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深基坑支护要点分析论文_解惠尧

水利工程项目深基坑支护要点分析论文_解惠尧

临沂市水利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如何确保深基坑的安全支持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确保工人的安全生活和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在项目启动,每个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正式施工。水利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建设工程,因为往往要承受水压的影响,由工程设置的基坑一般较深,不能直接采用传统的边坡开挖施工方法在一般工程中施工。此外,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当前水利工程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新的工作措施,促进技术进步。

关键词:水利工程;深基坑支护;要点

1 常用的支护结构类型

1.1 放坡

放坡一般应用于基坑深度相对较浅、地下水位较深、附近无重要建筑物且场地较为开阔的基坑。放坡开挖是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基坑施工方式。

1.2 挡土墙

挡土墙结构一般为是采用深层搅拌桩或注浆法向土体内注射水泥等胶料从而使地下土体发生反应而产生凝结固化,固化后的水泥桩在土体内形成重力式挡土墙,可确保开挖后基坑的稳定性。同时,这种水泥桩的厚度较厚,且内部含有石灰等止水材料,可兼做止水帷幕。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多应用于开挖深度<7m的粘性土等软土层基坑中,且应用效果良好。

1.3 土钉墙

土钉墙是由土钉、面层和土体共同组成。施工时先采用施工机械成孔,再放入钢筋或钢索、注浆、喷射加压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形成土钉墙支护结构。土钉墙可使得基坑边坡土体呈受压状态,确保基坑边坡稳定,施工后若处理不到位往往会在土钉长度范围内的土体产生一定的位移变形,这将会影响周围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

1.4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是将支护墙体与地下主体墙体结构合二为一,既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又可降低施工成本。目前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中应用较为广泛,技术也较为成熟,但其施工工序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1.5 排桩

排桩为钢板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三种桩支护的统称。排桩的优点是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施工工艺简单、止水效果较好等,缺点是需在两侧桩中部布设支撑结构。当基坑开挖深度越大时,排桩失稳的可能性越大,产生的危害也越大。排桩主要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基坑中。

2 水利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存在问题分析

尽管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也切实得到了部分应用,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切实予以解决。

2.1 深基坑支护技术实行和土方挖掘不协调,信息沟通不畅

虽然理论上要做到协调配合、组织一致较为简单,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双方各行其是,处于封闭独立状态的现象经常发生,经常导致沟通不一致,产生重复工程、无用工程和危险工程,给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带来威胁。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殊性,经常需要根据土层的不同情况进行支护结构的设计,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尤其是土方挖掘过程中,土层结构经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雨天等恶劣天气下进行的工程,地质条件会出现明显变化,导致支护技术难以根据土层变化而及时调整,很容易发生坍塌等危险。而经常性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提供方与土方挖掘采用的是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施工队,信息沟通不畅,且没有协作意识和隶属关系,协调难度较大。

2.2 深基坑边坡施工管理不足,超挖、欠挖问题较大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都是较大的工程,在深基坑边坡的挖掘过程中,如果不适用机械,对人力成本的耗费将会非常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使用机械的过程中,又很难做到边坡平整,所以深基坑边坡经常会出现超挖、欠挖的问题,给深基坑的支护技术实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2.3 深基坑边坡加固不足,混凝土厚度不够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或者是出于成本的考量,也或者是施工人员技术不足,在对边坡的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混凝土喷射厚度不足的问题。在施工中,施工方经常使用干拌法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加固深基坑边坡,这一方式固然省时省力,成本上也能得到缩减,但由此产生的厚度不足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深基坑支护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是一个重要环节,但这并不代表只要专注于这一方面深耕就可以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无论是施工量还是施工方面和人员都是具有较大规模的,必须要做好统筹协调,才能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在深基坑支护设施施工之前,首先要对工地周边的水文、地质、气候天气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考量,并据此作出前期的设计和注意事项,以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基坑内部的防护,而是要与其他施工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协作,互通有无,互相配合,实现“1+1>2”的团队效果。尤其是要重点抓好与边坡支护施工队的沟通交流,将彼此了解到的水文、土层、天气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通传,激发新的工作灵感,发现新的潜在问题,协调一致做好水利工程的深基坑支护工作。在深基坑的挖掘过程中,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施工队,也不能单纯的按照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而是要建立在充分的、科学的监测和评价的前提下,集合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共同制定详实完备的施工方案,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出现新情况时,及时的汇报,以便于调整方案,确保整体性系统性风险的化解。在支护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分工,分层进行挖掘,确保各负其责的同时又能够按照整体的设计进行有效推进。尤其是注意在边坡的挖掘过程中不能出现超挖或者欠挖的问题,保证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深基坑防护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进度和工人安全。

4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为确保地下工程施工的顺利,降低突发事故的几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基坑以及周围环境进行保护。

①开挖前,确保砂袋、钢管材料和锚杆成孔机、注浆机设备的数量。

②开挖过程中,若出现支护结构局部位移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暂时停止挖土,立即执行竖直平面斜撑,操作需要应用到钢管或者钢管索,并且在支护结构外卸载,避免主动土压力过大,也可采取锚杆打折加固。

③在有裂缝出现在支撑结构中,可实行对撑加固,加固位置选择支撑结构以及支撑桩,使用材料为钢管、钢管索。

④当支护桩间有漏点且发生漏水时,先对漏水进行引流,然后实行封堵,可使用早强水泥或者钢丝网喷射混凝土,但如果漏点较大,需要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另外结合外局部压密注浆等操作。

⑤当基坑开挖深度已经达到设计深度,需要及时采取抢险措施,做好块石垫层,范围与支护桩紧靠,此时如果发生支护桩下部向着基坑内移动,及时向坑内抛入石头或者做出土堆,同时在外部实施卸载,结构稳定后,锚杆施工或者通过注浆的方式实施加固。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地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及城市发展的需要,地下工程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因基坑支护不到位或其他因素而导致基坑支护结构失稳。在此背景下,对基坑支护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固方法,以有效提高基坑的稳定性,降低对周围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阿丽.冲孔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及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8,44(35):68-70.

[2]张利珍.道路沟槽开挖拉森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29):70-71.

[3]陈林.软土地基中基坑支护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26):202-203.

论文作者:解惠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项目深基坑支护要点分析论文_解惠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