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论文_刘敏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论文_刘敏

刘敏 四川省阆中市实验小学 6374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当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便于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文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已有文献,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希望为今后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加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95-01

新课改之后,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老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教学,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关注焦点。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新课改之后,需要老师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生为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2. 兴趣原则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教学,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短故事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放松学生的心情,并给他们设计出创新性较强的习题,不断感受数学课程的魅力所在。

3. 提问原则

小学数学老师想要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的,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强化,频繁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与思路拓展中,寻找多种解决问题途径。长期以往,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会越来越强烈,学生的认知及理解能力能得到逐步提升。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分析

1. 注重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中需有意识给学生预留表达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并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见解,让其在团队中获得认同感。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此时老师需要给予理性分析与指导,找出可取部分进行肯定,鼓励与表扬学生的想法,提升其学习自信,让学生具有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

2. 加强对学生潜力的激发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着手教学,运用创新的情境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融入到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他们较为认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直观的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善于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思路。

3. 注重对教学体系的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创新教学体系。首先要采取自主探索和小组讨论并行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学中要明确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提出多样的答案,不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内容需围绕教学重难点挖掘创新素材,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与学习范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4.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创新意识的增强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进行相关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具有求新、求变以及求异的特点是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激发。为促使小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营造一种较为轻松愉悅的课堂氛围,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将传统上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朋友关系。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提问,促使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5.勤于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的,而不仅仅是针对智力较高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将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传统上,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主要是通过“教师教,学生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机械地接受相关知识,毫无创新意识可言,无法将相关知识内化。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时应当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促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6.结合实践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实践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杆。对于这样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学的最终就是要回归到生活中。而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同样可以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教学,我就这样引入了本课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长方形与正方形,你们能从我们身边找出这些形状并计算出形状的面积吗?”学生们立马来了兴致,都拿起自己的卷尺测量教室的窗户、桌面、黑板。一名学生在测量书本时提出,一本厚的书有六个面,那么想要求出它的面积应该算出哪一面的面积呢?没想到通过学生的实践和观察,竟然提出了后面将学习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便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意外收获,也说明学生开始运用独特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在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后,学生们知道了长方形的表面积是“长乘宽”,我反问道:“如果反过来用宽乘以长可以吗?”学生们通过反复的计算,得出了这样算的结果是相同的,因此也是可以的。小小的训练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他们创新意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一题多解,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数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一题多解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开放化的习题,鼓励他们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如对于低年级的计算题,教会学生运用“凑十法”计算,鼓励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题习惯,探寻最便捷的计算方法,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广度得到延伸,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需要一线教师的深入探索与研究。本文提出的几点简单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相信在数学教师的一同努力下,数学教学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

[2]张斌. 问题意识培养模式在数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3).

论文作者:刘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论文_刘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