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_城市职能论文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_城市职能论文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论文,地理学论文,中国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在1985年以城市地理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地理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努力发展我国的城市地理学》①的文章,总结了我国城市地理发展趋势,指出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及问题,提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检验西方城市地理学阶段,而要发展自己独特的城市地理学。为此,我们必须继承中国哲学传统,吸收西方哲学精华,加强城市地理理论方法研究,既要重视宏观的城市体系研究,也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单个城市微观研究,填补某些空白。

1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由于技术进步、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口号早为人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不断地席卷世界每个角落。往前看,经济全球化将有更新、更深刻的内涵。

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解决核战争通讯难题的办法。三十多年来,与信息相关的新科学、新技术,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及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相继问世并走向成熟,为信息革命进入新阶段提供了理论的、实践的和物质的准备。今年1月,美国政府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一计划的出台,不仅在美国再次刮起了一阵信息革命的旋风,而且在国际上迅速引起连锁反应,许多发达国家纷纷研究对策,陆续提出本国高速信息公路设想。权威人士估计,信息高速公路可与50年代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相提并论,振兴美国经济,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有人认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标志着全球信息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拉开了下世纪国际间科技、经济竞争历史的序幕。

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也许离我们还相距甚远,当时,我们看到地球在变“小”,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强,世界城市体系正在发育和成熟。

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使用、运输成本下降,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劳动、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从而导致世界范围的资源有效配置和合理开发。随之作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组织者,五花八门的跨国公司应运而生,发展壮大,从世界范围内规划生产,组织市场。这些跨国公司的规模越大,综合性越强,活动地域越广,内部组织性越强,越能开发运用新技术,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跨国公司频繁而有效的运作,意味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加深。国际分工决定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加深国际分工。由于技术进步提供的条件,跨国公司的组织,使得生产过程的全球性分散,管理部门和生产过程的空间分离。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得国际间相互依存关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只会强化,而绝不会削弱。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城市体系的发展演变受经济空间格局所制约。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世界城市体系。这个城市体系是由世界各国的城市所组成,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是跨国公司内部结构的垂直反映。最高等级的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中心,资本集聚的主要场所;在这里跨国公司总部高度集中。第二级是大量的区域性金融、管理和服务中心,其作用是协调上下级关系。第三级是大量具体进行生产和装备工序的城市。在这个世界城市体系中,衡量一个城市的等级,不是取决于人口规模和用地大小,而是跨国公司(主要是金融跨国公司)的数量、大小、通讯设备和资本拥有量等。

由跨国公司操纵的资本流动方向和数量,决定着世界生产和市场,进而决定着世界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主要城市都是网络依附性城市,是信息网络上的节点,其整个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信息网络。因此,城市职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国际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率先引进大量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国内低廉劳动力及资源相结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额大幅度增加,1992年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前的4%提高到38%,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使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中国经济逐步国际化。作为经济活动载体的城市,特别是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开始转变职能,逐步纳入世界城市体系。目前,全国已有21个大城市提出要建成国际大都会的设想。但是,由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不够,层次不高,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多处于第三级,离建成国际性大都会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

2 从世界城市体系出发开展中国城市体系研究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体系形成,各国传统的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体系都将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或受制于世界城市体系,中国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该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进行。在进行城市化理论研究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旧的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和区域发展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在经济上依附于发达国家,其城市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跨国资本。现在,在国际分工的最新阶段,发展中国家是否将继续处于不利地位和依附于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已加入新的国际分工,且日趋深化。在新的国际分工中,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传统优势(劳动力和资源)将逐渐丧失,在技术上也将依附于发达国家。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区域发展和城市化研究应尽量克服传统依附理论只从外部原因来解释之不足,而应从外部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一方面,要研究外资和国际贸易对城市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内部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模式、人口结构、基础结构等)对城市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应把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依附地位,其出路应该是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在进行城市体系研究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的中国城市体系将最终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组成部分,而目前只是沿海部分城市在低层次卷入世界城市体系。因此我们应研究在中国经济国际化过程中,传统的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体系如何提高开放程度,即如何与国际接轨。在这个问题上,除了考虑中国如何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外,还应重视信息网络本身以及信息网络与各类城市的体系的相互关系研究。当今世界发生的“信息革命”将全面波及中国,城市的性质、规模,城市间的联系,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都将发生变化,信息网络将会与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网络接轨,从而决定着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现代产业区位与城市连绵区的形成

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技术高度发展,运输费用不再成为产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原材料分布因素也因此失去原有的地位。另一方面,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普及,减少了规模经济和集聚化所适用的城市规模差异,集聚化效益在较小规模的城市甚至农村地区也可获得,从而降低了大城市的集聚性,集聚因素对产业区位的作用下降。其结果,产业区位可以在更广阔的地域选择,生产组织形式空间分离的特征日益明显,是否能迅速搜集、加工、扩散信息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第二,国际分工深化和国际贸易发展,各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市场成为产业区位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国际分工的存在,生产组织形式的跨国化,以及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原则,劳动力因素也成为产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为了更接近世界市场,更利于开展国际贸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区位都出现了向沿海地带集中的特征。第三,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政治因素(如环境保护政策、区域不平衡发展政策、人们的居住需求),成为扩散因素,促使产业在较大地域集中。

现代产业区位在市场、国际贸易、跨国生产组织形式、劳力、社会政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向一定地域,尤其是沿海地区集中,以及在一定区域内分散的趋势,即表现为集聚和扩散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产业区位变化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城市连绵区的形成。从相互作用的空间角度而言,城市连绵区内的若干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通过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通过现代化交通和通讯设施的连接,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网络的特征。从经济角度而言,城市连绵区通过若干个经济实体的有机结合,实现集聚效益和扩散效应的统一,从而促进各城市功能配套与区域经济之间产业关联性和行业互补性。

面对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区位的急剧变化,中国调整了区域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以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为核心,凭借靠近港澳、台湾、日本、韩国的地理位置优势,瞄准世界市场,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成为跨国生产组织形式中的一环。现代产业区位因素在沿海地区得到充分体现,在集聚与扩散空间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辽南地区等四个经济高速增长区及大城市连绵区的雏形。

城市连绵区的核心是空间高度相互作用。因此,城市地理学应围绕空间相互作用来开展城市连绵区的研究。①城市连绵区形成发展的动态过程研究。城市连绵区内各类不同性质的城市,其规模、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应从产业区位的变动入手,结合人口、技术、资本和基础设施来分析这一动态过程。②城市连绵区内城市的空间网络结构研究,如城市网络的规模、密度和组合形式。连绵区内的每一个城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状关系,其间既存在城市个性的发展,又产生相互作用的共性关系。③城市连绵区集聚与扩散机制研究。若把城市连绵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则应研究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建设枢纽港、吸引外资来增强集聚力,若把城市连绵区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则应研究主要大城市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散传统产业和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使区域内各城市的物资、人员、技术、金融、信息通过协作网和运输网更密切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了连绵区的集聚力和扩散力。④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国的城市连绵区内人口众多、城镇众多。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工业也蓬勃发展,城市地域扩大的同时,农村城市化也发展迅速,城乡差距正在缩小,城乡一体化正在形成。因此,应研究城市和乡村各经济实体之间如何加强产业的关联性和行业的互补性,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向农村经济的有效扩散和融合,并能从整体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4 产业更替,城市职能软化和城市空间重组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向之一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在西方国家尤为突出。

从七十年代开始,制造业在西方国家城市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八十年代以后第三产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由物质生产部门转向服务业,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技术密集、具有区位灵活性的生产部门。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西方国家城市职能的变化。某些城市职能向郊区、边缘区和次级城市中心扩散(如制造业、传统服务部门)。而另外一些城市职能部门,主要是生产服务部门,如大公司的总部、金融、信息、保险、咨询等则不断向中心城市、特大城市集中,城市职能不断“软化”。到七十年代下半叶,美国140个最大的标准大都市统计中有60%的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生产服务中心或专门化的生产服务中心,即以生产管理(大公司、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活动、高等教育、科研为其主要职能或是以上述某一项或几项活动为其专门化职能。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职能演变中,软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强化了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作为全球性的国际大都市。

西方国家城市职能的上述转变也导致了其城市社会、经济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变化。五十年代以来直到八十年代以前,人口的郊区化,伴随零售商业服务设施和办公地点的外迁。郊区的人口、服务设施和就业机会均超过城市中心区。出现市中心“空洞化”现象。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中心复兴,许多大公司相继将其办公地点迁回市中心。城市商业中心及其相邻地段修建了许多办公大楼、高级公寓及大型商业设施,市中心的建设和物质设施水平大大提高。市中心就业机会的增加和物质环境的改善出现了所谓绅士化现象(Gentrification)。可见,城市空间结构处于变化调整之中。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和城市发展也呈现出与西方国家相近的趋势。虽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比重还低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认识。沿海地区,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更快,甚至超过第二产业。在第二、第三产业内部,产业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相当一部分城市,如广州、上海、北京、天津、大连,职能“软化”趋势非常明显,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等功能大大强化。而作为生产中心,尤其是传统工业生产中心的地位明显下降。

城市空间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市内工业发展得到控制,新的工业主要放在城市边缘或郊区,并通过设立开发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原有商务中心区(GBD)普遍得以复兴和拓展。不少城市还开辟了新的中心商务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普遍扩大。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规模和进度都大大加快。土地市场的发育,房地产业的兴起,也促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外交往的扩大,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相当一部分大城市、特大城市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主要是外来劳工,也包括一些外籍人士)。城市人口的社会构成日益复杂。城市经济所有制构成的多元化和个人价值观的逐步认可,导致城市人口社会构成产生分化。以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为特征的阶层划分日趋明朗。人口社会构成的多元化,再加上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兴起,必然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呈现出与以前大不相同的格局。城市中高尚住宅区,亟需改造的老城区,外来人口集聚区的出现,表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也在经历重大转变。

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交往的基础上将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变不仅在三大产业之间,而且在二、三产业内部深入开展。新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企业改革、股份制企业的发展使生产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企业集团在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都将促使我国城市的职能及空间结构,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职能和空间结构产生更深刻的转变和调整。

在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大环境下,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上述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城市发展的新趋向为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为此,必须开展城市职能演变和空间调整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尤其在社会主义中央计划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与国际经济接轨中职能转变和空间重组的系统研究更是我国城市地理学面临的新课题。探讨城市职能转变与空间重组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以促进城市职能转换和功能发挥,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城市地理学的内容,而且在实践上对促进城市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我国城市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及将来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广大城市地理工作者应该投身于这种研究之中,以提高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要从过程、机制的研究分析中,揭示城市职能和空间重组的基本规律,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研究城市职能转换和空间重组。以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难以深入到过程、机制分析的原因之一是多从宏观、总体层次上展开研究。而忽视了构成总体的个体(如大公司、决策者、个人、社会集团)在塑造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中发挥的作用。很少在微观和个体层次上展开研究工作。需强调,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当中的个体行为,包括个人、社会和经济集团在城市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到微观层次,从个体研究入手展开微观研究无疑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职能转变和空间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以往的研究偏重于从纯经济角度探讨问题,忽视了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要素的作用。今后的研究也需从多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角度进行。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新技术的应用。以前的研究因偏重于宏观和总体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不重视,深入实际的调查收取第一手资料、问卷调查、实际访谈等方法仅在有限的研究中有所运用。要深入到微观层次则需借助于问卷、实际访谈等研究手法。另外,要强调新技术,如GIS的应用,要想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即时把握事物变化的趋向,必须借助于新技术的运用。

总之,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的组织、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形成世界城市体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参与国际分工,进入世界经济体系。与之相适应,我国城市体系也必然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一部分。为此必须从世界城市体系出发,研究我国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已经出现的城市连绵区、研究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转化。当然,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大城市地理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实在太多。不过,我们在文中所谈的问题,似乎更符合国际的潮流,更具时代气息,是一些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研究课题。

注释:

(1)此文后来发表在《经济地理》1986年第1期

标签:;  ;  ;  ;  ;  ;  ;  ;  ;  ;  ;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_城市职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