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付晓艳,王雪兵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摘要】目的:观察无缝隙护理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17年10月止于2018年10月,样本组成为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85例脑出血患者,患者均进行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根据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4)—无缝隙护理和对照组(n=41)—常规护理。而后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将此护理措施在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广泛推行。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71-02

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大部分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而导致的。患者一旦发生脑出血对其神经功能以及生存质量均会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多数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一经确诊需及时采取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这对于提高预后具有显著价值,但是由于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患者会存有压力,而且也会出现并发症情况,为了改善这一局面,临床上术后会予以护理措施提高预后。因此,本文对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实施无缝隙护理的效果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时间:2017年10月开始2018年10月结束,研究样本组成:85例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措施情况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本次研究征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21,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4.5±12.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1:23,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4.5±12.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比性一致。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手术流程指导等。

观察组予以无缝隙护理,具体内容为:(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要遵医嘱指导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对于存在“三高”的患者要及早控制;同时要展开适当心理指导,减缓负性情绪影响手术进展;(2)术后护理:①引流管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监测引流管情况,包括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量质是否有异常等,并且要做好记录;②血压监测:术后要对患者血压进行重点监测,对24h血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控制好输液速度,预防心脑灌注量下降情况发生;③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展开口腔护理,当呼吸道存在分泌物时要及时清除;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要及时排空尿液,每天对尿道口进行清洁,以此预防感染发生;(3)出院指导:患者由于疾病因素会出现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等,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1]。

1.3观察指标

(1)NIHSS评分: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进行测评,得分情况与神经功能呈负相关关系;(2)生存质量:采取SF-36量表进行多维度综合考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预后生存质量越可观;(3)不良反应包括:感染、出血、炎性渗出等[2]。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统计学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版本进行,用()表示计量资料-NIHSS评分、生存质量,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n,%表示,行x2检验,以P<0.05认为本次研究有意义。

2.结果

2.1NIHSS评分、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NIHSS评分、生存质量比较差异不显著,即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29.53±12.62)、生存质量(81.05±21.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见表1。

表1 NIHSS评分、生存质量比较(x)

3.讨论

脑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50-80/万,而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采取保守治疗后脑出血生还率为30%-50%,手术治疗的生还率为70%-85%,因此一旦发生出血要及时清除血肿。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经过一线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预后价值显著。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NIHSS评分(29.53±12.62)、生存质量(81.05±21.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显著(P<0.05)。具体原因为:全程无缝隙护理是一种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具有护理流程长、护理方法针对性强等优势。护理人员自患者入院后开始实施护理,术前以缓解压力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为关键,患者情绪稳定后普及手术相关知识,大大提高了治疗依存性;术后对引流管、血压、并发症等高位因素展开重点护理,有效避免了感染、心脑灌注量下降等情况发生;最后出院指导重点以康复训练展开,对改善语言、运动功能障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3]。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改善了NIHSS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解飞, 崔蕊娥, 杨春丽,等.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 西部医学, 2015, 27(3):462-464.

[2]李建平.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全程无缝隙护理的价值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157-158.

[3]刘兰兰.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7):204-205.

论文作者:付晓艳,王雪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无缝隙护理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付晓艳,王雪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