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也发展的如火如荼,现已成为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一直阻碍着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正常运行。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从而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出行安全,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1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是确保整个工程项目高效率开展的重要环节,能够实现市政道路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对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的管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政道路遭发生破坏的几率,确保道路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管理控制根本上是利用科学高效的实践管理措施,对工程项目实施最为严谨周密的进度工序,不断提高工程施工工艺,调整施工设计方案,并对工程原材料采购与保管等进行严格管理,在确保工程项目高质量、按期顺利竣工的同时,将工程施工对周边民众与道路行人的影响降低到最低。这种对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的全方位把控,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城市交通网络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市容标准,并且能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广大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通行居住环境,当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控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现代化文明的重要因子,所以对市政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管控意义重大。
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1 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2.1.1 优选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
施工单位应认真挑选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并定期组织采购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以不断强化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从而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2.1.2 优选施工材料的供货厂家
施工单位应认真调查施工材料的供货厂家,例如供货厂家是否具有生产许可证,施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等。同时,施工单位还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厂家,以确保材料货源能满足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需求,避免出现因材料货源不足而影响施工进度。
2.1.3 做好材料验收工作
加大质监力度并抽样检查施工材料,禁止使用不达标的原材料,禁止安装不达标的预制构件。
2.1.4 严格管理现场施工材料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相关要求将现场施工材料按照规格和品种的不同分别堆放,并做好防雨措施,以免由于多雨天气导致部分现场施工材料遭到损坏,从而影响施工材料的正常使用。例如,水泥遇到雨水会受潮变质;钢筋遇到雨水会腐蚀上锈。此外,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准备阶段,若现场施工材料的规格或来源发生一定变化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新检查,并及时记录现场施工材料的数量、来源、质量、储存条件和供应计划等情况,同时在现场施工材料堆放处安放设置指示牌,标明检验、产地和规格等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现场施工材料的质量。
2.1.5 做好施工材料的试验与检验工作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材料进行现场试验,并及时出具相关的试验报告,从而为后续使用施工材料奠定足够的理论基础。在检查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材料时,应对同一批次购入的施工材料进行统一检查,并将检查报告送至监理工程师,直到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使用。
2.2 施工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2.2.1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应具备多种能力,例如:目标管理能力、技术指导能力、质量规划能力、质量检查能力和施工组织能力等。施工人员的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 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积极组织现有施工人员参与各种相关培训活动,以提升现有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应面向社会招聘一些专业人才,并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
2.2.3 全面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
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施工单位应让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去管理。
2.3 施工方法及工序的管理与控制
第一,施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每道工序施工之前必须充分掌握每道工序的详情,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若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修改施工方案就必须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应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第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实施三检制:工序交接检、自检和互检。同时,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内部进行分项质量检查,待检查合格方可向监理单位报检。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3.1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施工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确保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首先,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周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从而使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让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3.2 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承包总揽市政道路工程的资质,并具有开工许可证。其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标准和经相关机构审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进行施工,不得越权自作主张修改工程设计。一旦施工单位发现工程设计存在偏差,必须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告。最后,依照合同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设备、施工材料和构件等产品,其性能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
3.3 加强检查督促
首先,管理人员应坚持科学数据,及时了解施工各个环节的实况。其次,管理人员应做好检查和指导工作,积极采纳反馈意见,充分掌握施工整体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这有利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4 严把工程原材料质量管控关
工程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工程成本费用,是保证工程项目验收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需要对工程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首先,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前期准备时期,要对所有工程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细致的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工程采购人员需要对多家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原材料质量与价格的横向对比分析,在购买工程原材料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实地调查,并从中筛选出适合的原材料供应商。其次,在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所有原材料,按照当前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定期进行抽样检查,直至检查、复查结果均显示合格才能正常使用。最后,要细化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将工程原材料按照其属性、用途、规格等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不同的购进时间、材料种类等进行存储。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不合格原材料被运入工地投入使用,为工程项目的高效率、高标准施工提供有力支撑。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施工人员的管理与控制、施工方法及工序的管理与控制,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施工,必须对施工单位加强检查督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处理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从而确保市政道路工程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铁,张文海.关于绿色道路施工若干问题的研究[C]//中国公路学会学术会论文集,2004.
[2]张铁,张文海.关于绿色道路施工若干问题的研究[C]//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省生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2004.
[3]丁培红.对我县道路施工质量的建议[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论文作者:李梦婷,狄文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道路论文; 原材料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