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艳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小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的形成,除了小学生心理、生理等内在因素,还有家庭、教育、学习环境等外在因素。消除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实现人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既是数学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学习困难学生;原因分析;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16-01
我认为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且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就叫学困生。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是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不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现就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其教学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形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旦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家长就难免感到焦虑,失望,甚至对孩子采取偏激行为。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认知水平以及对家庭教育内涵的认识有偏差,对孩子学业问题的担忧以及自身精神紧张,给予的爱心、情感支持较少,使孩子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较大,影响孩子思维、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素质的发展。家庭教育的方法被动、盲目,出了问题才想起补救,教育子女过于严厉,经常训斥和打骂,或者放任和宠爱,使孩子无所适从。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弃学等,难以正常有效地完成学业,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二)学生自身因素:小学生正处在童年时期,有较强的野心,对电脑游戏、电视着迷,心里总是想着出去玩或看动画片等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做作业时,总是匆匆忙忙的做完作业,这往往是粗心大意的关键原因所在。许多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根本不对,所以感到学习很吃力。许多小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总是让家长或老师管着学,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学习是给老师或家长学的。这样往往会是学习成绩下降。许多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还有就是一些学生的智力发育比同龄人慢一些。
(三)基础知识缺陷: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既受到个人先天倾向的影响同时也受已获知识的影响。学生学习数学也不例外进一步地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取新知识的速度与效果,既与新知识同数学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相似性有关,也与数学认知结构中知识的丰富程度、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就是他们通过数学学习,在大脑中形成的数学知识网络,这个网络连接的是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就要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这个网络中去提取所需要的知识并把它与新的数学知识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但是,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或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知识在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中欠缺,或没有与同类知识建立联系就会导致提取受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会出现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消除数学学习困难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主动学习从何着手呢?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着求索的强大动力。首先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例如:引入问题要活泼、新鲜,有时还可诙谐些,可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或说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见解,让学生猜测,当他们表示出某种猜想以后,就会进一步追求猜想的正确与否,从而热心起来等等。其次要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家访,个别谈心等活动,有意识编拟一些,不一目了然,而富有思考性,不高深莫测,而通过努力可解决的试题,在不同水平层次上,组织竞赛,吸收更多的人参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此外,要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产生兴趣,在学习中尽量消除学生的厌烦、害怕等消极情绪,培养他们学习中的愉悦感、自豪感。
(二)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应与因材施教有机的结合,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正确对待个别差异。这就意味着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所有学困生,也就是说并不是要教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数学,而要在学习中使不同的人达到与人相应的不同水平。给学生以充分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干他们愿干、能干、想干的事情,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植同化知识的固定点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到,由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某些知识缺陷或表征不合理,导致在后继学习中感到困难。所以,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形成网络—拓展型的认知结构,以及在认知结构中根植能同化后继知识的固定点,是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首要教学策略。
首先,由于学生数学认知中某些基础知识缺陷,导致在学习中感到困难,所以,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形成网络,是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重要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及时找到新知识的同化固定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进行新的学习。例如学生口算70+80=时,先让学生与7+8=15这个固定点作比较,找到与它的联系,从而可以用“想7个十加8个十得15个十即150”的方法计算
其次,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认知心理学认为,网络—拓展型的知识表征模型联结了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它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同化新知识,也容易使学生在新的学习情景中及时找到新知识的同化固定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进行新的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推动新的学习,让学生自觉感受数学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要适时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类和概括,形成网络型的知识表征模型。
总之,解决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处需要学生、教师、家庭各方面共同努力。但教师作为学科中的专业人才,应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且借鉴已有的成果和经验,针对目前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形成一种可行、有效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案,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给予适时的鼓励,肯定学生在某一阶段取得的进步。但是对一个人的改变不是在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特别是尚未成熟的孩子。在工作中会出现一定的反复,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坚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摸索规律,寻找途径,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论文作者:常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困难论文; 认知论文; 结构论文; 学生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