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西渡中学 彭素梅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单元教学,既符合新课标理念, 又使课堂变得更高效,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最根本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实施和体现,我们不妨从单元教学进行研究、进行改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单元整合教学 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重视不同年级的文体教学,也重视以课为单位的内容教学,却往往忽视以单元为单位的整体教学。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囿于独立的单篇,忽视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没有把单元内部结构各个构成部分,通过精心的教学整体设计加以科学有机的组合而构成整体合力,使单元内篇与篇、课类与课类之间处于分离状态,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不到协调发展,这就像是面与点之间,忽略了线的作用,没有突出单元编排的整体特点。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明确教材编辑意图,按教学客观需求,在备课和施教中,重视单元为教学单位。
下面,我以2017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一、立足教参,熟悉课文,整体领悟。
在闫学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中提到:“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教材。只有精通教材,教师在课堂实施中才能有精力、有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才能根据课堂实施的实际情况及时、恰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因而,教师在备课中,首先应该是熟读并读懂每一篇课文,结合教学参考书进行理解和领悟,这是备课的第一步。我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通过阅读,熟悉了本单元课文教学的要点:
1、明白课文特点:
本单元的教学编排共有《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四篇文章,这几篇游记所写景物各有特点,或雄浑壮美(《壶口瀑布》),或奇绝险远(《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或威严瑰奇(《登勃朗峰》),或纯净自然(《一滴水经过丽江》)。
2、抓住教学要点:
“在教学中要突出游记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把握游记文体的基本特点”,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无论是教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教学时都要守住这条底线。游记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所至,即作者的游踪;第二,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从结构上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体察这些要素,体会其作用,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游记的特点。因而,我在教这单元的教学时,注重了这一点。
二、立足学生,精设问题,巧妙引导。
第一步:学生自学,体现学习能力。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熟读课文是教师和学生的前期任务。因而,可以安排学生预习课文。但教师要给出明确的预习任务,也即要完成最基本的学习问题。我在安排学生预习《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四篇文章时,是这样做出预习要求的:
1)熟读课文,梳理并积累字词。
2)结合课文注解,认识作者。
3)结合课文前后提示,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4)扣住课题,理一理课文的结构或思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是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的基础任务,教师在课前可以抽查一下预习情况,也可以把这个检查教给小组,组内检查预习完成情况。仅管有些同学完成的效果不佳,但他们尽了自己的能力。至少他们能完成前两个任务,这既利于课堂教学,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学习惯和归纳整理能力。
第二步:适当取舍,凸显学法指导。
四篇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教学的要点也很多。因此,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取舍。对于以前出现过、重点讲解过的知识点此次不再把这些作为教学重点,而学会运用跳读法快速获取信息成为这次设计的重点之一,即“所至”“所见”“所感”梳理游记在内容上的三个要素,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游记的特点。
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们学习《壶口瀑布》,结合预习中的问题的检查和反馈,着重引领学生们理清文中作者的“所至”“所见”“所感”。对学生提出如下学习要求:
1、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用波浪线、横线、小括号分别标记出作者的“所至”“所见”“所感”。
2、用情阅读,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3、在文章圈点勾画:分析文中语句的妙处。
第三步:巧设活动,彰显学生能力。
学生们在学习第一课的基础上,尝试着让学生用游记三要素去自读其他篇目,主要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
1、让学生试着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所至"导图并试着讲述。
2、其他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了解和绘画,进行补充。
原以为孩子们会抓耳挠腮费劲、吃力,孰知,他们在熟读课文后不仅呈现了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而且能脱离书本顺利流畅地讲解。展示中互为补充纠正,孩子们自己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游记阅读方法,一堂课下来掌声不断,笑声不断。这告诉我们:学生潜能无限,当老师的需要去激发、引导,让他们去内化、碰撞。
三:立足生活,注重写作,落实反馈。
教材不仅是阅读教学的示范文本,同时也是写作教学的示范文本。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不辞辛苦地从课外寻找例文,却忘记了教材所选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有效地发挥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整合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做法之一。因而,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的当堂练笔要求是:(二选一)
1、选取四篇课文中的任意一篇任意段落进行仿写练习。这一环节的教学有以下三个预设目标:一是掌握写游记的要素;二是学习作者写“所见”之景时的写法,借以表达心中之情;三是再次回顾文本,同时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提高写作能力,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2、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这一写作要求是源于游记常常要对某一处风景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
当然,教材在这一单元的后面还安排了《学写游记》 ,在写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写一篇不少于600的游记,这样以来,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
对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游记的教学,我在教学时,大胆取舍、恰当设计,既突出了重点,又让学生学得轻松。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我们将课标、教参和教材这些利剑握在手,保证单元教学整合不走偏,不仅可以模仿,还会有超越,甚至是创新,这样就能凸显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能在语文教学这片乐土中收获自己的教改硕果。
论文作者:彭素梅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课文论文; 单元论文; 学生论文; 游记论文; 自己的论文; 所见论文; 教材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