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附属医院CCU 吉林延吉 133000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肝硬化;支架植入术;出血
1 病情简介
患者,男,69岁。2011年于丽江市人民医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照影后植入三枚支架。2015年4月17日夜里休息时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为进一步治疗于4月24日入住我院,既往史:2015年4月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术前检查学常规:血红蛋白测定140g/L.、淋巴细胞0.191↓、单核细胞0.094↑、嗜酸性粒细胞0.087↑、血小板计数90×109/L↓;凝血常规:血浆D-二聚体测定0.67ug/ml ↑、血浆抗凝血酶Ⅲ测定75.0% ↓;生化检查:总胆红素26.0 umol/L↑、肌钙蛋白T0.327 ng/ml↑、碱性磷酸酶154.1U/L↑、γ-古氨酰基转移酶157.6U/L↑、乳酸脱氢酶268.6U/L↑;床旁超声检查提示:肝硬化,脾肿大,腹腔少量积液,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阶段性室壁运动障碍(下后壁基地段、中间段)、二间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给予抗凝、扩冠、调酯等治疗,并请相关科室会诊,患者无绝对及相对禁忌症,于4月28日在局麻下行冠脉照影术+PCI。造影结果:冠脉供血右优势;左主干末端边缘不规则、斑块,前降支全程边缘不规则。前降支近中段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第一对角支近段局限性狭窄90%,回旋支开口局限性狭窄40%,回旋支近段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右冠近段弥漫性狭窄80%,右冠中段次全闭塞99%,并于右冠中段至近段放入两枚支架。4月28日13:30查血气示PH7.28 二氧化碳分压33mmHg,氧分压82mmHg,血氧饱合度94%,血压133/60mmHg,心率138次/分,患者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23:30患者诉剧烈胸痛,查看患者右侧胸部肿胀,血压85/60mmHg,心率85次/分,急查床旁超声示右侧锁骨下动脉未见异常,急查动脉血气分析示血红蛋白101g/L,23:32复测血压75/50mmHg,桡动脉手术穿刺点渗血,心率降至50次/分,给予阿托品、多巴胺静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多巴胺泵人后患者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心率90次/分,并输入红细胞及血浆后患者病情稳定。检查结果回报: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最大前后经约10cm,双侧胸腔可见液性暗区,左侧最大前后经为4.5cm,右侧最大前后经约10cm,右侧胸腔内透声差,可见大量粗光点及絮状回声漂浮。进行床旁胸腔置管,释放胸水,并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暂停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抗凝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给与输血浆、血小板、冷沉淀,患者一度出现腹胀,给予肛管排气,补充白蛋白,适当利尿,促进腹水的排除及吸收。逐渐调节呼吸机至脱机,并由胃管注入肠内营养悬浮液。5月5日,患者胸片示右侧胸水较前明显减少,血气分析示氧饱和度96%,予以拔出气管插管,过度到由口进食,同时给予静脉营养,保证每日1200kcal左右的热量供应,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胸片显示右肺压缩减轻,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可,未诉不适,血压106/56mmHg,呼吸18次/分,脉搏76次,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于5月12日出院。
2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心肌发生持久、严重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典型临床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和心电图动态性改变。冠脉支架植入术使AMI靶变处血栓和撕裂的内膜被迅速压贴至血管内壁,使病变处血流通畅,能快速获得并维持稳定的TIMI 3级血流灌注[1]。肝硬化是一种很严重的肝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各种症状例如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肝硬化往往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凝血功能障碍就是比较突出的一种,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极大,肝硬化会导致肝细胞的坏死,从而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就会越差,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导致小板减少,使血小板丧失了应有的凝血功能。因此,肝硬化会影响凝血功能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主要机理为:⑴全身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肝功能减退对合成凝血因子的原料消化不良吸收不足,反过来又抑制凝血因子的生长与合成,是导致肝硬化凝血功能差的原因之一。⑵当患有肝硬化时,肝细胞充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有时伴有肝细胞的缺血坏死,坏细胞坏死越多,面积越大,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也就越差。⑶门静脉高压时,脾脏充血、肿大、功能亢进,使血小板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不仅数量大大减少凝血作用也明显降低,并使血小板丧失了应有的凝血功能。该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肝硬化病史,冠脉造影术后十小时查凝血四项示凝血酶时间测定>240s,↓、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80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8.0s↑、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测定57.0%↓、血浆抗凝酶Ⅲ测定56.0% ↓、血浆D-二聚体测定0.52ug/ml ↑,后出现右侧腋窝、皮下、胸腔出血,考虑与患者肝硬化病史,凝血功能差,术中使用肝素后造成凝血功能进一步恶化,引起原有损伤的小动脉出血有关。患者肝硬化,支架后凝血异常,胸腔积血,肺组织受压,经积极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药物抢救治疗,进行床旁胸腔置管,释放胸水,减少肺受压,并进行介入栓塞治疗,防止出血进一步加重。本病例给我们带来警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肝硬化患者要高度重视出血情况的发生,做好术前的评估,手术前后各指标的检测,如何应用抗凝药等,本病例为我们今后处理此类患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马长生主编,介入心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0-112.
作者简介:郑坤(1976-),女,吉林 延吉,本科,主管护师,副护士长,主要研究方向:重症监护。
论文作者:郑坤,周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肝硬化论文; 患者论文; 凝血论文; 血浆论文; 支架论文; 胸腔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