦出现能正确面对。

(2)手术前的护理工作:大多数手术患者会出现忧虑、恐慌心理,担心术后伤口出血和手术效果,害怕手术创伤和疼痛,而这些不情绪会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及敏感性。对患者心理评估有异常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必要时请示医生给予镇静安定药物。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心态,做好患者能配合手术的最佳状态。

(3)手术时的护理工作: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微创手术操作规则。如果患者为定时静脉输液者则采用静脉留置针,若患者为长时间静脉输液者则使用夹板加以固定,并通过小枕头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手术后的护理工作:①首先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有利于心理状态的调整。②疼痛护理干预是围手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多倾听患者的主诉,多与患者沟通,分析引起疼痛的原因,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患者放舒缓优美的音乐,让患者家属与其交谈,分散注意力,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必要时报告医生进行干预治疗【1】。③饮食的护理,因肛肠常见病都实行微创手术不需要禁食,可先从流食或半流食开始过渡到5天后可进行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的食物,进普食前忌食奶、豆类、甜食、等易使肠胀气的食品。有患者术后惧怕排便导致伤口疼痛,有惧食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强调营养不良可导致伤口不愈,纠正患者的惧食现象。④排尿的护理,术前给患者讲解术后有排尿困难的因素,强调及时排尿可预防尿潴留,对排尿困难者可酌情搀扶患者入厕排尿或综合护理措施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音、温水冲洗会阴部,腹部穴位热敷按压法等。如在上述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予以导尿【2】。⑤排便的护理,术后原则上24小时内不宜排大便,以免导致切口创面出血,水肿,术后首次排便不要用力,以免出血,让其自然排出。疼痛敏感患者首排便局部给予镇痛药膏外敷或排便前半小时口服或肌注镇痛药,使其达到排便无痛,不在惧怕首次排便,有便秘史病人可术后第1日晚可用通便药物防止大便干燥,嘱患者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避免在厕所久蹲久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硬,刺激肛门而引起疼痛、出血、肛缘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每次便后坐浴,坐浴后用干净的毛巾蘸干水分,保持肛门局部干爽。⑥换药方面的护理,首次换药要做到轻柔,减少创面最小的刺激,常规在换药前半小时给予口服、肌注或外用镇痛药,避免或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换药时可与患者进行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患者的疼痛值。

1.3观察指标

(1)对常见肛肠疾病无痛治疗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2)术前的心理评估情况。(3)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排大便困难与否。(4)术后换药时的疼痛情况。

1.4评价标准:

1.4.1术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共20题,每题1个选择,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1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注*号者,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评定结束后,将20个题的各个得分相加,经过公式换算,即为标准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焦虑,63—72分为中度焦虑,73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4.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后两组患者换药疼痛情况,在纸上画一条直线,长度为10 cm,两端分别标明“0”和"10”的字样。"0”端代表无痛,"10”端代表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相应位置,0-3表示轻度,4-6为中度7-10为重度疼痛。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常见肛肠病关于无痛治疗相知识理解情况,观察组理解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通过本研究数据显示特殊护理在无痛治疗常见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中起到了明显的疗效同时也达到了医、护、患三者共同的目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4】。患者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改变了人们对肛肠疾病治疗痛苦的困扰及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长的传统观念,经过特殊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组数据的比较,观察组在无痛治疗相关知识理解、术前心理评估(SAS),术后排尿、排大便、换药时疼痛情况下的特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特殊护理是基于大部分患者缺少对常见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治疗的正确认识,心里具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方案和预期疗效都有一定的了解,告之围手术期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能够产生信赖,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特殊护理也同样要求护理人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较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总之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对无痛治疗常见肛肠疾病围手期的护理体会,采用特殊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赖燕媚.肛肠病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 15(3):81-83.

[2]谢莉萍.循证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排便排尿的影响[J].中外

健康文摘,2013(28):311-312.

[3]魏红霞,乔英红.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267-1268,1484.

[4]黑熙胜,刘中媛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J].医学理沦与

实践,2013,26(10):1363-1364

论文作者:王宏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5

标签:;  ;  ;  ;  ;  ;  ;  ;  

无痛治疗常见肛肠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