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始终贯穿建设全过程,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整体质量、进度以及其建成后使用等均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为此,文章通过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介绍,分别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方面入手,针对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全过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应用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 围绕施工的全过程展开, 促使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 预防经济纠纷和恶意索赔。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环境比较复杂, 涉及到造价管理的内容很多, 实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在整体上, 管控建筑工程的造价,防止工程中造价成本增加, 有效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成本资源, 综合提升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的意义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有效的利用专业的、技术的专长与方法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利润和风险,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必须通过项目从决策、 设计、 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才能实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据有关资料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达到80% ~ 90%。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在初步设计阶段, 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75% ~ 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30% ~ 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只有10% ~ 20%。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和控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 防止工程结算超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三超”现象,是促进工程建设领域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不够严谨
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其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时候,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导致工程造价与实际存在偏差。其中施工合同是施工内容及施工方向的指导性文件,所以管理者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但由于专业技术的限制,一些合同管理者在签订合同时并不能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导致施工合同中的内容欠缺,影响其法律效益,并且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因模糊条款的存在而增加成本,对建筑工程的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2.2施工组织和设计存在问题
实际工作中监理单位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不能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同时,工程师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很大偏差。
2.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疏漏
在施工阶段还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虽然出于建筑工程的杂性难免出现施工图在会审中或在施工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把关,避免先干后变的状况,也是避免工程造价突破概算,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同时加强合同管理,保障发包方与承包方平等互利。
2.4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严
建筑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环。竣工决算如何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也反映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及时办好工程竣工决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鉴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和相关印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有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等。
3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建筑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的初级阶段就是项目决策阶段,作为建筑项目造价控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起着直接的作用,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应该做好,只有早项目决策阶段做好早就爱的估算和审核,才能够将总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为之后阶段的造价控制奠定基础。在建筑项目的决策阶段应该重视投资估算的内容,严格、填密的编制造价预算,将工程造价的误差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考虑建筑工程项目污染程度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靠近原材料比较容易采购的地方,分析整个项目的潜在风险和预期收益。
3.2 项目招投标阶段管理
为了确保招投标相关机制的顺利落实,合理对市场资源进行配置,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应从三方入手,对投招标阶段造价情况进行管理:①对招标文件进行合理制定,保证文件内容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以保证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②对编制人员进行严格挑选,保证编制人员能够对施工现场情况、施工工期以及材料价格等内容进行科学编制,并能够准确测算出招标工程花费金额范围,以保证招投标投入的合理性;③对合同内容进行科学起草。由于合同内容会对施工以及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投招标阶段,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合同条款制定的严谨性进行提升,要保证合同内容的详细性以及明确性,以便以此为依据对工程质量、造价以及进度进行控制。
3.3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充分重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优化设计方案,减少方案的变更,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建设单位在选择设计单位时可以采用招标竞争的方式,优选那些技术过硬、设计方案合理、设计人员综合素质较高的设计单位,有效确保设计质量。在设计过程中要本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加强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树立设计人员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对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控制。设计单位认真审查图纸,有利于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错漏现象,提早指出并及时改正,确保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
3.4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一是控制工程变更。重视工程变更前的预算统计工作, 全面了解项目整体成本,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针对必要的工程变更应先进行及时核算, 然后采取低成本高效益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对监理单位严格筛选,选用具有较强责任心和超高专业素质的监理单位,通过工程造价监理及管理的人员协同完成施工现场造价管理。二是控制施工设备及材料的成本,工程总成本中原材料成本比例较大,也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 建设单位可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价格信息管理系统,充分了解常用设备及材料的价格,以确保施工质量不被影响的前提下降低整体成本。三是加强施工监督。首先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进度进行全面把握,进行未完成工程的合理估计,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产生的偏差,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纠偏措施,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全面控制。其次项目竣工之后,应严格检验建筑整体施工质量,以免造成返工损失。
3.5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决算是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如何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也反映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工程结算审核是工程最终造价结果。及时办好工程竣工结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审查结算资料的有效性。工程结算应由具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单位按程序审核。审核时应严格执行定额说明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与编制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工程计量、计价相吻合。
4结语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主要应当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全过程进行造价控制,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因素变动给工程带来的影响,最终实现有效控制成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军.试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19(04):230-232.
[2]黄育秀.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49):186-187.
[3]王强.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运用与重要性分析[J].居舍,2018(33):145.
论文作者:赵欣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全过程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