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升的能源消耗的问题。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关注。生态建筑具有耗能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小等优点,能够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概述生态建筑,阐述了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并对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生态设计;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因此要积极探讨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将自然资源最大化的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将可持续发展思路运用到建筑设计活动中,在做到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还满足节约能源结合与建筑设计的需求。
一、生态建筑的概述
所谓生态建筑是指将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环境理念,从而使得建筑与生态达到平衡的循环关系。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得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在的原生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在节约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原生态目的。而实际上建筑设计中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进行相关建筑设计。通过对自然资源最大化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除了自然资源外还要对建筑的室内设计、建筑物的具体形态以及具体朝向进行探究,以达到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目的。从而设计出舒适、环保的建筑。
二、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1、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
首先,需要满足空间和功能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节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次,生态建筑需要侧重于强调资源和环境的和谐性,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是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实现人类居住的舒适、高效,使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即是一个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并实现和谐、良性循环的目的。
2.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一项长期性的国策,在建筑工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自然法则,充分尊重自然,切实考虑到自然生态坏境中的生物圈,实现生态建筑人与自然的双向调和。
2.2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遵循原则之一是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界空间,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建筑设计人员要科学的设计建筑的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优势去开拓建筑空间,楼房类的高层建筑就是空间利用的最典型代表,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还需要融合更多的自然属性,通过科学的设计让地下、地面及地上层面的空间能够充分结合使用,建立相对稳定的建筑空间,从而使生态建筑的设计实现最优状态。
2.3结合地域地理条件
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地域地理独特条件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一定要特别关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在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地质、能源分布、建材特点、风俗习惯等地域特殊属性的情况下,对生态建筑的工程设计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掌控,进而让生态建筑受到更多当地民众的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使用生态设计的方法,首先应该根据各个地区不同建筑环境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不同充分考虑建筑和人带给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其次应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同时考虑相应的建筑结构形式、使用功能、影响因素等等诸多建筑设计的内容,最后针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优化设置,保证建筑设计方案既符合生态设计的要求,又能够符合建设单位的成本和收益要求。具体来讲,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设计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建筑体型与空间组织设计
生态建筑进行生态节能设计时,为了减少建筑与外部环境所产生的热量交换问题,必须对建筑体型和空间组织进行优化设计。建筑物体型系数由于受到建筑平面布局、造型设计、通风性和采光设计需要考虑室内要求的照度水平,建筑的朝向等因素影响,设计单位在保障建筑设计实现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对其空间组织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建筑平面的横竖两方向的有效分离,从而提升建筑物室内环境设计水平,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的结构主要分为多层建筑和单层建筑两种。引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改善建筑中的细节,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强化建筑的整体结构形式。在居民住宅当中,设计者更需注意结构空间的设计,控制合理的楼层高度,避免出现降低居住舒适度、居民视线受影响的情况。由于生态设计理念还能够在高度规定范围内,合理地设计楼层数量,控制建筑结构的承载强度,优化结构构件,强化建筑抗震能力以及抗病害能力。
2、优化建筑的平面设计
建筑的平面节能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的采光通风性能设计、建筑功能的多样性设计、建筑面积的合理利用率舒适度设计与建筑功能布局设计。建筑节能设计不仅要注意这五方面,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局部热环境分布与平面布局形状和温度阻尼区的设置等进行整体的全面、系统的考察。
3、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是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实现生态建筑设计,节约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生态建筑本身就是要求节能、环保,建筑物在进行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时,尽可能采用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物在建筑设计中所产生的污染,使得建筑生态化理念不断地加深,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建筑行业生态化的更好发展。尽可能使用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强这些新型能源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型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而促使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更好运用。
4、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很多建筑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虽然开始关注和应用生态设计,但是对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都不甚了解。在设计时通常考虑进行本土设计,因此应用当地建筑材料居多,占有64%的使用率,却很少有人应用低能耗建筑材料,并且很多建筑师都表示在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时都会遇到阻碍,主要的障碍包括绿色建材的成本增加,绿色建材的性能大都未经测试,利用率低,和美观问题,并且客户也不愿支付比普通材料价格更昂贵的价钱。而在某些地区很难回收废弃的建筑材料,是因为垃圾填埋的费用很低,人们宁愿选择填埋也不会花钱去回收,也很少有回收废弃建材的机构存在。同时人们对绿色建材也充满担心,是因为绿色材料缺乏新型材料应该具备的性能测试,记录,和性能数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能够使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造提供有利的条件。在我国日益发展的建筑行业中已经成为一项兼具复杂性与长期性的重大工程。
参考文献:
[1]谢静.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
[2]刘存发.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20)
[3]冯剑辉.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6(26)
论文作者:崔东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空间论文; 自然资源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