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样本,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5例健康受检者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指标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量(FPG)、糖耐受均值(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TG(1.32±0.28)mmol/L、FPG(4.36±1.04)mmol/L、OGTT(5.25±1.65)mmol/L、HbA1c(5.03±0.67)%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鉴别组TG(2.40±1.26)mmol/L、FPG(9.10±3.90)mmol/L、OGTT(12.11±2.89)mmol/L、HbA1c(9.12±1.8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验方便快捷,可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定性数据,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糖尿病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179-01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症,且在我国的病发率逐年上升[1,2]。其病因为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患者临床表现为消瘦、体重降低、饮水量和进食量增多、多尿等,据不完全统计[3,4],我国糖尿病病发率在各类疾病中居第3位,对我国人口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若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高位,则会影响到身体机能代谢,导致酸碱失衡,并对其他器官产生严重损伤,引发并发症,例如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等[5],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对后续治疗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生化检验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式,其具备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的优势,在糖尿病临床早期筛查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论述,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生化检验具体指标与健康人的差异,来探讨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应用价值。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样本,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样本,设为鉴别组,男49例,女36例,年龄38~57岁,中位年龄47.51岁,病程1~7年,平均(3.96±0.14)年;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5例健康受检者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男51例,女34例,年龄37~57岁,中位年龄47.48岁。两组对象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的对象均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要求;排除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有精神病史和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
1.2方法
对两组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指标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量(FPG)、糖耐受均值(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仪器为深圳迈瑞公司提供的BS-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所用的试剂盒均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TG:检验前让受检者禁食12h,保证空腹,不要做剧烈运动,禁烟禁酒。于次日早晨检测,先静坐10min,然后采集肘中静脉血5mL,以3000r/min的速率离心10min分离上清液,与4h内测定TG。
FPG:检验前1d晚上保证至少10h的禁食,可适量饮水。于次日早晨抽取2mL静脉血,以氧化酶法对血浆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共测定3次,取均值。
OGTT:糖耐受实验前3d正常饮食,若受检者进食量少则每日补充150~300g碳水化合物,实验前1d晚上开始禁食,次日早晨6:00~8:00抽取2mL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水平,随后将75g葡萄糖溶入300mL纯净水中摇匀,让受检者在5min内饮完,随后在30min、1h、2h、3h分别抽取2mL静脉血和尿液,血液标本进行血糖值检测,尿液标本进行尿糖定性实验。健康人引用葡萄糖水后30min~1h内血糖值会迅速升高,但2h后会恢复至正常空腹血糖水平,且尿糖为(-),若2h后受检者血糖值未恢复到空腹血糖值水平,且尿糖为(+)可判定为糖耐受力低。根据不同时间段测定的血糖值绘制耐糖曲线。
HbA1c:患者保持空腹10h以上,采集3~4mL静脉血,以离子交换层析法对HbA1c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检验结果。TG正常值为0.21~1.76mmol/L,FPG正常值为<6.1mmol/L,OGTT正常值为<7.7mmol/L,HbA1c正常值为4~6%。
1.4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健康对照组TG、FPG、OGTT、HbA1c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鉴别组TG、FPG、OGTT、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受检者TG、FPG、OGTT、HbA1c水平比较(;n=85;mmol/L)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我国高发性代谢类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饮水多、进食多、尿液多、身体消瘦的情况[6,7]。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高糖高脂饮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比比皆是,且病发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等多种并发症,从而影响到神经、重要脏器和心脑血管,病情严重时则会出现神经血管慢性病变、脏器衰竭、酮症酸中毒等危险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8,9]。因此尽早确诊糖尿病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首要前提。
诱发糖尿病的因素较多,例如肥胖、外界环境、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力降低等,且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也较大,临床表现各异,因此仅仅凭借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判定缺乏医学和科学准确[10,11]。因此目前在诊断糖尿病时多借助生化检验技术进行判断。目前临床对糖尿病的判断标准为: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若停止进食,在空腹8H后,FPG高于8.0mmol/L,或者进食后2h血糖值超过12.00mmol/L、总胆固醇超过6.0mmol/L,甘油三酯超过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超过8%,满足上述条件方可判定为糖尿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TG(1.32±0.28)mmol/L、FPG(4.36±1.04)mmol/L、OGTT(5.25±1.65)mmol/L、HbA1c(5.03±0.67)%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鉴别组TG(2.40±1.26)mmol/L、FPG(9.10±3.90)mmol/L、OGTT(12.11±2.89)mmol/L、HbA1c(9.12±1.8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12]:①TG是甘油和3个脂肪酸形成的脂,且脂质成分复杂,正常状态下,血中TG保持动态平衡。TG的来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摄入,内源性为体内肝脏和脂肪组织自身合成,外源性则来自食物中摄取的脂肪在脂酶、胆汁酸的作用下由肠黏膜吸收,并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TG。TG水平与年龄、饮食、生活习惯有明显关联,个体波动较大,当人体TG增高时需警惕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饮食性TG增高的患者,多存在糖原贮积、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②FPG>7.0mmol/L时,会导致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并会诱发体内水分缺失,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常感口渴的原因。此外,FPG高于正常水平时,还会抑制人体摄入葡萄糖的过程,导致脂肪和蛋白质消耗加速,因此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乏力、体质量下降的症状。FPG可作为糖尿病患者体征检查的映证指标和筛查糖尿病的特异性指标;③糖耐量降低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征兆,可作为糖尿病早期筛查标准,提示患者糖调节受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两种症状,出现糖耐量降低时并非意味着已经患有糖尿病,但能确定的是患糖尿病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正常人,需引起警惕;④HbA1c属于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清糖类的结合产物,其形成过程缓慢、持续且不可逆转,HbA1c的水平取决于血糖浓度、血红蛋白和血糖接触时间,不受患者使用胰岛素和空腹影响,不仅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指标,而且是衡量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
综上,生化检验方便快捷,可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定性数据,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代亚芳. 2型糖尿病伴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Yang J, Fang F, Yang F,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new 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J]. Nursing Research of China, 2017.05.278-281
[3]张云娜. 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 河北医科大学, 2011.
[4]Jian W U, Shu W, Shi-Yuan L I, et al. Prevalenc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risk factors of tuberculosi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Journal of Diseases Monitor & Control, 2015.02.188-190
[5]张秀坤, 孙琳, 王哲,等. 低血糖指数糖尿病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9):107-108.
[6]郭小娟, 李强, 管天冰,等. 二型糖尿病多维代谢组学研究[C]// 中国化学会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会议. 2015.
[7]王旭方.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尿代谢组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D]. 南京大学, 2012.
[8]Mcclelland A D, Kantharidis P. microR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J]. Clinical Science, 2014, 126(2):95-110.
[9]朱少娟. 芳基噻二嗪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北京理工大学, 2014.
[10]Cai L. The oxidative stres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C]// Meeting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Toxicology.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Toxicology, 2016.
[11]Natarajan R, Kato M. MicroRNA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J].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 2012, 5(4):413-422.
[12]张淑花,朱宗林.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36(1):53-54.
论文作者:何艳萍,徐京滔,赵晓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生化论文; 水平论文; 健康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