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4月份至2017年3月份本院收治的10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应用具有积极作用,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了护理工作水平的大大提升,确保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解决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压力。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生活质量
心血管内科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增加了死亡率。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律不齐、心肌炎、心肌梗死及早搏等。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反复、病史时间长等特点,不容易根治。在患病期间,会引发多种心理疾病,患者存在恐惧、紧张和焦虑,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优质护理模式是按照卫生部有关优质护理的服务部署要求出台的,将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的服务理念,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作为主要目的,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4月份至2017年3月份本院收治的10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两种护理模式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4月份至2017年3月份本院收治的10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35~81岁,平均年龄(58.3±6.5)岁,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34~79岁,平均年龄(56.2±4.5)岁,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性别及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包括:基础的健康教育、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用药指导等。
1.2.2观察组
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心理护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内心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患者病情出发,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手段及护理方法等,降低患者心理焦虑感。(2)生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需要卧床静养,在长期的静养过程中,会诱发便秘及肠蠕动减速等肠道疾病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饮食计划及排便情况,要求患者禁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清晨的饮水量要控制在300~500mL,以刺激胃肠蠕动。为患者做腹部按摩,沿着结肠的走向环形按摩腹部,一天3次,一次15min。(3)病房环境护理:要保证病房的清洁性,给患者提供舒适的养病环境。做好病房内温湿度调整,对设备的连线和导管进行整理和调整,防止导线出现缠绕,对患者体位造成不良影响。在不同的床位之间设置拉帘,以维护患者的隐私权[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生活质量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来自于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问题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5项内容,总分100分,超过90为十分满意,60~90为满意,60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对医疗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根据卫生部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部署要求,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严格贯彻落实,将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解决了护患纠纷问题,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常规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工作情绪较低,不能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增加了护患的矛盾和纠纷[2]。
本文重点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6.54%,对照组为65.3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8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模式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增加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促进了护理疗效的大大提升,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奠定了基础[3]。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对提升心血管内科疾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了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确保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解决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谢呈惠,米波,于珠珠.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272-273.
[2]程丽萍,徐丽辉.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6):172-173.
[3]丁玲敏.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45-246.
论文作者:马新华 褚雪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患者论文; 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内科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