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杨晓论文_杨晓 潘强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杨晓论文_杨晓 潘强

摘要:现如今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各类房屋建设瞬息间,令城市处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着必要的联系。同时,在进行房屋建设中又有许多需要关注的注意事项和施工重点,这些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警惕和质量管理控制,才可以确保这样的房屋在投入后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然而在我国多雨潮湿的城市,房屋漏水情况却是十分常见,要分析相应的漏水情况问题,才可以进一步改良防渗漏技术的实际施工。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

1导言

为了保证房屋建设过程中防渗漏技术的有效,必须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这样的质量监管对于房屋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房屋建设项目的质量总体情况,必须要严格管理,加强相关工艺的严谨性。

2加强民用房屋防渗漏施工的重要意义

从民用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角度来看,渗漏问题最为常见。特别是现在的建筑普遍以高层建筑为主,渗漏问题更为突出,这类质量通病对民用建筑的质量检查大有弊处,而且对建筑后期使用也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所以说,加强对民用建筑的防渗漏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相关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中,就要做好民用建筑各个关键环节的防渗漏设计。同时把控防渗漏施工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规避渗漏问题,为后期的建筑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重要保障。建设单位要注重防渗漏施工技术在工程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分析,采取补救方案和预防措施。施工企业要通过技术力量来实现对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确保我国防渗漏施工技术运用的稳定性和先进性,确保民用建筑的发展可以更加成熟。

3民用房屋建筑出现渗漏的成因及防渗漏基本原则

3.1民用房屋建筑出现渗漏的常见原因分析

民用建筑房屋结构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渗漏部位是门窗、房顶以及墙体部分。形成渗漏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房屋结构在设计上存在缺陷,使得房屋的建设效果与实际建设目标之间存在偏差,从而导致某些部位衔接不良而可能出现渗漏。(2)用于防渗漏施工的材料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一些不符合渗漏处理要求的劣质材料应用到渗漏施工处理中,从而在投入使用后具有较差的防渗漏效果。(3)整体房屋建设工艺较为粗糙,墙体粉刷不够精细,门窗设计比例不当等都有可能出现渗漏。(4)房屋的建设质量没有经过严格的把控,房顶部分的渗漏涂料粉刷不符合施工要求,房屋局部出现裂缝等。

3.2进行房屋渗漏预防处理的技术准则

在民用房屋的防渗漏处理方面,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以防为主,防治相结合。这就要求在民用建筑建设过程中先做好防渗漏规划,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把控施工材料,做好防渗漏施工工艺的标准控制。在防渗漏施工结束之后要做好对应的渗漏闭水实验,只有渗漏实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工程的交付使用。在后期房屋投入使用后,要定期对易渗漏部位进行检查,确保房屋的防渗漏处理能够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4房屋建筑工程渗漏类型

4.1屋面渗漏

一旦该项建筑的防水设计过程未能有效结合其实际施工要求,就不能促使其符合相关的防水标准。同时,对于屋面设计而言,其具备较小的坡度和太长的排水线路,且其节点结构没有按照实际规范进行设计。如果出现大雨甚至暴雨,屋面极易渗进大量的水,进而导致出现该类渗漏问题。相关人员没有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采购屋面防水材料,导致该材料应用过程或者基层处理剂的应用过程不具备合理性,从而缩减防水层的使用寿命,造成屋面出现老化、裂缝等现象。对于该工程的实际布局而言,相关负责人和施工人员未能在此基础上贯彻实施屋面基层处理工作、细部节点施工、成品保护风防水工作,且未对该类工作实施重点管理,进而导致出现该类渗漏问题。

4.2门窗渗漏

该类渗漏问题的成因在于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门框、窗框的装配过程缺乏合理性、框架的间隙之间出现塞填、外力因素影响等。一旦材料不具备足够的刚度和柔性,就会导致其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进而致使缝隙出现在门窗和墙体之间。对于窗门装配过程而言,一旦相关人员未能有效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和工程标准,就会造成其框架缺乏充足的牢固度、锚杆尺寸不适当,致使其出现变形或者严重的开裂现象。一旦门窗经受外力的撞击影响,就会致使其墙体出现脱落、裂缝等情况,进而造成其出现该类渗漏问题。

4.3厨房和卫生间渗漏

此两处空间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极易出现渗漏问题。卫生间和厨房都会铺设薄地板。对于钢筋放置过程而言,一旦施工人员未能使用正确的数量或者放置方式,就会导致其混凝土浇筑时不能合理控制钢筋保护层,致使其产生裂缝。如果防水材料不符合相关标准,其质量不匹配具体的施工要求也会导致出现该类渗漏问题。少数工程完结之后需要进行闭水测试,一旦该项测试未能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就会导致上述两处空间出现细部性渗漏隐患。

4.4墙面渗漏

外墙渗漏和内墙渗漏组成该项渗漏的主要内容。但前者是最容易出现的数量问题。该项渗漏的成因在于:该项建筑中通常都是用混凝土作为填充物,它的膨胀系数和钢筋砌筑过程出现较大差异性,变形或者裂缝通常都会出现在两者的连接位置,致使雨水渗进去,产生漏水问题。对于该项渗漏问题的填充过程而言,相关人员一旦忽视对其气体严密性进行控制,就会导致墙体和梁底镶嵌不合理,导致发生该类渗漏问题。穿墙套管的外墙的主要形式,一旦其封墙工作落实不到位,就会导致孔洞出现此类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房屋渗漏的原因分析

5.1操作方法

由于实际施工操作方法、规划的不科学,进而导致房屋的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效益,对房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产生消极影响,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落后。由于施工方的工程预算不科学,进而导致操作理念较为落后、操作技术不先进的现象发生。同时,某些施工方的操作流程过于简单,物料要求、企业形象达不到标准,且防渗漏技术尤为缺乏,导致房屋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2.意识不足。由于施工方对于防渗漏的意识不到位,特别是对实际施工的工期认知不到位,不科学的缩减工期和简化操作质量,进而导致房屋的质量不能切合实际需求。3.专业度不强。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特别是缺乏建筑行业的专业理论,进而导致施工质量强度不高。同时,某些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建筑理论和实际理论的培训,进而导致其操作的精确度、准确度均达不到质量规划标准,导致房屋的防渗漏技术很不到位,甚至可能造成塌陷。

5.2施工建材

由于材料的采购环节出现预算、型号参数不切合问题,导致劣质的施工建材引入房屋的建设当中,不仅不利于工程成本的控制,还加大了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同时,伴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包括于纳米建材、超分子建材、气凝胶建材等多功能型的防渗漏型材料。若采购不合理或对建材的性能未作出系统的方案探索,容易导致排斥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房屋的环境因素,保证施工建材规划合理的意义。

5.3核心设计

由于布局、设计的方案不科学,导致房屋的承载力、结构应力参数不切合标准,可能促使频繁渗漏现象的发生,具体设计问题有以下几点问题:1. 设计单一。仅仅考虑了某一方面的渗漏问题,对于房屋的整体功能性、受力特点均未作出系统化的分析,导致标准参数标准不能得到系统的保障,促使标准参数不达标现象的频频发生。2. 设计参数。由于设计人员对于房屋的标高、采光、通风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无法使用系统的参数进行环境考察,进而导致房屋的设计参数与外界环境不适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规划方面的问题。3. 专业设计。由于设计人员的专业理念不强,导致设计框架结构发生受力不均衡的现象。同时,由于传统的设计框架不能满足新型框架体系,容易发生导致操作工艺对接方面发生渗漏危机。

6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措施应用

6.1控制建筑施工材料质量

只有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使房屋建筑的防渗漏能力得到提高。建筑材料如果是存在问题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的话,施工技术不论有多好,也没办法保证房屋建筑的防渗漏能力。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保证材料的质量,保证外墙砌墙以及抹灰工程施工时所需要砂的泥含量符合规定标准,必须要在外墙上使用防水剂和砂浆抗裂剂,提高整体墙面的防渗漏能力。对于砌墙所用砌块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必须保证砌块材料的质量。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检验,将合格的材料送到施工现场,不合格产品必须要退返。建筑水泥要选择具有防渗漏性能好的,禁止使用传统老师水泥,必须要对水泥进行试验,确定检测结果后再选择使用。

6.2采用外墙铺砖的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经常会用到在外墙贴上面砖的这种防渗漏方法。在现代新型施工技术中,在面砖粘贴材料的选择中,传统的水泥已经被高分子聚合物水泥所代替。这种高分子水泥的主要特点就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避免传统水泥使用的繁琐步骤,直接使用其施工就可以。这种新型水泥的广泛使用也避免了传统施工技术里的问题,避免出现渗水现象。

6.3加强管理力度

设立完善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防渗漏技术的管理,为保证防渗漏的施工记录的正确、有效,我们应该建立规范的建设程序,加强监督机构的检测力度,对于施工中的防渗漏进行技术管理,工程竣工后要严格的对建筑防渗漏能力进行检测。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域选择以及业主对建筑工程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来达到所需要求。同时要加强施工方面的人员建设,提升施工方的技术水平以及道德水平,选用施工人员时要考虑人员的稳定性,技术能力是否达标,有无责任心,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同时要加强对漏水源头的查找,从整个工程结构中找到漏水的原因,了解具体的情况之后,再根据其出现的具体问题加以分析,最后制定出解决办法以及改进策略。在工程进行中,要认真的检查建筑的防水层,不能有遗漏,保证防水层平整,严密而且不容易出现积水现象,从而发生渗漏。防渗漏施工完工后,防渗漏工程的后期护理保养的工作也要做好,要保证防水工程的完好以及能够持续有效的正常使用。

7结语

防渗漏技术的开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用标准的整改方法进行操作优化,实现操作技术具有合理、科学、质量的内涵。同时,需要对渗漏的产生机理进行实际调查,利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保证操作、维护、调整的合理性,最终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并有效提高核心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景生.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143.

[2]贾玲玲.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648.

[3]陈玉年.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11):247.

[4]郭春轩.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26).

论文作者:杨晓 潘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杨晓论文_杨晓 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