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渗透措施;
引言: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为匮乏,所以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对数学教学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由于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很多数学教师虽然认识到开展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但是常常没有合适的方式,可以直观地将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现出了。因此我们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小学数学与德育渗透的结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种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提高数学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师在各种教学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具有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而德育教育就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目的。这项工作更加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他们学习模仿的阶段,而教师则是他们学习模仿的首选对象。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充满爱心与热情,不断强化自身的个人魅力,从而为学生们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为此,数学教师应当在工作中贯彻严谨的作风,热爱并尊重自己的教学岗位,为每一堂课都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的言行都做到文明、规范,时常以和善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学生们。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讲究合适的施教方法,学会循循善诱式的教导方式,还要讲究公平,对待学生们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对待。此外,还要始终保持赤诚的内心,不会陷入名利的诱惑中,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努力塑造自身美好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如此才能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二、挖掘数学知识,营造德育教学环境
数学知识大多以抽象化的知识为主,这使得很多数学教师认为无法从数学知识中提取大量关于德育教育的知识,从而导致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德育工作并未得到较好的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也较为生硬,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体会不到应有的德育教育氛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细心研究数学教材,从中深入挖掘关于德育教育的数学知识,努力为小学生们营造出充满德育氛围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让身处其中的学生们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到德育知识,进而让德育教育更加容易被小学生接受,达到在数学教学的同时,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点的成因,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插画插图,或者与数学有关的历史及历史人物等等作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例如,当学生开始接触圆周率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深入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并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展开,向学生们介绍更多我国古今著名的数学家,或者领先世界的各种数学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民族的优秀之处,使他们从内心产生巨大的骄傲感和认同感。之后,教师要教育学生应当从自身开始,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将民族优秀文明加以发扬光大。如此,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又可以让学生得到爱国主义等精神教育的熏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合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德育的渗透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将德育工作与数学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说服力。教师需要注意把握好数学教学的重心,只需要对教材内容加以引深即可,而不能将德育教育放在数学知识教育之前。具体实施德育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新版数学教材中与德育教育有关的知识内容,然后根据此内容设计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案。例如,在教授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数学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如数学计算对严谨性和精确性的要求。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作出一些要求,鼓励他们养成认真严谨的良好习惯。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严谨处事的各种有利之处,如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可以让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计算方面可以减少失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让学生明白一个认真严谨的人面对困难会敢于挑战,会不断地反思自身的错误,以及时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通过教师不断施加的各种积极的引导,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必然会受到很大的正面影响,从而逐渐地向着更加优良的品质进行改变。
四、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较为密切,可以说数学学科便是源自于生活,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够在数学的帮助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样,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也应当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否则德育教育的渗透便会很空洞。对此,教师要抓住小学数学中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内容,以借此向小学生灌输德育知识。例如,在学习‘节约用水’时,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放水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录水管放水量,将其看做是单人次所浪费的水量,然后让学生计算单人次长时间情况下所浪费的水的总量。最后让学生思考如果将这一情况扩大到14亿人次,所消耗的水量总数会是多少?这样的实验既综合了小学数学中的几项知识点,同时也会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实际生活中水资源浪费问题的严重性。
在计算单位面积植物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额外介绍绿色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各种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保护绿色植被的原因,进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对园林绿植进行必要的保护。
五、德育渗透要更加直观和新奇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因而难以理解一些较为高深的道理或思想。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注意德育渗透内容应当更加的直观,便于小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面积等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家乡城市、国内省市和一些国家的面积数据,并让学生自己进行数据对比,从而确保学生对我国领土面积有的直观认识,进而让他们感受到我国广阔的边疆。在此时施加适当的爱国主义教育,会更加容易获得学生们的认同。此外,还要使德育内容更加新奇,以保证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对此,在学习条形统计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统计对象,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来完成调查统计,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看待小学数学的德育功能,只要肯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中涉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便会发现很多适用于德育教育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学会捕捉教材的德育教育切入点,把握好数学时机向学生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从而抓牢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以科学有效的德育手段,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想观念得到良好的教育,让小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培养出健康、优秀的思想与行为习惯,使小学德育与教育的双重目的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杨玉梅.略论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18-119.
[2]赵峰,陈田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87+89.
[3]刘素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38+40.
[4]曾令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83-184.
论文作者: 赵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