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610072)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期间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6例,女44例;年龄5--59(31.23±2.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个性化护理干预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住院期间焦虑状况,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个性化护理干预组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满意度,减轻焦虑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口腔颌面损伤;影响
引言
口腔颌面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表达语言、表达情感、咀嚼、辅助呼吸等重要功能。口腔颌面部损伤如果不能很好的恢复,不仅会留下难看的伤疤,影响美容,还会损害患者的功能,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口腔护理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护理技术。口腔护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将来,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积极推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使护理更加有效、安全、人性化、专业化。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期间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6例,女44例;年龄5--59(31.23±2.4)岁。颌面软组织挫伤者47例;颌面骨性受损者5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61(27.9±5.8)岁;颌面软组织挫伤者27例,颌面骨性受损者2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60(29.1±4.9)岁;颌面软组织挫伤者占23例,颌面骨性受损者占27例。排除患有颅脑损伤和内脏受损者。两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身体及伤口愈合情况,根据损伤程度选择给予流量或一半流量的食物,注意保持伤口清洁,根据医生的指示及时服药。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吃完后睡觉前。
1.2.2 观察组
实施PC管理。护士对患者的入院信息进行调查和收集,正确评价和判断患者的心理和状况,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计算机干预。具体方法为:①伤口护理。积极配合医生了解病患受伤状况及身体情况。对伤口周围实施消毒处理。对颌面整齐,长度及深度在20cm和3cm内,受伤时间在48h以内的病患伤口在征询其同意后以组织胶水黏合。由于组织胶水是一种新型材料,因此在使用之前需告知病患使用目的及效果。并在使用后提醒其相关注意事项。若伤口较大,则需在以组织胶水实施黏合前予以皮下缝合。处理时要彻底清创,伤口要对合整齐。整个处理过程必须遵循无菌操作。②心理护理。由于伤口在面部,因此病患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抑郁情绪可能影响伤口愈合效果。护理者可以向病患介绍新型技术治疗颌面损伤效果,向其介绍之前恢复较好的成功案例。并结合病患个人情况对其实施心理疏导。使病患更好配合治疗,达到更好恢复效果。③口腔护理。观察病患口腔情况。伤势较轻者督促其用餐后及时漱口,使口腔保持清洁。伤势较重者,若口腔张口受限,以注射器注射生理盐水等方式实施冲洗,如有残留物,则用镊子夹出。操作过程要时刻注意动作小心,以免碰到伤口。④饮食干预。护理者调查病患饮食爱好。对于口腔张开受限较轻病患,鼓励其使用较营养,含维生素较多的流质饮食,有利于伤口恢复。张口受限者采用注射器注入流质饮食。将鼻饲管从病患牙间隙塞入口内,注意在注入流食之前先注入少量温开水,速度均匀,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内。
1.3 疗效评价
优:伤口愈合良好,恢复整齐,恢复后口腔功能未受影响,咀嚼功能正常,无疤痕;良:伤口愈合情况较好,恢复较整齐,口腔功能基本不受影响,咀嚼功能轻度失调,有较少瘢痕形成;差:伤口未愈合,创口边缘对合不齐,口腔功能受到影响,失去咀嚼功能,留下较多瘢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原发创面愈合及口腔功能恢复的比较。观察组原发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口腔功能恢复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服务过程中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个体化护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个体需求,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保持健康,恢复健康,减轻痛苦。通过个性化护理能及时发现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存在的健康问题及健康需求,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护理,解决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颌面部损伤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患者较长时间被创伤的阴影笼罩,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心理感受、信仰及习俗,进而实践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服务,积极引导患者走出创伤阴影,进一步提高人文护理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感受,体谅患者的痛苦,掌握好语言艺术,善于察言观色,让患者有被尊重、被保护的感觉,护患关系会更和谐。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面部由于特殊的解剖部位,行使着表情、语言、咀嚼、吞咽及呼吸等生理功能,发生损伤后,易出现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同时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加大了创口感染的风险。如出现伤口感染,易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瘢痕组织增生,影响患者美观及口腔生理功能。个性化口腔护理能有效清除口腔内异物、食物残渣,保持颌面部损伤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防止创口感染,有利于护士更加细致、全面地观察口腔内变化,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充分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疾病的恢复更需要丰富的营养,才能有利于创口的愈合。个性化的饮食护理,保障了患者的营养供给,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促进了口腔功能的恢复。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影响患者张口、咀嚼、吞咽功能。个性化康复指导根据张口受限的程度、受伤的部位,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尽早恢复口腔功能。早期的功能开放和关闭运动可以防止关节僵硬和粘连,促进关节囊内液体的吸收,促进骨愈合。通过联系卡加强跟踪,加强对功能锻炼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0):85-88.
[2]阮理翠,郭丽琴.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6):260-261.
[3]陆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损伤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3):157-158.
[4]李贞.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7):101-102.
[5]杨俊芬.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及口腔功能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6):91,93.
[6]何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及口腔功能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2):14-15.
reference documentation
[1] Zhang Yan.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juries.[J].Chinese medical innovation,2015,12(30):85-88.
[2] Ruan LiCui,Guo Liqin.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jury [J].Chinese practical medicine:260-261.
[3] Lu Juan.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jury [J].Chinese Community Physicians:32:157-158.
[4] Li Zhen.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jury [J].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101-102.
[5] Yang Junfen.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wound and oral function afte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jury [J].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E-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6] he Lin.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wound and oral function afte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jury [J].Psychiatrist 23:14-15.
论文作者: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口腔论文; 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病患论文; 功能论文; 伤口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