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已成为小学中的必修课程,在现阶段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学。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也逐渐加强了对音乐课程的重视,但小学音乐教育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多的挑战。本文就小学音乐教育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育改革措施,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84.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117-01
我国将教育的偏重点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同时,学生和教师都加强对音乐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视。因此,本文反思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不足,提出现存的教育问题,并在这一基础下进行课程改革。在音乐教育改革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弊端
1.1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小学音乐教育在近些年来的改革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对课程改革之后的小学教育中可以更加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再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注重知识点死记硬背。小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并不能提高自身积极性,在了解这一现状的情况下,现代教学中而是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增加学生的音乐体验,将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上升到情感、生理等层面。也拓宽了小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层面,从不同的领域来进行音乐教学。尽量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加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会设置相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2小学音乐教育弊端
(1)教学内容乏味。小学音乐在新课改后并没有能突破原有教学内容的枯燥,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创造性的迎合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缺乏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教师可能不会重视对幻灯片的制作,通常会为了单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忽视幻灯片制作的创新性,在小学生注意力本身都较为分散的情况下,沉闷稳重的教学内容不能提高学生的热情,原有的教唱音乐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积极性。但新课改后的音乐欣赏课在缺乏创新性的同时,可能还会减弱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
(2)课堂气氛沉闷。新课改后的小学音乐教学不再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教唱,为了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音乐,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虽然丰富了教学当时但也会影响课堂气氛。小学生自身难以集中精力的情况下,会偶尔抬头看多媒体,自身提不起兴趣便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变得单调沉闷,小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和教师产生更多的互动,从而影响了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师该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对教师专业性教学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方面,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而努力去适应现代音乐课程教育。教师在自身掌握较多专业性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适应新课改而转变教学理念,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
2.1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小学音乐课堂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会更偏重于对技能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缺乏趣味性而变得枯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学会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快乐,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多组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能够在参与中得到音乐体验。教师积极引领学生去体会音乐,例如在学习《卖报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饰演卖报男孩的角色,让学生尽量体会音乐中的情感,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
2.2转变教学角色
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如果想要更好地走入学生内心和学生有较多课堂互动,就应该放下教师的身份而充当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生活动中去。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学生的歌唱表演、小组讨论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也能了解学生在进行小组游戏和活动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玩具兵进行曲》时,设置好对音乐知识的提问,加入到学生的互动讨论中。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玩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灵活的转变自身角色更好地融入学生中,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增进了师生感情。
2.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在了解学生性格、智力、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要设置多种教学方案,针对学生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帮助每位学生得到素质全面提升。
2.4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创新运用多媒体
现代技术的进步也给教学带来了更多便利,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幻灯片内容,将多媒体教学的好处运用到实处,丰富小学生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要抓住小学生的眼球,例如在学习《布谷》时,可以在多媒体放置布谷鸟鸣叫的音频,丰富创新课堂教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音乐的高质量教学,在适应新课改教学的同时,教师更应该开拓新型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和得失,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性,努力寻找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将枯燥无味的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J].上海教育出版.2012(5).
[2]陈晓军.深化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3(79):18- 19.
论文作者:刘懿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