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运动十大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规律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但其运动规律是可认识的。
1 表征律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反映。用信息哲学的语言说,信息是系统运动状态的表征,即是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普遍相互作用的,而信息正是这种普遍联系和普遍相互作用的表征。能够表征事物的运动状态,是信息的固有本质和普遍价值之所在。没有表征就没有信息,没有信息当然也就没有表征。所以我们可以说,表征即信息,信息即表征。
信息的传播过程,也就是信息的表征过程,或者说是信息表征的位移过程。信息的表征过程,就是被表征系统的信息显示到(或反映到)表征系统的过程。设A为表征系统,B为被表征系统,记表征过程为γ[,ba],则有:
γ[,ba]
B─────→A
信息表征律:任何信息都是被表征系统运动状态的表征。
2 运载律
任何信息的存在和传播,都要以特定的物质载体作为依托。没有承载物质,信息便不能存在;没有媒介载体,信息也不能传播。从这一点看,加拿大未来学家麦克卢汉(Mcluhan )的结论是对的:传媒即信息。
信息的载体普遍存在,如人脑、空气、水、波、文字符号、文献、磁性材料等。可以说,任何物质都可以载有信息。信息的传播既可以以所发生物质本身为依托,也可以借助其他物质作为运载工具,即可以进行“转载”。但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有特定的运载物质,信息才能传播。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往往取决于运载物质的性能。目前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的许多内容就涉及到改善运载物质性能的问题上,如光纤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某一事物的信息,如果没有运载物质,便不能延传。尤其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信息,如果遗失了运载物质,人们便不能了解其真实面貌。人类的考古活动,实质上就是寻找历史信息的运载物质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
信息运载律:任何信息都必须有物质载体,才能得以存在;任何信息都必须有运载物质,才能得以传播;运载物质的性能决定信息传播的容量、速度与质量。
3 守恒律
任何被表征系统的信息发出后,自身的信息量并不减少,这一点完全不同于物质交流系统。设系统A,其信息量为I[,(A)],当A的信息被表征出去后,自身的信息量仍保持不变,即有:
I[,(A)]-I[,(A)]=I[,(A)]不仅如此,对一个系统来说,其信息无论被表征多少次,其信息量始终保持不变。信息的这种守恒性质,奠定了信息的可多次利用和共享的基础。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把信息的守恒律称为共享律。
需要说明的是,信息的守恒必须以信息载体的存在及其完好无损为前提。因为信息载体的遗失或损坏,往往带来信息本身的遗失或缺损。
信息守恒律:无论什么系统,其信息无论被表征多少次,其信息量始终保持恒定不变。
4 扩散—聚合律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每一个被表征系统的信息必然同时或连续表征到多个表征系统中去。所谓“一传十,十传百”就是指信息的这种多路表征或连续表征的特征。设B表征C,A又表征B,则有下图:
从上图可知:C→Bi(i=1,2,3,…,n)
B→Aj(j=1,2,3,…,m)
这种系统之间信息的多路表征或连续表征(还应包括
更复杂的交错表征,在此略其说明)现象,就称之为信息的扩散律。
信息扩散的相反过程——聚合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就意味着一个系统必然要接受多个系统的信息,即要对多个系统进行表征。这样,一个系统所表征的就不是某一个系统的信息,而是很多个被表征系统的信息。这一过程如下图所示:
这种多个被表征系统的信息同向聚合到同一个表征系统的过程,称之为信息的聚合律。
信息扩散—聚合律(或简称聚散律):任何一个系统既把自身信息多路表征到多个系统,又必然多路接受来自多个系统的信息。
5 衰减律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遇到种种障碍,包括信道障碍和信宿障碍。由于这种障碍的存在,被表征系统的信息往往不能充分无遗地传递到表征系统,而是在传递过程中普遍出现速度上的减缓、量上的减少、强度上的减弱、质上的失真等现象。设被表征的信息为I(C), 表征到B时为I(B,C),再表征到A时为I(A,C),则有:I(C)〉I(B,C)〉I(A,C)
需要说明的是,信息的衰减现象主要是针对信息传播的宏观效果而言的。如果从微观意义上看,有些信息传播过程并不一定产生衰减现象。例如有两个人面对面地交谈,其中一个人说“我是工程师”,另一个人在听这句话的效果上一般不会产生任何衰减现象。但从信息传播的宏观意义上看,信息衰减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些传播过程必然产生衰减。所以说,信息的衰减现象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信息衰减律:在信息传播的宏观过程中,被表征系统的信息,往往不能充分无遗地传递到表征系统,而往往出现不同形式的、一定程度的衰减现象。
6 势差律
信息的传播可以看作是信息的“流动”,而任何一种“流动”,必须有势差才行。就像水的流动要有落差,电的流动要有电势差一样。信息势差是指信源与信宿之间存在的状况差异,即信源状况与信宿状况之间的不等之差。从势能传递的角度看,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信源处的势能总比信宿处的势能高,即信息总是从信源处流向信宿处,换句话说,信源处的信息量总比信宿处的信息量大。 设信源处的信息量为Q(s),信宿处的信息量为Q(r),则有:
Q(s)-Q(r)〉0这说明,信息能够流动,必须以信源与信宿之间存在状况差异(势差)为前提。例如,教师之所以能够给学生讲授知识,是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在知识量上存在差异,即教师在所教学科领域里所掌握的知识量比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大。
信息势差律:信息的流动必须以信源与信宿之间存在势差为前提,而且信息总是从势能高处流向势能低处。
7 “马太”律
《新约全书·马太福音》25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后来人们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富与贫、多与少、强与弱之间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形象地称之为“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马太效应的本质是, 一旦优(劣)势出现,就会不断地加剧,自行强化运作、滚动。
信息中的马太效应主要体现在社会信息的生产、布局和利用过程中。以下一些事例证明了马太效应的普遍性:
●“二八”定律:高产作者(占作者总数的20%),写出了全部论文的70-80%,而低产作者(占作者总数的80%),只写出了全部论文的20-30%;
●布拉德福定律:少部分核心期刊集中了大部分相关论文;
●波敦克效应:声望低或边远地区的机构在信息生产中冷落,由此出现欧、美、俄、日等少数国家集中了世界科技文献的大部分,一个国家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
●棘轮效应:一个人获得荣誉之后,其他荣誉接踵而至,优势地位越来越被加强,如论著越来越容易发表,被引率越来越高等;
……
信息“马太”律:在信息的生产、布局和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如马太效应所示的优势与劣势的强烈反差现象。
8 选择—匹配律
这一规律主要体现在人的信息接受过程中。选择是人类普遍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在人的信息行为中,选择心理也伴随始终。这种选择心理主要受实践需要视野、期待视野、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原有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诸如,人们一般只注意选择那些符合自己实践需要的信息,而不关心那些不符合自己实践需要的信息;一般只注意选择那些合乎自己兴趣的信息,而对那些自己兴趣范围之外的信息表现出漠不关心;一般只注意选择那些同自己的传统观念相一致的信息,而排斥那些同自己的观念相悖的信息;一般只选择接受那些同自己原有知识结构能够相匹配的信息,而那些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匹配的信息便被排除掉;一般只注意选择使用对自己来说熟悉的检索途径,而很少考虑是否还有别的更有效的检索途径,等等。不仅如此,即使是已经接受到的信息,也按照自己的认知模式进行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可以说,在人的信息行为中,普遍存在着选择注意、选择理解和选择记忆那些同自己的认知模式相适合、相匹配的信息的倾向。换句话说就是: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心理倾向,始终伴随在每个人的信息行为之中。所以说,人的信息接受过程也就是选择的过程,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信息接受。
信息选择—匹配律:人的信息接受过程也就是选择—匹配的过程,或者说,只有那些符合接受者选择—匹配标准的信息,才能被接受。
9 相对律
相对律主要体现在信息接受者对信息意义及其使用价值的主观判断与理解过程。
信息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接受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则往往是因人而异,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也就是说,信息的存在本身是客观的、绝对的,但对信息意义的理解则是主观的、相对的。所以,即使是同一信息,不同的人由于各自的认知模式——需要视野、观念视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的不同而对其理解往往千差万别或大相径庭。“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便是一个典型例证。再如,同是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闻秘事”(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45页)。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信息(尤其是本文信息)的意义产生于人的理解过程之中。因此有人指出,本文的意义是读者赋予的,而不是作者给予的。所以,信息的意义一般只具有相对性,而很难具有“千篇一律”的绝对意义。其实,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如面对同一信息,有的人认为非常有意义,而有的人则可能认为毫无意义;同一个人对同一信息,在某一时间内认为有意义,而事过境迁之后又可能认为无意义,等等。
信息相对律:信息的意义具有相对性,因人因时而异。
10 省力律
在人的信息行为中,总有一种以最小的努力去获取最大效益的心理趋向。这种心理趋向促使人们总是舍远求近、避繁就简、弃疏求熟。情报学家R·H·Orr曾对科学家的信息行为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人类信息行为的“成本—效益”模式:科学家在查寻信息资料时,查寻行为的发生与终止、信息源的选择与检索等一系列决策,都是由耗费与效益之比决定的。这说明,一个信息系统是否被用户利用,主要取决于用户在利用该信息系统时是否感觉到“省力”,而该信息系统是否组织得科学则居于次要地位。影响用户“是否感觉到省力”的因素有:信息源距离的远近、信息的可获得性或系统的可近性(accessibility)、 检索途径是否习惯等。其实,省力法则的最好证明就是穆尔斯(Mooers)定律:“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便不会得到利用。”
信息省力律:人的信息行为普遍遵循以最小的努力去获取最大效益的“省力”原则。
结束语
以上简要论述了十个方面的信息规律。在此需要说明如下两点:(1)信息世界是纷繁复杂的, 人类对信息世界的认识必将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因此,信息运动的规律绝不只限于上述十个方面,我们认为信息世界中必然还有许多其他规律性东西,等待人们去探索、揭示;(2 )信息世界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许多人文或人为的因素,所以上述十个方面的规律大都是只具相对意义的统计性规律,而不具绝对意义。
标签:马太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