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政治经济比较不免占据第一位”?_政治论文

如何理解“政治经济比较不免占据第一位”?_政治论文

如何理解“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位论文,不占论文,政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这是列宁的一个著名论断。几十年来(包括现在),它在我国思想理论界经常被一般地(即无条件地)引用来论证“政治比经济重要”,“政治统帅经济”,等等。事实上,这样理解和引用是不对的,它既不符合列宁的原意,也不是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思想。不仅如此,对这个论断这样理解和引用,还是我们长期“左”倾错误的一个“经典”根据。因此,澄清对列宁这个论断的误解(甚至曲解)和误用,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这个论断应该如何理解?1916年,列宁在批判社会沙文主义者歪曲《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无祖国”的原理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d)只是历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列宁全集》第2版第47卷第464页;下引《列宁全集》,只注卷数和页数)无疑,要正确理解“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这个论断(或原理)也必须采取这样的方法。

列宁说:“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第40卷第279页)这话什么意思?为什么?对此,列宁本人有解释,那就是:“因为问题只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第40卷第280页)显然,所谓“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就是说,一个阶级(包括无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首先要取得政权,并且要保持政权(即“维持它的统治”),才能进行建设,“完成它的生产任务”;否则,是不可能的。这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然而,可否扩大这个意义,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政治同经济相比都占首位。我认为,不论证诸列宁这个论断的前后文(以及有关的整个著作),还是证诸列宁整个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思想,列宁都决不允许这种扩大,都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首先应该说明,列宁在1921年初提出“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论断,是针对着托洛茨基的会导致“苏维埃政权灭亡”的错误的工会政策的。1920年11月,随着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俄国进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根据这种形势转变,俄国共产党在1920年11月召开的全俄工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上提出,工会必须改变战时实行的军事化领导方法,扩大工人民主。托洛茨基坚决反对这种改变,他主张工会军事化,使工会变为强制性的机关。他的意见遭到否决后,不仅不悔改和收回,又执意把分歧公开化,坚持错误主张,并进行派别活动,在党内挑起一场严重的争论。列宁及其支持者被迫应战。列宁反复阐明了工会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工会不是国家组织,不是实行强制的组织,它是一个教育的组织,是学习管理经济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如果对待工会的态度不正确,就会使无产阶级中间或共产党同无产阶级群众之间发生分裂,就会使苏维埃政权灭亡,使无产阶级专政灭亡。托洛茨基对工会的态度和政策正是包含着这种危险。当然,没有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也就不能进行建设,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

我说列宁“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论断没有别的含义,就从列宁对托洛茨基的批判中也可以明白地看出来。列宁在批判托洛茨基时引述了他的“纲领性小册子”《工会的作用和任务》中的如下一段话:“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随着经济任务被提到首位,许多工会工作者日益激烈地和不妥协地反对‘结合’的前景和由此产生的结论。……

不仅如此,许多工会工作者拒绝接受新任务和新方法,在自己一伙人中培养小团体的排他情绪和敌视本经济部门的新工作人员的情绪……”。

列宁翻来覆去地批判这段话,但主要是批判所谓许多工作者在自己一伙人中间培养敌视和排他情绪等等,一次也没批判过“经济任务被提到首位”这个论断。“经济任务被提到首位”与“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是直接矛盾和对立的吗?列宁为什么不批判“经济任务被提到首位”的论断呢?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经济任务被提到首位”,这是1920年末时局发展的特点,即在这时苏维埃俄国获得了“比较扎实地从军事战线转到劳动战线的可能性”(第40卷第213页)。“经济任务被提到首位”,恰恰是俄国党和人民孜孜以求的,列宁当然不会批判这个正确的观点。那列宁为什么又说“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呢?原因也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如前所说,托洛茨基对工会的错误态度和政策威胁和危害着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不克服和纠正托洛茨基错误的态度和政策,就不能真正实现“经济任务被提到首位”,就不能全力以赴地搞经济建设。

以上是仅就这次争论而言。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拓宽一点,看看列宁有关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和经济关系的论述,就会更清楚,我们绝不能把列宁在这次具体争论中所说的“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论断普遍化、绝对化;否则就要犯绝大的错误。

1918年3月,列宁在其口授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初稿中指出:“苏维埃政权现在所面临的管理国家这一提到首位的任务,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现在(在文明民族的现代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所说的管理,不是政治而是经济具有主要的意义。通常,人们正是首先把主要是甚至纯粹是政治的活动同‘管理’一词联系在一起。然而,苏维埃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实质,以及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质,是政治任务对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第34卷第122页)

“政治任务对于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这是“苏维埃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实质”,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质”。列宁这话说得十分明确,没有丝毫含糊。我们应该把列宁的这种观点与他所说的“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论断统一起来还是对立起来?我看应该统一起来,而不应该对立起来。事实上,只要不采取“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观点,两者应该统一起来,也能够统一起来,这是没问题的。联系“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论断的具体背景(关于工会政策问题的争论)和前后文,其含义就是(也只是):没有政权,不保持政权,就不能搞建设,搞生产。这样,它和作为“苏维埃政权基本原则和实质”和“政治任务对于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当然不矛盾,不对立。

也许有人说,“政治任务对于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的论断,毕竟是在“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占首位”的论断以前说的。就时间说,诚然如此。然而,列宁是否用后一个论断代替了前一个论断呢?我看不是。谓予不信,那就让我们看看列宁在以后的论述。

1921年12月至1922年1月,列宁在《关于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的提纲草案》中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第42卷第369页)

1923年1月,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指出:“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第43卷第367页)

从这两段论述来看,在社会主义时期,列宁显然是把经济放在首位,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顺便说一下,列宁在这里所说的打引号的“文化”,是广义的,它包括科学、技术,以至经济。

如此说来,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是不是就没有“政治占首位”的情况了呢?不是的。当无产阶级政权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受到威胁时,捍卫无产阶级政权就成为占首位的事情,成为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列宁在1920年末到1921年初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中做出“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论断,就是指这种情况说的。而这种情况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过程中和历史上也绝不是仅有的和少见的。比如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当然也是“政治占首位”。概括地说,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从总体上讲,从长远讲,是经济占首位,而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时期,政治也可能占首位。这都是历史的客观实际,也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是辩证法,而是形而上学。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在这个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上,我们应该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

标签:;  ;  ;  ;  ;  

如何理解“政治经济比较不免占据第一位”?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