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哲学现代化的奥秘--广谱哲学对话_哲学论文

探索哲学现代化的奥秘--广谱哲学对话_哲学论文

探索哲学现代化之谜——关于广谱哲学的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之谜论文,广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谱哲学(Broadspectrum Philosophy)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张玉祥副教授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哲学理论,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现代结构数学结合起来,按照“广义公理化、广义模型化、广义数学化、广义程序化”的标准重塑哲学新形态,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新成果,也引起了部分理论工作者的困惑。为此,笔者走访了张玉祥先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问:您所提出的广谱哲学在理论、形态和方法上确实使人耳目一新,据我所知,您在1989年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出了哲学现代化的“四化”标准,而在广谱哲学中又具体地贯彻了这些标准。那么哲学为什么要走“四化”的道路?

答:对于哲学的现代化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从内容上说,哲学要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注重研究现代社会提出的重大实际问题,跟上时代步伐。我说的“四化标准,是哲学现代化的内在形式问题。哲学之所以要走“四化”道路,不是迎合什么趋势,而是传统哲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一,传统哲学理论库中积累了大量的和庞杂的思想材料,哪些是更基础的东西?哪些是派生的东西?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某些思想在什么意义上正确,在什么意义上错误,需要有一套方法、模式把它们一一清理或整理出来。目前看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公理化方法。当然,传统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过于严格,不适合哲学这样复杂多变的学科,因此,广谱哲学提出了“广义公理化”的要求。

第二,传统哲学主要是借助于抽象的概念、命题或原理来表达对世界的总的观点与看法,这些概念、命题或原理完全是自然语言的陈述,不具有可观察性、可控制性、可模拟性。不仅难以从思维上准确把握,也难以检验其真伪。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把这些概念、命题或原理中所隐含的内容显化、晰化为可观、可控、可拟的东西,这就是“广义模型化”问题,这里的“广义模型”是相对于实物模型而言的思想模型,它们是满足一定的可观控条件的抽象关系结构。

第三,传统哲学主要靠思辨的语言表达其思想与观点,思辨语言是上升到哲学层次的自然语言,因此,自然语言的优缺点思辨语言全具有。自然语言含义丰富、用法灵活,但歧义过多,边界模糊,容易被对方偷换概念,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局面,哲学上的许多争论包括诡辩论往往是由此引发的,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的基本办法,除了采用公理化方法外,最好是借助数学语言做广义量化处理,即“广义数学化”。

第四,传统哲学也讲方法,但实质上只是观察角度的转换,而不是可具体操作、执行的方法。例如“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等,其实只是一套观点,并没有可操作的程序,要掌握这些没有程序的“方法”,只能靠个人的经验和艺术,而个人的经验和艺术是千差万别的,因而方法也就不成其为方法。“广义程序化”正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而提出的。

由上可见,哲学之所以要走“四化”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哲学发展的内在需要。至于人们能否接受,确实有个过程问题。因为目前哲学界绝大部分同志不熟悉现代科学的陈述方式,不熟悉现代数学的集成性、结构性等一整套东西,科学观念上也有很多落后过时的东西(例如对什么叫“数学化”的狭义理解)我想,要接受包括广谱哲学在内的一整套新东西,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乃至于痛苦的过程。

问:您提到的“广义数学化”怎样理解?据我所知,人们对哲学的数学化历来持有疑义,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答:我认为,哲学现代化的核心是数学化,换言之,没有数学化就谈不上哲学的现代化。因此,数学化是哲学现代化的首要标志。但对于什么是哲学的数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位教授对哲学的数学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有的人完全按照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哲学,要它具有技术性、可操作性,要它数学化、公式化、定量化,这是违背哲学本性的。”他认为:“哲学的科学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标准来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她数学化、公式化、定量化是不对的。这样要求就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载河海大学人文学院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参考材料》 1996年7月。)要回答这位教授的批评对不对,首先必须弄清楚他的“数学化、公式化、定量化”指的是什么?

如果这里的“数学化”是指应用传统数学方法来表达哲学命题,那么这样的数学化肯定是失败的。因为传统数学方法适合于可直接度量的、具有数值化特征的对象,这样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对象。哲学的思想、原理本质上是非数值化的、无法直接度量的。因而任何试图用狭义的数量关系——如代数方程、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等对哲学进行“数学化”的尝试都是注定失败的。在这个意义上,这位教授的警告是正确的。但“数学化”还可以有推广的含义,即广谱哲学讲的“广义数学化”,它是指用现代结构性数学——如抽象集合论、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图论、形式语言、抽象自动机理论、范畴与函子理论等来表达、描述、刻划、模拟对象事物的性质、结构与变化,这类数学本质上是研究抽象的一般关系与结构的数学,远远超出了传统数学狭义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范畴。例如抽象的集合不仅可以是数的集合,还可以是任意事物、关系、结构、过程的集合,运算也不限于初等与高等“计算”,它可以是满足一定规则的广义操作;运算结果也不限于是“数值”,可以是结构、关系或定性的结构等等。这样的“数学化”就不仅适合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且适合于人文社会科学与哲学。

我认为,广义集成性、结构性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数学史上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学只研究狭义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性质,把过去无法纳入数学视野的抽象关系、抽象空间、结构、一般系统、事物的性质等等,作为自己的基本对象。这一点尽管许多纯粹数学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但泛系方法论却率先做了具体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哲学工作者至今不了解现代数学的这一方面——一个带有根本转折意义的方面,达不到在这一方面“形而上”的认识,仍然固守在传统数学的观念上,以至于一提“哲学的数学化”便嗤之以鼻,这些同志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问:哲学的数学化会不会丧失哲学之为哲学的性质,从而使哲学变成实证科学或具体科学?

答:如果采用传统数学的狭义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对哲学进行数学化,必然以丧失哲学的质为代价,这是人们批评或反对哲学数学化的根本原因。如果采用广义结构性数学,则以保留哲学原理原有的质为前提。从广谱哲学已做的工作来看,对哲学进行广义数学化不仅没有失去哲学原有的质,相反,在许多具体的哲学问题和专题上使哲学原有的质得到了升华,提高了理论层次。比如广谱本体论中对物质范畴的提升,广谱阴阳论中对矛盾范畴的定型等,都比原有的哲学范畴更为普适,同时也更为精确。

关于“实证科学”的概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证科学就是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如果我们的“四化”工作把哲学变成了狭义的实证科学,毫无疑问是失败了。如果把实证科学的概念拓广,即把可广义观测(例如逻辑推理就是广义观测)、可广义控制、可广义量化、可广义建模(型)作为广义实证科学的标志,那么,广谱哲学就是一种广义实证科学。我们在哲学领域反对狭义实证主义,因为本质上它取消了真正的哲学(所谓“拒斥形而上学”),但我们必须高扬广义实证主义的旗帜,因为它是现代化哲学必备的形态。至于人们能否接受这一观点,那是另一个问题。

问:您说的哲学的现代化形式,是否会束缚哲学的手脚,使它步履很难?会不会使哲学陷入僵化的境地,使哲学丧失了生机?

答:哲学的“四化”要求,对搞哲学的同志确实提出了规范化的约束条件,在这些条件面前,人们不能把过多的感情色彩带到哲学中来,不能以“自由意志”随意“构造哲学”,不能用思辨的玄想代替严格的理论分析等等,但这种约束对哲学的发展究竟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应该说是促进了科学性,抑制了非科学性。从方法论上讲,哲学上的思辨方法看起来思维的跨度很大,可以展开思维的翅膀,把相距很远的两个或多个事物联系起来,但却往往在此基础上兜圈子,堕入思辨的迷宫。相反,数理科学的方法看起来思维的跨度很小,每一步迈得很小,但却能按一定规律走得很远。

至于说哲学的“四化”会不会使哲学变成僵化的东西,丧失生机,这只要看一看数理自然科学的情况就够了,在数学中最早实现了“四化”的是欧氏几何,以后逐步推广到非欧几何以至于全部数学。在自然科学中,最早实现了严格“四化”的是牛顿力学,以后逐步推广到理论力学及全部物理学。这些学科从未因实现了“四化”而丧失生机,相反,由于“四化”的不断深入而陆续发现了内部的逻辑矛盾或理论上的缺陷,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前进,也促进了新的分支学科的产生。哲学的“四化”的不断深入而陆续发现了内部的逻辑矛盾或理论上的缺陷,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前进,也促进了新的分支学科的产生。哲学的“四化”也不例外,它本身就是一种变革的力量,它会使传统哲学获得一次“重塑金身”的机会而更加辉煌,也会因“四化”方法的深入研究而发现内部的不协调或理论缺陷,推动哲学的发展,导致新的哲学分支的诞生。

问:您能否谈一下广谱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譬如您是否认为广谱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形式?

答:广谱哲学的工作,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框架下做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超出这个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博大的体系,它包括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自然辩证法、辩证逻辑学等部分,这些部分的应用又形成多样化的二级、三级哲学观,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法律观、伦理观等。广谱哲学目前只是做了部分内容的准“四化”研究,从这个情况来说,广谱哲学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子哲学。广谱哲学的新东西,一是把部分哲学思想、观点、原理用广义量化结构表达出来了,使之获得了相对精确的数理形式;二是借助于这种广义量化、模型化的分析,澄清了哲学里一直争论不休的若干理论问题;三是由于哲学“四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思想、观点与模式。

从一定意义上说,广谱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现代化形式,但只是其中的一种。

问: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许多哲学流派逐渐被引进来,国内也提出了某些带有哲学学派性质的学说(例如系统辩证论),您能否谈谈广谱哲学与这些流派的区别?

答:上面说过,广谱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广谱研究(特别是“四化”形式的研究),这个范围决定了它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种流派的分界线。从实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广谱哲学的灵魂,而广谱哲学是被赋予了这个灵魂的一个婴儿。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广谱哲学的背景坐标系,而广谱哲学是由这个坐标系定位了的一个子哲学。这样一种关系决定了广谱哲学与其他哲学在实质上的不同。例如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公开宣称是反辩证法的,而广谱哲学则赋予辩证法以新的科学形式;又如名为“系统辩证论”的国内一派是宣扬“一分为多”的,而广谱哲学则证明”一分为多”怎样合乎逻辑地转化为“一分为二”,等等,这就是本质区别。至于在形式上,区别更明显。国内外绝大部分哲学流派,主要是用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极少使用数学工具,个别使用了数学工具的,或者限制在自然观上,或者限于举例。西方一些充分使用了数理逻辑工具的学派(如逻辑实证主义),由于拒斥哲学的“形而上”的性质,丢掉了哲学的本质,很难叫哲学的数学化。系统而具体地把一般哲学原理(“形而上”的层次)与广义结构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尚未见到。广谱哲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的探索,至于它的模型、模块是否都正确,那是另一个问题。

问:您认为广谱哲学目前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今后打算如何进一步发展它?

答:广谱哲学目前只是一种很初步的研究,严格讲,只能算作一种尝试,其缺点和不尽人意之处是显然的。第一,它关于哲学“四化”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如果考虑到整个哲学界的情况,那更是微不足道的。第二,数学模型还很粗放。这在优先追求定性准确、数学方法的定位准确的初期是难免的,但这个工作告一段落后,应该进一步细化模型,这方面有大量具体的工作可做。第三,关于打算,我想到2000年,广谱哲学基础性的模块大致可以搞完,然后,再经过10年或15年的努力,使它相对完善起来,并在相关领域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有较深入具体的应用。

标签:;  ;  ;  ;  ;  ;  

探索哲学现代化的奥秘--广谱哲学对话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